今年的韩影,频频翻车
且投资越大,阵容越强,翻车越狠。
先有「高质量男性」刘亚仁。
回到1988首尔,变身「大油王」。
《首尔大作战》,豆瓣5.2
再有科幻巨制《外星+人》
百亿特效喂了狗。
《外星+人》,豆瓣6.4
如今,「豪华翻车团」似乎又要再添一员。
1个最佳导演。
2个影帝+1个影后。
近300亿的巨额投资。
等于啥?
等于豆瓣6.4
这么豪华的阵容,怎么就扑了呢。
今天就让鱼叔来瞅瞅它——
《非常宣言》
비상선언
本片的卡司,那叫一个阔怕。
导演兼编剧韩在林
曾凭借《观相》和《王者》,获得韩国多个奖项。
再看演员。
宋康昊、李秉宪、全度妍
2帝1后,哪个单拎出来不是妥妥重量级。
另外还有金南佶、任时完两个年轻一代加入。
要演技有演技,要面孔有面孔。
本片的制作,那也叫一个庞大。
狂砸275亿韩元(约1.4亿人民币)
如此多的预算,一方面用来付名演员的出场费。
更重要的是从好莱坞定制特别道具,一个1:1还原的大型模拟客机。
真真大手笔。
名演员和大投资,也带动了高票房。
影片在韩上映一周(8月3日上映)就突破了150万观影人次,空降票房榜一
而观众之所以热情如此高涨,除了演员外,还与题材有关。
《非常宣言》描绘了一起飞机上的传染病毒爆发事件。
这种强设定,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如今的新冠疫情。
据说导演在疫情前就构思了剧本。
原本计划2020年上半年开机,但因为疫情影响才拖到今年上映
这预见能力,绝了。
影片开头便采用了多线叙事手法
一众人物悉数登场。
一个警长(宋康昊 饰演),本在调查一起谋杀案。
随后他意识到,这可能与生物病毒有关。
凶手的公开视频表明,他将马上对飞机进行生化袭击。
巧合的是,警长的妻子就在那架航班上。
一个离异父亲(李秉宪 饰演),正带着女儿飞往夏威夷。
但不知为何,他饱受飞行恐惧症的折磨。
与此同时,一个年轻男子(任时完 饰演)正在机场游荡。
他先是询问工作人员,哪个航班人最多。
被拒绝后,他竟讽刺对方笑得像个婊子。
一个诡异的反社会人格形象,跃然而出。
紧接着,他在洗手间里割伤了自己。
将一个胶囊,藏在了腋下。
然后跟随父亲和女儿,登上了前往夏威夷的飞机。
至此,三线汇成一线。
警长和父亲,一个在地面,一个在空中。
发现恐怖分子的阴谋后,立刻采取行动。
于是,围绕着致命病毒,影片对道德、人性、政府、社会责任等各种问题,进行了讨论。
不难看出,《非常宣言》是一部典型的灾难大片。
娱乐性上看,其完成度还是不错的。
本片继承了韩影一贯的优点。
内容充沛,悬念迭起,节奏稳健,同时有着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韩在林自编自导,野心很大,几乎想将1年发生的故事浓缩在了1天里。
飞机劫持+病毒危机+寻找疫苗+紧急迫降……
情节密度之大,拍成一季电视剧都不为过。
而优秀的摄影,也是韩国电影的强项。
镜头开始的光晕和雾气,看起来是出于美学考虑。
但实际上,它同样服务于剧情。
病毒通过空气传播,且不可见。
这种摄影方式,使得空气仿佛有了触感。
病毒粒子落在牛排上,被飞行员吃下去。
病毒粒子从天花板掉落,被空乘和顾客吸入。
种种细节,都加剧了焦虑情绪和恐慌氛围。
而多变的摄影方式,更是让画面张力拉满。
主机长感染病毒猝死,飞机开始失控,从3万英尺陡跌至1千英尺。
各种翻转、俯冲、急坠镜头,足足长达5分钟。
让人感到身临其境的眩晕和紧张。
此外,一众名演员也贡献了相当精彩的表演
任时完饰演的恐怖分子,十分惊艳。
身为前制药公司职员的他,是个小丑般的破坏者。
一个片段中,他将病毒偷偷释放在飞机洗手间。
然后心满意足地走了出来。
夕阳透过机舱窗户,渐渐映照在他的脸上。
配上极其诡异的笑容,让人不寒而栗。

