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习俗里,人生十二年为一轮,经历了完整的十二生肖,再次回到开始的地方,人也从孩童变为少年。

对于北影节来说,12岁,似乎也有着非凡的意义。
今年,在严峻的防疫形势下,北影节成为国内唯一一个如期举办的国际电影节。
在这个“唯一”背后,藏着种种目力难及的辛苦,但幸运的是,身为影迷的我们最终得以拥有这份唯一,在暑气犹在的北京,拥有电影送来的缕缕清风。
三年前的我们或许从未意识到,能在电影院里与满场的观众一起看一场漂洋过海而来的展映影片是一件多么难得而又多么幸福的事。
从东南五环斜插到西北二环,为一场电影跨越三四十公里的戏码,每天每场都在上演。
从通州、朝阳、海淀……四面八方赶赴怀柔论坛主会场的人,也往来不绝。
一路上,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彩旗招展。
十二岁,北影节一点点完成从青涩初创期到从容壮年期的转变,如果说以往的北影节已经初具了自成一派的气度,那么今年的北影节则在这份气度之上,更多几分坚守与从容——迎难而上,从容面对。
再次回到新一轮的新起点,不曾退却,从未缺席,这便是这届北影节最大的从容所在。
而北影节的观众们也一如既往,没有多余的言语,唯有一场场奔赴。
开抢:新与老,艺术与商业

8月10日中午12点,北影节抢票大战响起无声的冲锋号。
一分钟之后,最快售罄的前三部影片已然诞生。
这个速度,快到什么程度呢?
就这么说吧,我断了全家的网,只留一部手机,全程紧盯屏幕刷新,刷出来的那一秒,全场座位不可选,一度气到想要投诉宽带运营商。
但遗憾是电影节的美好之一。因为遗憾,才总会念念不忘,上下求索。
今年最快售罄的三部影片分别是《航海王:红发歌姬》《宇宙探索编辑部》和《教父》50周年杜比视界重制版)。
非常有趣的是,这三部影片恰恰代表着北影节策展的几大维度:新片与经典、艺术与商业、国片与外片。
自从2015年电影资料馆开始接过北影节策展工作起,这些新旧之争、中外之别、艺术和市场之选择,就都成为了策展组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相较于戛纳、柏林、威尼斯,北影节正在形成其独特的国际电影节定位,即兼顾创作与市场,平衡艺术与商业,打通影迷与大众,尽可能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观影需求。
其实在西方主流国际电影节展映中想要看到“航海王”或是“哈利波特”几乎不可能,但是在北影节上,这并非不可实现的梦。因为是北影节的特色,也是北影节展映的思路之一,即兼顾艺术与市场
在艺术和市场之间,北影节展映已然渐入佳境,打破资深影迷和普通观众之间的界限,寻找到一条独具特色的平衡之路,让每位观众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好电影。
如果说抢不到心仪的电影票是影迷的遗憾,那么选不尽所有展映的影片便是策展人的宿命。
策展是一种取舍的艺术,或者如策展人沙丹所说,是一种“折中”。在诸多因素中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是所有策展人殊途同归的选择。
今年展映的嘉年华单元内有三部航海王系列,每一部都是大热影片,《航海王:红发歌姬》作为航海(海贼)王系列的最新剧场版电影,数年积攒下来的超高人气让这部片在开票数秒内被疯抢一空,成为今年130多部展映影片中最快售罄的一部。
这当然是IP和粉丝的胜利,但这也是策展的胜利。
拿到这部新片,意味着国内观众实现了与日本本土观众同步观看,这种时间上的同步,让北影节展映有了名副其实的“新”与“鲜”。
在迷影的狂欢氛围中,青年导演孔大山的新片《宇宙探索编辑部》是国产电影中最为一票难求的存在。

