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觉得世界的恶太多,不妨提醒自己做个好人。保护弱者,其实也在是在为自己兜底。
作者潘潘主播:李鑫
来源:益美传媒(ID:YeeMedia)
烈日下,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坐在绿化带的花坛旁。
他屁股下垫着一床薄被,脚踩一双烂拖鞋,整个人看起来像干柴一样枯瘦。
他穿着一件毛衣,很不合身,可能是太久没洗,上面的灰尘清晰可见。
这位看起来起码有80岁的老者,风餐露宿街头,脸上却没有一点忧郁,只是撑着一把雨伞,微笑着,宛如一位老神仙。
这张照片迅速走红,背后的故事也被揭开,甚至还延伸出了更多的温暖——
一位大连网友的妈妈在下雨天,看到了这位流浪老人,便把雨伞送给了他。
这位网友当即拍下了老人的笑容,并在社交平台发文#伞给了老爷爷一个家#
随后,这件事在网络上发酵。
老爷爷的笑容、陌生人的善意,都成了这个夏天最治愈的瞬间。
不少人自发地给老人送去了物资和食物,还有很多网友出谋划策,甚至想众筹给老爷爷租个房子。

这世界就是这样,有人流浪,有人受苦,但也有人一直在用行动告诉我们:
很多不动声色的善意,总会在不经意间抵达
流浪大爷拿手绘版“人民币”买面条9年
店主照卖
浙江温州的一家面店里,每天都会有一位老人准时出现在这里买面条。
他穿的破破烂烂,也基本不与外人交流,见到有人排队时,他就站在远处的角落里默默等候。
等人群散去,他才走到摊前,从上衣兜里掏出皱皱巴巴的一两块钱,买一点点面条。
店主李国色和家人怕他吃不饱,每次都会多装一些,顺便赠送一些榨菜。
但不知何时起,老人连一两块钱也拿不出了,但他依然来店里买面条,只是给的钱,变成了一张张自己手绘的纸币
李国色夫妻依然认真收下“钱”,给老人相同份量的面。
9年来,始终如此。

想一想,
一年200多次,9年2000多次
,对于一个小店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有人问李国色为什么坚持这么做,他的理由朴素又简单:
“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挨饿,我们是生意人,开门就能赚钱,比我们不容易的人,我们给他一点也没事。”
2022年1月7日凌晨,这位流浪大爷在过红绿灯时,被撞到头部,不幸离世
他用“手绘”纸币买面条的事情,这才流传开来。
一张张“假币”被面店老板从容接过,让一个穷困潦倒的流浪老人不至于饿肚子,同时也保护了他的尊严
李国色留下了老人手绘的“假币”,他说,要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听,并教育他:力所能及地帮助弱势群体,让爱心传递,让温暖延续
夜市上“捡”来的聋哑流浪老人
下岗夫妻赡养16年
在湖北省浠水县的军嫂夜市摊上,总能看到三个身影。
男人忙着炒菜,女人招呼客人,老人打下手。
一年四季,只要天气允许就从不歇业。
很多人以为,这三个人应该是普通的家人关系,但其实,这位老人是摊主李军和叶东平夫妇,在16年前收留的。
夫妻二人原本是做灯具生意,后来因种种原因,改行在家门口搞了个夜市摊
16年前,一位老人来到了这里,老人穿的破破烂烂,递给叶东平一捆柴火。
对于做夜市的人,柴火可是好东西,叶东平高兴地收下了,给老人盛了一碗饭,一盘菜。
谁知,这位老人隔三岔五就来一趟,带着一捆柴火。
两口子试着与老人沟通,却发现他是聋哑人。
两人商量过后,决定先带老人回家暂住,并帮助他寻找家人。
老人是谁,多大年纪,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夫妻俩一概不知。
为帮老人回家,他俩跑遍了湖北十几个乡镇,却一无所获。
考虑再三,他们决定给老人检查完身体后送到当地福利院,谁知没送去多久,老人又来到摊前,拿着一捆柴火。
这一次,夫妻俩决定收留老人,他们收拾出一间屋子给老人住。
三个人像一家人一样,晚上摆夜市,白天休整,同吃同住同劳动
后来,夫妻俩收留残疾老人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爱心人士前来送温暖。
一位在北京工作的浠水人专门来到夜市摊,给老人送了300元的红包。
他也帮着李军叶冬生夫妇出了不少主意,包括如何给老人办低保,如何申请国家有关补贴等,这让夫妻俩十分受用。
夫妻俩给老人取了个名字——叶党生,此后,毫无血缘关系的三个人就在浠水县最繁华的位置,军嫂夜市摊上,忙碌如常、其乐融融。
剧作家晚情说过一句话:“真正的亲人,不是靠血缘关系决定的,而是以待你的心决定的。这世上的亲人只有一种,那就是关心你心疼你的人。”
而这段跨越16载的爱心历程,就很好地诠释这句话——善良的力量,能够超越血缘关系,带来新的感动,成为陌生人之间新的纽带

470年降解不了的塑料袋

被80岁奶奶织成毯子送给流浪汉

在美国奥马哈的养老院里,住着一群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她们闲来无事总爱织毯子。
乍一听这不是什么稀奇事,但真正让人惊讶的是,她们织毯子的材料是塑料袋。
而且目的也不是自用和卖钱,而是送给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因为奥马哈的冬天太冷了,收容所也总是人满为患,经常有衣不蔽体的流浪汉直接睡在大街上。

生活在养老院的奶奶们想要帮忙,却没有钱,于是她们就想出了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用塑料袋编织毯子”,不仅处理了可怕的垃圾,还能给流浪汉一点温暖
从此以后,常常能看到在奥马哈的街头上,有这些老奶奶的身影,她们或从人们手里,或从草丛里,变着法儿的搜集塑料袋。

她们把塑料袋带回养老院后,清理干净,然后将其捋成长条、团成团,作为“毛毯”的原料。
做毯子十分费时费力,600个塑料袋才能做一条毯子,需要耗费2周的时间,但奶奶们却乐此不疲。

慢慢地,从养老院的老人,到年轻人,甚至孩子们,都加入了
织毯子
的行列。

这一张张小小的塑料毯子,或许不能让流浪的人完全免受寒冬的侵袭。
但这种恰好好处的善,却能温暖他们的小世界,也能影响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
后来,这些毯子还漂洋过海,来到巴西、牙买加等地,为那里的孩子送去了温暖。
类似以上这样的善举,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掏出自己退休金办养老公寓,只为给流浪老人一个家的69岁爷爷赵海池;
比如,42年救助500多名流浪者的“最美爸爸”王万林;
还有那些救助流浪者的警察、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甚至陌生人们......
过去,我写过很多让人愤慨的事件,像养老院爆雷、烂尾楼、暴力、性侵......每次这样的新闻发生后,都会有人说:“这个恶意满满的世界,还能变好吗?
而这些人说“可以”,他们不仅用自己的双手和热情,救人于水火。
更让我们这些旁观者相信,世道变好,都是从一件件小事开始的。
如果觉得世界的恶太多,不妨提醒自己做个好人
给流浪的人一把伞、一碗面、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就算做不到这些,哪怕只是不歧视、不嫌弃、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优越感,用平等的姿态,去对待他们,也是一种善意。
生活的剧本千千万,谁能保证下一个陷入窘迫的角色不是自己?
有句话说的好:“如果我们注定都会成为生活的乙方,那我们在做甲方的时候,不妨尽量善良一点。
点个在看,保护弱者,其实也在是在为自己兜底。
或许你还想看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点击 关注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生活馆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