宋康昊扮演的警长,也同样精彩。
看似反应迟钝,连火奴鲁鲁和夏威夷都分不清。
实则有着钢铁般意志。
前半段,宋刻画了一个深爱妻子的丈夫形象。
这成了他后续寻找解决方案的动机。
他先是疯狂追逐恐怖分子同事,确认了病毒来源。
后又冲进制药公司,找到病毒疫苗。
宋影帝的举手投足间,满满都是戏。
将这种狂热诠释的十分到位。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会疑惑。
内容丰富,制作精良,演技到位。
这样一部电影,怎么就扑了呢?
问题就在于,上述优点也恰恰成为了它的缺点所在。
元素太多了,使得整个故事过于复杂冗长了。
由于人物众多,影片视角不得不反复变换。
李秉宪饰演的父亲,原来曾是资深飞行员。
警长苦苦求索,拯救自己的妻子。
全度妍饰演的部长,领导危机工作组对抗紧急事态。
多线并行的同时,导演连国际政治元素也没放过。
当得知飞机上有传染病时,美国政府立马拒绝了飞机降落
飞机只能原路返回。
途中又被日本政府拒绝。
为了阻止飞机降落,日本甚至以飞机侵犯领空为由,派出了战斗机驱赶。
子弹从窗边呼啸而过。
照亮了舱内乘客惊恐的脸。
于是,漫长的147分钟里,情节曲折堆积着情节曲折。
关键是,这些情节看似曲折,却又十分套路
也不知道,是不是疫情期间的魔幻事件看得太多的原因。
影片里的这些情节,客观上看,确实充满了强烈的戏剧冲突和讽刺意味。
但,实际上又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感。
反而有一点索然无味。
而且,过多的元素,也导致影片的主题非常之散。
高学历的恐怖分子,患有飞行恐惧的单身父亲,为救妻子不顾一切的警察……
这些故事线,都有点浅尝辄止,没有挖掘出更为深刻的内容。
而影片的主题,也在不同线索拉扯下,愈发割裂。
这些并不算新颖的支线,完全可以再简略一些。
影片最终想要探讨的,其实还是关于疫情下的「电车难题」
影片最后一幕,飞机终于返回首尔。
家人们翘首以盼,希望乘客能降落接受治疗。
然而,却遭到了本国大批民众的抵制
人群迅速在机场集结抗议。
政府也草率做出决定,拒绝降落。
此时,机上乘客们正用网络实时追踪舆论。
争论自己的生命是否值得被挽救。
是拯救飞机上的几百名乘客,还是保障地上数千万民众的安全。
这部分内容,如果多深挖一点,是非常有价值的。
毕竟这两年,我们看到过太多相似的两难议题。
然而,本片走到这里,进度条已经撑不住了。
它突然转向了一种「自我牺牲」式的煽情。
乘客们突然决定,不降落了,他们要集体牺牲。
因为不想让家人也感染病毒。
警长则以一种近乎可笑的英雄主义,化解了疫苗之争。
他冲进实验室,给自己注射了病毒。
如果他能被抢救活,就能证实疫苗可行。
然而这在逻辑上并不符合现实。
因为一个人的治愈,无法代表其他人也有相同的身体条件。
更何况,最后他的痊愈情况也并不是那么完美。
此外,原本害怕飞行的父亲,克服了心理障碍。
最终完成了紧急迫降。
一个温馨而传统的大团圆结局。
这个难题的解决,实在过于轻描淡写。
而那些叫好又叫坐的成功案例,则恰恰相反。
比如早年间的空难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天劫余生》。
讲述了坠落在雪山的幸存者们,为了活下去,被迫食用同伴尸体。
故事将人物的内心斗争进行了写实的描绘,同时也向观众提出了赤裸裸的拷问。
生命和道德,到底该如何抉择。
近年来的高分电影《萨利机长》,也很特别。

故事将空难部分进行了大幅压缩,而将重点放在了迫降后对机长的调查上面。

对机长到底是英雄还是骗子,进行了反复地质疑与拷问。

说到底,对于灾难惊悚片而言,紧张氛围的营造,只是一方面。
对人性的反思与情感的刻画,才是最关键的。
否则,卡司再大,投资再多,道具再强,也没用。
最终也只能沦为工具人和背景板。
实在是可惜了。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