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技术来自讯飞有声

58468图,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欢迎朋友圈与微信群转发,平台转载请查看主页“联系我们”。
8月24日是乌克兰第31个独立日,也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整半年的时间节点。
说实话,这场战争不仅仅中国的吃瓜群众看累了,就连一直以来对乌克兰提供援助的欧美也响起“泽连斯基疲劳症”的声音,对乌克兰的支持大不如前。
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欧洲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俄欧之间的能源战争。
而这场战争之外的战争,可能会彻底颠覆已有的全球格局。
陷入僵局的俄乌战事
首先,我们看看俄乌最近在忙什么。
我们都知道,俄军自从拿下马里乌波尔后,乌东战局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今天我炮击一个阵地,明天你攻击一个弹药库,战争处于一种类似于叙利亚的那种小规模战斗僵持状态。
这种僵持可以说是必然的,对乌克兰来说,乌东地区乌军的精锐和技术兵器已经几乎损失殆尽,想收复失地,已经是不可能了。
对俄罗斯来说,自从拿下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后,特别军事行动第二阶段目标已经基本完成了,就差一个顿涅茨克州里的斯拉维扬斯克。
乌军在这里建立了一个面积超过 170 平方公里的密集防御阵地,储存了大量武器、弹药、燃料、润滑油和食品,而且乌军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放置了重型武器,并在公寓楼和私人住宅中放置了火力点。
可以说,这里是块硬骨头,不好啃,所以俄军并没有急于攻击,而是有条不紊地巩固卢甘斯克占领区的秩序,轮换部队,积蓄力量,可能是要等待天气转冷后,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加剧,然后军事政治一起动手,彻底解决乌东问题,到时候实现了“解放顿巴斯”这个第二阶段目标,无论是谈停战还是继续进攻,都进可攻退可守。
所以,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乌东战场上基本平静了下来,但是乌南的赫尔松地区却沸腾了。
俄军在占领赫尔松后,一直在策动这个地区的公投,因为这里俄族不占优势,没法复制克里米亚模式,所以俄罗斯直接下令赫尔松、扎波罗热州,当地人欠的乌克兰银行贷款和房贷都可以一律取消,还给当地人发放补助,比如退休人员、残疾人和孕妇每人一万卢布,18岁以下儿童每月4000卢布,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
公投的日期暂定9月份,从目前情况看,如果真公投了,赫尔松就会像克里米亚那样真的丢了!
所以乌军在8月底开始了所谓的夏季大反攻,在赫尔松方向投入了若干个旅级战斗队,让整个战斗上升到了战役级,出动的装备包括T-72M1主战坦克、M113装甲车和好久不见的苏-25强击机,甚至连抗俄神器海马斯火箭炮以及美军最新提供的AGM-88反辐射导弹都出现了,可以算是乌南地区能拿出的最大力量了,和前几次那种表演性质的反攻完全不一样。
从战况来看,乌军最近连续使用海马斯火箭炮攻击俄军的集结地、弹药库,甚至还攻击第聂伯河大桥,想让孤悬北岸的赫尔松首府得不到南部俄军的增援。
据说乌军一度突破了俄军防线4千米,有一支乌军特种部队已经渗透进了城内,据说已经刺杀了多名俄罗斯任命的官员。
但是在俄军的弹性防御之下,乌军的这次反攻大概率仍是不成功,截至9月6日,乌军几乎所有的参战部队都被打了回去,丢掉了大部分收复区,包括刚刚换装北约装备的预备役机 66 旅,都被俄军岸防 126 旅和伞兵 247 团打了个丢盔弃甲,还好俄军在南乌兵力有限,不至于追击扩大战果。
这对乌军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攒了半年的力量,拿了最新的军援,连赫尔松突出部的孤军都啃不动,还怎么反攻克里米亚?怎么收复顿巴斯?
