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8月28日,哥伦比亚大学为哥伦比亚学院和哥大工程学院2026届新生举办了开学典礼,标志着哥大新生正式开启他们的本科学习之旅。
开学典礼是哥伦比亚大学欢迎新生加入哥大社区的重要传统,也是新生在毕业前和同学、家人、朋友一起参加的最大规模的聚会活动。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布林格在开学典礼上发表了他的最后一次开学演讲。他将在2022-23学年结束后光荣卸任,并继续教学和写作。
布林格校长在讲话中谈到,他从27岁起担任法学助理教授,之后整个成年生活都在大学里度过,“思想学习成了我毕生的工作。”
他从自己的人生经验里提炼出了七点思考,希望这些感悟能对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有所帮助。以下为演讲全文翻译。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布林格
我非常高兴和荣幸地代表哥伦比亚大学,与哥伦比亚学院院长Josef Sorett、常务副校长Amy Hungerford、工程学院院长张世富一起,欢迎你们成为哥大的新生,成为我们学术社区的一员
我们深知,这是你们生命中意义非凡的一步,充满了兴奋、期待,甚至有些许紧张和忧虑。此时此刻,你们的父母、家人和朋友也和你们共享着这份激动,其中的更多情感可能你们永远不会知晓。我们也向他们致以热烈的欢迎和感谢,感谢他们对我们的信任,将你们的个人和学术成长托付给我们。我们也会尽我们所能去实现这些希冀和期盼。
今天对你们来说意义重大,对我也是如此。
这将是我作为哥伦比亚大学校长面对新生的最后一次开学演讲。
我将在这个学年结束后回到教师队伍中继续我的教学和写作。除了我的家庭,没有什么比在这所伟大学府担任校长二十载更能给我带来快乐和满足了。过去的这些年里,哥伦比亚大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就如今天这个场合——在我刚上任的时候,新生欢迎仪式是在Levien体育馆里举行。那时没有对家人和朋友的欢迎,只有几个简短的演讲。这并不符合一所伟大学府的特点。我们立即改进,升级为这个更合适、更盛大的聚会来纪念这一时刻。而今,开学典礼成为了一个神圣又宝贵的传统。因此,我尤为高兴今晚能在这里见到你们大家。
的确,哥伦比亚大学有了变化,但不变的是它的核心使命——以最高的精神和标准,全身心致力于思想学习,致力于知识的发现和进步,并将智慧的过程传递给下一代,即现在的你们。每一天我们都渴望投入到工作中,现在,你们也将如此。
我在前面提到这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开学典礼,不是为了吸引大家注意到我个人,而是因为今晚我想和你们分享一些从我人生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感悟。我在27岁时成为一名法学助理教授,自此我的整个成年生活都是在大学里度过的,而思想学习成为了我一生的工作。在这段时间里,我获益良多,此刻我想分享几点可能对你们开始新旅程有所帮助的思考。
在我展开前,我想着重强调一所伟大的大学(如哥伦比亚大学)在人类事业发展中起到了多么独特的作用。大学无外乎知识——如何掌握它,如何在我们的头脑中运用它,如何增添前人迄今为止遗漏或忽视的新维度,以及如何向世界传播所有这些知识。我认为大学应该更多地与外界连接,让世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我称之为大学的第四个目标。
我们正在做的工作不是小事。几乎所有我们认为构成现代生活要素的事物,包括对气候变化的警告和理解,都根植于我们的学术研究。
我提到气候变化,不仅是因为它对人类至关重要,还因为这个概念是在哥伦比亚大学被首次提出的,是我关于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特殊作用的观点的主要示例。
在这个专注于知识的社区里,我们不断对自己进行评判和评价。同行评议也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因此,你必须准备好进入思想的生活,打开视野,准备好每天接受评估。
接下来是我的七点建议。
首先,只要努力,你就可以使自己变得更聪明。这也许是我最想传达的一个观点。你们每一个人都将体会到,自己无法理解一些他人似乎毫不费力就能明白的事情。这种感觉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烈。
