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炒作,一直是内娱一大乱象。
明星炒作,赚得盆满钵满。
就连素人都能靠炒作一跃成为顶流。
最近蹭明星热度火起来的ESO就是如此。

但这可不是内娱的专属。
在国外就有这么一个炒作之王
本身默默无名,靠炒作一夜爆红。
身价飙升到了30亿,全球追捧。
怎么回事?
一部新出的影片,揭开了背后内幕——

《失踪的莱昂纳多》

The Lost Leonardo

海报上这幅硕大的油画,就是今天要讲的「炒作之王」。
它名为《救世主》,画的是耶稣。
这幅画好在哪?

看不懂,很正常。
连很多专业人士都欣赏不来。
但,炒作的精髓就在于把平平无奇的东西包装出花来。
素人「鹿哈」仅仅是碰瓷鹿晗的名字、长相,就成了网红。
而《救世主》也找了一个碰瓷对象——
世界名画《蒙娜丽莎》。
由此开始了它的炒作大戏。
第一步,碰瓷诈骗式营销。

画中的耶稣和蒙娜丽莎一样,带着一抹神秘莫测的微笑。

仅凭这一点,就打上了「男版《蒙娜丽莎》」的名号。
甚至说成是
达•芬奇的遗作。
然而实际上,这幅画创作于何时、何地、作者是谁?
都是个谜。
有专业人士钻研后发现:
嘴唇的画法,没有唇线,和《蒙娜丽莎》如出一辙。
便激动地表示,除了达芬奇,没人能画出这幅画
许多专家翻阅了文献资料,并带着专业工具一番勘察后。
最终给出一个不痛不痒的结论——
有可能是达•芬奇画的,但也有可能不是。
真•废话文学。
也就是说,在没有任何实锤的情况下。
《救世主》已经和《蒙娜丽莎》以及达·芬奇深度捆绑
流量密码,拿捏了。

第二步,发通稿预热。
流量时代,内容不再为王,取而代之的是噱头

电影上映前,总少不了铺天盖地的通稿席卷热搜。

犯罪题材,就和尺度、人性、演技关键词捆绑。
爱情题材,则炮制各种情感金句,拿「哭光纸巾」「一吻跨年」当卖点。
而博物馆也不能免俗。
《救世主》展出前,就连发多篇稿件。
基本的事实都尚未确证,就大肆渲染这幅画为旷世奇作
导致博物馆人满为患。
市民们不惜在寒风中打地铺,等待数小时,只为一睹真容
第三步,明星「带货」。
如今许多院线片开创了一个新型营销手段:

靠首映、试映会上的明星亲友团发言,给电影质量背书。

例如《断·桥》就找来周冬雨、杨天真等人。

对电影不吝夸张,吹捧成不得不「包场N刷」的佳作。
而《救世主》的宣传片也是同样套路。
拍的不是画,而是看画的人。
让他们表演出被画作震撼到流泪的浮夸表情。
演得最动情的,是知名演员小李子
配合着各种彩虹屁文案,场面宛如认亲。
第四步,上电视宣传,大规模巡展。
《救世主》的曝光强度不亚于一线明星。
新闻节目滚动播出。
娱乐节目也都在讨论。
画作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巡回展出,还曾到过中国香港。
如此
一来,这幅画就不再只是小众的艺术作品。

而是成了大众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由此,身价大涨。
最初,这幅画只值1000多美元。
在名气的加持下,飙到了2亿美元。
全世界的博物馆都买不起它,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流入市场。
而在市场中,也几经辗转。
最后一次拍卖会上,成交价高达4.5亿美元。
依当年汇率,也就是近30亿人民币。
一时轰动全球,央视也曾在第一时间连线报道。
价格过于离谱,还惊动了情报局。
怀疑涉及洗钱或是恐怖组织。
经过调查后,才揭开了神秘买家的真实身份——
沙特王子默罕默德•本•萨尔曼。
近期刚成为沙特阿拉伯的实际领导人。
一个穆斯林国家首脑,基督教文明的宿敌。
居然买了一幅基督教先知形象的画作。
这样的惊人反差,令这幅画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彻底出圈。
可见,《救世主》完全是靠炒作才被捧上神坛的。
荒诞的是,它碰瓷的《蒙娜丽莎》其实也是炒作的结果。
以前,《蒙娜丽莎》的知名度只限于艺术圈里,在卢浮宫也并非镇店之宝。
一次失窃后,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
为了回应「为什么要偷这一幅」的疑惑,这幅画被解读出无数深层意义。
正如陈丹青在《局部》中所说——
「难道因为过度谈论,才能变成世界名作吗?
不幸,事实正是如此。」
《局部》第三季

