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老育。
最近,新闻里又出现了“家暴”字眼,不过这次,新闻中案件审理的并不是家暴本身。
今年的3月和5月,67岁的贵州女子杨某和47岁的潘某英因为重婚罪被贵州三穗县人民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和拘役4个月。
两人都因为家暴逃离上一段婚姻,在没有离婚的情况下离家而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平静日子后,两人又因为重婚承担了刑责。
01
逃离家暴后的平静被重婚罪打破
杨某在1978年和丈夫结婚,婚后生了三个孩子,丈夫酗酒,不管家,她一个人负责家里的农活。杨某背着小孩去栽秧、打谷,丈夫要么不去,要么去了以后就喝酒,在田间睡觉,回家后喝醉的丈夫还对她拳脚相加。忍无可忍之后,杨某选择离家出走。
图源:红星新闻
出逃后的杨某在福建与杜某相识,两人回到贵州省大方县一起生活,杜某也知道杨某并未与丈夫解除婚姻关系。杨某在1997年生育一女,2010年1月19日,杨某又用名字、出生年份都修改过的假身份信息与杜某办理了结婚登记。
同在贵州的潘某英也有相似境遇,她在2002年离家出走,同样遇到全某辉。全某辉在明知潘某英未解除婚姻关系的情况下,与其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然而,重组家庭数年后,潘某英和杨某都被第一任丈夫发现了行迹,并且报了案。
老育想要提醒大家的是重婚罪的认定:除了已婚者又与第三人领取结婚证的情形,在未解除婚姻关系的情况下,与第三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同样构成重婚显然,两人触犯了重婚罪无疑。
02
重婚被判刑,那么家暴的丈夫呢?
但在法理之外,还有人情。
贵州的两名妇女原本都是家暴的受害者,好不容易脱离了魔掌,却又因为不通法律犯了重婚罪,并在数十年后获刑,难免让人唏嘘,网友也因对家暴这一犯罪行为并无处罚而颇有怨言。
但因为此次案件针对的是两名妇女的重婚罪行,审理本案的法官提到:“家暴字样是在检察院的公诉意见中出现的,这不能代表法院的意见。认定家暴对于离婚案件来说很重要,但对于我们(这起)刑事案件来说,家暴是一个情节,而非重点。”而且家暴的事发日期也较为久远,难以取证,所以也没有相关诉讼。
还有网友质疑为何当年受到家暴时两名妇女均未受到相关机构的救助,老育觉得,在几十年前的落后地区,家暴大概率会被认为是家庭纠纷,官方不便介入,更难以通过法律途径有效解决,直接离家远走或许是最有效的办法,这是时代的遗憾。
所幸,随着法治建设的进步和民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关于反家暴的宣传越来越多,司法机关的执行也越来越到位,也有更多的家暴受害者能够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最近就有多地法院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对遭受家暴的受害人进行人身安全保护。
03
家暴因证据不详认定困难
虽然家暴问题可以通过离婚程序解决,但是实践中对于家暴的认定,却并没有那么容易,家暴诉讼离婚也并不乐观。
家暴难以认定主要是因为家庭暴力本身就具有隐蔽性,再加上很多当事人被伤害后不懂得如何正确取证,长期遭受家暴还会造成被害人的心理问题,更难以维权,还有为了孩子再忍忍……诸多因素叠加,导致了家暴诉讼离婚难的困境。
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研究团队发布了《2017-2020年千份涉家庭暴力离婚判决书分析》。在1073份离婚诉讼判决书中,94.8%的原告是女性。
全部样本中超95%的原告称被告曾对其实施过殴打,其次是辱骂、恐吓威胁家暴的形式已经扩展到了情感冷遇以及言语辱骂、经济控制等其他形式。
在1073份离婚诉讼判决书中,无家暴相关证据或者证据情况不详的占到了68%,仅提交了一份孤证的就占到一半以上,难以达到民事诉讼证据认定所要求的标准。
图源: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
除了人身伤害,情感冷遇、言语辱骂这些更隐蔽无形的伤害依然属于家暴范畴,尤其是对于全职妈妈这一群体,由于经济来源只能依靠丈夫,很容易遭遇经济控制,以及由此引发的言语威胁、精神暴力等等,但这都很难被认证甚至受害人自己也难以意识到
在家庭关系中,亲属之间发生的一切暴力行为都属于家暴,比如打小孩、打伴侣(包括同居情侣)、打老人等。除此之外,威胁恐吓、经济控制、强迫性行为、生病不给治疗也包括在内,只要是为了控制对方,伤害了对方的身体或者心理,就算是家暴。
家暴更不是家事,情节严重的甚至会触犯刑法。所以在遭受伤害时,一定要寻求帮助,“忍一忍就过去了”、“他不是故意的”、“没什么大不了”这些想法都不可取。
04
面对家暴,尽可能保留证据
首先,遭受家暴时要反抗并且保护好自己,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其次,及时求助,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反抗就要向外求助。可以向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联单位反映或者求助。也可以直接选择报警,反家暴法明确规定,公安机关接到有关家暴报案后应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还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等。
再者,就是十分重要的保留证据的环节,家暴证据不达标是起诉离婚失败的重要原因,所以无论是家暴认定,还是后续的离婚、赔偿等都需要充分的证据。相关证据包括视频资料、施害者的悔过书、警方的出警记录、警察出具的告诫书、医院的伤情鉴定报告,这些都是可以证明家暴行为的证据!有了证据就可以到法院起诉离婚、要求赔偿,甚至让施害者承担刑事责任。
当然,对于一些非身体伤害层面的家庭暴力的证据还需要官方的进一步解释,在举证本身就困难的情况下,一些无形的伤害更需要相关认定标准。
-END-
面对家暴,可以通过离婚程序解决。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或是像新闻中的贵州女子那样不懂得如何依靠法律程序,或是像许多受害人因证据不足起诉失败的案例并不少见,所以拥有相关的法律常识和自我保护手段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相对弱势的妇女、儿童、老人等,这不仅仅需要个人的努力,相关机构的宣传和援助工作同样重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