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汉地,东汉明帝时期的 “永平求法”,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佛教界多认为这是佛教在我国正式传播的开始。
《理惑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论书,相传由东汉牟子著述,记载了 “永平求法”关于佛教传入: 
“昔孝明皇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
随着佛教传入汉地,自此观音菩萨的信仰日渐深入人心,民间素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说法。
白衣观音像 页,五代,敦煌遗画,故宫博物院藏
观音菩萨的叫法很多,全称“观世音”,是梵文Avalokites' Vara的意译,又译作“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等等,别称救世菩萨、莲花手菩萨、圆通大士等。
在佛教中,观音是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为“西方三圣”。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石窟中,保存了诸多精美的胁侍菩萨彩塑。
北魏  胁侍菩萨
莫高窟248窟 中心柱西向龛南侧
魏晋时期由于社会的动乱使得佛教的发展更加深入人心,观音菩萨在视觉上给崇奉者一种慈悲及敬畏的心理慰藉,更促使人们信崇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依据《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即《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莫高窟第57窟 观音菩萨 初唐
“观音”又名“观自在”,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并沿用至今。到唐玄奘大师翻译佛经时,将其译作“观自在” 是因为这位菩萨希望帮助众生观察诸法而得自在的缘故。
唐玄奘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中,经文的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可见在人们的心中,观音菩萨常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形象出现。
弥姐训造铜鎏金观世音像,唐武德六年
随着观音信仰已逾千年的积淀,逐渐发展出了“六相观音”、“十五相观音”、“三十二相观音”、“三十三相观音”等说法,是观音菩萨本身不同的形貌,以姿态、场景与所持法器来区别,用来诠释观音法相无边。
持经观音是三十三观音相之一,依据《法华经·普门品》记载:
“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其形像为手持经卷为众生说法之意。
观复立持经观音石塑
广传于民间的《观世音传奇》中有一则记载:
唐朝年间,浙江临安有个叫钱廖的读书人非常用功,但却连年遭到败绩。
再一次失败后的返程中,忽遇狂风暴雨,钱廖赶紧跑进一间庙中避雨,结果进门便见一手持经书的观音菩萨在庙堂中端坐。
本已心灰意懒的他惊异天缘,受端坐的观音法像所感悟,虔诚跪拜,回家后发愤图强。若干年后,钱廖高中状元。钱廖不忘菩萨的恩泽,修庙奉供。”
因此在民间,持经观音还多了一层“祝学子学业有成,金榜题名”的寄托。
观复博物馆秉承“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的造物理念,与雕塑艺术家林昭发先生联合推出了观复立持经观音石塑
▲观音手持经书而立,开脸传神、眼眉低垂,神情慈悲
▲雕刻手法呈现出一种安然自得、温婉亲切和庄严慈悲之态
石雕佛像作品系列所采用的铁丸石,大致形成于200万年至2000多万年前,极其稀少珍贵,因其石心为黑灰色,石皮色沉若铁,故名“铁丸石”。较一般石材相比,它密度更高,且石质细腻,温润有加,有如古代美女西施般的天生丽质,因而又被称为“西施石”。
优质的石材,使得整尊立持经观音更加栩栩如生,衣褶自然下垂、衣带微微飘动的柔美之感淋漓毕现。
8月11日-8月14日,另有促销活动,折上享每满200减30,上不封顶,进入商城即可查看更多优惠佳品!
点击蓝字 即可惠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