有自媒体形容“300个求票信息,250个在求《宇宙探索编辑部》”,这话不假。
这部从平遥影展“爆开”的影片,口碑一路发酵,平遥加映两场,已经成为影迷群体的国产新片首选。
尤记得去年在平遥看到这部片,兴奋得半宿没睡,影片创造了一个介乎现实与科幻之间的空间,实验与探索气质贯穿内外。它呈现出中国科幻电影完全不同的可能性,甚至说它开启了国产科幻片的新方向也毫不夸张。
在今年的“注目未来”单元里,它是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除了这两部新片,排名第三最快售空的是老牌经典影片《教父》(50周年杜比视界重制版)。
如果说观众对新片的追捧是电影节展活力的体现,那么观众对经典影片的青睐便是电影节美育效果的最好证明。
其实《教父》已经多次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做过展映,胶片放映、4K修复,三部连映……按理说,北京影迷已经见识过各种版本的《教父》,不该如此狂热。可事实就是恰恰相反,经典影片的魅力果然无可抵挡。
单是版本区别,就能瞬间调动起大家的观影热情,50周年杜比视界重制版秒空,甚至让影评人沙丹写了篇《北京观众咋就这么爱看<教父>》来全方位讲述《教父》在好莱坞黑帮片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教父》电影本体和幕后的故事。
新片与经典,在观众的热情中迸发出无穷的魅力,好电影带来的新鲜感和兴奋感,超越时间,为这样的电影拼一拼手速,着实是件值得的事儿。
狂欢不止于此。
10天时间,130多部影片展映,除了这三部颇有代表性的最快售罄影片,还有镜界、光影浪潮:香港电影新动力等颇有先锋性和文化意味的展映单元。
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推出光影浪潮:香港电影新动力单元,既体现了北影节大国重器的文化站位,也从影像上重温了港片情怀。
当然,大师回顾展和经典修复也一如既往品质在线。今年的北影节系统全面地回顾了安哲的作品系列,囊括“希腊近代史三部曲”“沉默三部曲”“巴尔干三部曲”这样的大师经典之作。当然,在经典修复中也有《大闹天宫》《茶馆》这样的影史经典。

无论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在北影节,总能找到自己喜爱的那部片。对影迷而言,这便是电影节最大的意义所在。
十二年了,北影节展映的魅力愈发鲜明——不拧巴,不苛求,不以艺术商业分高低,唯以影片好坏论短长。
12岁的北影节展映,气度从容,已然初现锋芒。
论坛是北影节的声线

如果说展映是电影与观众之间的连接,那么论坛便是行业的碰撞,是一个电影节独有的声线。
北影节立足北京,首都的地域气质赋予了北影节文化自信、守正创新、兼容并蓄的文化姿态。
今年,三场强国论坛、五场专题论坛,覆盖了创作、表演、电影研究、市场发展等诸多方面。处处体现出北影节论坛包容的气度和自信的姿态。
多场论坛交锋之下,北影节打通产业与观众、创作与市场、学界与业界的论坛设置思路尽在其中。其实这也是十二年来北影节的论坛设计框架——打通产学研创各个领域,形成创作共识、市场共识、发展共识。
三场强国论坛,从剧作到表演,从创作到市场,从产业到学界,三位一体解构了“如何打造电影强国”的命题。
在强国论坛——“高峰”电影作品的探究、追求和打造中,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导演黄建新、郑大圣,演员章子怡、刘昊然,编剧束焕、兰晓龙,电影学界专家皇甫宜川、谭政等共同探讨了“高峰”作品的打造。
有了这个创作者和学者云集的论坛,当然也有制片人和投资人汇聚的场域。
在三场强国论坛中,国内头部电影公司负责人齐聚,直面后疫情时代的创作难题,探寻发展良方。
我对其中的一句话印象很深,
博纳总裁于冬奔走呼号,“不能躺平,如果我们躺平,这个市场就真完了。”
为了电影,不能停下,朴素而又真实的电影人现状。
也恰是这样在左右着中国电影发展发向的一群人,以每年的北影节为契机,坐下来一起聊一聊未来,聊一聊创作,无论对中国电影市场还是中国电影理论和创作体系建构,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当然,并不是所有论坛都如此严肃,还有一些小而美也更合我口味的论坛,比如今年的“新浪潮论坛:青年电影人力量”。
杨荔钠、李睿珺、孔大山三位嘉宾这两年有高品质新片产出,他们的作品我都非常喜欢。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和我一样,早早为《隐入尘烟》和《宇宙探索编辑部》预留了年度最佳榜单前三。
夏天刚刚上映的《隐入尘烟》是李睿珺导演时隔五年奉上的新作,故事平静而克制,爱意的酝酿与滋生,都极富东方式的含蓄美感。
全片无一字言情,却处处有情涌动,无一语说爱,却时时有爱生长。
另一位更年轻的导演孔大山,他的处女作就是一开始说的那部数秒抢空的《宇宙探索编辑部》。
故事串联了数不清的“科幻梗”、“人类未解之谜梗”,亦真亦幻,又非常黑色幽默。在天才与疯子的一线之间,孔大山用电影画出了那条线。
听这些各有特色的青年创作者聊电影、聊创作,永远是一件新鲜有趣的事情。也恰是有他们,才让这个行业永远年轻永远充满力量。
除了这些各有千秋的论坛,今年的“北影节大师班”也渐入佳境。
这是北影节的第三届“大师班”,三年来,巩俐、陈可辛、叶锦添等都曾在大师班贡献了动人的分享。

