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7500元的电动车税务优惠太诱人,让不少正在采购新车的消费者急踩刹车,重新盘算。(美联社)
数月以来的高昂油价让所有人大喊吃不消,来自伊利诺州伍德斯托克市(Woodstock)的马丁(Tom Martin)终于下定决心要把耗油的马自达CX-5(Mazda CX-5)换成雪佛兰波尔特电动车(Chevrolet Bolt EUV),不只联系好车商,看完车试完驾,更已经挑中了心仪的车款准备付钱取车;然而,就在付钱的前一刻,联邦国会参众两院通过2022年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将马丁看中的雪佛兰波尔特列入可全额折抵7500元税款的车款,令马丁急踩煞车,决定晚点再买。
马丁通过电子邮件向消费者报道(Consumer Report)表示:「我当然必须立刻马上调整我的订单,可以省7500元耶,差不多是八折优惠,这个折扣太诱人了,我绝对不能放弃。」
明年就符合?买家踩刹车
马丁只是众多推迟订单的新车买主之一,有的人是还不了解降低通膨法可以多大程度地帮助他们降低车辆售价,需要一点时间厘清法律内容,也有一些人是打算把订单推迟到明年,好让自己心仪的车款能够符合抵税规定,当然也还有一些人是「加速」购车流程,以免等法律实施后,现在看上符合抵税的车款后续被取消税务优惠,甚至有些车商推出贴心服务,依买家所欲购买的车款量身打造付款交货时程,以协助争取最大限度的减税额度;「消费者报导」特别呼吁所有不论是哪种新车买主,虽然目前还不能100%确定哪些车款适用税务优惠,但下手买车前务必全方位了解这台车。
消费者报道的交通及能源政策分析师哈尔托(Chris Harto)说:「短期内,这项新法律为现在试图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增加了很多复杂性和困惑;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汽车制造商达到新要求,我们希望这将确保未来几年有更多负担得起的电动车的人能更倾向购买电动车而非传统耗油车以节能减碳。」
而在降低通膨法中关于电动车抵税的条款正式实施前,现行的税务优惠条款仍然有效;由于现行条款定有「补助天花板」,只要车商累计售车数量超过20万辆,后面迟到的买主就不再享有补助,因此在降低通膨法实施前,通用(General Motors)、特斯拉(Tesla)、丰田(Toyota)等厂牌的电动车已不符合优惠条件,有意购买这三牌车辆的买主,必须等到降低通膨法取消补助天花板后才能享有优惠;此外还要注意由于部分车款售价太高,被降低通膨法的「排富条款」排除在补助范围之外。
补助有排富 今年底快买
排富条款不只排「单价过高」的车辆,同时也排除家庭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买主,因此如果您的家庭年收入超过此数额,并有意换电动车,最好在今年年底以前赶快找到总销量还没超过20万辆车的车厂下订心仪的车款,否则明年起就不再享有税务优惠,即便您买的车款在补助名单上、在美国制造且不含中制或俄制零件,一样无法获得补助。
税务咨询公司「汤森路透查核点」(Thomson Reuters Checkpoint)律师查普曼(Jim Chapman)就说:「消费者在决定何时购买时必须考虑到『最后期限』,也就是高收入者或正在考虑购买豪华电动汽车的人应该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买卖以获得税务优惠;而想买特斯拉或通用汽车电动汽车较平价车款的人应该考虑等到2023年1月再买,因为届时将取消20万辆汽车的上限。」
国产才补助 等待仍值得
事实上,除了排富条款以外,降低通膨法为扶植美国制造业,也规定电池必须在本土制造组装才能享受优惠,因此许多有意购买非本土制造车辆的买家不得不暂停购买计划。
来自华盛顿州艾佛雷特市(Everett)的琼内尔(John Choiniere)就说:「我本来已经决定要买依补助天花板条款总销售量还没到20万辆的大众ID.4(Volkswagen ID.4),但现在这款车热销缺货,又是在德国制造,一旦交车时程拖过今年就确定无法享有7500元的补助,因此我不得不忍痛推迟,去看看别台车。
不过琼内尔找新车的过程也不顺利,因为适用税务优惠的条件不明确,只能自己「评估」符合条件的可能大不大;他说:「我和我太太原本相中起亚 EV6和现代 Ioniq 5,但因为这两台都是韩制,日后大概不会在补助名单中;所以我们现在在等大众汽车2023年款的ID.4,因为官方说这款汽车将会在田纳西州的查塔努加市(Chattanooga)量产,虽然车商说他们还没从大众汽车官方那里正式获得此消息,但新闻都报了,我们就等吧。
虽然还要再等一段时间才能用税务优惠价格便宜购入电动车,但对琼内尔而言,等待仍然值得;他说:「我买电动车的原因是希望能为地球环保、节能减碳尽一份心力,而且税务优惠可以提供我们这些车主更大的换车诱因;虽然短期内规定还不明确确实让人感到有点烦躁,但从大局着眼,我仍然相信这是一部优秀的立法。
转发+在看
最好的赞赏
来源:世界日报
免责声明:除原创类稿件,其他均由本小编整理,仅供参考,不作为税务法定依据,具体操作请咨询美国相关专业人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