所以,乌南战局大概率会像乌东战场那样平静下来,一直到俄军认为时机成熟,打破僵局那一天。
2 欧洲能源危机
硝烟弥漫的战场在乌克兰,但更精彩的能源战争则正在俄欧之间开打。
欧盟本来前一段态度坚决挺乌,民间的心气也很足,动不动全行业抵制俄罗斯,民众去游行支持乌克兰,但《士兵突击》中有句话: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欧洲人恰恰是最忍不了平淡和漫长的。
现在僵持的战场很难吸引欧洲人的眼球,欧洲人也从一开始的群情激奋变得疲惫,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毕竟游行和抗议完,也是要回家吃饭的。
结果回家一吃饭发现,饭都快吃不起了,受制裁俄罗斯原油影响,欧洲陷入了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6 月欧盟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的平均价格同比上涨 84% 和 90%。
天然气和电费则更加昂贵,截至今年夏末,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了近三倍,达到2500美元/千立方米左右。电价则更为失控,德法两国的电价几乎每天都在刷新纪录,电价在过去一年暴涨了近10倍。
这种能源危机,可以说完全是欧洲自己作的。
一方面,欧洲非常依赖俄罗斯能源,欧洲每年消耗的50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中,约有45%来自于俄罗斯,德国对俄天然气的依赖度高达61.9%,而保加利亚和芬兰两国对俄天然气依赖度更是达到了100%。
另一方面呢?欧盟被美国撺掇着不断冲撞俄罗斯安全底线,直接导致俄乌战争爆发,还制裁俄罗斯原油,结果俄罗斯以能源为武器对欧盟施压,让欧盟面临着能源结构性短缺。
相比市场调配原因导致的短缺,这种结构性短缺是最麻烦的,因为短时间根本没有可以弥补短缺的能源供应,这就可不像你去菜市场买菜,这家没菜了就去那家买,天然气这种大宗商品的供应和消费都是基本稳定的,一旦供给出了问题,那么你几乎跑遍整个菜市场,也买不到足够的菜了。
3 欧俄能源问题上较量
欧洲显然明白俄罗斯以能源为武器,来逼欧洲就范,等欧洲到冬天了,取暖要央求俄罗斯了,俄罗斯就可以施施然提条件,以主动地位结束俄乌战争。
这是个阳谋,所以欧洲也在用阳谋来抵御这种能源卡脖子,目前最有效的方案是囤气,你不是想用天然气逼我就范吗?我现在提前开始囤气,囤够过冬的,就是不求你!
目前,经过各个天然气渠道的补充,截至8月底,欧洲完成天然气储备量的79.4%,提前两个月完成80%的目标。但是要注意,欧洲的天然气储备能力是有限的,即使达到最大储备量,也只能保证民用天然气到明年3月,这对于制造业用气则是严峻的挑战。
欧洲的气是哪来的?说起这个就很有意思了,相当一部分居然是中国来的!
根据土耳其《新黎明报》披露,中国今年从俄罗斯进口的液化天然气超出了实际需求,目前正将多出的部分出售给深陷能源危机的欧洲国家,仅中石化一家公司,就向欧洲出售了至少45批次的液化天然气,占欧洲今年上半年总进口量的6%,这让俄罗斯天然气有了一次“漂洋过海来看你”的奇妙之旅。
中国不仅卖俄气,还把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被迫购买的美国天然气,加价几倍卖给欧盟,船都不用到中国卸,直接开到欧盟去,中国含泪赚了上百亿美元,欧洲还要谢谢咱。
比如前一段,中国被英国媒体盛赞为拯救欧盟的“白衣骑士”,这个词一般是指当一家公司面临经营灾难的时候,另一个公司仗义相助的行为。
(来源:亚太时报网)
土耳其人酸溜溜地评论,中国在天然气交易中赚取了巨额差价,这可能会“间接违反欧洲禁运法令”。
为啥土耳其要曝出来这笔买卖?因为土耳其也想做这个生意啊!
土耳其有一条阿塞拜疆通往土耳其的跨安纳托利亚 TANAP 天然气管道,土耳其获取这些天然气后,转手就能把天然气高价卖欧洲。
只不过跨安纳托利亚管道流量有限,年供应量连欧洲需求的10%都不到,虽然8月份土耳其和阿塞拜疆达成协议要把管道流量增加一倍,但施工也是需要时间的。
眼看着欧盟有需求,但就是受限于运力赚不到钱,土耳其急得是抓耳挠腮,拿出点酸话指责中国,也很正常了。
俄罗斯的反制
对于欧洲囤气的行为,俄罗斯显得很淡定,你去囤吧,我把气源断了!
