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孩子抓学习这块儿,如何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一直是无数家长都特别关心的问题,都希望孩子做功课时端端正正、认认真真,别再挑战爸妈的“血压”
注意力不集中,几乎已经成了爸妈们贴给孩子的一个标签,当孩子做某件事的注意力,没有达到爸妈的期望值,或者大人希望孩子专心做某件事、孩子却做得三心二意时,大人就会觉得,孩子是不是注意力不够集中。
不过,我们在想“怎样做”之前,或许应该先问“是不是”——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真的一件坏事么?
答案还真不一定。柏林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关于儿童学习行为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虽然孩子不适应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任务,但在遇到难题时并非举足无措,反而善于发现其中隐藏的技巧或捷径,从而以更简单的方式获得结果。
这个研究给我们提供了新颖的视角:如果孩子难以专心、四处走动,家长不必过于焦虑。注意力涣散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一件消极的事……
0
1
孩子虽然专注力较低,创造力却不亚于成人
什么叫注意力呢?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某种事物的能力与成人相比,儿童很难集中精神,记忆力水平较低,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相应地,儿童在解决任务时,似乎也处于绝对的劣势。
不过,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在《学习、记忆和决策的神经代码及计算基础》的研究表明,儿童涣散的注意力也可能被证明是一种优势——孩子们会通过创造力,来弥补注意力不集中的缺陷,在面对相关性较低的信息时,能够自发地找到新的创造性策略。
研究人员采用了若干测试,让47名8到10岁的儿童和39名20到 35岁的成年人执行相同的决策任务。比如实验是类似这样的任务:
*被测试者要求用两种可能的答案来确定图案的位置
图案的颜色一开始与正确答案无关,但随着任务的进行,颜色开始与正确答案相关。一旦被测试者注意到这一相关性时,他们便能够更有效、容易地解决任务。
所有被测试者均未被告知可能会有其他因素影响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能独立地进行识别和判断。
看上去挺复杂的,但搞不懂里面的细节也没关系,大致知道个原理就可以了。
最后的实验结果让人惊讶:
在图案颜色与正确答案无关的时候,考验的是人的专注能力,此时儿童组的表现可以说非常糟糕,正确率远低于成人组;
#  但几乎同样多的孩子和成年人一样,在之后发现了图案颜色与正确答案之间的相关性,并采取了高效的解决策略。在其它类似实验中,得到的结果也均指向这一点。
儿童在记忆力、专注力、认知力都低于成人的前提下,成人与儿童二者在“及时调整策略”方面几乎不分伯仲。儿童所展现出的创造力实在是出乎预料。
成年人在解决任务时,会表现出自发的策略变化,拥有所谓的 "顿悟时刻" 。一条路不通时,会自觉地寻求另一种思路。而本次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孩子们的“顿悟时刻”,不亚于成年人。
研究所的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儿童往往比成年人注意力更不集中,更容易分心,但他们在发现全新的解决方案方面出奇地灵活。特别是考虑到儿童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这些发现将会是研究儿童学习行为的重要成果。”
同一团队的另一位研究者则认为:“教育者、家长和教师不应拘泥于僵化的规则,只教授孩子以某种单一的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而应重视和鼓励孩子更加广泛的注意力。”
我们要对孩子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信心。未来在认知发展心理学领域,则应对儿童的创造性过程进行更多研究,而非只着重注意力缺乏。
0
2
打破高度结构化的学习,培养有创造力的孩子
当今社会,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已经习惯了一种高度结构化的生活。
精确的结构化,既是“剧场效应”潮流下不得已的顺应,也被当成对抗焦虑的良药。高度结构化意味着高度的专注力,而注意力涣散,则意味着对秩序的出轨。
啥叫结构化呢?抬起手腕看看手表就知道了:时间被精确地分割成块,日程被安排得井然有序。对孩子来说,是从一堂课到另一堂课,一门科目到另一门科目,一本练习册到另一本练习册,以及一项活动到另一项活动……
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恐惧,其实就是来自对结构化的痴迷和依赖。
在很多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被理所应当地被要求在0点几平米的书桌前聚精会神、努力学习。在课堂上,孩子的专注力高不高,几乎成为评判他是不是“好学生”的最重要标准。
走神、注意力涣散,被天然地看作是一种不认真、淘气的表现。
然而,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最新发现,多多少少会让人从这种紧张的气氛中舒缓了一口气,也顺带提醒我们:儿童注意力不集中(除却神经生物性疾病),原本就是人类认知发展中的必然经过的正常阶段,大可不必惶恐不安。
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是一回事儿,但把孩子专注力高当做及格线,则是另一回事儿了。
