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江枫
来源:京博国学(ID: jingboguoxue)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韩丹朗读音频
金庸曾说:“《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
一部三国,放眼望去都是家国大事,但归根结底说的还是世道人心。
读懂《三国演义》才知道,一个人的命运走向,都藏在他的性格里。
有的人宽厚大气,在乱世中得以保全;
有的人放纵脾气,最后落得悲惨下场。
纵览各路人物,才发现登场与落幕之间,命运的注脚早已写下。
  • 刘备:宽厚仁义,赢在和气。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刘备从地摊小贩到集团总裁,他的优势,就是和气。
虽是汉室后裔,却家境贫寒,只得以织席贩履为生,曾几度寄人篱下。
但刘备宽厚仁义,与人和善,最终草根逆袭,在成都称帝。
刘备在新野时,军师徐庶担忧母亲的安危,要离开他。
本来,徐庶计谋过人,又知道太多秘密。放他归去,无疑是有弊无利。
很多人都劝刘备,万不可放走徐庶,但刘备还是选择成全。
刘备和气待人,善解人意,让徐庶很感动,不仅向刘备举荐诸葛亮,自己到曹营后也未再献计策。
后来,刘备去请诸葛亮,前两次未见到人,张飞和关羽都很生气,但刘备却未曾抱怨。
《论语》中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无论别人是否理解,自己都能保持和气,这是了不起的修养。
刘备第三次去时,诸葛亮还在睡午觉,刘备也不打搅,只是默默等候。
因为刘备的和气,才能三顾茅庐请到诸葛亮,从此逆风翻盘,大展宏图。
《道德经》有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天和风雨顺,地和五谷丰,人和福禄增,家和万事兴。
为人能通晓仁义,身有和气,自然无往而不利。
  • 曹操:胸怀宽广,成在大气。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正如曹操写的诗一样,他志存高远,格局宏大。
虽是宦官养子之后,被人轻视。但曹操从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只是以宽广胸怀应对动荡时局。
从骁骑校尉到进爵魏王,曹操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大气。
官渡之战取胜后,曹操曾在袁绍的军营里搜出许多书信。
这些书信,是曹军将士以及许都官员当初为留有后路,与袁绍暗通往来的凭证。
有人给曹操进言,可以按照书信上的名字,逐一核对,收而杀之。
但曹操却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
于是,曹操也不看书信是哪些人所写,就命人将其全部烧掉。
正是曹操这份处世的大气,才聚拢人心,成就王图霸业。
《宋朝事实类苑》中讲:“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
处世大度,胸怀大气,自然就能博采众长,终成大器。
在煮酒论英雄时,曹操曾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曹操虽说刘备也是这样的英雄,但更多是在试探。在他看来,自己才是真英雄。
事实亦如此,胸怀大气者,方为真英雄。
  • 袁绍:外宽内忌,败在脾气。
三国群雄中,若论出身最好的人,当属袁绍。
他出身名门望族,四世三公。也因此,在讨伐董卓时,被推举为联军盟主。
但他色厉胆薄,好谋无断,总是对部下发脾气,导致众叛亲离,郁郁而终。
袁绍病逝后,书中有诗评价道:
“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
官渡之战,让袁绍由强变弱。这其中扭转战局最关键的人,就是许攸。
许攸原本效力于袁绍,他截获了曹操的催粮书信,于是劝袁绍夜袭许昌。
但袁绍不听,加上许攸与曹操曾经有交情,袁绍认定许攸是奸细,恼羞成怒,呵斥许攸退下。
让许攸不由得感叹:“竖子不足与谋!”
袁绍不计后果,乱发脾气,导致许攸投靠曹操,军营机密全部泄露。
凭着个人脾气,胡乱操作后,袁绍终于自食恶果,导致官渡战败,最后含恨而终。
《礼记》中说:“傲不可长,欲不可从。”
很多人本事不大,脾气不小,一味放纵,终致落败。
有句话说,发泄脾气是本能,控制脾气才是本事。
人人都懂得大道理,可却难以控制小情绪,一个人会失败,往往就是没控制好自己的脾气。
一个脾气好的人,遇事不慌,做事不乱,自然事有所成。
 《菜根谭》说: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和气待人,是一种让步;为人大气,是一种宽厚。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要抱一颗谦卑的心,才能容得下别人,看得清自己,成得了大事。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