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将爷
人世间,最不会辜负的,一定是思想文化知识。
最近,贾浅浅这个以“屎尿屁”闻名的女诗人,因为入围中国作协遭受质疑,闹得动静很大。
从作品发表和出版的硬指标上看,贾浅浅也具备相关申请报批资格,连中国作协都回应说她“符合程序”。
问题是,普遍的民意都在认为,这是“有程序,没正义”。
贾浅浅父亲贾平凹,算是中国当代文坛的扛把子。而有媒体评价——文学不能世袭。
文学说到底,还是得看审美价值,贾浅浅作品太“浅浅”,这才是遭遇文化羞辱的本因。
贾浅浅有良好的家庭文化背景,不是软化为自身的硬实力,而是以身份“世袭”来获得影响,最终遭遇反噬,值得反思。
但凡做到真正输入优质文化思想,拥有才华的源头活水,也不会成为一个笑话。
由此可以说,这个社会正在报复那些不读书、不知如何读好书的人。
比起张爱玲说的那句“成名要趁早”,我更愿意大家谨记诺奖作家莫言这句话:
“读书要趁早,20来岁基本上就是出了窑的砖,定型了”。
只是,一个人能从小就喜欢上阅读,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时,爱上阅读需要一个契机,一个切口,或者一种不一样的带入方法。
小时候,父母每天到镇上摆摊卖货,不敢把我独自丢在乡村,就带上我。看他们卖货太无聊,我坐不住。恰好,街头大柳树下,有个说书场所。我开始是去凑热闹,后来就被迷住了,听上瘾了,脚都挪不开。
说书人叫陈大嘴,坐在板凳上,面前放个架子,挂上锣,放了小鼓,脚下接了踩板。他讲上个把小时,到了最紧要关头,就会来句“且听下回分解”。
一看卡住后,就有人赶紧人去拿起锣,张罗着收钱。一角、两角不嫌少,一元、两元不嫌多,咱小孩子,不要钱。
陈大嘴讲的都是奸臣与忠良、才子与佳人的故事。比如《呼杨合兵》《薛仁贵征西》,有时说到兵器撞击、战马嘶鸣,炫起口技,如临其境。还有讲“痴情女与薄情郎”之类的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等,说得生死离别,如泣如诉。
我就是从那时开始迷上了听书。上中学后,还喜欢在收音机里听评书,刘兰芳《岳飞传》、单田芳《三国演义》、袁阔成《西游记》,都听过。
单田芳老先生,曾经“每天都有一亿人听他讲故事”
上大学的夜晚,熄灯之后,陪伴我的是午夜的收音机。有太多知识信息,各种美文故事,都通过电波输入了我的耳鼓。
这些不断升级的“听书”,让我爱上阅读,获得教益,也走上文学之路。听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
如今,社会已经进入全新的电子阅读时代,各种听书类APP,更是为有声阅读带来更为丰富的迭代选择。
从某种意义讲,从读书到听书,把读书和听书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当下知识输入的理性选择。
听书,是丰厚我们生命的一个重要时代选择了,也是我们不可错失的文化机遇。
读书说到底,是为了提升我们的素质能力,把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随着社会不断变化,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很多人都感觉挣钱也越来越难了。
原因就在于,很多问题不会沟通,很多知识存在盲区,自身素质能力也跟不上形势发展。
这时候,想要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但,工作又实在太忙,生活充满各种琐屑,要静下心来坐在书房里,往往已是奢侈。
不知变通,还在固守着传统的阅读方式,在今天,注定会错过最好的阅读时光,让读书成为一件难以亲近的事。
阅读,就需要回到原点,回归初心,与工作生活形成同频共振。而听书,正是符合当前趋势潮流的选择。
纸质的传统阅读与在互联网平台上听书,体验和效果,都是不一样的。这不是谁优谁劣、谁淘汰谁的问题,而是谁更能适合不同用户阅读选择的问题。
尽管纸质书阅读能够带来美好的场景体验,但是,由于现在工作生活时空变化,人们更需要更加灵活便捷的阅读场景
听书就是最好的选择。开车时,坐地铁时,站着排队等待做核酸时,只要戴上耳机,打开APP,就可以遇上一段美好的阅读。
更重要的是,听书APP里面内容较多,可以随时切换不同的阅读内容,而且可以不断加大阅读的体量。
比如,对小说或传记书,主要需要了解相关情节故事的,“听书”的优势极大。
茅奖作家徐则臣坦言,他这两年就听完了俄罗斯最著名的几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静静的顿河》等都是用每天挤地铁的琐碎时间重读了一遍。
还有各类有关知识点和方法论的知识阅读,也不妨先从“听书”做起。
值得注意的是,听书并不等同于朗读,它更讲效率,更能满足多元需求。
以得到听书为例,它就不是平淡地叙述一本完整的书,而是由得到的顶尖老师,在为你拆书,讲书。
30分钟的时间,就像小时候上语文课那样,帮你讲书分析,让你从中学到方法论,提高认知,用书本里的知识帮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得到听书上,书籍类目非常广泛,经济、法律、商业等等,应有尽有。
近3000本书不限次数畅听,每天上新一本;每本书可分享给20个好友免费听;每本书都有解读文稿以及思维导图,打开书籍背后的知识系统。
查看完整书单,后台回复「得到」
过去是渴望拥有书籍的时代,现在是书籍在拥有我们的时代。
当我们被大量图书包围,面对书店里各种读物琳琅满目,你应该如何选择?
当获得图书变得越来越容易,对读书渐然失去“饥渴感”,你应该如何调整?
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曾这样说:“读书若想有一个值得称道的开端,就必须先把这样的成见统统驱除掉。”
我认为,只是把捧着一本纸质书视为阅读,就是很可怕的成见,会让我们错过阅读的时代机遇。
书籍泛滥,面对人们的读书恐惧症,真的不要再对阅读者发号施令了,而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们想想,如何以更新更便捷更专业的服务,让阅读成为人们一种美好体验。
这一切,在得到听书的直播中,也都有最好的回答。
在8月26日晚上,得到听书进行了一场年度必读书筛选的直播活动,并投票选出了排名前十的图书。
在得到听书,你可以轻松听完过去你读不下去的书,助你完成读书梦。
因为得到听书的嘉宾们,不仅仅是重复书的内容,还深入全面解读书的内容。同时,还能把书中的内容与世界连接起来,不再是死读书,读死书,读完一本书,相当于一次旅行或者一段经历。
得到听书涉及各个领域的书目,历史类、管理学、社会类,甚至人类学等,在得到听书,你会重新了解历史的真相、用全新的思维了解社会、快速学习各种商业管理方法等。
得到听书,有两个过程。
一是听书变大,从0到3000,会让你对这个世界产生一份安顿感和掌控感,它不仅仅是量的累积而已,而更接近读书这件事的本质。读书是为了找路。
是当你的人生行至一个节点的时候,环顾四周,到处都是出路,到处都是攀云梯,这实际就离不开量的累积;

二是听书又能变得更有用很简单。3000本听书,就像乐高积木一样,像你的武器库一样,能够拼出任何你需要你想要的形状。
比如第二天要演讲,听书里搜一下演讲那两个字类似的书解读过几十种,全是即查即用的技巧。年底了,要带团队冲一下业绩,得到听书中的商业书都是满满的观点,满满的技巧。周末了,想跟孩子来一点高质量的亲子时光,得到听书助你一天搞懂世界史。
每天半小时听懂一本书,得到听书正在成为温暖的知识服务伙伴,做听众们的火箭,助你扶摇直上。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得到听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