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被称为中国“碳中和行动元年”——政策、行业动作频频,大量创业者和投资人开始转身看向碳中和;但与此同时,时间的紧迫性也导致一些企业心存投机,减碳动作变形,运动式“减碳”成为双碳进程中一道刺眼的疤痕。


“碳中和”是社会发展给出的一个确定结局,但过程中,依然充斥着诸多不确定性。为此,「甲子光年」推出「碳道」系列专访,对话碳中和领域优秀创业者、投资人及相关从业者,一同探知双碳目标下各行各业正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这一期「碳道」,我们来关注不那么“性感”的碳市场。

作者 | 木南 涂明

编辑 | 九月


提到碳中和,或许你最先想到光伏、储能、新能源车、电池等一二级市场热捧的领域。相比之下,碳交易,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方向。
过去两年,“技术减排+碳交易”是实现双碳的两个解题方向
前者从源头封堵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或者通过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将二氧化碳再利用,“变废为宝”。但受制于技术和商业化程度,企业布署减排技术要承担额外成本,而且这个过程牵涉产业链的不同细分环节,想要实现绝对的“零碳排”,几乎不可能。
于是,碳市场应运而生。
碳市场大致的运行逻辑是,国家设置碳排放基准值,企业的碳排放量如果低于基准值,可以将富裕的碳排放权卖出,反之,则需要花钱购买超出部分,以此在国家层面整体实现碳中和。
在经济学家眼中,碳市场是理论上成本最低的减排政策。近些年,欧盟碳价一路飙升,今年价格已经冲到80欧元/吨左右。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企业如果做好减排,还有可能赚钱。
现阶段,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仅一年,电力企业打头阵,远远没到爆发的阶段。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几年,中国碳市场会从电力企业扩展到建材、钢铁、有色、石化、化工、造纸、民航等行业,最终覆盖8000多家企业。想要实现碳中和,参与碳市场交易几乎是绕不开的一环。
2021年以来,国内有数千家“碳资产”相关企业成立。VC也看到这个蕴藏巨大机会的市场,比如,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一家碳管理企业碳阻迹沉寂十年,突然成为资本宠儿,连续获得两轮融资,B轮融资过亿元,高瓴创投与经纬创投连续加码。
但碳是一个复杂的跨学科领域。经纬创投循环经济碳中和赛道负责人于晓轶告诉「甲子光年」,碳的产生和计算,涉及到大气、环境、遥感、光谱、数学建模等相关学科;减碳技术涉及到很多化学、材料、生物、电力相关技术;而碳交易本身又具备金融属性;整个产业又与政策息息相关,“ 在对于整体底层逻辑有全面了解的前提下,找到自身最适合的切入点,是企业参与碳市场的最佳方式。”
本期,「甲子光年」对话于晓轶,聊一聊中国碳市场的不确定性与可能性。

1.“碳中和的前提是把碳算清楚”