俄罗斯最近宣布停止北溪1号供气,理由是“由于发现多处设备故障”,直至故障排除。可问题是,天然气生产一时半会是停不了的,管道停了也没法输出啊,俄罗斯选择把这些天然气直接点燃烧掉,看似浪费,但却是一种用实际行动向欧洲施压:爷有的是天然气,宁可烧掉也不给你!
(来源:界面新闻)
要知道,北溪1、2号是直接给德国供气的管道,如果北溪1、2号停止,俄罗斯对欧洲输送天然气管道就剩下陆上通道(经白俄罗斯、经乌克兰、经土耳其),在整个欧洲都缺乏天然气的情况下,这些管道输送的天然气将被沿途国家大量截留,德国与西欧国家得不到多少天然气,这只会让德国本不富裕的工业用气雪上加霜。
前面说了,欧洲最大天然气储备量,也只勉强够民用气,俄罗斯这一断,欧洲的工业用气也没了。
断工业用气虽然不像断民用气那样动静大,但事实上的影响却比断民用气要大得多,天然气在工业领域不仅仅是燃料,更是原材料和电力来源。
断气带来的就是欧洲制造业的原材料紧缺、生产成本飙升。通常来说,能源成本占工厂运行成本的10%,如果高了,就会大大侵蚀利润,当企业无利可图的时候就会倒闭。
比如,目前欧洲以天然气为主要原材料的化肥生产基本上停滞,导致世界化肥供应产生了9%的缺口,大批化肥厂关闭。
而全球最古老的玻璃制造商奥地利Riedel,因为无法保证24小时给玻璃熔炉通电,也计划关门停产。
欧盟内部两家最大的金属冶炼厂也因为无法负担飙升的电力成本而被迫关闭,导致欧洲将有更多的金属产能受到巨大冲击,铝和锌产量下跌了将近一半。
要知道铝在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一旦生产中断,大到电器、电子产品、家装,小到药品包装、电池等行业的供应链都会受到影响。
制造业立国的德国更惨,大批工厂因为能源成本高涨无法负荷而陆续关闭,德国有机硅生产商BIW首席执行官说:“德国经济会逐渐去工业化。”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也认为,这是德国的重大警讯。
(来源:观察者网)
当真金白银遭受损失,资本可不会在乎挺乌多么光荣,只会第一时间把工厂迁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地方去。
根据调查,德国500多家工业公司中,近2/3担心能源成本会导致竞争力下降,超过1/5的公司希望将生产转移到国外或已经采取行动。
所以今年大批德国企业出逃,首选对象自然是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中国,比如化工巨头巴斯夫投资100亿欧元在中国华南地区建设一体化基地的。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海拉宣布将扩大在华产能,在常州新建车灯工厂。德国折扣店奥乐齐也将在中国开设数百家新店。宝马于6月在沈阳开设了第三家工厂,大众也已经反复多次说要把产能转移到中国。
光今年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就达到了100亿欧元,比过去的峰值62亿欧元还多了38欧元。
在可以预见的下半年,德国制造业外逃的趋势还会继续加大,急的德国总理舒尔茨表态“不要过度依赖中国”。
可是嘴上说有啥用啊,你倒是想办法把能源价格降下来啊!
5 G7的再次反击
为了进一步向俄罗斯施压,G7财长会议宣布,要对俄罗斯石油进行限价。
很多人不理解,人家卖家不降价,你买家单方面限价有啥意义?
其实这个禁令不是说给俄罗斯的,而是说给运输企业和金融公司听的。按照G7的意思,如果谁超过了最高限价去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话,那么G7将不提供石油运输服务及保险等衍生金融服务
石油的跨国贸易离不开两个条件,一个是运输,一个是金融服务。巧了,这两个条件都掌握在西方手里,在世界上,欧盟、英国和美国公司约占全球石油运输保险和再保险的90%,全球约95%的油轮船队由伦敦的国际保护与赔偿俱乐部集团(P&I俱乐部)和欧洲大陆的一些公司负责。
虽然买俄罗斯石油的客户可以不理会这个限价,但运输和金融企业不可能不理会,别忘了西方人还有长臂管辖的大招,谁不听话,去给超出限价的俄罗斯原油运输承保,那西方就会动用西方的霸权制裁这家运输企业或者保险公司,这几乎是致命的。
就算明知道西方不讲理,但也很无奈。这一招美国曾在制裁伊朗石油时候用过,效果非常不错。
如果真有哪个头铁的运输公司非要运油,你信不信半路不知道啥时候都会杀出来一拨索马里海盗?
