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将爷
大家好,我是老将!很久没这样开头了,今天要和大家拉近距离交交心。
这段时间,我写作状态有些“虚脱”,除了不够勇敢,还有天气太热心躁。但,更多还是自己想思维转型。
一个写手,如果过度重复自己,就离被抛弃也就不远了。
尽管写作环境逼仄,但我也认为,写作也必须自我反思,不能掉进功利陷阱和价值迷失。
今天就借最近热点,见人见事,用情用理,说些我内心多么痛的领悟。
前天,我写了《剖析“致在海南南京游客的一封信”:包机接回和免费住酒店都是真的》,阅读量是8.4万,只有45人打赏。
这个打赏数量,创下我近两年的最低值,内心当然有些不是滋味。
当时,我在留言区和网友这样互动:
就连这样的留言,在精选上墙后,也还是被屏蔽了。
这确实是“理性输给情绪”的年代,我如果选择批评和追问,这个话题我定然能获得三百以上打赏。
但,这次真不是我不勇敢,在害怕批评遭到删稿封杀,而是我在叩问良心后,觉得不应为批评而批评。
我对南京的那封网传信件,在第一时间进行细节核实,想把政府公共服务最准确的信息传递出去。
当时,我打了很多电话,直到后来打通了12345,才确定不是谣言。
在文章中,我强调这么重要的公文信息,却有那么多错失,连“南京发布”等平台都看不到,实在不该。
这实际上就是我的议程设置。
就在我文章发出的第二天(昨天)中午,“南京发布”就发出这条信息:
比起之前那封公开的官方文本,这次“南京发布”修改提升太多了,更加准确、规范、理性。
一直以来,我有种判断,就是写作的最大价值,是挖掘出事件真相,推动问题及时解决。
很显然,对南京这事,我觉得也是“与有荣焉”。
但是,那篇文章为什么不像过去那样,得到很多读者打赏呢?
我一直是批评性写手,这些年,文章基本上都是批评性的,特别是对权贵资本的违法失德,长期炮火很猛。
而那篇文章却用了很大篇幅,对南京接回在海南游客并提供免费酒店的做法,进行了表扬。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这篇表扬南京包机接游客的文章,尽管我很努力挖掘真实性,理性评判价值,但打赏者稀薄,甚至有人质疑我拿了南京政府部门的公关费。
这不是在轻贱南京,也不是在侮辱我的写作,而是人格矮化和思维固化。
我批过南京多次,除了前些天的吴啊萍供鬼,关于防疫,我就写过南京“把洋大人舔得一比吊糟”以及“䘵口机场的南京大萝卜大战德尔塔”,都绝对生猛。
不过,写批评文章久了,我也在提醒自己,对政府和公权力的善举,是不是也要有表扬的选择?
假如你是被困在海南的游客,你属地的政府部门组织包机,通过提供免费酒店,来最大程度提高防疫效率,降低防疫成本,提质民生服务,减轻疫情传播,你觉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我是会感动和认同的。
正因如此,我才在文中赞扬南京做法。
当然,也提出信息本身错失太多,连“南京发布”没有报道,推动议程进展。
同时,我还提出政府包机接游客和提供免费酒店隔离服务,需要面对公众对程序正义以及公共财政使用合理透明的质疑。
从网友反馈来看,大家普遍在赞扬南京接回游客的做法,少数人也批评了这是“拿公共财政作秀”。
对此,不难理解。毕竟,网上连到海南旅游的普通游客都在被骂,南京这种做法自然会让一些人觉得是在掏他们的腰包。
但,我也想说,我们诉求的现代政府,不就是这种服务型政府吗?我们的公共财政使用,不就应体现在解决民生痛点难点上?
