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个ADHD(注意力缺乏多动冲动障碍,国内俗称多动症)孩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其中的辛酸大概只有ADHD孩子的父母才能体会。
不停地被同学家长投诉;干什么都磨磨蹭蹭,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情绪说爆就爆……妈妈用尽了各种管教方法,却一点也不见效。
最要命的是,明明家长已经很努力,却总被冤枉“不负责任”“管教不当”——这就是ADHD家长的日常。
惠之老师是爱到底ADHD教练督导和婚姻家庭治疗师。
国内的很多家长是通过“ADHD与执行力”公众号认识她的。
最近,惠之老师的新书《家有多动症孩子——父母教练手册》上市了!
这本书将系统地介绍ADHD的认知、治疗和教练技术,里面有非常多的案例和实操方法,并且随书配有大量操练工具。
点击图片,直接购买
她从事亲子教育20年,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在美国的时候,作为婚姻和家庭治疗师的她,接触到了很多有挑战性儿童(包括青少年)的家庭,特别是家有ADHD的案例。
当她接触到这个群体后,被深深的震撼:
“在国内做亲子教育这么多年,自己竟然忽略了这个人群,没有意识到我曾遇到的许多有挑战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是ADHD的缘故!也开始明白在帮助这些孩子和家庭时因为不了解ADHD,所以许多貌似有效的方法往往在他们身上不奏效!”
从2019年开始,惠之老师携手爱到底家庭支持中心,开始在国内的家长和学校中开展ADHD认知讲座、家长培训、教练培训等。
这些对很多ADHD孩子家长来说,算得上是雪中送炭。
因为在国内,对ADHD的认识和治疗还都处于起步阶段。
不少ADHD孩子的家长,虽然得到诊断,却不知道除了服药以外,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训练孩子。
也有家长花费高额费用,带孩子做各类注意力和感统训练,却收效甚微。

在此,小编也特意采访了惠之老师,请她聊聊关于ADHD的一些问题。
01
我怎么知道,我的孩子是不是ADHD
问:ADHD孩子一般在几岁的时候,会有明显的表现?
惠之老师:国内一般会在6岁以后做出诊断。其实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会有一些表现,但是一般不易察觉。因为家长很难区分,孩子是性格的原因,还是ADHD。
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和同龄孩子相比较时,那些格外好动的孩子,就会被老师注意到。从而把意见反馈给家长。
但是,ADHD并不只表现为多动,还有的孩子看起来很安静,但是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样的孩子就容易被忽视。
问:ADHD的典型特征是什么?如何与正常的爱动孩子区别?
惠之老师:一般人会从ADHD的名称,即注意力缺乏多动冲动障碍来理解这个人群的特征。实际上这是比较容易被误导的。
除了注意力和多动冲动这些特征外,ADHD人群常常还有情绪控制、工作记忆、时间管理和自我认知等问题。
目前世界上采取比较多的诊断标准有: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的ICD10;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DSM-5。在中国国内还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CCMD-3。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DSM-5的诊断标准,ADHD症状分为两组,一组注意力缺乏,一组多动及冲动。
由此,ADHD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注意力缺乏为主导型、多动冲动主导型和混合型。
至于如何与正常爱动的孩子区别,首先,我们知道ADHD的孩子有注意力缺乏为主导的,所以如果遇到很安静的孩子,也有可能是ADHD。
ADHD孩子中的过动冲动型或者混合型,他们和爱动的孩子区别是什么呢?
对一般父母老师来讲,可能最主要是看他们在学校和家里的学习、社交功能有没有受到严重影响。
比如,我这里接触到很多父母为什么带孩子去诊断,往往是因为作业、纪律和同学关系老是被学校老师投诉,即他们目前的屡教不改的问题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社交生活。
当然,诊断是一件非常严肃和科学的事情。如果你担心孩子有这些问题,最好去专业医院进行诊断。然后才会有接下来的有针对性的系统治疗。
问:ADHD的孩子,在学业成绩上会明显落后于同龄人吗?

