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精准概括了经典书籍的魅力,不同的人、不同的成长时期,会挖掘出不同的价值。
没想到,有一本给孩子看的杂志,也能有这样的魅力。
去年收到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少年新知》双月刊,当时就觉得耳目一新。
这段时间重看旧刊,不但没觉得过时,反而随着叮当即将上小学,我对他的成长有新的想法,从而理解到杂志中更为震撼的内容,被更深地打动了
刊名:《少年新知》(每年6期)
编辑:《少年新知》编辑部
出版: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适读人群:9-16岁
因为,这本杂志非常特别,它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原创打造的人文思维启蒙杂志,思辩性大于信息性,地理、历史、经济、生化……万物都是为孩子的精神成长服务。
9-16岁正是人格、品性、价值观形成的青春期,回想我自己曾走过的路,多少迷茫和烦恼没有人开解,看书更是全凭运气,不但难对症还难看懂。
真想托时空管理局给那时的我快递一本《少年新知》,为我传道解惑。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想以读者的身份,纯粹地写一写读后感,看是否能和你一拍即合,为孩子们的青春期保驾护航。
杂志已经出了9期,为了便于理解,我以2022年第2期里面的部分文章为例。
这一期的主题是《生于互联网》,大部分的文章内容都或多或少和它有关系。
但这个不重要,观点和思考路径才是我想说的。所以我就不区分版块栏目,直接把打动我的观点摘录。
  1
·
拥有海量信息,却成为知识最贫乏的一代?
主编陈赛是我非常喜欢的童书评论家陈赛老师,每期会亲自写刊首语。
是整期文章组稿的方针指南,让孩子理解为什么会选这个主题、怎么展开讨论、主要观点是什么、将有什么收获等。
因为互联网的存在,我们拥有了海量信息,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但是,反过来,因为实在太便利,反而让人有了偷懒的借口,只要百度一下,数据库就给我们送到眼前。
互联网的知识与信息资源过于丰富庞大,人们以为再也不需要将这些知识与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了。
这样带来的危险是什么?
思考的丧失。因为信息,或者说知识,都藏在数据库里,我们的脑袋空空如也,根本没有思考的材料,就更不会有思考的训练。
如果人不会思考,那和机器有什么区别?细思极恐。
所以我举双手赞同经典的阅读和背诵,搜索引擎再发达,该读的读、该背的背。
阅读的过程包含输入、筛选、归类、储存,思维活动一条龙;而背诵之后,能最大限度把知识留在脑袋里,哪怕当时不理解,等某一天材料攒够了,火花一碰,可能就是思维的盛宴。
其实,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面临躺平的空前诱惑。身体不运动会生病,思维不运动却毫无症状。
这篇文章说的是互联网,惊醒的却是人在少年时的无知、人到中年时的惫懒啊。
  2
·
孩子和互联网和谐共处的背后是什么?
《“集体智慧”到底意味着什么?》
作为家长,我们对互联网的观感是非常复杂的,承认它的万能,担心它的诱惑。这其实也是世间万物的正反两面性,只不过被放大而已。
那互联网的正面意义是什么?
● 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找到任何他想要找的信息,也可以在网上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人类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平等。
马斯洛需求中的尊重需求”基于自由和平等,说实话,真挺难的。互联网的开放,居然实现了信息平等,这是技术带来的大进步。
这个观点让我们这些思虑重重的父母松口气,不必把互联网视为孩子的洪水猛兽,而是要引导孩子找到相处之道
● 总之,网络是个自由的地方,因此也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里面有很多好东西,也有很多伪装成好东西的陷阱。
要想避免自己陷入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互联网仅仅看成获取知识的一种工具。
怎么相处呢?
看透互联网的本质:它是“工具”,获取知识或者愉悦感的工具。
当孩子看到这篇文章,明白互联网和手中的铅笔、吃饭的筷子是同样的作用,也就掌握了互联网的生杀大权:想用就用,想放就放,它并没有特别的吸引力。
看透不一定就能做到、做好,但至少父母不会盲目焦虑,孩子不会生活在对抗和愧疚中。
  3
·
为什么最精彩的旅程,往往发生在最无聊的那一刻?

