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
HR,又称当代互联网导火索
前几天,一位网友曝光了他朋友去某知名互联网面试的经历。
在他公布的对话里,HR对该网站的用户做出了主观且毒舌的评价——
“你知道我们的核心用户都是什么样的人吗?生活里的Loser。”
尽管该公司迅速回应称,“对该事件中的面试官言论非常气愤,经内部调查,该面试官去年底已被劝退”,事件还是迅速引爆热搜。
有网友扒出,这不是该网站HR第一次惹争议了。
早前就有报道称,该司在一高校春招时,面试官炫耀自己家产过亿,还声称该校学生“眼界太低”,“我们团队都来自清北”“996是天经地义”等言论。
后续也是以道歉、并对相关人员处罚批评,才平息了事。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在今年大家神经都格外敏感的就业环境中:
HR们好像个个长了张神嘴,一开口就捅一个马蜂窝。
有面试当场搞歧视的,被面试者放鸽子后发短信问候人家祖宗的,diss求职者不加班就不配找到工作的……
引爆网络的HR与求职者冲突,一茬接一茬。
很多人不解,顶着一个公司的招牌,他们怎么敢的啊?
但或许,一个口无遮拦、肆意冒犯求职者的HR,只不过是一整个职场乱象的一点表面。
01
“口出暴言的HR,
我一拳一个”
近来的HR争议,几乎都来源于求职者晒出的APP截图。
引爆点可以说是非常老套,比如招聘市场长久以来的各种歧视。
大家也都知道它根深蒂固、难以根除,但没想到,2022年了,HR口中的歧视还是可以如此明目张胆。
前有都某公司HR,用脏话辱骂专科应聘者:“专科生是猪”“专科生是傻子”“就值200块钱”……
后有湖南长沙一名毕业生,在与一名HR沟通时,对方质疑其就读的某工商大学不靠谱;
遭该同学反驳后,HR又发出了 “垃圾终归是垃圾”的言论
每逢这种事情曝光,大家都很群情激愤,纷纷吐槽HR不是好东西。
“总感觉现在做HR的,好像素质都不高,把自己当资本家口出狂言,豪横得很。”
进入职场,打工人之间的内部矛盾也层出不穷。
比如上个月,杭州一员工因奶奶病危请假,被HR要求证明是亲奶,引发热议。
该员工称自己已经提供了诊断证明,但HR还一直缠着她给户口本,非要她证明亲属关系。
许多人为当事人鸣不平,觉得HR在类似请假的事上总是“弱者抽刀向更弱者”,动不动就卡这卡那、找存在感。
不过如今,互联网上出现了一种新趋势:
借助网络舆论的声量,事件中引发热议的HR,倒是经常能得到“整顿”。
前文那位被辱骂的专科生,并没有因此自我贬低默默消化,还大胆曝光给了有关媒体,把该公司送上了热搜。
热心网友一通操作,迅速扒出该HR疑似也是专科出身。
一时间,评论区化身大型反羞辱现场
那位被骂“垃圾”的求职者,将聊天记录截图投诉到了平台,客服人员便对该HR的招聘进行了关停。
“证明是亲奶奶”的争议也发酵成了社会新闻。
最后,企业负责人被约谈,公司低头跟员工致歉。

看起来,HR们是越来越难拿捏应聘者和员工了。
往往是这边腔势还没装完,对面已经拿起“武器”准备随时一顿暴锤。
这和今年流行起来的“年轻人整顿职场”风气,不无关系。
在线上,那些被视为心里没数”的HR,会被应聘者怼到哑口无言。

via @我不想上班
反问回去,那都算礼貌的。
惹急了,直接热心建议“你去找生产队的驴吧”