以我的公共管理素养来看,包机接游客和提供酒店这样的公共服务,算是最能看得见的公共透明了。
像包机接游客和提供免费酒店服务,甚至也不会花费多少公共财政。比如包机可能是政府协调的,而提供酒店同样可能是通过公益资源服务产生的。
这些观点和逻辑,都是立得住的,但是,这篇文章得不到大家赞赏,也在提醒我,批评性弱化,赞扬性凸显,从调性上讲,并不符合我的写作风格或者说是风骨。
这是因为,政府部门做好事做善事,背后有大量官媒在歌颂,甚至还有大量发帖拿钱的在赞美。
考虑到“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民间表达价值认同时,当然要警惕表达得过于谄媚。
我一直坚决反对无政府主义,也渴望政府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让社会民生变得更加美好。
但是,赞扬和监督,如何把平衡性拿捏好,值得思索!同时,如何不被网友戾气捆绑,提升理性赞同的勇气,也很重要。
此前,我曾多次推荐过安东尼·刘易斯那本《批评官员的尺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的。
刘易斯是记者,是《纽约书评》专栏作者,两次获得普利策奖,他以“《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为核心,以大量事例写出批评官员的尺度,很有借鉴价值。
刘易斯最令我尊敬的是,他没有简单站在媒体立场,过度强化绝对的新闻自由,而是对强化反思以自我批评来客观看待问题。
现在我也认为,不论是批评,还是赞扬,都是有尺度的。
这个尺度,对我来说,更应该是人性、人文、法治、文明。这里面,如何拧清价值序差的差异,真的太重要了。
这里,我想分享自己体会的两个关键词:
一是市场。
一个人表达的观点,到底有没有价值,市场仍是一个极其重要标准。
新媒体时代,公共表达是不应该成为流量的奴隶。但是,这也要一分为二地看。
流量不一定都是好东西,但是,一些机构媒体平台说官话、空话、套话,把几百阅读量对外宣称为几百万,流量其实也是一个照妖镜。
现在很多官媒经常说其某个平台有几千万粉丝,有几亿阅读量。我经常查证比对,很多文章读者寥寥。
如果按其标准,我吹人格志有500万用户,都是过份谦虚了。事实上,我连50万还不到。
宣传浮夸风,本身就是不尊重市场。
这个时代最大的恶,仍是忽略市场的价值。包括对待公共声音,到底是不是客观、公正、理性,还是需要市场这把尺子。
我忘不了霍姆斯这句名言:
如果我们想确定一种思想是否是真理,将让它在思想市场的竞争中接受检验。
同样是政府对待疫情,南京这次得到普遍赞扬,而山东临沂临沭开展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大比武”活动,则被骂出翔了。
市场的评判,也就是民意的价值。
在我看来,临沭这种核酸检测本身就属于劳民伤财、好大喜功、合本逐末和混账行为。
此外,从当地通告来看,相关宣传人员几乎没有任何媒介素养——“大比拼”“大比武”表达有悖公共伦理,诸如“不拍照录像”的警告太过傲慢。
说白了,这就不是什么“政府里面有高人”,而一些部门单位庸官庸才太多了。
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之前浙江炫富公子周劼朋友圈错字连篇,也包括南京接在海南的南京游客的公开信,都写得超烂。
这些事实都说明,只有开放市场竞争,不让人才被权贵资源资源,像周劼这类烂货,才不会混迹于体制内,既丢脸,又误事,还损害政府公信力。
二是动机。
一个不讲事实,不讲常识,不重逻辑,长期使用动机论的人,是不值得托付和依赖的。
对南京包机接在海南的游客这件事,后来留言中,也有不少动机论,认为在海南旅游的有政府公员、官员子女以及体制内人员。
长期以来,我对毫无根据的动机论、大棋论之类的留言,基本都不会放。
为此,一些人还谩骂我“不敢”“同谋”。
今天,我仍以人格志长期坚持理论输出的方式,来给大家说说什么叫“罗伯特议事规则”。
