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Michael Zhang 麦教授
一个工作玩耍两不误(work hard, play harder)的教授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Irwin and Joan Jacobs讲席教授
前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讲席教授,副院长,香港深圳联合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超量子量化私募基金创始人

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

清华大学文学学士、工学学士、管理学硕士
麦教授最近接受了一个采访,聊到了对量化投资的哲学认知,以及对金融市场中alpha的理解和追求。
这里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些思考。

市场中有没有Alpha?
市场中当然有alpha。
什么是Alpha?
alpha就是战胜市场的投资能力。
量化的基石/基础假设是什么?
量化的基石和基础假设就是有一种方法论可以支持持续产生alpha。
虽然市场一直在变化,但是这个方法论可以适应这些变化。
量化收益来源于哪里?
量化收益来自于对市场的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洞察。
而仅有洞察是不够的,好的quant会对金融市场本身有非常深刻的领悟,并能把这种领悟翻译成数学的语言,通过创新的数学和统计学模型来解开这些数学模型并转换成交易策略。
好的quant不一定是找到正确答案的那个,而是能提出正确问题的那个。
这需要非常多的技能,涵盖金融学、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需要一个涉猎很广泛的背景和在不同领域都有的极高专业度和专注度。
什么是量化的哲学问题?
正如哲学问题往往在探究人为什么活着一样,量化的哲学问题就是要探究投资如何产生alpha。
人的生命是不断制造熵减产生秩序的过程,而量化也是不断在克服随机性,寻求确定性。
哲学的英文是Philosophy,词根可以拆解成philo()+soph(智慧),也就是“爱智慧“,量化的哲学不应该是“术”而应该是“道”。
通过不断对底层逻辑的思辨和批判来产生新的理解和智慧。
量化投资需要的三个境界是什么?
第一个境界是做对的交易。
第二个境界是用对的方法。
第三个境界是有对的逻辑。
第一层是what,第二层是how,第三层是why。
我每天在思考的问题80%是how,20%是why,当我100%都在思考底层逻辑的why的时候,估计就达到最高的境界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