注意力是打开心灵的门户,孩子是天然的创造者,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而仅仅对注意力提出过度要求,这或许会适得其反,损伤孩子的创造力。
非结构化的的日常,在成年人看来是与这个加速社会格格不入,但也正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分享4个关于孩子创造力培养的要点:
1
让孩子且“无聊”着
无聊,可谓是结构化的反面。
当孩子说“我好无聊”时,就到了大多数爸爸妈妈头疼的时候。盖洛普在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不到1/5的家长能够接受孩子的无聊。当爸妈一看到孩子自己独自一人的时候,就会本能地害怕孩子无聊。常常觉得孩子一个人待着,就等于无所事事,孩子一定会觉得无聊透顶,所以得给他们找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做才行。
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的每一天都过得无比充实,因此往往会“过度安排孩子的时间,没有给到孩子足够的机会进行儿童主导的游戏”。
然而,无聊并非坏事。
一个不够专注的孩子身边,往往有一个总是打扰他的大人。心理学家认为,当孩子说他们很无聊时,父母不应立即试图帮助他们想出解决方案,摆脱无聊的状态。相反,孩子需要自主找到不再无聊的方法,他们必须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寻找娱乐自己的方法。
在一个充满了强刺激的世界里,如果孩子们无事可做,一定会感到不舒服。但这恰恰鼓励了孩子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他们必须依靠自己来解决无聊的“问题”。
与无聊相伴是有益的,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解决无聊来了解他们真正热衷于做什么,并且通过不依赖他人告诉他们该做什么,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技能。
研究发现,当人们被要求参加创造性思维活动时,被要求完成一系列无聊任务的人通常会表现出更多的想象力,而且让大脑有时间“漫游”,而不是一直处于高度的集中状态,这对于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
给孩子多一些创造性游戏时间
与儿童不擅长高度结构化的任务类似,高度结构化的游戏也会抑制孩子的创造力。因此,儿童养育专家十分崇尚创造性游戏。例如在新西兰,不少学校的一年级课程已经转向以创造性游戏为基础的学习。
创造性游戏的所需材料不需要很昂贵,最好的工具是日常生活中可以获得的,比如织物、器皿、蜡笔、纸板、胶带、黏土等。你并不需要每周都去玩具店买最新出炉的玩具。通过改变生活经历,你可以利用大脑对新奇事物的需求,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学习体验。
最重要的是,给孩子发挥创造力时间和空间。
创造性游戏的美妙之处在于没有规则、节奏抑或特定目标。允许孩子每天有一段“放松时间”,他们在这个时间和空间里不需要在任何事情上花费注意力。孩子可自由去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让富有想象力的游戏创意无处不在。
孩子们会发现,最简单的事物也能令人着迷,而且他们总能找到平凡事物的用途。由此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内心的渴望是什么,自我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这些都是创造性游戏时间的基本要素。
创造性的游戏活动不仅仅使孩子以后在面对纷繁的世界和变幻的人际关系时,知道如何倾听自己的需求,看到自己的追求,使孩子感觉良好,还能帮助他们情感、社交、智力与身体等各方面的发展。
已是6位孩子的母亲梅丽莎·伯恩斯坦对此给出过一些具体的建议:
#   每周都应确定一个非结构化活动的日子,给孩子提供一些创造性的、开放式的游戏任务;
#   不要把孩子丢给电子产品,提供低科技含量的玩具,父母自身也应当树立对技术的健康态度,不要一边玩手机一边“敦促”孩子专心功课;
#   不要介意乱七八糟,“一切都可以清理干净,你可以让它成为孩子事后必须帮助收拾的条件”;
#    到户外的开放空间去,对轻微程度的冒险不作过度反应,要克制对孩子随时随刻保护的冲动。
梅丽莎表示:“孩子们需要学会主动,并以不被他人支配的方式来‘占据’自己。这会是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刺激。”
3
鼓励孩子积极尝试新事物
对于任何人而言,尝试新事物都可能会是一个陌生而可怕的过程。
但不管现在孩子多么弱小,孩子终有一日会在社会立足,父母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做以前从未尝试过的事情,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经历反复试验的过程,并且意识到,不必在第一次尝试某件事时就做到完美,也不必喜欢他们尝试过的一切。
理想情况下,孩子可以尝试超出他们舒适水平的新事物,但不需要太多。为了让他们真正学习,接触的新事物应接近最近发展区,而非完全遥不可及。
在培养孩子创造力的过程中,父母可采取“描述性”的反馈,赞美孩子付出的努力、获得的进步以及期间使用的策略,应避免过于简单的评价式反馈,例如直接夸赞孩子的聪明才智等。然后给孩子留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充分发挥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样想象力和专注力能够得到双重提升。
爸爸妈妈要耐心地对待孩子,看到孩子一点一滴进步,鼓励他们。这种表扬有助于真正地塑造孩子,用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教授的话来说,要把孩子看做“坚强而有韧性”的人。
以下有一些超实用的评价技巧值得参考:
