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二语言的英文,永远有口音。
能否把弱点化为优点?
话说,在旧金山读研究生时,隔壁教授Louis Reichardt曾登上珠穆朗玛峰。他带领的实验室研究过神经生长因子(NGF)。
长期以来,全世界只知道一个促进神经生长的蛋白质NGF。它是华盛顿大学的教授通过19401960年代的工作而发现的,生物化学的分离纯化起了关键作用。其中的意大利科学家于1986年诺奖,而德裔犹太旅美科学家没有获奖,引起纠纷。
NGF只对一部分神经有作用,推测应该还有其他生长因子影响其他神经细胞?
1980年代后期,德国科学家通过生物化学分离纯化发现第二个促进神经生长的因子。
立即有几个实验室竞争发现第三个神经生长因子,他们依据第一个和第二个促进神经生长的因子序列有部分相似,可以假设有一个家族,这样通过PCR就能找到更多的家族成员。
隔壁实验室研究生Kevin Jones,是当时全世界几个竞争发现第三个神经生长因子的人之一。他的文章发表在PNAS
文章在材料与方法中写道:特别感谢M Jones,因为她帮助制备人类基因组DNA
这句话令有些读者大感兴趣,M应该是他妻子吧?这么说从哪里获得DNA就容易想象了。
我读完文章后,抓起电话,打到隔壁实验室:我是夏威夷大学Samaguchi博士(听起来是日裔,与英文带口音相符,不是清华冒充北大那种)。我很高兴读到Jones博士的论文,啊,我有个问题啊,你怎么制备DNA的?Kevin热情回答这些问题。
但问题变成了:我特别感兴趣知悉M Jones如何帮助你的取得DNA
这时Kevin语气大变:你,到底是谁?
哈哈哈哈
(勘误:有些华人把PNAS发音发错,《美国科学院院刊》简称是四个字母的直接发音,不是我儿子五岁时故意的误读)
Jones KR and Reichardt LF (1990) Molecular cloning of a human gene that is a member of the nerve growth factor family.PNAS 87:8060-8064.
2018年写,2022年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