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泽平团队

事件: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7%。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7561亿人民币,前值 51700亿人民币。新增人民币贷款 6790亿人民币,前值 28100亿人民币。M2货币供应同比12 %,前值 11.4%。
7月金融数据大幅低于预期,总量回落、结构不佳,一方面是前期冲量透支、基数等季节性因素影响,更重要的是反映当前信贷需求偏弱,经济复苏基础不牢固,需空中加油,防止二次探底,关注近期MLF操作和LPR报价。
1、2022年7月金融数据呈现以下特点:
1)新增社融创6年新低。7月社融增速10.7%,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新增社会融资规模7561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3191亿元,创近六年新低。反映当前复苏基础不牢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从结构上看,表外融资和政府债融资对社融的支持力度减弱,信贷再次转为拖累。
2)信贷增速回落,结构不佳。金融机构口径信贷余额同比增速为11%,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结构上,企业短贷多减、中长期贷款少增,再现票据冲量;居民贷款短贷多减,中长贷少增幅度扩大,仍待改善。
3)M2、M1高增,供给强于需求。M2、M1增速较上月分别上升0.6、0.9个百分点。M2与社融倒挂,反映宽货币难以从供给端释放到需求端。
4)近期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充裕,宽货币延续,宽信用是发力重点。2022年4-7月,DR007中枢水平降至1.8%,持续低于政策利率2.1%。进入8月,DR007下行至1.4%,资金淤积在银行间市场。主因是房地产、地方基建、民营投资等宽信用渠道受阻,因此,未来政策的重点是宽信用,这需要发力稳楼市、增加地方政策性金融工具、激发民营经济信心。MLF操作空间不大,但LPR仍有下行空间,有助于稳楼市、稳信心。
5)展望未来,经济正处于复苏早期;通胀温和,尚不构成政策掣肘;经济增长基础不牢,需空中加油,稳增长应优先于防通胀。经济刚刚走出低谷,露出复苏的苗头,但基础仍不牢固,就业需要改善,居民收入需要改善,餐饮旅游建筑等行业需要改善,停贷、村镇银行等金融风险需要化解。因此,政策要继续加大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巩固经济复苏的势头,稳增长是当前首要任务,空中加油,不进则退,防止二次探底,信心比黄金重要。同时,要避免货币超发和大水漫灌,防止未来的通胀风险。
6)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不是宽货币,而是宽信用,狭义货币已经相当宽松,甚至出现“堰塞湖”现象,资金堆积在银行体系内,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主因是房地产、地方基建、民营投资等宽信用渠道受阻,因此,未来政策的重点是宽信用,这需要发力稳楼市、增加地方政策性金融工具、激发民营经济信心。
7)从各方面形势来看,房地产到了出手的临界点,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当前关键是三大任务:稳楼市、保交楼和房企重组,通过放松前期偏紧的调控政策支持刚需和改善型需求,通过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建立房地产纾困基金并配套金融工具支持保交楼保稳定,通过支持优质房企尤其民营房企并配套AMC等进行行业内并购重组。作为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房地产稳则经济稳。
相信经过长短结合的措施,加上以“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金融稳定、房地产税”为主的二次房改,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望实现软着陆。
2、7月存量社融增速10.7%,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新增社融创近六年新低
7月存量社融规模3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新增社会融资规模7561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3191亿元,创近六年新低。其中固然有前期冲量透支信贷、基数效应等短期因素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反映当前经济复苏基础不牢,停贷、村镇银行等金融风险事件冲击,银行降低风险偏好,影响信贷投放。
从社融结构来看,表外融资、政府债券的支持力度边际减弱,信贷再次转为拖累。
1)表内信贷再度转为少增,结构不佳。7月社融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4088亿元,同比少增4303亿元。
2)表外融资表现平稳,延续回暖。7月表外融资减少3053亿元,同比少减985亿元。其中,新增未贴现票据减少2744亿元,同比多减428亿元,月末票据利率走低、表内票据多增,银行再次开启大规模票据冲量,侧面反映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不足。新增信托贷款减少398亿元,同比少减1173亿元,主要受去年低基数效应影响。委托贷款89亿元,同比多增240亿元。
3)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小幅增加,环比回落。7月政府债券净融资3998亿元,同比多增2178亿元,环比大幅回落1.2万亿元。上半年专项债集中发行,本月受国债冲量和低基数效应影响,政府债融资同比仍持续多增。但随着低基数效应消失,专项债“弹药”不足,政府债将转为拖累社融。
4)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债融资同比少增,股票融资转为多增。7月企业债券净融资734亿元,同比少增2357亿元,主因城投债发行、净融资同比、环比大幅下滑。7月新增股票融资1437亿元,同比多增499亿元,7月国内股市整体呈现震荡态势。
3、信贷增速回落,结构不佳
总量上, 7月金融机构口径信贷余额同比增速为11%,较前值低0.2个百分点。新增人民币贷款6790亿元,同比少增4010亿元。贷款超预期大幅回落,反映当前实体经济需求不足,复苏基础不牢固。
结构上,企业贷款方面,短贷多减、中长期贷款少增,再现票据冲量。7月新增企业贷款2877亿元,同比少增1457亿元。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同比分别多减969亿元、少增1478亿元、多增1365亿元。企业短贷、中长期贷款回落,票据冲规模再现,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
居民贷款方面,短贷多减,中长贷仍待改善。7月居民贷款增加1217亿元,同比少增2842亿元。其中居民短贷减少269亿元,同比多减354亿元,主因居民消费需求不足,7月服务业PMI为52.8,较上月下滑1.5个百分点。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1486亿元,同比少增2488亿元,仍未恢复多增态势,主因停贷等信用事件冲击,居民担忧期房烂尾风险,购房需求低迷。7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数同比下降34.3%,成交面积下降33.4%,降幅均比6月有所扩大。
4、M2、M1同比增速较上月分别上升0.6、0.9个百分点。M2与社融背离拉大,反映供给端难以及时释放到需求端。
7月M2同比增速12%,较上月上升了0.6个百分点,反映出财政投放加速。而社融增速大幅低于预期,社融与M2趋势继今年5月后再次出现背离,信贷供给端难以传导至需求端,宽信用进程一波三折。
从结构来看,1)企业存款减少1.04万亿元,同比少减2700亿元。居民存款减少3380亿元,同比大幅少减1.02亿元。受季节性因素和去年低基数影响,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同比少减。2)财政存款增加4863亿元,同比少增1145亿元。7月是缴税大月,但因7月下旬国开基础设施基金、农发基础设施基金已完成首批项目资本金投放,释放基础货币,提振M2。3)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8045亿元,同比少增1531亿元。受银行考核的季节性影响,季初商行将一般存款重新转化为理财产品。但因A股震荡行情,居民和企业存款搬家积极性不足,居民和企业的投资意愿相对谨慎。
7月M1同比增速6.7%,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M2与M1剪刀差缩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