《如何拥抱无聊?》
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我就被击中了,我对无聊的敌对思想,立刻消失掉。而等看到问题的答案,我深深惭愧了。
● 节选自《如何拥抱无聊?》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人类之所以进化出无聊的情绪,很可能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掌控周围的环境,过滤掉那些不再新鲜、不再重要,或者无须再进行评估的刺激物。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们坐在非洲大草原上,他们必须关注的,是那些会变化的东西——一个潜在的猎物,或者一个可能的威胁。谁会浪费大脑的资源和能量盯着一棵司空见惯的树呢?
我为自己的熟视无睹惭愧:原来“无聊”很值得一聊,就像“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无聊正是我们人生节奏里的无用之用啊。
可以想象,当孩子明白这一点,是多么的惊喜,不用惧怕偶尔的放空,更不用为了逃避而一头扎尽电子产品。
这是一种很实用的处世态度,无聊和精彩就是人生的正常状态,两种都要享受。
事实上,如果孩子在明白后,再处于“无聊”中,他是带着觉知的,就像轮子有了方向,不会再迷失在烦躁或自弃中
这样的孩子,谁不想要呢?
  4
·
重要的不仅是答案,还有思考路径

《霸王龙是绿色的?互联网怎么说?》
在前面,孩子知道了互联网是个工具,少了迷失的可能性。那么,这个工具该怎么使用呢?
● 从互联网学习,很快就要学会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来自互联网的回答不一定是确定的答案,但是答案产生的过程会让你产生新的想法,准备下一个问题。
这其实就是思考路径
我们一再谈思考,我们能把它的概念讲给孩子听,但到了具体的实操层面,却难以描述。
毕竟,脑子没办法打开观察,脑神经联接也不是电路的与非门操作。
如果是大人,有许多辅助的、方法论的书籍,只是都比较抽象,不适合孩子用。
这篇文章,通过霸王龙的肤色问题,全面展示思考路径,让孩子沿路走一趟。
互联网是开放的,思考也是开放的,可以说天生一对,孩子更能结合起来体会。
而即使跳出“互联网”这个具体的工具,把这个思考路径放到其它的事物上,也是同样适用的。
  5·
反转再反转,怎么才能不随波逐流?

《反转,再反转,网络中有真想吗?》
一个人要想得到真正的幸福,既要拥有和世界相处的能力,又要有独立思考的觉悟,也就是古话说的“外圆内方”。
● 在混杂的现代网络舆论场中,卓越的判断力尤为可贵。判断力的养成,建立在一系列思维训练的基础上:概念、逻辑、方法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艰难的过程。
如果没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孩子很容易人云亦云,被各种观点牵着鼻子走,思辨的开端,在于意识到要保持清醒,不会一头栽倒在表象里。
互联网上,因为信息平等,各种言论也就变得“自由”,同一件事,会经历反转再反转。
作者没有摆事实讲道理,而是请童话里的角色从不同立场、角度讲故事
当孩子亲眼看到这个过程,感受到各个故事的自相矛盾,不用旁人提醒,也就自发有了觉悟,并且印象深刻。
  6·
技术是与自然一样伟大的力量
《技术是与自然一样伟大的力量》
这个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力量,足以把孩子从芸芸众生的角度,带到造物主的层次。
● 当技术的种类、选项、可能性越来越多时,每一个出生在地上的人都能让上帝感到惊奇。所以,我认为这就是技术的本质——一种制造惊奇的方式。
乍一看,这个话题真是太大了,似乎连大人们都难以分出精力去关注和理解。
但是,孩子的成长本身,就充满了无尽的可能,我们为什么不把他托举到比我们更高的地方去?
这正是《少年新知》让我感动的地方,不以小孩之小为小,不以世界之大为大,星辰大海皆可目之所及,机械和自然、技能和哲思互为一体,不再割裂为各种学科。
维度高、视界大,每个孩子都不应该错失这个看世界的可能。
  7·
从智能算法到个体尊严,和我们息息相关

《我们能逃出算法的左右吗?》
真的很感谢《少年新知》的编辑和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再次感受到他们“敢为人师”良苦用心。
● 有人会问,透明有什么不好?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没做亏心事,为什么怕人看见呢?透明会让社会更加安全高效。可是问题在于,我们的透明从来不是公平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微小而可怜的陷私,和人的尊严息息相关。
智能算法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也让我们失去了作为独立个体的某些权利和尊严。有人觉得无所谓,有人誓死捍卫。
之所以说“敢为人师”,是因为作者亮出了明确的观点:捍卫自己的基本权利
● 我们的每一次消费都是一次自我决定,一次决定权的明确表达;每一次对自由权利和隐私的要求和捍卫,都有可能影响未来立法、生产和消费的走向。
我们会为孩子的身体安全提心吊胆,传授各种靠谱或不靠谱的经验,却总是忽略隐形的个体权利方面。
勿以善小而不为,看到大众技术和自身权利的冲突,去了解、交流、行动,才是真正的自我负责。
能够让孩子明白这一点,足以当人生之师了。
其实,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有打动我的点,或多或少引发思考。有时因观点相近而心有戚戚焉,有时为观点不同而眼界大开。只是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写在这里。
当脑子动起来,身心都浸泡在愉悦的情绪里,就像跑完步后那种轻松酣畅。
期待更多孩子能获得这份快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