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曾预言人工智能未来有一天会让50%的人失业,我一直不以为意,AI淘汰的肯定是那些机械化、没有创造力的工作,文字工作者和艺术家很难被替代。但最近我不敢这么乐观了。

上个月,一组绘画作品在某个博览会上获得艺术创作比赛金奖,这件事在画手圈引起轩然大波。因为投稿者本人根本不会画画,替他作画是一款AI绘画工具——midjourney。
操作非常简单,只需要输入相应的文字描述就能通过算法“画”出一张理想的画。而且AI学习能力极强,几个月前人像画的画风还比较粗糙,很快就越画越精细。
5月
8月
商业画手们一边痛斥用AI绘画作品参赛是作弊,一边瑟瑟发抖自己可能很快就要失业了。
真不是危言耸听,现在很多游戏制作公司都在使用AI作画,效率高成本低。一台电脑一晚上干的活比真人996大半年干的都多,而且任劳任怨,让改就改不废话还不用发工资,我是资本家我也选AI。
出于强烈的职业危机感我又查了好多关于人工智能的新闻,越查越心惊,前几天配音演员姜广涛的声音就被AI抓取、合成,用到了一款游戏角色身上。
前有AI换脸,现有AI换声,是不是意味着离AI代替真人演员的日子不远了?
还真是,查新闻的时候我翻到一档科幻漫谈节目——《不要回答》,主持人是贾樟柯。有一期节目讨论的话题正好是虚拟演员会取代真人演员吗?参与讨论的嘉宾是郝蕾和科幻电影导演图拉古。
图拉古对虚拟演员的前景很乐观,他倒也实诚,说初心是为了省钱,拍一个千军万马的宏伟场景,布景和群演的成本非常高。但有了AI技术,场景想怎么换就怎么换,想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
他认为工具性的表演早晚会被替代,因为AI会像人一样主动思考,比如表演难过,虚拟演员会先学习很多优秀演员的表演经验,然后学习难过的关键词,最后结合上下文分析,就能得出一个难过的表演方式来。
郝蕾没被他唬住,一针见血地指出:“可以解释成为它很有经验。”
但表演经验丰富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好演员吗?
郝蕾没说话,定定地看着图拉古,没过两秒钟图拉古就不好意思了。郝蕾用对视的的方式让对方明白,AI演员不具备直觉,而这正是它们无法替代真人演员的原因。精确的计算好的反应永远比不上真情自然流露。
我跟郝蕾看法一致,AI演员演技再精湛,也只是在模仿前人,没有灵光乍现的惊喜。但随着话题讨论不断深入,我又有点被图拉古说服了,对AI演员的出现不再那么排斥。有一句话他说得很对,工具性的表演终有一天会被替代。
什么是工具性的表演呢?我首先想到那些无脑撒糖的甜宠剧,虚拟演员完全可以胜任,说不定比一些流量演员演得更好。而且AI捏脸保证男帅女美,没有任何颜值死角,只能用一种造型拍一个角度的演员可以退下了,给造型师和摄影师也减轻了工作量。
还有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动作戏份也可以交给虚拟演员,唯一遗憾的是替身演员彻底没饭吃了。
可以想见,未来虚拟演员一旦普及,演艺圈肯定会掀起一场“表演内卷”,优胜劣汰,从此“面瘫脸”和“五官乱飞”型演员应该不会再来荼毒观众的眼睛。
这么看人工智能应用在演艺行业应该是利大于弊,但如果进入到家庭里代替家人的陪伴呢?
