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别人的女儿
是一个系列,是想跟年轻姑娘们聊的天,
不能免俗,总有想啰啰嗦嗦的时刻,
别烦到自己女儿,跟空气中更多假想的年轻人分享吧。
以前还有七八篇的,如果感兴趣,
可以去公号界面用这个标题当关键字搜索:
昨天朋友聚会。

都到了子女上大学的年龄,有男同学说起,现在女孩子要早点谈恋爱,最好上学期间就搞定,因为高素质女孩多,以后越来越难找,得趁早下手。
说这个话的人本人,当年上大学时候连女生宿舍楼下都没去过,尽忙着踢球打牌。
席间还有离婚状态的男士,大大咧咧表示:“够了够了,不想再要婚姻了,现在挺好。”
然而离婚男士也认同说,女孩子要说不想结婚不是好事,说不定以后会后悔。
双标来得迅雷不及掩耳,都是很体面的正常人。
最近还很流行骂台湾的蔡女士,嘲笑台湾人找了个未婚未育的女子当领导人,她怎么能懂得协调呢,怎么能懂得牺牲呢?
可是那边厢已婚已育的老年女人佩洛西,就是懂得忍耐牺牲的女性吗?好像也不大对吧。

如果是男政治家,我们嘲笑他们脑残,胖或者呆,说话离谱,用心险恶,虚伪,都有,唯独不会去说人家的婚恋:“看,肯定是哄不好老婆的,怎么有能力管理国家呢?”
每个女人的一生,都要面对无数次类似的提醒:
女人找工作不如清闲一点,好照顾家庭,兼职做做也蛮好;
当妈妈的怎么可以异地工作呢,毕竟爸爸再能干也代替不了妈妈的陪伴;
你是女人哎,怎么可以这么不讲究仪容,怎么可以住的地方这么乱;
女人的家庭不幸福,事业再成功也是有缺憾的;
……
无论初入社交场,还是爬上权力高地,都须要面对这些。对女性和男性的双标,是超越阶级的一种系统性的习俗。
也超越善恶,亲属血缘。很有脑子的好人,也会忽然在某一个小问题上俗套起来,平常对自己很好的叔叔伯伯、亲密爱人、甚至女性长辈,也在某一秒横跳到男性那个阵营里去,偶尔一句话让你心凉。
年轻姑娘,最好早点有这个认知,尽早摆脱掉愤怒,用一种接受的心态看:这些人未经教育不会反省,我们不能被他们伤害和阻碍。
现在好像有另一种潮流,年轻姑娘们似乎对传统爹味文化很抗拒,因此激烈反对。我有时候觉得,那种气愤,也会给自己带来限制,躲一根箭容易,躲一个铺天盖地的网兜可太难了,会不会消耗太多力气?
就像车轮快速驶过泥坑,那不就是泥点子嘛,阻挡不了车轮的前进。又或者我们是茁壮的花朵,我们要从栅栏里开出花来,而不是去顶着拆栅栏。
变强大,是唯一出路。
只有过着精神丰饶的生活,才有能力在被贬损忽视的时候笑着挡回,不伤毫发。
至于女子难嫁是不是现状,那个百分比,远远没有你是不是想恋爱,想结婚,你遇到的生命体验是不是精彩美好,来得重要。我们都不是为了统计学结果里站队的顺位活着的,自我最大,这个自我在职业、婚姻、繁衍、财富等问题上是否打败了中国80%的同龄人,不再会有人来排名了。一切都会是最好的安排。除了你自己去追求想要的人生,别的都没有什么大不了。
题图是一个印尼艺术家做的女权主义话题的书,喜欢这句话: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
每个女孩的个体体验,构成了性别政治需要关注的话题,每一个……不仅是被拐卖被殴打被谋杀的,还有都市里哒哒走过的每个外表光鲜的女人受过的忽略,都值得被讨论。
今日好货
懒得做饭的时候,可以卤一切。
群里女生试用过要求再买的料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