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年轻人应该如何找到人生方向?在知识栏目《院士开讲》提问环节,主持人将这个问题抛给了杜祥琬院士。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应用核物理、强激光技术和能源战略专家。
杜祥琬院士今年84岁,头发已经泛白,但精神矍铄,步履沉稳。对于主持人的问题,很多人已经从他的三重身份和人生经历中找到答案。长达60年的科研经历中,杜祥琬一直都在面临变化。“两弹一星”研制、“863”计划、能源战略转型,都是如此。
巨变的世界
坚定的选择
氢,是组成太阳的主要物质。当氢的两种同位素聚在一起后,会瞬间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这是氢弹的基本原理。在杜祥琬成长的五六十年代,世界也像两种同位素一样,充满变化。美苏争霸,军备竞赛,原子弹试验,人们见识到核能的威力。“核能是20世纪的一个基础研究的成果,变成了一个颠覆性技术。”杜祥琬在《院士开讲》中回忆道。
杜祥琬出生于河南南阳。这是一块以产玉闻名的土地,誉为“玉都”。或许是带着父亲的寄托,杜祥琬的名字也带着玉的意象。在传统观念里,“琬”字是指美好的事物,其本意则是“没有棱角的圭”。
这种没有棱角,在杜先生几十年的沧桑人生中总会不经意地体现出来。1956年高考结束时,杜祥琬本来报考了南京大学天文学系,听闻国家正在挑选留苏预备生,便义无反顾地报了名。入选后,杜祥琬来到首都,计划在北京俄语学院学习一年,然后去苏联留学。
一年之后,国际关系出现“变故”,留学暂时搁置。杜祥琬转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了三年。1959年,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在钱三强先生的主持下,国家选派的30名大学生赴苏留学终于成行,杜祥琬得以来到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攻读原子核物理专业。
1962年,杜祥琬毕业,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回国后,他被分配到第二机械工业部九局(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研究院理论部,从事氢弹原理研发,和邓稼先、周光召、于敏等人成为同事。
这是一场看似有些矛盾的奔赴,造出它是为了不使用它。只因为“国家安全”这四个字,这项事业有了最大的意义,足以让一群人努力一生。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于敏等等,都是如此,这其中,也包括杜祥琬。
上世纪九十年代,杜祥琬在核试验场留影
在《院士开讲》中,杜祥琬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当时这些科学家,不管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大家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让民族振兴,把这个当成自己的责任。或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家国情怀,使命担当,这就是‘两弹精神’。”
在特别的日子里,杜祥琬也会“躺平”,但那是躺在一个只有木板和帆布的大通铺里,是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戈壁滩上的帐篷里。条件非常艰苦,这种“躺平”容不下半点颓丧之意,因为一切都是为了氢弹而做的必要工作。
那时的生活总是忙碌的,1966年氢弹原理试验成功之后,仅仅时隔半年,第一颗氢弹就爆炸成功了。很少有人知道这中间的日子杜祥琬是如何度过的,几十年后他也只是回忆说:“那半年,可真够赶的。”
跳入无知
从零开始
时间一晃到了1986年。那年的中国启动了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也就是俗称的“863计划”。所谓863,是86年3月的意思,这意味着从那时起,中国将开始在高技术及产业发展上全面发力。这是一个历经三十年的“大戏”,此间的中国不断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迈进。
这一时期的杜祥琬已近“知天命”之年,而他的“科学履历”也已经足够漂亮了。但杜祥琬仍然保持了他“没有棱角”的秉性。他再次根据国家的需要,改变了自己的方向,投入到了高等激光领域当中,一切从零开始,他用不断的学习来应对。
杜祥琬为自己能献身这一事业而感到自豪。他深知863计划的由来,那是由许多院士的“联名倡议”和“奔走呼吁”促成的。即便在最初的日子里,他也能预感到这将对新时期的科技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杜祥琬(右)和“氢弹之父”于敏在“863”会议上
1987年2月,激光技术主题专家组成立,杜祥琬成为成员并且兼任秘书长,负责制定并实施强激光研究发展计划。四年后,杜祥碗被任命为专家组的首席科学家。如此一来,他身上的责任更重了,杜祥琬带领着一个由多院校、多学科组成的专家群体,在强激光领域展开了“攻坚战”。
杜祥琬曾说:“20世纪物理学突破了已有概念,创立了革命性的新理论,但这并不愈味着新探索的终结。”他认为,一个人就是要敢于对已有的成果说“不”,因为他确信整个科技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