惠之老师:不一定。ADHD是神经发育方面的滞后,其主要原因是与基因和脑部神经发育因素有关。
随着对ADHD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包括行为科学、脑部神经科学,越来越多的专家倾向于将ADHD的症状及原因更准确地概括为“执行力功能”不足的问题。和智力无关。
事实上,世界上不少有成就的名人,像迪斯尼、菲尔普斯、金凯瑞等,都是ADHD。
当然,如果没有及时诊断,缺乏正确认知和相应的支持环境,许多聪明的ADHD孩子在学业压力小的时候成绩还不错。
但随着学业加重,因为不被理解造成心理的问题,以及执行力的不足,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绩。
我接触不少这样的案例:小时候被标上“聪明”的标签,青少年时期一下子成为“学渣”。
还有一点,因为目前教育环境和评估体系,对ADHD这些执行力不足的孩子挑战很大。所以很多ADHD孩子的学业成绩都不太理想。
大家看到媒体经常出现的陪孩子做作业的梗,可能不少都是ADHD孩子。
问:对于表现为单纯注意力缺乏的ADHD孩子,家长怎么才能发现他们呢?
惠之老师:这些孩子,不容易被留意到。
他们中间,有的天资聪颖,虽然上课无法专心听讲,但成绩依然过得去。
这样的孩子,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在时间管理、优先序、情绪等方面遇到困难时,才会被家长留意到。
他们中间,有的资质一般的孩子,本来可以有更好的表现,却因为注意力的问题而影响学业。他们很容易被认为不聪明,不用心。
另外,大约80%的ADHD人群同时会有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障碍,比如学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对立违抗、睡眠障碍、过敏、高功能自闭症等等问题。
所以,有不少人可能被诊断为抑郁症焦虑症,却不知道他们有ADHD。
ADHD没有及时有效地干预,有比较高的概率发展成为焦虑症抑郁症的。因为ADHD很容易被认为是个性、行为或者道德品质问题,而被忽略。
02
当孩子被诊断为ADHD,家长应该做什么
问:一旦孩子被诊断为ADHD,父母在心理上可能要面对很大的冲击,要如何面对这种心理压力?
惠之老师:Dodson博士是一位专注ADHD的美国专家,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接触到了上千ADHD的案例。
他告诉人们,如果你觉得ADHD人群是障碍,那你怎么解释在美国有那么多的ADHD,而且非常有才能呢?
他指出,ADHD和非ADHD 人群是脑部神经运行机制不一样。ADHD人群的做事原则是以兴趣、竞争和紧迫性为导向的。
基于ADHD孩子的做事原则,找到他们做事的独特秩序,是能够帮助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质的。
我个人比较推崇Hallowell博士的“优势理论”:不仅仅是生存下来,而是要活出丰盛的生命。
我还记得在美国时,有个9岁女孩的妈妈,来到诊所寻求治疗。她的孩子刚被诊断为ADHD。她很难过,希望可以尽快治好她的孩子。
后来,我就给她讲了优势理论,她听完,眼睛都亮了,因为她明白了,ADHD孩子依然可以有很美好的未来。
ADHD孩子的家长,可以做什么?
惠之老师:目前,ADHD的社会认知普遍很低,父母特别难。
因为孩子的行为问题,常常被周围的亲人朋友指责是自己管教的问题。
父母需要寻求专业的支持,同时,父母真的需要抱团,互相支持和鼓励,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
从2019年年初,我们就建立的微信群“惠之妈妈朋友圈”,就是聚集了孩子被诊断或者疑似为ADHD的父母的线上互助群。目前有超过3000位家长。父母们在这里可以倾诉、吐槽,还有经验交流和资源分享。
另外,爱到底家庭支持中心目前正在计划下一步做线下的父母互助群。
问:ADHD的诊断治疗流程一般是怎样的?要去哪些医院诊断?费用如何?
惠之老师:在国内,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当地的儿童医院,或者三甲医院的儿科。可以挂保健科,有些医院会归到神经科或精神科,也有儿童医院或精神医院会开设多动症这样的专科。
诊断特别需要医生的临床经验。医生会通过问卷了解孩子的行为模式、小时候的经历等,最后做出诊断。
目前在国内因为医疗资源有限,一般问诊时间很短,很多医生在诊断后会建议服药,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为家长解答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缺乏公众教育和指导”。很多家长得到了一个诊断,却还是一头雾水。
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写这本书的原因之一, 希望能够帮助父母了解专业医生如何诊断,孩子被诊断后如何从整全系统去帮助孩子。
比如,书中谈到,公认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药物加行为训练。
而行为训练,是在家庭和学校创建对ADHD友好的环境下,当然最好能有专业机构支持,一起合力,对ADHD孩子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行为训练。
在很多国家,比如泰国、新加坡、美国,孩子一旦被诊断,可以享受特殊服务的支持。
学校的咨询师、治疗师、心理学家会为孩子定制一个个人的教育计划,包括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作业量的调整、考试延长时间等等。
在国内因为没有这样的服务。建议家长积极主动和老师、学校沟通,提供一些具体的支持清单。
同时也要提醒家长,不要乱投医,很多训练,可能花了很多钱反倒无效。
这些具体建议在新书都有详细叙述。
ADHD孩子需要同时做心理治疗吗?
