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高中同学的朋友圈,发现有一条——
“老公背老大、我抱老二,深夜去医院并彻夜不眠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赶紧问了问她是怎么回事,得知原因后,我立刻决定把这则很重要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原因是这样的……
这段时间天气热,朋友下班后懒得做饭,就随便找了家看上去还不错的街边小餐馆,带着老公和两个孩子在外面吃。
害怕孩子没胃口,朋友特地点了两个爽口的凉拌菜,一家人喝着香喷喷的小米粥,觉得很好吃,还说以后偶尔来外面吃吃也不错,天天自己做饭也是没灵感。
美美地饱餐一顿后,当天夜里凌晨2点,朋友抱着发烧的小女儿,老公背着上吐下泻奄奄一息的大儿子,全家人整整齐齐来到了医院急诊科。
医生见怪不怪,“是不是带孩子在外面吃凉菜了?”
朋友惊呆了,“您怎么知道的?”
医生笑笑,“见的太多了。”
朋友对医生的说法将信将疑——
小餐馆的凉菜看上去干干净净的,味道也不错,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威力”,把两个活蹦乱跳的娃都送进了急诊室?
医生毫不客气地说——
“我见过的吃凉菜吃出毛病的病例,比你俩吃的凉菜都多!”
刚好,前几天在微博上看见一条热门社会新闻,是说——
多个餐馆因卖凉拌黄瓜被罚款5000元。
新闻刚曝出来的时候,评论区有很多不理解的声音,都觉得是监管部门小题大做,故意为难小商户——
5000块钱,都能买多少拍黄瓜了!
但很快,越来越多的网友出来“现身说法”,用自己拉得昏天黑地的惨痛经历,力证监管部门的做法是正确的。
小餐馆的凉拌菜,真的害人不浅!
在小餐馆吃凉菜,结果拉肚子,这还算是轻的。
吃出急性肠胃炎进医院的也不是少数。
这位网友就更惨了,旅行途中因为一道凉菜上吐下泻,挂急诊打点滴,最后被迫住院中断行程……
类似的经历还有很多,看得手机前的我也开始哆哆嗦嗦,肠胃绞痛。
更可怕的,是2018年的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100多名参加学术会议的专家学者因为不同程度的腹泻、呕吐和发烧症状被送进医院。
公安和食药监局等部门纷纷介入,最后揪出来的罪魁祸首大家万万想不到——
居然也是凉菜!
就给大家一条建议吧——
如果你带着孩子出去就餐,如果想吃凉菜,一定要选大馆子,街边的小餐馆千万不要去。
为什么夏天小餐馆的凉菜很危险?
大家都知道,我们环境中、身体里、物品表面,到处都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我们人类就生活在布满微生物的大环境中。
而微生物对食物的分解过程,就是食物的腐败过程。
熟食和凉菜有非常大的区别——
熟食,经过蒸、煮、煎、烤后,食物熟透了,其中的微生物也差不多死光了。当熟食放进环境里的时候,它上面的细菌微生物就是从0到
1,从1到10的过程;
而凉拌菜呢?因为没有经过透彻的热加工,食材、洗菜的水中本身就是有大量的细菌微生物;
在凉拌菜制作完成后,凉菜的微生物、细菌就是一个从1000到10000,从10000到100000的过程!
所以,本身凉拌菜就比热菜、米饭、馒头等,更容易坏。
而街边小饭馆的日常是这样的——
菜刀、案板切过生肉,还没来得及清洗就去切凉菜;
盘子等容器清洗得不干净;
无法严格做到凉菜、热菜的厨具分开使用;
再加上夏天湿度高、温度高,正是微生物快速繁殖的时候,这种情况下,微生物的增长更是爆!炸!式!的!
非常有可能,早晨做的凉菜,下午还没卖完,又不放冰箱(为了省电、省地方)。
然后客人点餐时,就从下图这样的大盘子里盛一份。
所以经常有人吃到细菌超标的凉菜。
抵抗力好的人,可能像我的同学那样,有点难受也问题不大;
而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孩子,则会上吐下泻,需要去医院吃药输液。
有的人可能觉得,食物变质了、细菌超标了的话,不是能吃出来了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
有了馊味儿,说明食物就已经腐烂很严重了;
而食物还没有腐烂很严重的时候,就已经会致病了。
而且还有些种类的细菌超标以后,我们是吃不出来变味儿的。但是对身体的伤害却一点也不少!
那怎么判断饭店里的凉菜能不能吃呢?
有的妈妈问了:那是所有饭店的凉菜都不能吃吗?
也不是的。教给大家一招——
按照法律法规,餐馆如果要卖凉菜,《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经营项目里面,必须有冷食类食品制售一项,否则就属于超范围经营。
餐馆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一般都会挂在餐馆门口醒目处,进门时可以留心一下。
如果是没有这个证的街边网红餐馆,那么吃了凉菜而发烧腹泻进医院的可能性就有些大。
↑ 如果经营范围中如果没有“冷食类食品制售”,千万别点这家的凉菜。
而我问过食品监督管理局的朋友,他说,要取得“冷食类食品制售”资质,要求可不低。
首先,必须有专门的凉菜操作间。
其次,凉菜间必须有专用的消毒、冷藏和空调系统。
小餐馆为了节约成本,哪舍得在租金不菲的店铺里设置专门的凉菜间?
专用的消毒和冷藏设备?那更是想都别想!
好多小餐馆这方面的管理都一塌糊涂,砧板刚切完鱼肉,水龙头底下一冲,哪儿都在用的抹布一擦,就又接着拍黄瓜、切素菜了。
夏天生意好,很多小餐馆会提前拌好一大盆凉菜,也不用保鲜膜遮挡一下,就跟切好的鱼、肉、内脏、未处理的新鲜蔬菜一起,放进大冰箱里保鲜。
等客人点单的时候,筷子一夹,一盘凉菜就上桌了。
有时候,头天拌好的凉菜没卖完,为了节约成本,有些黑心小餐馆还会把它混进第二天的凉菜里。
辣椒蒜泥多放点儿,保证顾客啥味道也吃不出来。
如此“粗犷”的方式做出来的凉菜,吃了不坏肚子才怪!
有的妈妈会问,那自己家做凉菜呢?
家庭自制凉菜,只要做到热菜和凉菜的砧板刀具专用、现做现吃,也非常安全。
如果是卤肉这种一次做很多的菜,没吃完的一定要覆盖好保鲜膜,放进冰箱冷藏或冷冻保存。从冰箱里拿出来时,一定要记得再次加热!
哦,对了,还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
后疫情时代,各行各业都不好做,很多白领、学生都纷纷摆摊搞副业。
我在小红书上看到,有个卖凉拌鸡爪、凉拌小海鲜的姑娘,每天的营业额轻轻松松好几千。
还有卖冷锅串串、自制凉卤的,生意似乎都很火热。
还有卖冰粉、钵仔糕、手打柠檬茶、鲜切水果之类冷饮甜点的,品类不可谓不丰富。
当然,还有一些逼格比较高的——把自制小零食放在后备箱里卖。
这些东西,我劝大家看个热闹就够了,千万不要尝试——
这么热的天气,室内空调温度稍微高点儿,食物都很容易变质。
在室外高温里一放就是好几个小时的自制零食、切好的水果?质量可想而知。
总之,街边小摊的自制食品、餐馆里“身份可疑”的凉菜,都坚决不要给孩子尝试。
成人的肠胃一两次姑且受得了,孩子的肠胃娇嫩,吃完了很容易出问题!
好了,大家一定要记住我高中同学的教训,夏天不要带孩子去小馆子吃凉菜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