#  承认感受:“你自己完成了整个朗读任务,一定很自豪吧!”
#  致谢:“我可以看到你做这个记录有多努力。”
#  承认进步:“我注意到你这次练习得更久了!”
#  描述:“你将所有彩笔放回盒子里了,下次就能很容易地找到它们。”
#  做具体观察:“你做的冰沙的味道很新鲜!
#  提问:“你为什么会想到这样计算?”
#  将具体观察与问题结合起来:“你故事中的这个角色非常富有想象力,灵感是怎么来的?”
4
别着急“修复”孩子创造的东西
当孩子们被允许以非结构化的方式发挥创造力时,他们的成果可能会非常稚嫩,甚至在父母眼里不够高级、不知所谓。
但父母应该克制为孩子解决这些问题的冲动,因为“非结构化”的重点之一,便是给孩子提供试错的时间和机会。
在安全、充满爱心和支持性的环境中,为孩子们提供发展复原力和应对能力的机会,是让孩子们为生活挑战做好准备的最佳方式。
眼见孩子在某件事上失败,如果父母直接参与其中帮助完成,孩子无法学到任何东西。只有让孩子亲身实践“好事多磨”的道理,让他们开动脑筋,才能真正学会解决手头的问题。
要想培养和提升孩子的专注力,第一原则就是不打扰,孩子专心做事时,大人不去打扰他。这听起来很简单,但真的做到并不容易,因为在育儿过程中,大人对孩子的打扰,几乎是无处不在、随时发生的。可以说,大人以陪伴为名的打扰,是破坏孩子注意力的第一元凶。
孩子玩玩具,大人会边看边指挥,“你这么玩不对,应该那么玩。” 孩子写作业,大人会边督促边纠正,“你快点,别磨蹭。”“哎,你这道题写错了。”“注意拿笔的姿势啊。”“头抬起来点,离那么近,回头近视啦......”
孩子不停地被爸爸妈妈打岔,他的思路不断被打断,他的方法不停地被纠正,他还得时不时地对爸爸妈妈的指挥做出反馈,怎么可能进入全神贯注的专注状态?说不定一些孩子还会因此不耐烦起来,更不能集中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在某件感兴趣的事,要是没人打扰,这种专注就会变成孩子自身具备的品质。如果总是被打扰,他的注意力就会慢慢丧失。长大以后,一个人如果做任何工作、事情都无法集中精神,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他很难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
着急“修复”孩子创造的东西,会令他们对父母的看法变得敏感,从而在行动前考量自己是否合乎某种社会化的标准——假如不能做得完美,那么便是错误的——这种想法无疑是对创造力的一种巨大伤害。
0
结  语
总的来说,教育不像工业,不适用流水线式、高度结构化的方式。
人与机器很大的一点不同,就是在遇到难题时除了专注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正是这种奇思妙想,时常会迸发出无与伦比的能量,引导出一系列伟大的发现。
孩子小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大可不必过于焦虑,孩子的创造能力就在此时生根发芽。从学习到生活,按部就班的结构化安排固然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但非结构化的日常也千万不能销声匿迹。
静待万物生长的空间与时间,或许正是父母在内卷时代,能带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肖乐群工作室在暑假推出少儿编程课程,详细介绍以及排课表如下,欢迎报名~

更多关于课程的咨询、报名以及孩子的成长规划欢迎联系:
  肖老师 13924007866(微信同号)
  郭老师 18022855118(微信同号)
  曾老师 19925829538(微信同号)
也欢迎预约肖老师谈家庭教育、谈自我成长

欢迎致电:13711637898
往期精彩
不要对一个孩子说:“你不是这块料儿”
关于读书、学历与成功的思考
扫码关注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扫码关注
我不是虎妈

他不是学霸
扫码家庭教育咨询
肖乐群工作室

扫码购买
肖乐群老师
正版书籍
扫码保险理财咨询
肖乐群(我不是虎妈)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