今年也有尔东升、李雪健、柯文思举办各自的北影节大师班。
多元与联动是今年大师班的主要特点。

由于尔东升今年担任本届北影节项目创投评审委员会主席,他的大师班联动了青年导演李雨禾、赵晔、王学博三位青年导演共同探讨如何迈出成为导演的第一步。

李雪健大师班则以其主演的主旋律电影《横空出世》为中心,全方位探讨一部主旋律电影的诞生。

本届天坛奖评委、英国导演柯文思大师班则从他个人的国际创作经验出发,向海内外电影人和影迷分享自身的创作心得。
大师班的出现,让北影节有了更深入的沟通场域,也让电影节各个板块之间有了奇妙的联动与呼应。
在经典论坛与大师班之外,颇为意外的是,今年北影节第一次举办了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及论坛活动。放在刚刚圆满举办冬奥会的北京,这个活动显得非常应景。
一批优秀的体育竞技类影片进入论坛视野,延续着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体育梦想。
在冬奥当年,以体育与电影的结合来纪录和延续冰雪运动、极限运动、竞技比赛等多种运动的余温。
这是北影节以光影之力与北京这座城市同频共振,也是北影节对体育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共融共塑。
在北影节市场找到很爱的片
就像我们前面聊到的,北影节展映策展思路中,艺术和市场是两个需要同时考虑的因素。其实不仅仅是展映,在市场板块,北影节也一直在努力形成规模。它早早意识到了电影市场历来是一个电影节非常重要的影响力所在。
以《寄生虫》为例,在它获得金棕榈大奖之后,版权销售至192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韩国影史版权销售地区数最多的影片。这便是优秀电影节带来的市场号召力。很多电影节本身也是重要的版权交易场,全球片商云集,挑选合适的影片买入。
北影节也在推动着从奖项到市场的转化。市场放映和洽谈,搭建起从节展到市场的平台。从去年增设市场放映起,今年更能感受到北影节在市场放映上的用心与熟练。
而谁又能想到,虽然没抢到更多展映的票,却幸运地在市场放映中找到了很爱的片。
今年北影节电影市场拿到了不少优秀影片的放映,这些影片中,有的艺术性极强,也有不少在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各类奖项,比如洪尚秀新片《小说家的电影》,比如韩国导演/演员郑雨盛的新片《保护者》。
市场放映仅对片商开放,本质上是为了市场交易作准备。虽然很多影片只有英文字幕,但即便如此也并不影响对影片品质的判断。
必须要说的是,今年这几部片子,卖相真的太好了!
且不说《小说家的电影》这样的名家新片,已经经过奖项盖章肯定的品质。即使是一些相对青涩的片子,也相当有品味了。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万物之间》,一部非常青春的澳大利亚电影。在国内青春片失序的当下,这样的电影以另类形式重新书写了青春的美妙与痛苦。
私心里,非常希望这些影片能够寻找到国内发行方,迅速与国内观众见面。
市场和观众,是电影节的最终目的地。
当《万物之间》放映接近尾声,片商代表们安静等待着字幕走完,那一刻,电影正在奋力穿透文化隔膜,抵达更多观众。
这,便是北影节市场的意义。
即使大环境不尽如人意,尽力而为、从容应对便是北影节最好的回应。
七场展映,四场论坛,一天北影节市场,盼来又送往了这一届北影节。
像所有朋友一样,今年的北影节之旅有惊喜,亦有遗憾。
在从怀柔主会场回资料馆的路上,偶然看见窗外的电影节彩旗,忽然有个念头:如果电影节永不结束该有多好,那样就可以永远沉溺于电影中,骂骂咧咧或是欢天喜地,在一个个影院、一场场活动中,聆听电影永恒炽热的心跳。
当然,狂欢总有尽,热闹终有散。
当明天天坛奖的悬念揭晓,北影节也将落下帷幕。
但我们不会忘记,在这个信心比黄金更珍贵的当下,北影节以从容的姿态将我们拉回属于电影的日常。
12岁的北影节,未负所望。至于明天等待揭晓的天坛奖,我们也和大家一样,翘首以盼!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