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潇湘
来源 | 潇湘经略

走马上任的125天后,深圳市委书记带队赴京。
此行的重点,是拜访央企,商谈合作。
北京是央企总部的大本营,多如牛毛的央企覆盖各个关键行业。
孟凡利此行时间有限,仅有2天,共走访9家央企。
深圳市委书记选择什么样的行业和企业,这里面大有文章。
这9家央企,无一不是经过精挑细选。
透过这份央企名单,再结合深圳的十四五规划,我们可以窥探深圳产业发展的一些新风向。
先来看看是哪9家央企?
分别是——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按所属行业进行归类——
军工电子行业3家(中国电科、中国兵器工业、中国兵器装备)
航天航空2家(中国航空工业和中国航天科工)
综合金融2家(中信和光大)
医药行业1家(国药集团)
农业科技1家(中国农业发展)
这份榜单最令人意外的一点,就是军工电子和航天航空领域的央企,居然占据了半壁江山。
细想却也合理:这两大产业准入门槛高,民企目前影响力有限,巨头都是巨无霸央企、国企。
在十四五发展阶段,甚至更长的时间段内,这两大产业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产值大,增速快,国家在战略层面极为重视。
现在,深圳提出“工业立市”,意欲在高端制造上再上层楼,而军工电子和航天航空这两大产业,恰恰与“工业立市”战略无缝衔接。
跟大家讲讲航空航天产业的一组数据:
美国的航空航天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为1.8%,而中国航空航天产业产值仅占GDP的0.35%,相差超过5倍;美国的航空航天产业占出口额6.3%,中国的比例仅仅是0.1%。
无论从国家安全层面考量,还是经济效益,国家势必要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
深圳的装备制造业实力毋庸置疑,但航空航天产业这块蛋糕,并没有吃到多少。
以航空装备为例,深圳不得不承认自己处于一个追赶者的角色:在“航空装备”板块位居前列的企业,地处深圳的寥寥无几。
市值1257亿元的航发动力在西安、市值1217亿元的中航沈飞在沈阳、市值818亿元的中航西飞在西安、市值500亿的中航重机在贵阳,市值415亿的光威复材在威海。
前五名,没有一家深企。
不过,作为后起之秀,深圳的产业基础与人才储备,相比西安、沈阳、贵阳、武汉等城市,并不弱,后劲不可小觑。
再来看看军工电子行业。
有业内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军工电子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842亿元,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33%。
这么大的一块蛋糕,深圳不可能视若无睹。
在去年6月发布的深圳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已经表明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具体而言,就是“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低碳、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要素保障能力,构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新引擎。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加大高附加值核心工厂布局,适应科技制造小批量、定制化特征,大力发展都市型智造业。实施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动,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超高清视频、智能制造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深圳发展高端制造产业的战略意图已经昭明,行动上也在努力争取。
2021年12月25日,中国电子集团总部从北京迁到深圳南山区。
在电子信息系统领域,中国电子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它直接把总部搬到深圳,这显然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信号。
参照深圳十四五规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再看看孟凡利上京拜访的央企,未来十年,深圳的哪些产业有望处于风口之上,也就不言自明了。
不过话说回来,在8月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上,我们看到的10家深圳企业,分别是中国平安保险(排名25),正威国际(排名76),华为投资(排名96),腾讯(排名121),招商银行(排名174),万科(排名178),中国电子(排名324),深投控(排名372),比亚迪(排名436),顺丰(排名441)。
过去四十年,“深圳奇迹”让世界惊叹,而从深圳走向世界的成功企业,大部分还是自发生长的民营企业。
民营经济生机勃发,才是这座“梦想之城”的源头活水。
在新一轮的产业浪潮中,希望深圳的民企也能大放光彩,在航空航天、电子军工等赛道中施展拳脚,成为深圳的新名片。
推荐关注:潇湘经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