via @我不想上班
线下更是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
“80后加班对领导唯唯诺诺,90后摸鱼装模做样,只有00后工作一年仲裁4家公司,告倒闭两家。”
今年横空出世的“仲裁侠”们,不仅自己敢于和HR们正面PK,将自己的各项权益掰扯得一清二楚;
还会在各大平台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事无巨细传授其他人如何通过法律武器,更高明地和HR对线。
一来二去,HR俨然成了当代打工人最大的敌人。
而对于这届年轻人来说,整顿职场可能不容易,整顿HR还是可以“一拳一个”的。
02
HR迷惑行为大赏,
怎么就“不专业”成这样?
谁也说不明白,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上的HR群体和普通求职者成了对立关系。
在某独角兽公司的HR雨婷看来,或许很多人对HR的想象和误解,还停留在职场白领电视剧——
HR仿佛是老板的左膀右臂,掌握着员工生杀大权,朋友圈里还住着各路大佬人脉通天。
又或是赚得不多,但工作轻松,每天打几个电话聊聊天,就能到点下班美滋滋过小日子。
然而,这种想象越甚嚣尘上,越能体现国内的HR这个岗位,缺乏职业体系和行业规范的无奈现实。
领英2020年发布的《中国HR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一个行业越不成熟,行业内新人HR的占比越高。
调查中,有50.2%的从业者为初级职员,互联网行业是HR初级职员占比最多的行业。
这一定程度上可以印证,为什么那些惹事的HR看上去会如此不专业。
第一,缺乏现代管理规范的私企、小公司,可能压根就没有聘请一位有足够资历的HR。

有时候,你遇到的HR,没准就是身兼数职的老板本人或连带亲戚。
比如前文提到的那位“辱骂专科应聘者是猪”的HR,后来被扒出这位HR是公司法人。
大家才恍然大悟,压根就不是专业的,而且还有底气大放厥词。
至于一些大公司,虽然自带看起来很专业的光环——
但真相是,网线背后的大厂HR,也可能只是一个还没毕业的小小实习。
“一天150的工资,却要顶着公司脸面的压力,时刻谨言慎行。”
雇佣实习HR的现象在大中小厂都很普遍,很多公司认为这活儿有手有嘴就行,成本也大大节省。
HR这个来自西方职业文化的工种,本来就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它至今还常常被轻视为“是个人就能干”
这就带来第二个问题——
专业培训不足,很容易就在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等各方面捅了娄子。
比如曾经有位日语系毕业的应聘者在面试时被HR婉拒,理由是日语能力不足。
但可笑的是,HR连日语资格证书的一级二级哪个更厉害,都分不清楚。
外行很难知道,即便是有数年从业经历的HR,也会有自己细分的专攻赛道。
比如招聘是一块、薪酬福利是一块、培训又是一块,但有时候可能一个偌大的公司,连一个能把退休业务办明白的HR都没有。
企业压缩成本、三份人力工作给一个人干,再普遍不过。
于是很多HR发现,自己明明专业对口,在学校学过不少专业知识——
啥资源配置、培训开发、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打造团队文化……
但到了实际工作中,自己就是个既要招人、又要组织团建,还得管电脑打印机、文件盖章、没纸巾了的打杂的。
“领着3K的工资,劝说8K的员工不要辞职。”
每天在十几个招聘网站来回逛,筛选几百份简历,疯狂打电话预约候选人,忙到鸡飞狗跳。
可悲的是,很多HR都是靠着一个人掰成八个人这一微薄优势,在职场上幸存下来。
03
整顿来整顿去
最后只整顿了个HR
人力行业的不专业,在职场矛盾极度敏感的今天,被加速放大成了打工人与HR之间的矛盾。
在很多人眼里,“敌视”已经形成了:HR=HuaiRen,人事部=不是人。
入职开出的薪酬待遇太低?是HR压缩人力成本,好给他自己充业绩。
抓考勤打卡、繁琐化审批流程、不给批加班费?是HR在使绊子大找存在感。
降薪、降职甚至裁员?HR跟老板建议,制定了“重组名单”。
但很多时候,HR也只不过是两兵交战时的冲在最前头的活靶子
不管是开底薪、抓考勤、扣工资、搞团建、辞退人……职场上大部分“坏事”,都需要HR出面。
就拿每每引起风暴的求职来说,HR是求职者接触的第一个人,也有可能是唯一一个。
除去HR个人素质本身就很有问题的情况,网上很多被曝的无理HR,其实背后站着一个无理的公司制度
例如待遇低得离谱,加班制度压榨人,等等。
但被骂到狗血淋头的,只有最前端的HR。
真要深究,他们其实是把公司文化与制度中丑陋的一面,赤裸裸地暴露出来,连一层体面的遮羞布都没想着盖。
如果两个原本无冤仇的工种,突然就开始交恶,那么靠的往往不仅仅是双方个人的努力,而是整个系统的成果。
这也是HR行业最爱抱怨的,受好几方的“夹板气”
比如前文提到的那位“要求员工证明奶奶是亲奶”的HR,在聊天纪录里他表示:
自己也只是在履行工作,核实下真实性,并非故意卡请假。

