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7月份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全球通胀压力居高难下。国内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多地频发,叠加高温多雨不利因素,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是有所加大的。综合来看,7月份我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运行基本平稳。
作者:田进
封图:图虫创意
导读
壹  ||对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的原因,付凌晖介绍,7月份,受多地疫情散发、汽车销售有所放缓等因素影响,社零总额增速比上月有所放缓。
贰  ||从年初开始,投资便被寄予厚望。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年初多次在会议中提及“基础设施投资要适度超前”。专项债的发行速度显示着政策层推动投资增长的急迫性。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19812亿元,同比增长5.7%,比1-6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870亿元,同比增长2.7%,相比6月回落0.4个百分点;7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8064亿元,同比增长16.6%,比上月加快2.3个百分点。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7月各项经济运行数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数据发布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7月份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全球通胀压力居高难下。国内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多地频发,叠加高温多雨不利因素,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是有所加大的。综合来看,7月份我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运行基本平稳。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了全年5.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而上半年GDP实际同比增长2.5%、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按照上半年的增速计算,要达到这一目标,下半年的经济增速至少到达到7%-8%。
对于中国经济的下一步走势,付凌晖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从当前来看,经济目前还是处在恢复进程中,市场需求的制约作用还是比较大,企业经营的困难还比较多,经济回升的基础还有待巩固。尽管面临这些困难和挑战,但是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明显,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一系列防住疫情、稳住经济、保障发展安全的政策措施作用下,经济有望恢复向好,运行在合理区间。
7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三季度至关重要。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进一步生效,下大力气巩固经济恢复基础,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优先保障稳就业、稳物价目标实现。
多项数据增速放缓
数据显示,虽然7月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在继续扩大,但增速出现小幅度下滑——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19812亿元,同比增长5.7%,比1-6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7月份环比增长0.16%,相比6月回落0.79个百分点。
细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7月国有控股投资与民间投资增速的差距进一步扩大。2022年1-7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7%(1-6月为3.5%),远低于国有控股9.6%的投资增速(1-6月为9.2%)。作为对比,2021年同期,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3.4%,国有控股同比增长7.1%。
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呈现下行态势。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9462亿元,同比下降6.4%,降幅比1-6月份扩大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60238亿元,下降5.8%。
从销售看,1-7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3.1%,降幅比上半年略有扩大,但低于1-5月份降幅;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8.8%,比1-6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降幅收窄。
付凌晖表示,尽管最近有些地方出现了房地产项目交付问题,但从全国看,大部分施工期在两年以上,接近交付期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进度保持平稳,总体风险是可控的。总的看,房地产市场呈现下行态势,当前整体上处于筑底阶段。随着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因城施策效果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对于经济的影响会逐步改善。
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类似,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仍延续着6月份的恢复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相比于3-5月的负增长,近两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实现正增长,但相比6月回落0.4个百分点。总体上,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6302亿元,同比下降0.2%。
对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的原因,付凌晖介绍,7月份,受多地疫情散发、汽车销售有所放缓等因素影响,社零总额增速比上月有所放缓。具体来看,一是由于出行类商品销售有所回落。受汽车促消费政策效果边际减弱,叠加市场淡季和石油价格下调等影响,7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7%和14.2%,分别比上月回落了4.2和0.5个百分点。这两类合计拉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4个百分点,影响比较大。二是部分居住类商品销售比较低迷。7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建筑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6.3%和7.8%。
在备受关注的消费物价方面,数据显示,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7%,同比涨幅创下了自2020年8月以来的新高。其中,猪肉价格、鲜菜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0.2%和16.9%。
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周景彤表示,分结构来看,呈现出食品价格上涨与非食品价格下行的背离趋势。一方面,猪肉、蔬菜成为推动食品价格上涨的主力。由于猪肉产能持续出清、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粮食价格高企抬升饲料成本等原因,猪肉价格上涨给食品价格带来较大支撑。蔬菜价格在高温天气和季节性因素影响下也呈现明显上行趋势。
另一方面,周景彤表示,能源价格下行、疫情反复导致非食品价格小幅回落。受国际能源价格下跌影响,中国国内汽油、柴油价格下行。疫情局部再次反复,对居民能源和服务消费价格也形成拖累。综合来看,7月份猪肉价格上涨和原油价格下降形成一定对冲,CPI同比涨幅虽进一步扩大但略低于预期。
下半年增长预期
从年初开始,投资便被寄予厚望。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年初多次在会议中提及“基础设施投资要适度超前”。
专项债的发行速度显示着政策层推动投资增长的急迫性——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41万亿元,2022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基本发行完毕,比以往年度大大提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从历史经验看,基础设施建设从启动到全面展开需要一定的时间。今年上半年围绕着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排和部署,这些工作的效果也将在下半年会更加突出。基于此,张立群判断下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将会达到两位数的增长。
为提升消费,今年以来促消费政策也频繁出台。如7月29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是推动消费继续成为经济主拉动力。除个别地区外,限购地区要逐步增加汽车增量指标数量、放宽购车人员资格限制。打通二手车流通堵点。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鼓励地方对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等予以适度补贴或贷款贴息。
张立群表示,下半年消费恢复的有利条件正在逐步的蓄积当中。包括疫情防控对消费的影响正在不断地减退、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的工作成效正在不断的显现。两方面因素支持下,下半年消费的底部回升趋势十分明朗。
作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进出口总值则在2021年经历21.4%的历史新高增速后,1-7月仍在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出口13.37万亿元,同比增长14.7%;进口10.23万亿元,同比增长5.3%;贸易顺差3.14万亿元,扩大62.1%。
尤其显著的是,以美元计算,7月份贸易顺差1012.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总体上,进出口总值56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出口3329.6亿美元,同比增长18%;进口2317亿美元,同比增长2.3%。
从目的地来看,7月份对日本和东盟的出口同比增长分别从6月份的7.8%和28.1%增长至18.5%和32.0%,而对欧盟的出口同比增长也从6月份的17.3%强劲增长至22.9%。
主要产品的出口方面,7月份,汽车及底盘出口同比增幅从6月份的21.9%飙升至64.1%,创下2月份以来的最高单月增幅。此外,7月份汽车零部件出口同比增幅也从6月份的13.6%跃升至26.6%;这是自2021年8月以来最快的月度增长率。其他主要产品中,手机出口同比增幅从6月份的2.8%下滑至7月份的-10.2%,而家电出口同比增幅则从-13.3%改善至-8.2%,但仍深陷负增长。
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表示,预计8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将放缓至10%左右。但是,由于海外耐用品消费需求大幅萎缩、发达经济体持续高通胀导致家庭实际收入逐渐减少、补充库存需求萎缩,以及美国、欧洲和日本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大,中国的出口可能将在今年下半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经观头条 | 央企医疗集团整队,国家“医疗二队”来了
张维迎,一个经济学家的“皈依”
【首席观察】“多难”之下 央行货政报告的新提法和新信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