节目邀请了许知远和小冰CEO李笛探讨“是否愿意领养一个AI家人”。
李笛很聪明,拿猫狗来举例,证明人工智能也能成功融入人类的家庭,为人类提供陪伴功能。而且人工智能最大的优势是只要你有需求,它永远都在。
看到这里心里冷笑,冷冰冰的AI能跟香香软软会卖萌会撒娇的小猫咪比吗?就算把人工智能也做成毛茸茸的样子,那也是假毛,触感肯定不如真正的猫咪。而且人类为什么爱养猫?喜欢的难道是你一唤它,无论什么时候它都会喵呜一声立刻钻到你怀里撒娇吗?当然不是!我敢说很多养猫的人跟我一样,喜欢的就是猫拥有独立的性格,它不会时时回应你,甚至经常假装没听见。但当你习惯了它的傲娇,偶然有一次它主动跳上你的膝盖用头蹭你的下巴,你会感动到心都要融化了。
许知远比我总结得更有哲理,他说人本来就需要等待和回绝,这是情感交流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的任何一个需求都会被立刻回应的话,对于这个人是一件摧毁性的事情。贾樟柯补充:(人对AI的依赖)就像钟摆一样停不下来了。
李笛不慌不忙。贾樟柯讲自从父亲去世,母亲就一个人在老家生活,变成了一个没有人陪伴的老人,李笛接过话头说起和同事在大阪做的一个项目——为老年人家庭提供AI陪伴服务。一方面通过AI技术能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政府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把老人在家的情况实时汇报给政府。最关键的是,老人用寥寥数语就能把AI训练成自己的“小孙子”,完成个人定制化的智能服务。
本来对AI陪伴抱有强烈警惕心的许知远眼睛一亮,一脸不可置信:“包括坏脾气也可以?比如‘小孙子’不听话?”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许知远震住了。
我发现看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互相进行思想碰撞是个很有意思的事儿,以许知远为典型的人文学者对于新兴的科学技术总是抱着怀疑和抵触的情绪。李笛讲了半天AI能解决人类需要陪伴的情感需求,他说不,我就要享受孤独,孤独是浪漫的,是具有美感的。就像在冬天看一棵树,叶子掉光了,才能看清树干到底是什么样子。所以人在最孤独的时刻,是一个了解自己的真正契机。
弹幕飘过,说李笛已经被许知远侃懵了。
有一条节目评论说人文学者和科学家的思考不在一个维度上,科学家看得更远,操心的是全人类未来的命运。人文学者的目光还停留在当下。前者对后者是降维打击。
我承认,人文和科学确实存在差异,但没有高低之分,不存在谁比谁更有用。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说明科学和人文同样值得去深入思考,缺一不可。
只研究人文历史,我们也许还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只重视科学,纯粹的理性可能会引向另一个极端。聊自动驾驶技术这一期,清华大学教授杨殿阁说:“很多东西变化太快了,最后所有人都会被技术所遗忘。”
谈到最前沿的科技理念,比如移民火星,刘慈欣丝毫不担心人类能不能适应陌生的星球。他搬出大航海时代的历史,证明一代又一代新移民最终会克服困难,适应新家园。
我发现科学家用的主语都是“他们”“我们”,带入的是全人类的命运去畅想。人文学者与其最大的区别是,带入的是那个被科技遗忘的人。换言之,人文学者更关注弱势群体。
所以贾樟柯说所有艺术都是弱势的,因为大部分艺术讲的都是无奈的、个体的一种感受。
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节目组找贾樟柯来跨界主持。电影作为历史最短暂的艺术,它从诞生起就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胶片电影到数字电影……可以说每一次科技取得重大突破,都会给电影带来影响。所以让贾樟柯来做科学和人文之间的耦合者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他的引导下,一切关于科学天马行空的讨论最终都回归到了人类本身。
大数据匹配的爱情讨论的是每个人对爱情的理解和如何经营亲密关系;是否愿意领养一个AI家人,其实是看一个人需要怎样的陪伴以及如何看待孤独;自动驾驶消弭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势必也会让一些珍贵的体验消失,比如依依惜别;最后一期数字孪生技术一旦发展到让人类获得永生,颠覆的不仅仅是人伦道德,人类进步的内驱力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作为国内首档科幻漫谈节目,《不要回答》令我感到很舒服的一点是嘉宾的谈话氛围非常友好、平实,尽管讨论的都是普通人很难理解和接触到的前沿科技,比如基因编辑、自动驾驶、数字孪生技术……但不管是作为主持人的贾樟柯,还是节目邀请到的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节目里都没有对观众进行高高在上的说教。每一期他们会就一项还未落地普及的科学技术进行畅想,探讨的是人类的未来,但着眼于现实的困境,还有对历史的反思。
比如第三期讨论睡眠,为什么现代人普遍睡眠不足呢?表面看这是一个医学范畴的问题,但背后折射的是社会节奏加快从而导致很多人用睡眠时间来换取工作空间。心理学专家刘嘉说人类的平均睡眠时间一直在减少,主要是因为社会越来越卷。上世纪初人均睡眠时间是10个小时,现在的统计数据平均只有6.5个小时。
在当下这个浮躁的、充满了无序的大环境中,能有这样一档冷静又不冷冰冰的科幻漫谈节目弥足珍贵。尽管节目形式存在着很多不足,节奏不够紧凑,中插小片也让我脚趾抠地,但依然值得为节目恰到好处的深度和自然流露的人文关怀而鼓掌。
贾樟柯说录制这档节目每天都是获得新知的过程,特别嗨。这也是我追完整季节目的感受。最近两年我把自己调整成了“低吸收、低耗能”的状态,每天只考虑明天的事儿,很久没有去思考未来会怎样了。听科学家和人文学者们讨论这些离当下生活很遥远的话题,无意中成了我跳出日常洪流的时刻,开始构想:我希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互动卡片
今天想借科幻话题跟大家来个小互动:
你理想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