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7日,“华东政法大学70周年校庆学术论坛暨第一届中巴法律论坛——中国与巴西法律合作及海外利益保护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华政金砖国家法律研究院和华政国际法学院承办。会议邀请了中国、巴西和澳门地区的多位法律界知名学者专家担任发言人和与谈嘉宾,近200人在线参与了会议。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金砖国家法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杜涛教授主持开幕式并介绍了与会嘉宾。
    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韩强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国巴西同为金砖国家成员,向来具有良好合作关系。华东政法大学一直积极参与金砖国家法律学术交流活动,并在2015年承办了第二届金砖国家法律论坛,金砖国家法律研究院同时成立。金砖国家法律研究院成立以来取得了诸多成就,已主持与金砖国家法律研究有关的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近11项,为金砖国家法律研究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中国与巴西的法律学术交流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华政举办的中巴法律论坛为大家提供一个持续性交流平台。
    论坛的专题发言环节由华东政法大学金砖国家法律研究院拉美研究部主任赵懿先博士主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认证机构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前巴西佩罗塔联邦大学校长、淡水河谷大学校长、葡萄牙国家大学协会主席英格萝莉·舒曼(Inguelore Scheunemann)教授在题为《文化的重要性和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国际贸易中的新要求》的发言中谈到,贸易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经济的重要体现,国际贸易不仅仅经济价值的交换,同时也是文化价值传播的重要载体。国际贸易应当体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新要求,例如在国际贸易中保护环境与社会权益,应对战争、公共健康危机对国际贸易的冲击以及如何在国际层面规制数字货币等。这需要各国政府、国际机构、教育系统和商业部门等代表各个文化的主体共同协商出一个普遍的应对机制。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伍巧芳教授在与谈中认为,国际贸易的理念面临向“以人为本”(human centered)的转变,国际贸易不再是以物品交换为中心,也要在生产、交换等环节注重保障人的价值,其中也涉及国际贸易规则的许多具体问题,例如在环境保护标准方面发展中国家是否应当享受一定程度的优惠?文化价值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中巴贸易里发挥何种影响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澳门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叶桂平教授在题为《法律合作视角下中国和巴西经贸往来间的澳门平台刍议》的发言中谈到,由于历史原因,澳门成为中国与葡语国家交流的平台。中国与巴西投资贸易目前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澳门则在中国与巴西经济贸易交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仲裁、数字贸易等方面澳门能为中巴双方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最后,叶桂平教授为中巴未来法律合作机制建设提供了一些建议。
    与谈环节,澳门大学法学院涂广建教授认为,中国是巴西最大的出口国和进口国,巴西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的法律合作不可或缺,其范围也不仅限于投资和贸易规则,在其他法律领域,例如竞争法,也可以考虑。此外,澳门非常适合作为中国与巴西当事人商事争端解决的地点,因为澳门同时熟悉中国大陆和葡语国家的法律,并且澳门是一个中立的争端解决地点。
    巴西中国问题专家、孔子学院院长圣保罗州立大学路易斯·保利诺(Luís Antônio Paulino)教授,在题为《第12届世界贸易部长级会议和巴西的利益》的发言中指出,WTO自诞生之日起主要的目标便是维护发达国家和大型跨国公司的利益,其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忽视可以体现在农产品补贴问题、专利制度以及药品专利等领域,这种倾向在第12届WTO部长级会议的议题中可以体现。并强调在新冠疫情、俄乌战争以及美国试图抵制中国进入全球供应链的背景下,各国应当加强合作以应对粮食安全,新冠疫苗以及相关医疗物资在发展中国家的分配等问题。
    华政国际法学院张皎博士在与谈中提出,在WTO之外的其他国际机构也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不平等的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发展中国家首先需要内部协调。从法律层面上看,改变现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第一,改革国际机构的设置规则、决策规则来平衡两者之间的利益;第二,通过越来越多的双边规则来促进多边规则的形成。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秘书长王唯骏在题为《金砖国家仲裁法律合作的实践与发展》的发言中指出,中巴两国的经济利益存在高度一致性和互补性,一方在农产品及自然资源领域而另一方在生产领域具有竞争优势。仲裁则为两国法律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于2018年成立了金砖国家争议解决上海中心,专门解决金砖国家当事人之间的法律争端。上海国际仲裁中心致力于产业化分工和精细化服务,为当事人提供多元化和国际化的专业仲裁员,多年来涉外仲裁业务稳步增长。进一步加强两国的法律合作需要法律行业的全面参与,包括法学院、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以及仲裁协会共同促进中巴法律合作的发展。
    与谈环节,华政金砖国家法律研究院费秀艳博士认为,进一步细化金砖国家就仲裁方面的法律合作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仲裁程序与规则方面,金砖国家如何共同应对网上仲裁对仲裁规则与证据认定提出的挑战;二是金砖国家之间的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特别是巴西和南非尚未列入印度公报所载的印度承认与执行的“互惠地区”;三是外国制裁所涉的仲裁裁决问题,尤其是次级制裁所涉的仲裁裁决及其承认与执行问题。这些问题对于金砖国家仲裁方面的法律合作提出了挑战。
    澳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魏丹教授在题为《国际投资制度的新治理模式:深入了解巴西合作与便利化投资协议》的发言中谈到,巴西合作与便利化投资协议(CFIA)两个特点,第一是排除了国际投资保护最低标准和仲裁解决争端条款,其二是专注于投资便利化,促进投资者的市场准入,包括要求成员国尽一切可能交换关于投资要求与程序的信息等。与传统投资协议不同,CFIA并不专注于投资者保护,其重点在于投资争端的预防解决机制,增强投资者对成功投资的信心。
   与谈环节,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拉美业务负责人汪蕴青谈到,得益于人口数量、资源储量和市场规模等因素,巴西在拉美地区向来最为吸引中国投资者。但是由于中巴之间缺乏现行有效的投资协定,中国投资者在法律合规方面经常面临一些难题,例如巴西的投资法、劳动法、信息保护法以及环境法等与中国法的差异。我相信伴随着中巴法律论坛的成功举办和中巴法律交流的密切,这些问题会逐步解决。兰迪律所的建所之初就树立了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保护中资企业海外利益的愿景,今后还将持续保持与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的紧密合作与对话沟通,为中资企业提供优质的海外法律服务。
    在闭幕致辞环节,杜涛教授代表主办方感谢各位嘉宾的参会,指出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巴法律论坛仅仅是开始,应当继续加强教育体系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期待明年下一届会议能在巴西、澳门或上海继续举办。
供稿||国际法学院
美工||胡依玟
责任编辑||单良
这是国际法人第2479条推送。
请为我们点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