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人杀人的游戏,是最残酷、最灭绝人性的赌博,所以,战争的逻辑是最有违人性的。
一个想打赢战争的领袖,一定是要做到不惜一切代价,集中一切资源于战场之上。
邪魔希特勒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的斗争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我们踏着敌人的尸体迈过去,要么敌人踏着我们的尸体迈过去”;伟大的列宁在1919年内战危急存亡的时刻表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一切的一切服从于战争”,残酷的余粮征集制和红军动员制度就是那个时代成型的;斯大林在1941年苏德战争最危险的时候,用一句话表达了他的决心“不管付出多么大的代价,俄罗斯人民都必须赢得这场战争。”
一个赢得战争的势力,一定是能够做到将一切资源集中于战争的。
秦之所以灭六国,就是因为她铲平六虱五蠹,消灭一切不能服务于战争的生态,将一切资源集中于战争;汉高灭项羽,就是因为她能够“发观关中老弱悉旨荥阳”,做“驱市人以战”,用无穷人命添补战线,消耗项羽数量有限的精锐部队;汉武帝之所以能够打败匈奴,就在于他能够将所有的资源搜集起来用于战争;曾国藩之所以能够赢得战争,就是因为他能够以极其酷烈的手段搜罗人力、财力资源服务于战争,尽管湘湖尽饥,民不得生,但这就是战争所需的。
三十年战争黎塞留之所以能够赢得战争,不仅仅在于他的外交天才,更在于他能够残酷盘剥集中法国所有的资源用于战争,并无情地消灭任何反对战争的异议者;普法战争之所以普鲁士能够胜利,就在于普鲁士比法国更能集中资源用于战争;彼得大帝、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在战争中压倒对手,就是因为他以更残酷更无情地手段集中资源,服务于战争。

那些所谓的战争期间,爱民如子赢得民心而非资源集中于武力的历史故事,本质上都是儒生幻想的历史,更是胜利者马基雅维利式的宣传副产品,只能欺瞒蠢材,毫无现实参考价值可言。

真正的胜利者,必然是不惜代价、不惜一切搜集资源服务于战争的野蛮强者,只有这样,才能在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中压倒对手存活下来。

所谓汉高之仁、曾相之厚、彼得爱民只是各国儒生写史过程中自欺欺人的虚构而已。
今天看来,普京大帝及其信奉者大概是这种历史观的深度受害者,就像崇祯大帝一样,他深信自己的祖先是靠宽仁爱民和强硬对外赢得天下的正统,故而根据明代的历史宣传记载效法不存在的仁爱祖先,结果儒生无用,军饷无着,内外交困,最后地大人多却一败涂地。

王陶陶语音节目系列

欢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点击二维码加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