甲子光年你们在去年5月和今年8月连续两次投资碳阻迹,背后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于晓轶:经纬在“3060”双碳目标发布之前就开始系统性地研究碳相关方向。但一开始不是碳中和视角,而是从循环经济的视角关注。双碳政策出台后,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碳中和。经纬认为,碳中和的前提是把碳算清楚,把碳核算与管理定义为一个基础设施。
过去一年,我接触了20多家碳核算公司,但当时国内能做基础设施的公司只有三四家。碳阻迹做了10年,服务了1000多家客户,对投资来说,是一个比较清楚的判断。
甲子光年循环经济视角和碳中和视角的投资逻辑有何不同?
于晓轶:碳中和的逻辑更关注哪里碳排高,如何减碳,而循环经济逻辑更偏向通过何种商业模式在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达成减碳。我们相信,最终碳中和相关企业能够长期做成伟大的公司,要回归商业本质,准确衡量出新技术与原有方案的优势,而不是过度强调碳减排指标未来的价值。
甲子光年和去年相比,今年加码投资碳阻迹,你们希望企业加强哪方面的能力建设?背后碳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
于晓轶:过去一年,碳阻迹的一个核心业务重点是标准化碳核算与管理SaaS产品的打造与推广。双碳政策刚刚执行的时候,大部分企业的痛点是如何解读碳中和以及制定碳中和路线,因此存在大量咨询需求。而当企业制定了碳中和路线之后,如何通过标准化产品持续服务他们的碳核算与管理需求,则成为像碳阻迹这样公司的业务中心。
甲子光年针对碳中和,你们建立了一套怎样的系统性认知?
于晓轶:经纬关注碳中和,依照的核心逻辑是碳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碳的两个应用方向分别指向能源和化工品生产,经纬会把不同的细分领域排出商业化落地周期,依次关注。
其中,化工品可以升级原材料,用可再生物质生产化工品,经纬去年就投了中科国生,是一家生物基材料公司。
生物基材料,是利用谷物、豆科、秸秆、竹木粉等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制造的新型材料和化学品,例如,生物基化工原料、生物基塑料等。
能源相对比较复杂,主要分为绿色能源、节能减排、CCUS三个方面。绿色能源里,目前经纬主要关注光伏,储能等新能源和辅助技术,未来能源,如氢能和核聚变,经纬很早之前也已经开始研究了。减碳环节,经纬会关注高碳排的八大行业相关的先进技术,帮助它们更好地减碳,完成履约。
此外,经纬也会投一些本身具备商业逻辑,同时也有减碳效果的项目。比如去年投了做垃圾分拣机器人的公司弓叶科技,把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固定在碳循环中,这也是一种减少碳排的方式。

2.“未来肯定会有一些巨头出现”