你可能会在讨论中感到茫然;听着讲座却跟不上导师的论述;读着一本书却毫无头绪;看着一幅画却看不出任何特别之处,只能听着他人对其中层层含义侃侃而谈。你得到的成绩可能低于你对自己的期待。但希望你们记住这关键的一点——永远不要觉得这些是你天生的智力水平造成的。如果说生活教会了我一件事,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需要一生的时间),你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你只需要相信这一点并努力去做。
有时候是因为你不熟悉某些专业术语或概念(没有多少人天生就知道“机会成本”或“正当程序”);有时是因为我们莫名其妙地犯了糊涂(比如我们的方向感突然变得很糟);有时是因为我们缺乏参与对话所需的知识基础(伟大的文学作品通常对外行来说是晦涩的);有时是因为我们没有遵循讨论所需要使用的正确方式(例如,使用语言而不是图像)。不管是什么原因,相信我,你的思考能力会不断得到提升——事实上,会大幅度提升。但前提是你一定不要妄自菲薄,你必须更好地了解自己,并通过不断实践提升自我。你可以赶上,你可以建立和提高你的知识水平,你可以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许多年前,我曾问过一位诺奖物理学家,我是否能够真正理解量子力学。他想了一会儿告诉我,不,他认为不可能。有可能他对我的智力做了一些评估后,得出的结论是我无法真正理解它。但我更愿意将他的回答理解为,在我真正理解量子力学前,我需要积累更深入的知识背景。对于很多学科来说都是如此。尽管我知道我永远不会有那样深刻的理解,但这并不妨碍我用我所掌握的现有知识做得更好。
第二,你必须时刻警惕自己的非理性冲动。这一点与第一点有关。理智地思考并不容易,事实上这甚至不是完全自发的。你必须努力做到这一点,即使有时会违背你的直觉。在我研究的言论自由领域,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相较于开放或宽容的方式,人们往往视审查为理所当然。固化既有的想法并排斥不同的观念是人们理所当然的思维习惯。
不幸的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这种现象比以往更普遍。在大学里,我们了解事物的复杂性,探索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输入多样的视角和可能性,如此我们才能以怀疑的态度仔细验证它们,承认我们也会犯错。因此,如果你的直觉告诉你要简化一切,抵制复杂性,那么你就得继续与之抗争。别被你不理智的冲动蒙蔽了双眼。
第三,我鼓励你们志存高远,哪怕是天马行空。为自己设定一个远大的目标,不管是学术上还是事业上。给自己一个宏大的梦想(这种“跟着感觉走”我是不反对的)。梦想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意义和使命感,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害的(当然,这也取决于梦想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正如作家塞缪尔·约翰逊所说,远大的梦想往往是实现生活中任何事情的必要因素,因为“如果我们没有能力说服自己去放大期望值与最终收益,那么那些需要艰苦奋斗或冒巨大风险才能实现的事业便会无人问津。”
第四,你需要培养对“伟大”的迷恋和尊崇。这听起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其本质是我们需要对全人类的伟大作品和成就保有真正的尊重(包括对专业知识的欣赏,这是当今政治文化中极其匮乏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简单,但我认为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她的日记中对此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她这样表达对莎士比亚的崇敬:“我一结束写作就阅读了莎士比亚的作品。彼时我的大脑是炽热的。然而我惊叹于他的收放、节奏和文字能力,让人难以望其项背。似乎一开始我们旗鼓相当,然后我看到我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即使我在最疯狂的躁动中和最极限的压力下也难以企及他的高度。”
读到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如此欣赏另外一位更伟大的作家,这的确令人惊艳。但关键的是,伟大不会轻易被感知,我们都需要找到欣赏伟大并与之共鸣的方法。
第五,从现在开始在人生的旅途中多结交“亲密的朋友”。这里我指的并不是那些在大学期间建立起来的个人友谊,而是你们在学习中遇到的伟大思想和作品。
