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关键年龄在5-15岁,
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将使孩子抱憾终生。
训练方法一学就会,操作简便,一用就灵,
每天5-10分钟,注意、记忆、思维、心理联动培养,
让孩子注意力持久,记忆效率翻倍;思路清晰,思维缜密!
真的是匪夷所思。
网上流传一个视频,大意是,成都发生地震时,某小区居民想跑出来避难,结果大门被锁了。防疫人员拿着喇叭狂吼:“我问你,大楼倒了没有?”
这个尽忠守职的防疫人员真让人倒抽一口冷气。
他的意思莫不是,只要大楼不倒,就不许跑出来。问题是,如果大楼倒了,跑还来得及吗?千钧一发时刻,即使长着一双飞毛腿也未必管用啊。
那么,这个防疫人员为什么要这么做?哪来的底气,即使地震,都不让让那把封控的锁稍稍松动?
红星新闻9月5日深夜报道,成都市卫健委就市民通过12345热线和网络反映的本次本土疫情防控聚焦问题进行统一回复。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问题是:疫情防控期间,遇到地震怎么办?
答复是这样的——
疫情防控期间,发生地震、火灾、洪水等对市民群众生命造成伤害的灾害时,应优先保障市民群众生命安全。条件允许情况下,个人应做好防护,安全撤离;避难时,应尽量减少聚集和接触。高风险场所灾害结束后,应及时做好疫情传播风险评估,做好后续处置工作。
经济下行,薪资降低,职场竞争激烈,面临失业......
不需要大笔启动资金, 不需要极广的人脉关系,
25岁资产500W, 操盘3个天猫店销售过亿!
北非区驻华使馆战略顾问王小飞整理了37节精品课程,
一对一教你把自己的时间变成金钱!
答复虽然表明了“应优先保障市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态度——估计这样的底线没人敢突破——但耐人寻味的是“条件允许情况下”的表述。
什么叫“条件允许”?该如何理解?意思应该是,不是所有的地震都能够出门避难的,是有前提、有条件的。前提和条件是什么呢?地震级别?房子危险程度?可是,这个该由谁来告知呢?个人又如何判断呢?
把你放到现场试试,能不能做到这样从容不迫?
他是第18届世界记忆力锦标赛季军,排名世界第十。
他培养了20多位最强大脑选手,60多位世界记忆大师。
速记手机号,速记文章,考试知识点,单词......
给你最实用的记忆力提升方法。
跟他一起学习,你的生活会有巨大改变!
个人应做好防护,安全撤离”,也就是说,如果半夜地震,你来不及穿衣服,光屁股跑出来可以,但一定要记得戴口罩。
避难时,应尽量减少聚集和接触”,意思是,大伙逃命时要各跑各的,最好先扫个码。
总之,地震事小,黄码事大。
从这样的答复里,也就不奇怪有人拿着喇叭对着准备避难的居民狂吼了——按道理说,狂吼的不应该是被锁住的居民吗?
这年头,过度防疫时有发生。比如入户消杀,比如用铁丝将居民家里大门锁住等,不一而足。每一次,在引发网络声讨后,在象征性道歉后,有多少真正对相关当事人的问责与处罚?
官员因防疫不力遭处理的有很多,因防疫过度而遭处理的很少。
很多防疫乱象,都可以从中找到根源。
不过,我还是要奉劝某些处在防疫一线的当事人,首先,当然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来执行防疫指令,但千万不要把鸡毛当令箭,不要自我加码,不要充当急先锋,不要从中寻找暂时性的权力的快感。
我就不提人性与良知这样的奢侈性字眼了,我主要想说的是,这样做,其实风险大于收益。比如那个不许他人逃命、狂吼“楼倒了没有”的防疫人员,万一楼真的倒了,他当然可以比谁都跑得快,但若真的因此造成群死群伤的人道悲剧,你说,他能脱得了干系?楼没倒,理直气壮;楼倒了,道歉了事?想得美,道歉也是领导的事,至于具体执行者,看看官方会怎样来平息民众的怒火?
你说,犯得着吗?
来源:世相研究所(ID:gh_6f4042ec5143)
作者:里约热泪奴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处理,谢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