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川渝人民终于等到雨了。
雨水并不太大,好像也算不上及时,却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川渝人们的安慰剂。
有人抹着眼泪小心地哭,有人淋在室外大声地笑,都是为这期盼已久的雨。
情绪的爆发有迹可循,毕竟这阵子川渝人民过得太不容易了。
要问原因,当然得从反常的天气说起。
就算不在川渝,大家也感觉到了今年尤其热。
一尾虾,还没到家就熟了。
一只老鹰,飞到江心,就中暑坠江了。
一车猪,高速上跑着跑着,中暑蔫了。
动物受不了高温,植物也不好过。
西湖的龙井茶树近九成被晒干了,叶子焦黄、卷曲着,杭州的茶农们损失惨重。
江河湖海,都免不了被影响。
江西的鄱阳湖,水位下降,露出干涸的河床,夹缝间随处可见干死的河蚌。渔民说,打了二十年的渔,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象。
贵州遵义境内的赤水丹霞大瀑布景区,因为上游河水枯竭,水流不够,直接停止运营。
川渝地区更是绝对的重灾区,日常气温40+。
人们走在路上,仿佛走在铁板上。
四川盐亭的玉米地,几乎颗粒无收,植物干瘪地枯死在地里,没能等到一场大雨。
虽然只有这点稀疏的玉米,农户们依旧会顶着大太阳去采摘,因为今年的收成实在太差了。
南充的葡萄直接挂在树上,被晒成了葡萄干,都没法卖了,果农损失约三四十万。
简阳某医院一天收治了13位热射病患者。
还有人看到街头的环卫工人因为高温倒下了。
重庆,多条河流断流,水库干涸。穿城而过的嘉陵江呈现出土地的本色,江心渐渐裸露出来。
600年前的达摩造像浮出水面,展露真容。
多个乡镇的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出现困难,让本就不易的生活难上加难。
然后,山火也烧了起来。
8月中下旬,大梁山、巴南、北碚、大足、铜陵、开州等地相继爆发山火,屡扑不灭。
浓烟裹杂着热气,奔涌而去,把城市变作巨大、闷热的蒸笼,让人难以呼吸。
奔涌的热浪里,所有人都希望降温、希望下雨、希望这个艰难的夏天快些过去。
02
变幻莫测的自然面前,我们能做的似乎很有限。
起火了,必须去灭火;升温了,就得想办法降温。
于是,在高温的迫使下,人们不得不最大限度地使用空调,用电量不断攀升。
新闻提到,整个七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长26.8%。
其中,四川地区上月居民日均用电量同比增加93.3%,总用电量暴涨25%,达到历史高峰。
用电量超负荷,供电端却后继无力。
最典型的还是四川。
作为水力发电第一省,四川用电的80%都来源于水电。这也就意味着,想在主力水库几乎干涸的情况下保障电力供应,实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根据七月数据统计,四川总发电量由同期的9亿(千瓦时),降低为4.5亿,直接腰斩。
为了应对发电量不足的问题,四川想了很多办法。
先是买煤供应火电厂,补位发电。
还场外求助,请兄弟省市跨省跨区进行支援。
最后无计可施,发出了限电通知,要求全省(除攀枝花、凉山)19个市/州对所有工业电力用户实施生产全停(保安负荷除外),让电于民。
为了响应号召,当地多家企业宣布停工停产。
其实这一行为对企业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但即便如此,第一批拉闸断电的企业仍然达到了50家之多。为了保证居民用电,他们愿意做出让步。
工业区过后,就是商业区。
大量办公楼、商场、地铁都进入省电模式,空调和灯光尽可能关闭。
夜晚的广场只剩下几盏照明的路灯。
有的路段甚至路灯都已经停了,开着车在路上都很难分清自己在哪条道上。
太古里的裸眼3D大屏关了,留下一块漆黑的屏幕。
商场里也只亮着基础灯光,勉强够照明。
办公楼里,中央空调和新风系统都关了,鼓励大家尽量在家办公。
地铁精打细算,把每一度电都用到极致。
电梯只开着上行的部分。

