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法国首都巴黎是世界级的旅游胜地,拥有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和卢浮宫等广为人知的著名景点,美食也很丰富,米其林一星餐厅就超过90家。但是一些游客却发现自己无法享受巴黎之旅,很多来到这里的人会经历“巴黎综合征”——这是一种由心理原因引起的身体不适,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幻觉和心率加快等。
图源:Alexander Spatari via Getty Images
虽然没有被编入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DSM) ,但巴黎综合征被许多专家认为是一种罕见但是真实存在的现象。根据南卡罗来纳大学社会学教授 Mathieu Deflem 的说法,巴黎综合征在“日本游客是最常见的”。这是为什么呢?
英国利兹大学文化社会学教授 Rodanthi Tzanelli 说:“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现象,从历史来看,日本的信仰体系和发展轨迹与欧洲完全不同。” 这些文化差异,可能解释为什么日本游客出现巴黎综合征的风险较高。
恶心、呕吐、幻觉和心率加快都是巴黎综合征的症状。
图源:Shutterstock
Mathieu Deflem 认为,巴黎综合征应该被视为一种极端形式的文化冲击。根据加州太平洋大学的研究,在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文化冲击会导致人们感到迷失方向、抑郁、易怒和身体不适。
瑞典隆德大学文化科学研究员 Rachel Irwin 在2007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文化冲击是一种疾病,它是由于人们发现自己沉浸在另一个象征性现实中而导致的意义丧失。”换句话说,当人们被不同于他们通常会遇到的符号(徽标、名称、标志、品牌)包围时,他们会变得不知所措——有时会到很严重的程度。
Mathieu Deflem 表示,虽然每个人在到达一个新环境时都会“以一种或几种形式”经历文化冲击,但有些人在面对“出乎意料”文化时会以更明显和更深层次的方式感受到这种冲击。 特别是关于巴黎综合征,“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这是以日本文化为基础出发的浪漫期望与巴黎的现实的碰撞。”
Mathieu Deflem 指出,一般来说,日本文化对西方“尤其是欧洲”有一种浪漫化的想象。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电影荧幕中的“巴黎印象”——例如“Amélie”(Miramax Films,2001 年)、“日落之前”(Warner Independent Pictures,2004 年)和“An American in Paris”(Loew's Inc.)。, 1954 年)——以及书籍——“A Night at the Majestic”(费伯和费伯,2006 年)、“女士们的喜悦”(1883 年)和“流动的盛宴”(Scribner Classic,1964 年)——它们倾向于关注艺术、咖啡文化、古色古香的餐厅和亲切、风趣的交谈。他表示,这些期望“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在不以好客著称的巴黎”。 
图源:pixabay.com
事实上,康泰纳仕旅行者在2014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将巴黎评为世界第四大最不友好城市;CEOWORLD 杂志2020年的一项研究授予巴黎欧洲最粗鲁城市称号;以及2021年的一个致力于帮助人们搬迁的组织得出的结论是:巴黎是欧洲对外籍人士最不友好的城市。
当前往巴黎的游客被迫摘下他们一直在脑海中观看浪漫之城的玫瑰色眼镜时,现实给了他们沉重的打击。在流行文化中,“巴黎以不反映城市现实的方式呈现,尤其是在最近,巴黎的大部分地区不再是旧时的法国,”Mathieu Deflem 说。此外,日本文化注重有序和礼貌”,而巴黎人的日常生活则不那么“在乎它的形象,”他说。“巴黎人有时会有点趾高气扬——即使是非巴黎人的法国人——而这在日本文化中很少见。对抗是尖锐的。
图源:IC photo
Mathieu Deflem 认为,关于文化规范或社会期望的“非常细微的差异”都可能会导致混乱,因为“这会让情况变得难以把握”,这种误解对游客来说可能很困难,因为很难知道“特定社会习惯何时发挥作用,比如何时应该道歉,何时应该道谢,何时不能问问题等。”
与文化冲击相关的症状与感到焦虑的人所经历的症状相似。根据一家心理健康网站的研究,当一些人感到焦虑时,会向胃部发送“与战斗或逃跑反应有关”的信号。结果是,“信号改变了胃和肠道处理和消化食物的方式,导致恶心。” 在特别极端的焦虑情况下——比如文化冲击——这种恶心会导致呕吐、迷失方向和许多其他身体反应。
繁忙但是整洁有序的东京街头
图源:pixabay.com
但其他城市的游客会不会有类似的感受?在维也纳、纽约或北京等其他历史名城,是否有人也会出现与巴黎综合征相关的症状?Rodanthi Tzanelli  认为巴黎综合征可能不是法国首都特有的。相反,她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与失望甚至绝望有关,因为现实与我们的浪漫期望不符。”同时,这种综合征很可能是与某一代人相关性更高:在全球化之前,出国旅行的机会是很少的,几十年的习惯在某一天突然受到冲击,反应会非常明显。而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可能对此会有更多的心理准备。
然而,Rodanthi Tzanelli 特意指出,没有人能免于文化冲击,无论他们的年龄或旅行次数如何。“我们是习惯的生物,我们成长于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中,从周围环境中培养行为习惯,并成为文化和社会群体的一部分。我们从不考虑这些事情,但习惯、行为和价值观却每时每刻都在背后默默的影响我们。当我们突然脱离了这个信仰和习惯的体系,脱离了我们构建生活的方式,我们就没有办法来塑造和定义我们是谁。
参考文献:
https://www.livescience.com/what-is-paris-syndrome
点击下方知社人才广场,查看最新学术招聘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