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拌?芥末拌

国内多个期刊在注重影响因子的环境下,今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影响因子大涨。生命科学中,近年来发展最好的“榜样”“标杆”可能是Cell Research. 话说这个名字也取得好,让Cell被吃了豆腐还只能干瞪眼,哑巴吃黄连。👍🍉


影响因子上,弯道超车,都快和CNS并驾齐驱了;除了Cell,比其他细胞生物学杂志都要高,而且愿意的话,估计影响因子早晚可以超过Cell。Cell Research文章的质量其实也不错的,不过在国际上生命科学界的影响度和知名度,会是排在第几梯队捏?简单的说,国际细胞生物学同行在投稿时,在投哪一档次的时候会考虑到Cell Research呢?估计这也是编辑们苦思冥想、愁眉不展的事了。🥥🤧🫣


一般的话,国际上细胞生物学的同行的好文章投稿会首先想到CNS,第二档多是Molecular Cell或者Nature Cell Biology,第三档会考虑PNAS、JCB、eLIFE、EMBO或者Nature Communication。。。,第四档MBC、JBC、MCB。。。等,第五档。。。 大家普遍都给前面四档的杂志投过稿,知道/认同他们扎扎实实的水平、质量,在申请经费和升职时都有帮助。在主流期刊外,当然也有好杂志,但国际科学评审时,多数人不会花时间去太多了解,难入法眼。


Cell Research作为一个“新鲜”杂志,在中国的生命科学界名望是实实在在的不错;不过国际影响度远远落后影响因子,由世界非华裔的实验室发的文章,尤其是研究论文,数量还是偏少的。而且可能为了影响因子,有意无意🧐压缩正式研究论文数量,造成每期多是个位数,显得稿源有问题,😂🍕🍗🥟一般国际上学者翻一下的话,可能就不想多考虑了。


杂志光靠影响因子肯定是不够的,有时甚至会起反作用。当年Cell Research的影响因子出来,表现不错,兴高采烈的向各位编委报喜,一位美国的编委马上泼来一盆凉水,说没什么好高兴的,不该盲目追求影响因子。(不知道这一位现在还是不是编委?🧐😂🍉)有一位中国的编委怼了回去,说英美等国有些杂志也有问题,打着旗号、尽力“赚钱”,怎么却不去说。。。。。。🤯😭😤👀


影响度低的,影响因子越高,可能会越拖累这个杂志及因子😤😭。Cell Research影响度和知名度要如何打开来?如果能常规性的真正达到前面的第二、三档,不说欣喜若狂,也应该还可以吧?那当务之急可能是要降低影响因子,太高了,呵呵,可能有反作用,让不知底细的科学家一看,会觉得是“虚”的一类。。。🙉🙊🐵🙈🐒


比较快捷的方法是把每期的(个位数)文章数翻个2-3倍,没有足够的研究论文,哪里会有专业里的影响度和知名度?


另外将那些“letter”重回原貌,没有哪一个科学家愿意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压缩成一个一张图的信。试问,这样的杂志会有几个规规矩矩的外国好科学家愿意考虑?


影响因子降低的话,不过编辑们绩效工资可能就没了。😭😩😂


还有可以。。。🍺🥩🍔🥮🍧🍭🦐


对于科学的评价应该是根据论文的本身水准和影响来的,这又很像对一部电影的评价,电影评论的bar很低,
阿🐱阿🐶都可以振振有词的说上几句
,很明显的是各人经历、背景不同,自然标准不同,专业同行的评价相对更准、更公平。
虽然说起来,大家都看好经典作品,现实中追求、受吹捧的多是所谓的“大片”
,短期内可以带来巨大的名利,其中不乏经不住时间考验的“垃圾”。


论文评价也有类似的现象,(不)读了点文章、做了点实验、(不)拿了个学位的阿🐒阿🦀都可以兴致勃勃的评头品足、人云亦云;如果没有由有经验、资历的专业人士来主导,科学界可以看上去很热闹、红火、轰轰烈烈,“牛文”“牛人”辈出,经典传世之作却未必有多少。


年轻人盲目追求发影响因子高的杂志,在国际评审的时候,如果满目都是发在影响因子高、影响力平平的杂志,可能会翻🚗。

论文的分量从来不是由杂志的影响因子决定的,而是文章在专业同行中的看法。看一个院校是否水平高,可以看他们是不是简单信奉杂志影响因子来评价教授;在青北都出现过文章发在CNS一类🐮文的🐂老师,被推出门外,其实有些是好事;(不用担心的是,他们往往会被其他院校当宝贝引进。)🙈🙊🙉同样最近有李文辉以eLife这样“第三档杂志”的文章拿到国内外的大奖。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