灯光亮着一半,空调也关小了。
四川的情况不是个例。在高温和干旱的持续肆虐下,多地电网都在负荷运转。
而且,四川作为对外供电大省、“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电力源头,承担着向外输电的重要责任。四川的电力不足问题,也会间接影响到多个地区。
多重因素综合,限电的城市越来越多了。
比如重庆。
地标景点洪崖洞的景观灯光关闭了大半。
商场被要求下午四点以后才能开放营业,尽量在省电与保障生活中找到最能持续的平衡。
办公楼内要求不能开灯。
地铁运行时也是省电模式,黝黑一片。
武汉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一样摸着黑坐地铁。
有些写字楼开不了空调,要么直接放假,要么自己买冰块降温。
上海外滩等景点也关闭了景观照明。
还有安徽、江苏多个省市都开始调控高峰期用电,缓解供电压力,保障居民用电。
电,成为这个夏天最求而不得的奢侈品。
03
即便如此,依旧有供应不上、突然断电的时刻。
从限电到断电,看似一字之隔,却有天壤之别。
如果说前者还算是步步为营的小心计划,那么后者则只徒留无计可施的手足无措,让人无可奈何。
稳定的日常因而变得无序起来。
部分街头的红绿灯都熄灭了。
车辆拥挤在路口,无所适从。
好似谁也不知道自己从哪来,又该往哪去。
充不上电的新能源车,沉默地排成一长列,除了等待,还是只能等待。
餐厅里吃着饭的人们,眼前突然就黑了,只好点着蜡烛,假装享用了一顿烛光晚餐。
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也不得不临时更换医院。
成都一位做餐饮的女孩说,十几万的货存在冰箱里,现在很可能都会白白浪费,投入打水漂。
很多地方,连居民用电也无法保障了。
达州就是其中之一。
没有空调和电扇,那些热得睡不着的人们,只好走上街头,去寻找有着些微凉意的地方。
比如防空洞。
比如地下停车场。
比如流水的溪边。
更多的后果接踵而至。
连续断电的养殖场里,温度飙升,死去的鸡倒作一团,一年的辛苦白费了。
没有电力运作制氧,数万斤鱼缺氧而死,水面翻起白花花的一片。主人一边挖坑掩埋,一边只能继续看着剩下的鱼挣扎、然后死去。
没有了冷库的保护,保质期短的猕猴桃无法储存,也卖不出去,果农们只好忘桃兴叹。
很多消息说,有老人家因为断电后无法忍受这样的天气而生病,甚至去世了。

有人感慨,自己第一次真实地意识到“热死”,原来并不是一种夸张
遗憾的是,在这样的时刻,却还有人把痛苦当做玩笑,试图娱乐化这场灾难。
有人看着水位不断降低的鄱阳湖,感慨“生命之树”的生机勃勃与美丽。
有人给晒干的江流配字,“我干了,你随意”。
有人指着没有灯光的黑夜说,夜晚本应如此;劝告那些不得不忍受高温的人,少吹空调对身体好。
热搜上调侃地写着#川渝人民要哭了#,但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明白他们正在经历什么。
直到一个个具象的人说出他们的痛苦与挣扎,人们才恍然大悟地意识到,灾难是真实的。
而且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04
值得庆幸的是,情况有所好转。
三伏天结束了,重庆的山火明火也被扑灭。
自然面前,人类固然渺小,但聚集起来同样能够凝固为山,汇聚成海,爆发巨大的能量。
当浩浩荡荡的人群,不分性别、年纪,坚定地站在挖开的隔离带前,守望山火的轨迹时,他们已经把自己铸成了最坚实的围墙。

他们撑住了,他们身后的家与城市也撑住了。
天气预报也提到,降温与降雨都会来。

电力供应正在恢复,日子似乎好过一点了。
但人们的担忧不可避免地延续着,——这个夏天快结束了,那下一个夏天呢?
有人说,“今天是过去一百年历史上最热的夏天,但也可能是未来一百年最冷的夏天。”
这样的怀疑不无道理。
因为放眼全球,人类同此困境。
在过去这段日子里,欧洲、北非、北美、东亚等多个地区的气温图被被标注上深红色的高温天气。
英国高温首次突破40℃,加拿大达到49.6℃,伊朗更是测量到了53℃的极端高温。不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长期维持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上。
欧洲大陆的多数地区近两个月没有明显降水,被称为“5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无论是多瑙河还是莱茵河,都面临着水位下降、濒临断流的严重危机。

在科隆,人们可以直接站在莱茵河的河床上,眺望远处的大教堂,脚下踩着的是皲裂的土地。
因为水位大幅下降,大量商业航运无法如期进行,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样是巨大的。
包括西班牙在内的其它多个国家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水位下降问题,大量文物、沉船、古桥和村落,阴差阳错地重现人间。
报道称,西班牙、葡萄牙有数千人死于极端高温。

与此同时,还有一场场森林大火,无情而沉默地炙烤着土地,让动物与植物都无处容身。
甚至酝酿出更可怕的火龙卷风,席卷大地。
自然好似在反复地警告着人类。
我想起《三体》里的脱水人。
在气候复杂的乱纪元里,他们会彻底躺平,排出身体的水分,让自己变成又软又薄的一张皮,就连骨骼也会化作干纤维,能折叠起来进行储存。
只要迎来一场大雨,或者把软皮放进水里进行充分的浸泡,他们就能充分吸收水分,重新恢复人形。
这是他们为了适应而进化出的能力。
如果现实气候也不可避免地朝着更加复杂的趋势进行演变,如果不适宜人类生存的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地造访,那么我们又会朝着怎样的方向进化呢?
当然,这些关于未来的谜题无法由现在的人们给出答案;而在一次次凶险的天灾面前,当下的我们所能做的唯有彼此支撑、彼此保护。
就如同过去的我们,千万次所做过的那样。
因为灾难面前,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
-END-
关注一下我们小号
【推荐阅读】
回复晚安
可以看到一篇“性瘾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