从古至今,质疑动机已经成为国人的惯常逻辑,诸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醉翁之意不在酒”之类的思维定势,渐然将问题讨论推向有罪定论,或者人身攻击。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联邦军工程兵亨利·马丁·罗伯特在主持一次“军民共建”的讨论会时,把场面搞成一团糟。
这位西点军校毕业生后来经过十多年的学习、摸索、实践,在1876年推出了《罗伯特议事规则》。
这个规则,之所以成为推动公平、有序、高效商讨议题的有效方式,最重要的就是“只对事不对人”,避免将讨论的话题只针对人,而偏离事。
按照罗规,对一旦涉及人身攻击和猜测动机的情形,就立即进行制止。这样,就推动问题讨论更加和谐、进步、效率。
如今,我在反思自己写作和生活方式时,也非常注重用罗规来训练自己的公共素养。
这里,我要把《可操作的民主》这句话分享给各位: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基本规则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对南京接回在海南游客这件事,对后台那些猜测是因为游客中有官员子女才这么做的。
我要真诚地奉劝,抱持这样看问题的思维,其实是在自己矮化到随时遭遇降维打击的人生地带了。
这种“对人不对事”,说得俗点,这也就是格局不大。
再举个生活的例子——最近“孙海洋将支付20万给符建涛妈妈”的消息,冲上热搜第一。
孙海洋大家应该知道吧?就是那个找回被拐儿子孙卓的热血男人。
这个因寻亲成名的男人,这两年一系列行为,凸显了一个男人的三观之正,格局之大。
过去有很多案例我不重复,这次孙海洋再上热搜,是因为前两天被拐儿童符建涛的妈妈称,自己因找回孙卓的线索问题,遭到网暴。
原因是有网友攻击符建涛提供了线索,找到孙卓没后没必要抢功,有人还指责符建涛是看中孙海洋寻子赏金,见钱眼开。
为此,符建涛的妈妈日前公开向孙海洋讨要悬赏奖金——当初孙海洋曾在网上将寻子奖金提到20万。
面对符建涛妈妈公开要赏金,孙海洋不仅呼吁网友不要网暴这个儿子被拐多年的母亲,而且公开表示愿意支付20万悬赏。
其实,孙海洋此前曾发钱给过对方但没被接收,找到门去感谢,但对方人不在。
很显然,孙海洋能找回孙卓,是包括符建涛的妈妈在内的大量寻子家长,以及警方以高科技手段共同完成的。
而孙海洋对待符建涛妈妈的方式,无疑更具理性、善良、人格,这其实就是格局。
有人或许会说,这是因为孙海洋是个成功人士,是一个有钱人。
其实,当年丢失孙卓时,孙海洋也只是个街头小商小贩。为什么能在寻子这样的人间疾苦中,他能成为一个既有人格又有财富的新城市精英?
这两年,他的公共行为或许已经说明一切——懂得群己权界,分清私仇公愤,呵护人性伦理,敬畏法治文明。
这样的现代公民,人生不成功,那才是社会之耻!
这个世界最不会辜负我们的,仍是良知、专业、正义。
而对这一切最好的检验,就在于市场和格局。
这里的格局,也可以理解为人格的局限。我们活着,最需要的,就是走出人格的局恨,于公于私,都应如此。
因为我们怎样对待他人,他人终究也会如何对待我们。
这个时代,我们最不应迷失的,是群己权界与差序格局。
我真心感恩这些年遇过的批评与鞭策,也希望自己能通过不断反思和迭代,能够遇上一个更好的自己。
这是我今夜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分享给各位老铁,并祈愿您能思维迭代和格局破境,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勒庞的书是指?)
PS:全文完,共4200字。今天长文,例证较多,上图还设了个考题,真都是掏心窝子的话,也是自己介入社会的心得,有些冗繁,真心希望您能读进去。因为我经过太多人生风雨,真的觉得自己每次精神和现实的飞跃,也都是来自这么痛的领悟!欢迎扫维码与作者交流。微商勿扰,过号勿重复。
推荐阅读(已做超链接,点击以下绿体字即可阅读):
郑州小夫妻眼里的光,到底因何点亮和消失
上海九旬老太过生日买面条遭拒的真相来了:两种叙事,谁悲谁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