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系列的文章「原始神经 | Raw Nerve」,这是一系列关于在生活中变得更好的作品。
作者 亚伦·斯沃茨 写下这个系列的动机来自于一个思考:
我们大部分时间都盯着眼前的东西,做出决策。但是很少思考,我们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是否考虑给自己增加选项,而不是选出当下最好的那个。
全文共七篇,这次编辑了有启发的三篇,后续会逐渐全部翻译至专题。
互联网之子:Aaron Swartz

倚靠在痛苦中

在这篇文章中,对我有两个启发。一个是关于心理上的痛苦,因为不像生理上的痛苦可以感知和有明确的获得,许多时候面对痛苦总是容易逃避。另一个是很喜欢作者说的「倚靠」的概念,不是去逃避或者靠意志力抵抗,而是和痛苦在一起,将其从无法面对的事情,变成锻炼自己的事情 —— 而自己在此之前给自己或者别人的建议都是「抵抗」,实际上这种纯粹的意志力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也会让自己在其中筋疲力尽。
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
锻炼总是让人痛苦,所以我们总是间断;当你好不容易完成一次锻炼后,第二天依旧很痛苦。但为何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长期来看,痛苦能让我们变得更强大。而之前痛苦的情况,也会随着锻炼而减轻。
心理上的痛苦也一样,只不过许多人没有意识到,每次遇到类似的痛苦就像把手放在炙热的火炉一样,赶紧退缩然后拒绝思考。
但这些痛苦的思考,往往是对我们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我们决定要做什么、我们最关心的关系、对未来的重大决定、面临的危险风险等等。虽然我们知道这些事情重要,但是总是愿意把头埋在土里 —— 但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从不去考虑他们,我们就永远无法胜任这些事情。
试着换个思路,痛苦不是需要推迟和避免的可怕事情,而是一个信号,表明你正在变得更强大 —— 一种品尝和享受的东西。这是让你变得更好的原因。
把每个痛苦都当做一次变强壮的机会,所以当你开始感觉到心理上的痛苦来临时,不要退缩并畏缩 —— 倚靠在痛苦中。
但许多痛楚实在是难以坚持,该如何解决呢?答案并不是意志力,而是降低碰触的深度和提高碰触的频次。许多职场中的人一旦遇到负面反馈,就会退回到原地,然后试图等着一个完美的版本再提交,但是这样的痛苦只会更加强烈。更好地方法是,快速的迭代并获得反馈,这样虽然可能还是许多负面反馈,但是至少糟糕程度会越来越轻。
诀窍是不逃避,这样整个人生观就会发生许多改变,这样整个世界到处都会成为了你的试炼场,让你变得更强大。
所以从小处着手总是好的,不要一下子试图解决巨大的问题,而是坐下来,承认思考这些事情是痛苦的,然后开始慢慢地拆解,你会看到自己越来越胜任这件事情。
不要逃避痛苦或者避免痛苦,而是倚靠在其中。

面对现实

之前问 @fonter ,我一直想把李光耀的专题给完善了,但是每次都觉得难以下手;他的建议是:不要试图一次完成所有,毕竟那是一个伟人;相反,从对你最有启发的方面去写,记得多少写多少就好了。许多时候拖延并不是自己的意志力问题,而是选择了一个看似「困难」的目标,然后由于足够困难,所以总是花时间在准备中,而始终处于未完成……
另,「顿悟成瘾」这个词绝了,关键不在于「顿悟」,而在于之后你对自己的行为做了什么样的改变,哪怕是微小的改变,这才是重要的。
看起来雄心勃勃的人经常陷入一个陷阱,即看不上小的问题,总是希望能在「改变世界」的赛道上一鸣惊人,所以他们不会在一周两周内动手,而是不断地「思考并等待机会」,从外界的角度来看,他们似乎总是在等待一些事情的到来。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选择非常困难的事情和选择非常容易的事情,本质上是一样的 —— 选择简单的目标时,你知道总能搞定;而选择困难的目标时,你知道自己永远不会失败(因为事情还没发展到那一步呢,再等等)。
其实重要的的是做一些务实的小挑战,如果你的创业公司最终能赚到一百万美元,那么他能从赚十美元开始么?与其将所有的成功都推到无限期的未来,不如看看现在能否通过一个小的测试。
重要的是让这些小事在真实的世界中发生。
要小心 Chris Macleod说的「顿悟成瘾」:每当他们偶然发现一些改变生活的方法时,都会感觉到精力充沛,而不去推进任何现实世界的变化,然后当他们回到现实生活中,发现一切照旧,然后继续开始思考如何解决,之后继续因为新的顿悟而激动。
选择简单的事情,你不会有成就;
选择困难的事情,你不会有失败;
选择艰巨的事情,可能会失败,但尝试去成功。