甲子光年碳市场的运行共包含哪些环节?
于晓轶:第一步是碳盘查,统计全国的碳排放总量。中国从2005年《京都议定书》之前很早就开始碳盘查,碳盘查由国家主导,都是偏国企背景的公司在做,一些科研院所也参与其中,比如清华,现在已经基本完成。
第二步是碳核算。碳盘查完成后,碳市场就聚焦到企业端,企业需要核算自己每年的碳排放量。
第三步是碳审计,这是裁判员的角色。现在有一些拿到国家相关资格证的人在做,也有一些商业化公司,包括四大都在积极加入,因为跟他们的业务非常接近。
这三个环节的分工已经基本明确。国家现在有一套监管框架,约束企业进行碳核算和碳审计,去年也处理了一批碳数据造假的企业。但毕竟碳产业是一个新行业,碳管理核算和审计需要不断迭代,才能够越来越精准。
第四步才是碳资产管理。现在很多公司都说在做资产管理平台,但是大家对于碳资产的概念还很模糊,还没有把碳资产很好地管理起来。
大多数情况是,比如2021年12月15号履约,但12月初,一些企业发现碳排放仍然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基准值,才赶紧买碳。但更健康的状态应该是,在下一个履约期(2023年12月15号)到来前,有一个资产管理平台,不仅能够预测接下来两年的碳排放,更重要的是能够评估在这两年内公司采用减碳项目后的ROI(投资回报率),公司如何在不同时间、不同的碳价买碳。总的来说,企业的核心目的是减碳,碳资产管理平台应该是一个辅助决策平台。
(全国碳市场在履约周期临近结束时空前活跃,12月日成交量多在500-1000万吨之间,远远高于其他月份。图表来源: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
甲子光年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刚满一年,目前国内碳产业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于晓轶:这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些专家有说1000亿元,有的说5000亿元,具体的规模要根据市场金融资产的丰富度、换手率(交易量与市场流通总量之比)及市场活跃程度而定。
国内碳市场还处在很早期,高排放的八大行业只纳入了电力行业,十四五期间,八大行业都会纳入控排管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碳资产管理,随着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重启、金融机构允许参与碳交易,市场将迎来爆发期。
如果单看企业端的碳核算,分为强制控排企业和自主减排企业,碳核算市场规模目前接近百亿——这是建立在碳配额交易额85亿元,换手率4%左右的基础上。随着碳交易额增加,碳核算以及联动的碳资产管理、撮合交易等市场规模近千亿。
甲子光年自主减排非控排企业都有谁?
于晓轶:几大类型:一是头部科技公司,阿里、腾讯、百度、滴滴、字节等互联网公司;二是对外承诺了碳中和路线的跨国公司欧莱雅、沃尔玛等;三是跨国企业的供应商,中国大约有80万家工厂在给跨国企业做供应商,都在逐步被他们的客户要求做碳核算。
甲子光年但现在国内碳市场主体还是控排企业。
于晓轶:因为现在还没开放CCER,也没有正式开放机构参与碳交易,但开放在即。现在一些金融机构都开始提前准备碳交易员资格证,未来这是一个挺大的机会。
甲子光年有媒体报道说,过去一两年国内冒出数千家碳资产管理公司。对碳资产管理平台的创业公司来说,技术壁垒是什么?
于晓轶:碳核算和SaaS公司类似,除了比较特殊的碳排放测算模型之外,更多是产品、服务层面的壁垒。从碳核算、碳资产管理,到辅助决策、碳交易,企业需要满足客户对不同场景的需求,不断拓展模块,积累数据模型和服务经验,成为一个企业管理工具,这是碳资产管理企业发展的核心逻辑
甲子光年除技术逻辑外,碳资产管理平台在商业模式上和SaaS有相通之处吗?
于晓轶:相通之处肯定是有的。SaaS帮企业做公司内部管理提效或者拓客增收,碳资产管理平台也是辅助碳相关的企业进行管理决策的平台。
不同之处在于,碳交易涉及碳价,碳市场是一个公开的交易市场,有强烈的金融属性。SaaS是基础,更深入的是与减碳辅助决策和碳金融相关的部分。
甲子光年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大厂也宣称在做碳核算,初创公司的市场机会是什么?
于晓轶:碳核算是企业服务的逻辑。大厂是做标准化产品,满足大部分客户的需求。但是碳管理涉及到碳交易,跟企业盈利息息相关。同时碳排放数据涉及到企业最为核心的生产数据,数据安全也是企业的重要考虑因素。类比当年公有云、私有云的发展逻辑,会有一些企业不愿意把自己的碳排放数据全部给大厂,需要有第三方平台
第三方碳管理企业也能更好地针对客户需求,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比如帮助客户更好地参与碳市场,把他们的碳资产盘活等。
过去十几年,碳圈是一个比较小的圈子,人员储备比较少,行业认知门槛高。过去一年我们拜访了很多行业专家和碳圈老人,发现这些坚持了10年以上的人有很大先发优势。当然,先发优势肯定有时限,市场那么大,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按照早期投资的视角,有先发优势的同时,初创企业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先发优势保持下去——能否招到优秀的人才,以及不断有好的产品推进等等。
甲子光年现在做碳核算服务的公司,如果想要进一步做碳资产管理,要打通哪些环节?
于晓轶:现在做碳核算的公司,只是收集一些企业的数据,帮助企业计算排放量等。但如果想做资产管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帮助企业对比在某个时间点应该投资减碳项目,还是买卖碳。这就涉及到一方面要针对不同行业客户的生产情况,预测碳排以及减排项目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切入碳交易环节,比如预测碳价走势、撮合交易等。目前国内碳价比较低,这个市场暂时还没有热起来。但是碳中和的大目标不会变,未来碳价肯定会上升的。
甲子光年碳资产管理领域是否也会像会计事务所一样形成一批巨头?
于晓轶:碳市场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这种预测可能不太准确。但目前来看,我认为这是一个集中度比较高的市场。
碳交易有很强的金融属性,肯定会存在信息不对称,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掌握更多数据,了解各家控排企业的减排计划,就可能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碳资产管理方案。
国家未来会制定详细的碳核算规则,跟会计师事务所一样,形成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肯定会有一些大的巨头出来。
这些巨头可能表现出一些特质:首先要足够了解行业know-how,能够精准核算碳排放量,同时为企业提供一些咨询服务;其次要有足够的平台效应,比如掌握市场上谁的碳排放量不达基准线需要买碳,谁的碳排放权更富裕可以卖碳,作为一个管理平台,能够把两者匹配,进而提高交易效率。
甲子光年碳交易要“算账”,在碳市场没有充分流动时,一些客户可能会尽量压低碳核算的成本,作为碳资产管理企业该如何应对?
于晓轶:不同客户有不同需求。控排企业最终为了履约做碳交易,在交易流程不是特别清晰时,减碳对他们来说是成本项。但其实现在一些服务费都很少,他们是可以承担的。
毫无疑问,碳交易的流动性一定会慢慢提升。未来八大行业、机构交易者的入局以及CCER市场重启,都会带给碳市场很多活力。碳市场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后,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碳核算是一个切入点,最终还是要深入到资产管理的交易,当碳资产管理和减排投入做得比较好的时候,对于企业就不再是成本项,而变成潜在的营收利润。
这要求碳资产管理企业跟随市场需求的变化,搭建自身的核心能力。
首先是要结合控排企业的相关战略制定碳资产管理方案,比如电力企业会有自己的排产计划,碳资产管理平台需要据此给企业提出减排建议;同时能预测碳价未来走势,这和期货市场类似。