惠之老师:如果没有心理障碍,比如抑郁、焦虑等,不必做心理辅导。有些孩子因为在社交上的挫折,可能会造成心理困扰,是可以去做心理辅导的。
因为ADHD孩子的问题是“知道,可是做不到”,和执行力有相当大的关系。所以,有些对ADHD不了解的心理咨询师,咨询治疗效果就要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做了心理咨询的孩子会来到我这里。
所以,如果家长找心理咨询服务,最好找有ADHD知识背景的心理辅导师。
在美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出现了ADHD教练这一职业,其实就是为了满足ADHD人群和家庭的需要。
ADHD教练,这个名字很中性也很积极,不会给寻求教练帮助的人带来心理的负担。
因为ADHD人群的执行力不足,他们需要ADHD教练去帮助他们发挥他们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训练并提高执行力,扬长避短,满足学业或者工作的需要,从而拥有丰盛的人生。
我和爱到底家庭支持中心已经在有系统地培训这样的教练,目前已经有一批有专业装备,并且有职业伦理约束的爱到底ADHD教练在做团体教练和一对一教练服务。
03
ADHD孩子的社交问题,怎么解决
问:如何处理ADHD孩子的社交问题?
惠之老师:ADHD孩子社交普遍滞后于同龄孩子,挑战很大。需要家长的陪伴和训练。
与非ADHD孩子不同的是,既要让他知道社交的原则,又要帮助他让他做到。
怎么做到呢?根据他的特点来进行训练,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我在书中也是有详细的实操建议。
问:有的ADHD孩子可能会伤害周围的小朋友,家长要怎样处理?
惠之老师:超过半数以上的ADHD孩子,都有过被欺凌或者欺凌他人的经历。比如,他们因为自我认知、反应抑制和情绪控制等问题,可能不知道怎么参与游戏。
他的参与方式不对,又不懂得表达,因此就会“欺凌”别人。其实是他不会用正确的方式跟别人互动。
同时,也正因为他们这方面的问题,也容易被其他孩子欺凌或者孤立。
如果在学校里有这样的问题,建议家长提前与老师沟通,告知孩子的特点以及父母在家所做的,请老师帮助规范孩子的行为。
“每日行为报告表”就是一个家校联动的实用工具。
在这个表中,罗列几个老师家长比较关注的问题行为,比如其中一项可以是“不能碰别人”,按程度1到5分,1分就是不好,5分就好。
家长可以把这个表给老师,老师在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打分。然后,家长可以根据分数情况,建立积分奖励制度。
如果孩子在学校问题行为比较严重的,有可能需要家长陪读。
对于ADHD孩子的一些行为问题,多少都有方法可以去帮助孩子解决的,关键是父母和老师要去了解ADHD,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问:ADHD可以在线问诊吗?像一些边远地区,就近无法诊断怎么办?
惠之老师:对于ADHD的诊断,临床经验很重要,因此需要面对面看到孩子,一般比较难在线上诊断。
对于边远地区,建议尽快到就近的大城市就诊。
不过,对于边远地区,除了就诊不方便,只要有网络,关于如何养育ADHD孩子,如何执行力训练等,可以下载爱到底App,看有关ADHD的国内外大师的视频;或者参加线上的团体执行力训练课程。
当然,如果喜欢文字阅读,这本书将是父母的好帮手—里面为针对具体场景(包括作业磨蹭、拖着不睡觉、电子产品使用、社交困扰等等)的训练,提供了理念、原则和实操工具。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第三届ADHD宣讲日即将在8月19日晚上启动,活动将持续到20日晚上结束。
本届宣讲日再次邀请国内外ADHD和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国内深陷“多动症泥潭”的家长,从事教育、儿童发育行为、康复的专业人士,带来最新的学术理论、医疗实践、行为训练案例的资讯。
点击“在看”
认识ADHD-因你独特,所以传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