修复机器,而不是人

我曾经常在团队大喊大叫,因为问题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出现,那时候习惯性归罪于人不行,缺少主动性,不敢承担责任云云。
但现在再回看,当时精力往往都放在了产品上,忽略了这个产品背后「系统」的设计。将人骂一顿,是一种智力上的偷懒,也犯了基本归因谬误 —— 并不是有人想搞砸,而是规则和流程不清晰导致他们处境艰难。
许多产品设计不好,并不仅仅是负责的产品经理能力不行,而是设计产品背后的那套系统的设计师不行。反之,如果需要设计一个好的产品,那么对背后系统的投资,也不可或缺 —— 虽然可能投入回报周期极长。
通用汽车在弗里蒙特的工厂是一场灾难,管理层和工人矛盾极大。一方面是工人不遵守规矩,各种摸鱼;而管理层也一直用各种惩罚手段,这更加激化工人的反抗之心,对产品更加漠不关心。
1982 年,通用汽车关闭了这个工厂。两年后丰田接手,奇怪的是不满和缺勤消失了,工人们开始喜欢上班,因为在丰田,劳资双方认为自己在一个团队中,当工人陷入困境时,经理没有对他们大喊大叫,而是问他们如何提供帮助并征求建议
一个组织不仅仅是一堆人,还是一套结构。如果你只把人扔进仓库,里面有一堆零件和一本手册,那么肯定是一个灾难;相反,应该精心设计一个结构,零件在传送带上前进,每个人完成自己的步骤。
当系统不起作用时,仅仅对其中的人大喊大叫是没有意义的 —— 对着齿轮大喊大叫并不能修理好机器。
一个人的目标也是需要由组织完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事必躬亲 —— 有些你擅长的事情固然自己做就好,但是如果你不擅长的,应该向后退一步,设计好系统,然后让系统发挥作用。比如你要建造一个树屋,但自己又不擅长建筑,那就应该设计好整体的目标,然后去找擅长建筑的人,把自己从建筑师的角色上解雇掉,而是看这个系统如何运转(比如如何设计报酬),因为你的目标是一个树屋,是不是自己建造的重要吗?
我们之所以经常对着人大喊大叫,是因为基本归因谬误(by Lee Ross,1977) 。我们习惯性的将汽车邋遢的司机认为是糟糕的人,而不去考虑他的匆忙性;看到警察殴打抗议者,认为是可怕的人,而不是可怕的训练 —— 我们习惯于将人们的行为归因于他们的个性,而不是他们的处境。
所以,当有人搞砸事情的时候,我们习惯于大吼大叫,但实际上并不解决问题 —— 因为没有人愿意搞砸。所以有效的不是大喊大叫,而是改变周围的环境和系统,让这些出错的事情不再出错。
当你对某人感到不满的时候,并不要去大吼大叫,试图控制他们的行为,这只会让他们更加抵触。相反,应该聆听原因并去改变环境,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的改变。

References

[1]亚伦·斯沃茨:http://www.aaronsw.com/
[2]原始神经
http://www.aaronsw.com/weblog/rawnerve
[3]退后一步
http://www.aaronsw.com/weblog/stepback
[4]相信你可以改变
http://www.aaronsw.com/weblog/dweck
[5]客观看待自己
http://www.aaronsw.com/weblog/semmelweis
[6]倚靠在痛苦中
http://www.aaronsw.com/weblog/dalio
[7]面对现实
http://www.aaronsw.com/weblog/anders
[8]珍惜错误
http://www.aaronsw.com/weblog/geremiah
[9]修复机器,而不是人http://www.aaronsw.com/weblog/nummi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