3.“最难的是理解碳的底层逻辑”

甲子光年目前一些大型控排企业对碳核算的态度存在分化,有的人更积极,但有的人不太重视,造成分化的原因是什么?
于晓轶:人是主要原因,企业能否找到对这件事非常敏感的人。比如我们接触到一些企业,基本是这些控排企业下面的二级公司,他们有很多人都是在碳圈待了10年甚至15年的人,非常清楚大型企业应该如何进行碳管理。
甲子光年未来八大控排行业之外的企业,比如一家AI创业公司如果想做碳资产管理,并参与碳市场交易,分几步?最难的一环是什么?
于晓轶:分为两种参与方式。
第一种是自愿减排实现碳中和。这种相对简单,流程就是通过碳核算计算出目前的碳排,比如互联网公司服务器电耗就是很大一块。然后指定碳中和时间表,之后不管是通过投资减排项目换取指标还是直接购买CCER抵消排放,都能实现自身碳中和。
第二种是参与到碳市场中主要能够参与的环节是碳资产开发、碳资产管理软件打造、碳交易撮合(未来可以直接参与碳交易)
我认为其中最难的还是对于碳产业底层逻辑的理解。碳是一个跨学科领域,碳的产生和计算涉及到大气、环境、遥感、光谱、数学建模等相关学科,减碳技术涉及到很多化学、材料、生物、电力相关技术,而碳交易本身又具备金融属性,整个产业又与政策息息相关。在对于整体底层逻辑有全面了解的前提下,找到企业自身最适合的切入点是参与碳市场的最佳方式。
甲子光年现在中国碳交易市场并不活跃,相比之下,美欧的碳市场发展更成熟,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于晓轶:从交易数据来看,中国和国外的发展节奏有一定共通性。
欧盟碳市场从2005年开始,2005-2007年是第一阶段,2008-2012年是第二阶段,这是两段摸索期。2005-2007年的换手率不到4%,现在超过400%,增长百倍。同样,中国去年碳交易市场的换手率也是不到4%,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活跃性一定会慢慢被调动起来。
从碳交易机制来看,欧盟和美国加州的碳交易市场机制都值得参考,但不会完全照搬。
因为欧洲的碳交易市场在前两个阶段没有做更多管控,结果第三阶段出现供给不平衡,碳价波动较大,因此出台了MSR。国内很难会让碳价有那么大的波动,毕竟这涉及到企业的履约成本。
而美国加州的碳市场,政府始终会限定底价,定价也通过一些软性政策限定。政府一直在用“有形的手”控制市场,让碳价稳步上涨。
我国未来的碳交易机制还在积极探索中,不会完全照搬欧盟或者美国加州,一定是取其精华,通过市场机制加政策调节,稳步上涨。碳价上涨的背后逻辑还是为了推动企业进行减排方面的投资,最终实现碳中和。
目前国内外确实存在碳价差,缴税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法。从2027年开始,各国产品出口欧洲就会缴纳碳税。未来,国内碳价肯定需要在政府控制下稳步上涨,慢慢缩小国内外碳价差,但速度不能太快,否则经营企业承受不了。
总的来说,中国碳市场的交易机制需要不断优化。如果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究竟会形成什么样的交易机制,现在任何人都不知道,还需一点点去摸索。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