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宗光
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全文2941字,预计阅读需6分钟。
近日,央行公布了7月份的金融数据。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6790亿元,低于前值的28,100亿元和预期的11,485亿元,同比去年少增401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新增7561亿元,低于前值的51,700亿元和预期13,883亿元,同比去年少增3191亿。M2同比增长12%,好于前值11.4%和预期11.6%。M2超预期提速,表明货币供给端依然在发力;但信贷及社融数据的回落超出季节性,信贷“塌方”风险整体仍然不高,但应高度警惕。
具体看:
1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量同比大幅少增,环比回落超季节性。按照季节性规律,6月份半年末,信贷存在“脉冲式”增长,7月往往环比明显下跌。过去3年,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额平均为1.16万亿元。但今年7月份,人民币贷款新增仅6790亿元,同比少增4010亿元,表明环比降幅已经明显超出季节性。
分拆来看(图1),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均出现大幅回落,为主要拖累项。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3966亿元至4945亿元,短期贷款同比少增1323亿至-3815亿元。1-7月份新增短期贷款达到3.2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1-7月份新增8.2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2.67万亿元。中长期贷款需求不足下,银行只能通过短期贷款冲量完成任务。这个明显缺乏持续性。随着短期贷款到期增加,短期贷款新增出现负数将更常见。
图1、新增人民币贷款结构
2)中长期贷款中,居民和企业均出现明显回落。居民端同比少增2488亿元至1486亿元,企业端少增1478亿元至3459亿元。目前居民与企业中长期贷款显著低于过去3年同期均值,表明居民与企业加杠杆的意愿依然不强,实体经济需求并不旺盛。
图2、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结构
民营开发商违约风险上升,楼盘烂尾风险居高不下,压制了居民购房需求。克而瑞数据显示,2022年7月TOP100房企单月销售5231.4亿元,同比降低39.7%(图3);1-7月份销售额累计同比下降49%,表明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冰冻”状态。一方面,疫情持续下,居民收入预期减弱;另一方面,烂尾风险居高不下,使居民对新房的购买意愿降至冰点。今年1-7月,居民端累计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下滑55%,信贷形势较为严峻。
图3、2022年1-7月百强房企单月业绩表现及同比变动(亿元)
特别注意的是,近期一些地区,居民出现了主动“去杠杆”和提前还贷,应该高度重视。近期多地有提前还贷潮新闻频频传出,月初某银行甚至公告所有提前还款均按照本金的1%收取补偿金。虽然迫于舆论压力该公告撤销,但侧面反映出还贷潮或已小有规模。还贷潮的局部出现,反映了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的谨慎态度,尽量减少负债,增加存款,应对未来不时之需。受此影响,1-7月累计新增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长64%。
4)票据融资再次抬头,但利率降至历史最低,显示银行通过票据融资来完成信贷任务的努力已达极限。7月票据融资再次抬头,同比多增165亿,环比多增2340亿。今年1-7月,票据融资累计规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08.6%。
银行在信贷投放不足时,通常使用“以票充贷”的方式满足考核要求。票据融资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对非金融企业持有的商业汇票(包含银行承兑汇票及商业承兑汇票)进行贴现而提供的融资。监管文件规定票据贴现人将贴现、转贴现纳入其信贷总量,并在存贷比例内考核。在实体融资强的时候,银行会压缩票据融资,为利率更高的一般贷款腾挪空间,在此阶段新增票据融资甚至会收缩至负值。反之在实体融资需求弱时,银行为了完成信贷额度考核目标,会大幅提升票据融资规模来冲量。
然而,近期票据利率大幅下降至1%以下,表明企业票据需求降至冰点,银行很难继续通过票据大幅冲量来完成信贷任务。国股银票转贴现收益率来看,1年期的票据利率从7月中旬的2%快速下跌至下旬的1%以内。中长期品种利率降幅较大,反映出票据市场整体出现“抢票行情”,在实体需求不足时,票据需求也出现了“资产荒"。
图 4、7月末国股银票转贴现收益率
5)余额同比看,各分项均有所回落。短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7.96%,较上月回落0.23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增速10.13%,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票据融资余额同比增长30.24%,较上月回落0.05个百分点;其余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96%,较上月回落0.28个百分点。
图6、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回落
6)社融分项中,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和企业债均拖累新增社会融资规模。7月份,社会融资总额新增7561亿元,同比去年少增3191亿。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和企业债券融资为主要拖累项,其中人民币贷款新增4088亿,同比少增4033亿;企业债券融资新增734亿,同比去年少增2357亿;外币贷款减少1137亿,同比去年多减1059亿。外币贷款减少,与房企美元债务融资陷入困难被迫提前还款有关。
环比看,受地方政府专项债缩减影响,社融环比大幅减少。7月社融环比减少44172亿,其中人民币贷款环比减少26452亿为最大拖累项,其次为政府债券,环比减少12218亿。7月份地方专项债发行下降,与今年专项债发行提速有关。根据中央要求,今年的地方专项债必须在6月底前发行完毕,导致6月份前专项债发行暴增。1-6月,地方专项债累计新增3.4万亿,年内任务已基本发行完毕,7月单月只新增612亿。年内若不提前下发明年政府专项债额度,则年内专项债新增额度将持续低位,继续拖累社融增幅。
图7、2022年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每月新增发行额(亿元)
7)社融存量同比看,表外融资降幅略有收窄。分项来看,委托贷款净融资89亿,同比多增240亿;信托贷款净融资减少398亿,同比多增1173亿;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少增2744亿,同比少增428亿。表外融资存量降幅7月份回升至-10%以内,但影子银行被压减的趋势不变。
图8、社融规模存量同比
8M2增速再提速,存量社融增速有所回落。M2同比增长12%,好于前值11.4%和预期11.6%,今年以来M2已经连续5个月提速。M2新增或许与年初以来各部门存款快速增加有关。这种存款是一种信用扩张,还是预防性的需求收缩,值得高度关注。
图9、社融及M2同比
整体来看,我们结论如下:
17月份信贷和社融数据显著低于季节性因素,是一个偏弱数据。即便考虑到专项债提前发完等因素,这个数据仍然偏弱。
2、过去半年,有关部门在推动货币供应方面不遗余力,但这一努力目前已至极限。短期贷款新增大幅为负,票据融资利率降至1%以内,表明需求不足下,银行逼着牛喝水的努力已达极限。
3、单个月的数据低并不可怕,但警惕背后的驱动因素。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信贷、社融的“超低”读数,但之后均出现明显反弹。这次不同的是,专项债、票据、短期贷款等上半年推升信贷和社融规模的因素,下半年都将消失,甚至出现反身性。这意味着,没有刺激情况下,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额短期无实质性好转的迹象。
4、避免信贷“塌方”,需要各方面努力,改善总需求。否则,光靠金融主管部门拿鞭子抽银行,是没有用的。信贷塌方的背后,是经济失速,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越迟,则所需要的代价就越高。一个社会若信贷持续“塌方”,那么就十分危险了。
因此,应该响应政治局会议精神,在稳需求、稳增长方面,用尽全力,力求最好结果。
为了防止读者朋友们走丢,
请大家关注我们的矩阵号“经济生活杂谈”
如果你不想错过我们的文章
或者加经济学人小助手为好友,
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阅读连接。
 经济学人小助手 
丨近期热文丨
李同志,一个木匠的逆袭

合肥第一个叫停!谁慌了…

中国下一艘航母将是最大的!

唐山事件的性质彻底变了

穿上海澜之家的“冰睡衣”,真凉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