许多年后证明,杜祥琬做得“还不错”,他获得过数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任何人都知道这奖项的分量,而他主持研发的一系列新型强激光技术,让他可以自信地说,中国已经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在科技创新的世界里,杜祥琬总是那个睿智而果敢的人,但对于自己的人生选择,他好像不那么“上心”。杜祥琬常说:“这是时代为自己做出的选择”,似乎他只愿“负责”在选择后开创出一片漂亮的天地。杜祥琬不是“个案”,把个人价值和国家社会的需求融为一体,也是以他为代表的老一辈科研人的价值观念。
“以后虽然从事一些其他的工作,也都是国家需要,还是‘使命担当,家国情怀’,没有离开这八个字。”杜祥琬在《院士开讲》中回忆道。
最近几年,我们这位万金油式的“宝藏科学家”又要拨转马头了。这一次他是临阵受命,进入了双碳研究的领域。所谓双碳,是指“碳达峰”与“碳中和”。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2030年要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个战略将使我们的能源变得更为绿色和高效,对整个国家发展的意义也十分重大。
孔子的那句话仍然是准确的,天底下没有“生而知之”的人。于是,已是耄耋之年的杜祥琬先生,又一次地跳入“无知”,从零开始。
杜祥琬在《院士开讲》现场
触摸知识
寻找回音
如同不发明轮子就不会有车子一样,杜祥琬院士说道:“实现双碳,特别是碳中和,不完全是现有技术就够用的”,而是要发展一些“重大的技术突破”。以可控核聚变为例,杜祥琬院士介绍说,这项突破性技术正在取得进展,将会打开未来能源的大门。
这是一项长期的赛跑,需要年轻一代的接力,正如在六十年代,年轻的杜祥琬和老一辈科学家共事,成为“两弹一星”精神的亲历者与传承者时那样。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杜祥琬很看重科学普及的作用,他期待跟年轻人对话,期待精神的回音。
最近,杜祥琬参加了《院士开讲》,这是一档中国科协“科创中国”联合抖音推出的知识类栏目。在节目中,杜祥琬介绍了“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的最新进展,并在提问环节分享了关于“变化”与“转型”的心得。
杜祥琬在《院士开讲》现场
“这个世界发展得很快,提出很多新的问题,让你来不及想或者来不及消化,所以我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就是你说叫科普也好,对我们自己来说就是学习。一辈子要学习。”
在杜祥琬看来,科学普及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还有科学精神,而科技创新也包括科学普及方式的创新。“要借助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做科普,特别是年轻人比较喜欢的,也包括短视频在内。为此,不光是需要科普的知识,也还需要了解如何来适应这些新的业态和表达方式。”
相比于以往的传播形式,短视频带来的是一种直观高效的体验。杜祥琬院士的这期视频在抖音上线后,已经吸引了超过900万人次观看。没有人会预料自己如何“走进科学”,然而一个舒服的声音、一个让人有莫名安全感的气场,就可能让他与科学有了一点点的缘分。
《院士开讲》节目截图
当许多网友面临“内心焦虑”的问题时,杜祥琬院士也会给出自己的看法。“不外乎两个办法,一个是学习,另一个就是依靠大家、依靠团队,否则是没有办法的。”杜祥琬先生的话虽简单,但这却是他实实在在的“法宝”,网友也会在他的经历中体会到此言不虚。在他们的心里,此时的杜祥琬代表的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本来的样子。
尊重科学、喜爱知识,这一切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抖音自然科普类视频累计播放近330亿次,短视频成为自然知识内容的重要传播形式。在评论区里,“老师好”“爷爷好”“上课起立”也常成为刷屏的语句。此外,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也已经开始“破壁入圈”,他们会用“听得懂的话”跟大家分享知识。
和许多科学工作者一样,杜祥琬先生乐见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他期待科学的路上后继有人。未来的科技之路仍然遥远,这需要无数人走进科学、爱上科学,共同接续其后的故事。
如今,人人学习的时代正在到来,未来也因此变得更加值得期待。命运也是如此——它是如此抽象,因此它的答案必不存在于一开始的“选项”里,而是如杜祥琬的人生一样,在其后的过程中,在打磨和微调中变得具体和有意义。于此,每个人都是一块古朴的玉石,并将在和知识的互动中雕琢出自己的样子。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监制丨沈艺超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丨韩冰
作者丨幽幽之默
图片来源丨 抖音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