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发掘商业趋势的小助手
 这是「商业侦探佳」的第 57篇视频  
全世界的车厂都在忙着造电车的同时,还有一场大战正在拉开序幕,那就是造电池大战,到底这场战疫打得怎么样?为什么这场车厂的电池战役如此重要?谁更有机会胜出?汽车产业的这场暗战究竟是怎样打的?
前两周做过一个内容和大家介绍过比亚迪的崛起,专门说过一点,就是做电池起家的比亚迪,有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就是自己造电池,而这个优点被同行们都看在眼里,嫉妒在心里。特别是物流处处短缺的疫情时代,芯片和电池的短缺成了卡在车厂脖子上的两个重要的元件,哪个车厂不是梦想能实现电池自由?!
电池战序幕
从几年前开始,车厂们就接二连三地开始宣布造电池,而最近这场造电池运动更是越来越火。特斯拉最早在2015年宣布开始自己造电池,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正常经验,一直是捆绑着索尼在做这件事。研发上,特斯拉也是不断在开拓电池的新技术,2015年开始和加拿大的Dalhousie大学的 Jeff Dahn教授的团队合作,最新研发的锂电池号称寿命能有一百年。
其他的美国车厂也在追赶,福特去年宣布和杭过的SK On合作,合资在美国建厂盛昌和研发锂电池,预计产能可以达到60亿瓦时,今年还宣布和宁德时代展开全球战略合作。而通用汽车今年7月也刚刚宣布和美国能源部借了250亿美元,要和韩国的LG建立合资电池公司,在美国的田纳西,俄亥俄和密西根三个州建立电池工厂,希望在2025年,就能为年产100万辆电车提供160亿瓦时电池供应。
欧洲老车企的2030目标
除了美国车厂,急着要在2030年完成全面新能源政策要求的欧洲车厂们也都在忙着造电池,比如全球第二大汽车厂商大众,原来大众的老板还是觉得术业有专攻,自己找到供货商就好,后来发现这样太被动,国际供应链太不靠谱,于是在2019年就宣布和瑞典电池企业Northvolt开了合资的电池公司。
而生产高端车型的奔驰去年则宣布了400亿欧元的宏伟的新能源转型计划,其中包括建立8个电池工厂分别在美国、欧洲和中国,为的就是实现最终200亿瓦时产量的大目标。而日本巨头丰田也不想被拉下,去年也宣布了开电池厂的新计划,不过选址定在了美国北卡。
高额抢夺电池的原材料资源
当然,就车厂来说,除了要忙着转型造新能源车,现在还要开始进入新领域造电池,已经不是很容易的事。但是办电池厂还不是最难的事,更难的,而且会越来越难的是获得原材料。除了锂、镍、钴等,石墨也是造锂电池需要的稀缺资源。以石墨为例,标普全球Platt预计,到2030年,石墨的需求将是现在的3倍,会成为一个500亿美元的产业。
而新能源乘用车的电池类型占比中,锂电池占了绝大多数,磷酸铁锂电池占据总装机量的52.5%,三元材料电池占45.8% 。麦肯锡的报告预计,全球对相关的碳酸锂的需求会从2021年的50万公吨,到2030年涨到3-4百万公吨。所以就像我们之前比亚迪的视频介绍的那样,像比亚迪这样提早和上游企业合作,锁定原材料供应的企业,显得尤其有优势。
电池原材料才是车厂盈利的瓶颈!
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原材料可能会成为生产电池,甚至电车的最大瓶颈,现在的供应完全跟不上未来5到10年甚至更长的发展需求,不但这些矿产的开采和处理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就是现在投入大量投资办厂去开采和处理,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没办法快速跟得上,而且这些重要资源的储量是非常有限的,可能很难长期满足人类的需求。
锂电池发明者也是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利·惠廷厄姆甚至表示,未来五到十年内,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的原材料就会被消耗殆尽。因为大家都在抢资源,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已经出现疯涨,比如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碳酸锂从5万/吨上涨至50万/吨。这已经开始影响到了车企造车的制造成本和利润空间。
大厂抢夺资源 电池大战愈演愈烈
为了抢锂资源,通用甚至愿意预付近2个亿美金给livent这家公司,来保证自己的锂供应。而因为成本提高,大众需要追加100亿欧元的投资保证6个厂生产需要的原材料(大众电池工厂生产的是锂电池)。瑞银还预测,全球第五大电池生产商SK集团,今年还可能因为原材料太贵,损失7.6亿美元。
车厂纷纷大笔投入锂电池的研发和制造,但依然追不上全球锂电池产能储备的消耗速度。2021年全球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已从2015年的59GWh激增至400GWh,2022年将再跳升50%。
一种观点认为,好不容易培育出新能源汽车市场,不能到头来反而是为上游资源方做嫁衣。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虽然锂的价格已经涨到了疯狂的水平,但实际上这个地球并不缺少锂,只是现阶段开采和提炼的进程太过缓慢,这个进程在未来几年内一定会加快。
因此车用锂电池大战看上去成了一场越来越烧钱的军备大战,但如果像惠廷厄姆预测的那样,人类因为没有原材料就只能寻求别的电池方案。
锂电池不好整,有没有替代?
锂电池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几乎是“有锂走遍天下”。但锂电池也存在明显的缺点:成本高、且用于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储量少等。不少国家的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快步伐,布局“后锂电池”时代,比如欧洲有些机构致力于研制镁电池和锌电池、宁德时代推出了钠电池等。
锂电池原材料锂、镍、钴的产地分布极度不均,且全球的锂和钴矿藏并不能完全用于生产。锂在地壳中的储量为0.0065%,2021年全球锂储量仅有8900万吨;相比之下,钠、镁、锌的储量要高得多:钠在地壳中的储量为2.74%,仅中国柴达木盆地的钠盐储量就达到3216亿吨;而镁在地壳中的含量更是高达13.9%。
因此,科学家们将目光投向了镁、锌、钠等元素。
新入侵者们
英国剑桥大学、丹麦和以色列的知名理工科院校、德国和西班牙的研究机构共同发起了一个名为“欧盟镁交互电池共同体”(E-Magic)的研究项目,目标是研发能量密度超过1000瓦时/升(相当于锂电池2倍)的、对环境友好的可充电镁电池。研究人员称,这种电池以金属镁作为负极,由于一个镁离子携带两个电子,与只能携带一个电子的锂离子相比,镁电池的容量翻了一番,目前研制成功的镁电池已经可以反复充放电500次以上。
和镁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锌。日本东北大学小林弘明副教授和本间格教授研发的新型锌离子电池使用水溶液作为电解液,取代了传统的,降低了电池起火的风险。来自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和德国明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合作研发出一种“锌金属双离子电池”——由锌阳极、天然石墨阴极和双离子盐水溶液组成。
2021年7月,中国宁德时代公司发布了一款钠电池,具备迄今全球最高的能量密度和超快充电性(15分钟可充电80%),有望于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
由此可见,之所以车厂对锂电池的需求量大增,来源于全世界发展低碳、零碳排放的车用能源。但既然发展车用锂电池有如此多的限制,那是不是不仅可以发展车用的镁或锌、钠电池,还可以发展车用氢能,氢能也是低碳能源?!而这又将是另一个故事.......
文中非原创视频截图且未标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所有
「商业侦探佳」系列视频
系三橙传媒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点击阅读原文,回顾视频「财阀掌控国家 So easy」
<上一篇 财阀掌控国家 So easy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