无论有意还是无意,种种舆论造势都直接导向一个结果,即艺术彻底商业化。
艺术品交易,沦为了金钱的游戏。
国家艺术馆一开始明知这幅画存疑,但还是标上了达•芬奇的名字。
还给出了一个十分蹩脚的理由,说是为了打破自己工作上的疑虑。
但人们都很清楚,就是为了提高客流量,增加展馆收益。
国家艺术馆展出,相当于画作的价值被高度认可。
因而,第一个斥巨资买走的商人,也是看中了这幅画的商业价值。
他一开始就做好了高价出手的打算。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这样干了。
他将画藏于一个名为「自由港」的港口。
这里已经有无数珍稀作品。
但他没有任何欣赏、展出的打算,仅仅只是为了避税、洗钱
这也是诺兰的电影《信条》中的真实原型。
利益至上,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恶性竞争。
很多买家得知自己被坑后,所做的就是找到专业团队,下血本宣传和推广。
经济价值翻倍后,再一次出售。
层层加码,这才有了拍卖会上破艺术市场记录的交易额。
发展到极致后,艺术更是沦为政治的棋子。
沙特王子之所以买走。
是因为担心石油资源越来越匮乏后,政权不稳。
试图利用文化、艺术重振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地位。
但很长一段时间,大众对此都一无所知。
普通人更多是被画作的虚名所吸引。
很多人去博物馆的目的,并非是为了看这幅画,只是为了告诉别人,自己见过这幅画。
片中,一个知名修复师表示,自己在博物馆时,发现展出的是明显的仿品。
上为仿作,下为原作

她忍不住问周围的游客,你看不出这是个仿品吗?
但其他人并不理她,只顾拍照。
如今,围绕这幅画的争议声依然很多。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专家坚信它就是赝品。
还有人指出,达•芬奇本是一个精通人体骨骼的画家。
但这幅画中,人物的动作根本不符合人体自然形态。
但正所谓,黑红也是红
这些争议不仅不影响作品的价值,反而让作品越来越出圈。
只是,商业价值远远超过了艺术价值。
这幅画在商人的手中来来去去。
围绕它的争论也都在于这一戏剧性的增值过程。
甚至有人将其列为市场营销的绝佳案例。
就像陈丹青所说,「名作,被话语决定。传播,是话语的力量。」
将艺术市场化的初衷,本是为了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作品本身的魅力。
就像片中的修复师所说,它应该展出在博物馆,熏陶大众。
遗憾的是,这部影片讲述的实际是一桩艺术的悲剧
2019年,卢浮宫举办了盛大的达•芬奇画作展览。
无数人慕名而来,准备一睹《救世主》真容。
没想到,这幅画根本就没有出现。
究竟是沙特王子不愿外借,还是卢浮宫不承认这是达•芬奇的作品。
没有人给出确定的解释。
而且,从此以后,这幅画彻底销声匿迹。
只有印刷品、纪念币、相关书籍、影像等周边产品继续在市场上流通。
这样的消失,如同一个隐喻。
无数人借艺术之名,坐地敛财。
但艺术本身,却不见踪影。
这和内娱何其相似。
演员、歌手等艺人,本应靠作品立身,如今却纷纷向资本看齐。
演员六小龄童,曾因出色的演技让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也因此声名鹊起。
但后来打着艺术的名号,吃尽角色红利
2010年,自导自演电影《吴承恩与西游记》。
为了这部影片,他在吴承恩故居里挂满自己的照片,放置了自己的雕像。
甚至还按自己的理解修改了《西游记》原著,并把封面设置成自己的形象出版。
2020年,又聚齐师徒四人,拍了电影《财迷》。
依然打着「西游情怀」,片中疯狂cue《西游记》。
两部影片都被斥为烂片,豆瓣都是2.4分
表演老艺术家潘长江,前脚还劝直播带货的「嘎子」,不要迷失在金钱里。
后脚就自己就开始直播卖酒。
后来还因为卖假酒,被央视点名批评。
年轻一代的艺人更甚。
很多人出道后根本没有一部合格的作品。
却忙于上综艺、开直播、投资饭店,疯狂捞钱。
前女顶流某爽就曾表示,如果当网红可以养活自己,就不会再去拍戏。
底线一降再降。
不久前,贾乃亮在直播间为校园贷鼻祖罗敏站台,引发大众声讨。
最近,戚薇又被曝疑似卖假货
本人和工作室都矢口否认,忙着进行危机公关。

然而就在今天,有科研鉴定机构判断该产品不符合正品工艺。
明星的诚信度消耗殆尽,迎来的是口碑的彻底反噬。
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贪婪所致。

更与整个娱乐圈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有关。
在这种环境中,很多真正有艺术追求的演员,反而没了立锥之地。
很多老戏骨转而走向了话剧舞台。
濮存昕曾解释,并非是因为偏爱话剧。
而是因为「我演的东西没人看,娱乐市场没有我的活」。
就如片中所说,到处都充满了虚假和表象。
无论是小众的艺术,还是大众的娱乐。
名气总是被过度推崇。
这部影片也再一次道出了这一悲哀的事实——
褪去浮华的外衣、高调的装点后。
一切本真反倒成了笑柄。
舍本逐末,成了所有追名逐利的结局。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