所以这一招把运输企业和金融企业吃的死死的,消息一出来,国际油价就跌了1%。
G7这个限价令能否顺利执行有一个国家的态度很关键,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因为中国不但有庞大的运力,也有独立的金融系统可以提供物流金融信用。当然,如果中国运输系统和金融系统与G7硬顶也有被西方集体制裁的风险。
但中国也是这个限价令的受益者,所以为啥要趟这个浑水呢?
这就是G7限价令的毒辣之处,既挥舞大棒威胁全球航运企业,同时也制造胡萝卜让关联国家跟着受益。
面对西方的制裁大棒,俄罗斯也很刚,直接宣布对不友好国家禁止出口石油。注意,这里俄罗斯禁止石油出口范围是不友好国家,而不是参与限价令的国家,这就是为未来石油出口保留一个转售的通道。
估计最后结果,还是中国印度沙特等国家充当“白衣骑士”,从俄罗斯买油转卖给欧盟,含泪赚上一笔。
6余波
现在知道为啥乌克兰在明明条件不成熟的时候,非要发动一场赫尔松大反攻了吧?就是生怕欧洲因为能源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停止对俄制裁,停止援助乌克兰,这对乌克兰才是最要命的事。
所以就算很多部队当了炮灰,这场赫尔松反击战也必须打,不管打好打差,外宣包装成一场胜利,多少能给欧洲民众提供一点希望——大家再忍耐一下,胜利就在眼前。
呃,继续打钱!
相信此刻欧洲各国一定是进退两难,屈服吧,前期坚定支持乌克兰的表态不好转弯,美国那里也过不了关。不屈服吧,真要是因为能源危机让制造业外逃了,欧洲的未来可就完了。
所以,只要俄乌战争不结束,欧盟能源危机长期化,那么这种制造业外逃的趋势必将从德国蔓延到整个欧洲,欧盟衰落就会不可避免,随着欧盟制造业技术加速向中国流动,中国全球制造业大国地位将更加稳固,而且成为中低高端全覆盖的制造业大国。
9月6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宣布,将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付款方式改为卢布与人民币,彻底剔除美元与欧元。
(来源:财联社)
按照过去中俄天然气供应协议,中国付款方式以美元与欧元为主,少量额度用人民币。今年1月,中俄签订最新的天然气供应协议,这个协议明确付款方式是欧元。
那么现在俄罗斯为什么连欧元也彻底排斥呢?
这完全是欧盟自己作的结果。
一方面,今年欧元汇率下跌很厉害,大半年下跌了20%,俄罗斯持有欧元吃亏不小,环顾全球,除了美元之外就算人民币最坚挺,对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都是升值。
另一方面,欧盟主要成员国德法加入的G7要对俄罗斯石油进行限价,俄罗斯反制的手段就是切断不友好国家石油供应,眼看着俄罗斯与欧美能源也要硬脱钩,俄罗斯持有欧元意义已经不大。
两者叠加促成俄罗斯对中国天然气供应只要卢布与人民币。这一切都是欧盟神助攻的结果。
我们啥也没做,突然就拥有全球储量第一,全球占比高达28%天然气的唯一货币结算权,意义十分重大。
真是人在家里坐,天上也能掉馅饼。
这场俄乌战争,美国得到了外逃的资金,中国得到了外逃的工业以及俄罗斯能源的全球货币结算权,而欧洲,就是这场战争最大的祭品。

相关阅读(点击下方标题可直接阅读):
1.《俄乌战争背后的金融围猎》
2.《俄乌打架,美国制裁,受伤的却是欧盟?》
PS下图是知识星球中我们邀请的嘉宾关于最近日本军事野心膨胀的分析,感兴趣的朋友长按图片或者扫描二维码均可加入,欢迎大家来星球一起交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