选择一些能触及你内心深处的作品,让它们与你同行,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阅读一页书或一段文字(或看一幅图像、听一段声音或观察一些动作),让你的思想越来越深入地探究它们的含义,并听到自己的回应
人类的伟大成就值得人们穷极一生去关注。我强烈建议你在它们中间建立起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圈
记住,这是你从今天才开始的一段人生旅程,你可以决定“谁”将与你相伴。我有我的朋友们,我希望你也会有你的。

第六,不要认为聪明是生活的“通行证”。之所以提到这一点是因为在大学里,智力似乎是压倒一切的兴趣和焦点,有时必须承认,我们过分强调了它在生活中的重要程度。在这个世界上,你找不到任何其他地方能像我们一样,对智力和它的力量赋予最高的价值。但是我们都要明白,它不能包含美好生活的所有重要因素。做一个好人,这样一个简单又复杂的道理在我们推崇的人类优秀品质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我们都在努力做到这一点,但我们也意识到——你们也需要永远记住——我们做得还不够。我只想补充一点,做一个好人始于我们如何在我们生活与学习的社区中对待彼此。正如埃德蒙·伯克观察到的,细微之处折射人性之光,并继续辐射到更广的地方。
第七也是最后一点,享受这个人生的新阶段,因为它将很快一去不复返。像现在这样无条件地拥抱我们培育的思想是独一无二的。再没有其他任何地方可以让你以这种程度去追求如此的生活方式。更宏大的世界观往往是在细节中显露出来的。对我们来说,这些细节就是脚注。一切可能被认知和理解的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志向,推理和判断是我们的方法和指南,每天多一点认知和理解就是我们的目标。你的每一步都会被记录和归因,脚注则构成了基础。所以,每当你看到一个脚注时,想想它背后的学术文化,从而认识到我们使命的独特性。
同时你们也要意识到,一旦离开了当下的校园环境,外面的生活自然会有不同的优先事项,而这些事项将使你那时的生活与校园生活大相径庭。所以不要认为校园生活中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当你还在这里的时候,就好好享受它。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建议,希望它们能在你们接下来的人生旅程中陪伴你们。当然,你会遇到很多人提出各种建议供你参考,尤其是现在刚刚启程的时候。把它们都牢记于心!向刚刚开始冒险的人提供建议也是自发的(同样也是无害的)。我相信你们会对这种自发性保持耐心和宽容。也许在我分享完我的建议后,你在想:这么多年,他能提供的只有这些吗?我完全理解这种质疑。我只能为自己辩护说,我仍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有智慧;我还未能完全控制自己的非理性冲动;我还在一系列完全不切实际的目标下工作;我深刻地意识到,与我们在这里学习的伟大思想以及我所有最亲密的朋友们相比,我是多么的渺小。但要记住,智力并不主导一切。最重要的是,我们都非常期待在接下来的四年里与你们并肩同行。这将是一场终生难忘的智力探险。
祝贺你们来到哥伦比亚大学。
- END -
阅读英文全文,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成立于2009年,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布林格在全球九个城市发起设立。哥大全球中心网络致力于让全校师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跨学科、跨地区的教学和研究,为迎接21世纪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搭建一个重要的联动平台。
哥大全球中心 | 北京旨在发挥哥伦比亚大学卓越的学术研究能力,在中国地区开展丰富的学术项目,并为区域发展提供建议、评估和策略方案。中心将哥伦比亚大学带到中国,加强哥大与中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将中国的最新发展动态和人才带回到哥大的校园中,催生新的学习和研究。
微博: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头条、搜狐、知乎、澎湃:哥大全球中心
https://globalcenters.columbia.edu/beijing
+86-10-82483997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哥大全球中心公众号
哥大全球中心小助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