“毕竟你请假太多太突然,团队成员怨声载道,我需要了解情况。”
公司的制度,团队的状况,员工本人的急事,全都混在一起。

不少HR同行也为他鸣不平,觉得他的流程没毛病。
“整顿HR听起来当然很爽,但谁又知道,我们也只是一批打工社畜。”
就职于国企的HR东东认为,在跟员工确认绩效的时候,明明背后是大领导和小领导的博弈,恶人却永远只有他一个。
一次,针对一位基本工资较高的新员工,公司制定了明眼人都看得出不可能完成的KPI。
东东和小领导都想协商调整得更合理一些,为了真的能达到激励工作成果。
但大领导对此勃然大怒,认为签了就得完成,没有什么好通融的。
东东只得一边硬着头皮和员工沟通,一边又得想办法提防人家用投机取巧的方式完成KPI,省得最后被发现了,锅又是他的。
夹在中间两面不是人,最后在别人眼里,只有他一个人显得面目可憎。
HR身份尴尬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看起来代表着资方:
招你进公司、给你开工资、跟你签合同、出面裁退你……
公司开始执行新规时,他们也必定是执行者,把突然变严的绩效考核、考勤打卡猛抓、迟到都要搞罚款的一套带到员工面前。
意大利炮当然最先对准了他们,但实际上,他们的身份依然只是劳方。
HR小梁原来在的一家公司,去年底大幅裁员。
只是每隔一段时间,她的领导就会发来一张单子,让她挨个儿去谈。

绝大多数同事都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公司该补偿的也都给补偿。
但也有人情绪激动,不停拍着桌子骂公司业务线垃圾,领导根本不懂运营。
说到激动处还骂她也是傻X,早知道要裁员当初为什么还要把他骗进来——
对方刚入职不到两个月,是她亲自打的电话招的人。

她想解释自己也不知情,但最终啥也没说,就怕万一说错哪句话对方跑去劳动仲裁。
“不要恨HR,很多HR是一边哭一边裁人的,他们甚至不知道下一个被裁的会不会就是自己”。
职场冲突的本质,其实都是劳资冲突。
整顿者一腔怒火,HR们也满腹委屈
被骂“冷血”、“没有人情味”、“打工人何苦为难打工人”,HR在最前线,让人将一个公司制度的僵化、文化的冷漠,一览无余。
背后真正的提线者,却一直保持沉默。
只要职场不公的环境、劳资矛盾依然存在,那么就不断会有夹心饼干被丢出来。
但问题是,如果承认了HR只是一个工具人,我们又能把矛头指向谁呢?
无法拒绝的生活压力、不敢正面抬杠的老板、永远提不上去的薪资和永远不会下发的加班费……
整顿来整顿去,最后能整顿的,恐怕也只有这样的挡箭牌。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Vista看天下,点击下方按钮立刻关注。
不苛求正确,只好好说话。
- END -
本文获授权转载
如需二次转载
请联系原作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