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ONE文艺生活】微信公众号(ID:one_hanhan),作者“左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互联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东亚女的出厂设置就是缺爱。” 
我们今天先不讨论这话到底几分错几分对。
毕竟确实有很多女孩,她们从出生就注定在情感上有着无法填补的缺口。
因为缺爱而索爱,最终还要被爱套牢,类似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但在这些故事里,还有更加阴险可怕的一部分。
缺爱的未成年少女们,正在被别有用心的成年男性盯上,成为他们猎艳的对象。
不久前,博主@梁州Zz 曝光了一个名为「小白菜」的群聊。
这个加密群聊就像爱泼斯坦的恶魔岛,聚集着大概五万个恋童癖。
他们潜入各种少女向的游戏软件,打着恋爱的名义,诱捕大批16岁以下的未成年女孩。
共犯们在群里交流“调教技巧”。
通过买礼物、换情头、语音聊天等看似提供了情绪价值的方式,哄骗女孩们拍摄裸照、线上裸聊,甚至线下发生关系。
从物色到收网,全程图文直播。
光是被曝光的9屏聊天记录,就已经让人触目惊心。
他们谈论如何奴役一个12岁女孩的语气,就像谈论今天的天气。
玩腻了以后,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处置这些女孩。
有人全当是找了个童养媳,准备等到女孩成年就放她出去为自己赚钱。
有人不愿意建立长期关系,用三千到五千不等的价格,将小白菜转手出售。
这些女孩们的原生家庭大多都有问题,她们极度缺爱,其中不少人还患有抑郁症。
一个从未被爱过的低龄少女,会本能地对主动靠近的成年男性产生崇拜和依赖。
作恶者全都知晓,却仍在继续。
“她家庭不和我才钻的空子。“
“嗯,不缺爱的很难骗。”
“不然一个正常女孩,会让咱们看吗?”
女孩们以为得到了救赎,而他们满足于自己又做成了一笔买卖。
践踏洗劫弱者,就是他们的荣誉之战。
在这些人眼里,女性是小白菜,是性资源,是一切唾手可得的物品。
前不久首页一条湾区锁男搬运指南,打着正常婚恋的旗号,使的也是同样卑劣的手段。
一些“低质量”的美国华人男性,正试图从国内“搬运”那些原生家庭不太好的女孩,为自己传宗接代。
他们深知自身条件的不足,“家庭富的,都是公主,锁男撬不动”。
所以要找那种家里越穷越好,年龄越小越好,学历越低越好的女孩。
只有她们才愿意远渡重洋跟你过窘迫的日子。
为防止到手的女孩幡然醒悟一跑了之,来了就生,再跑再生,生生不息。
他们相信只要打造一个“出国嫁精英”的幻象,那些出身底层、长期缺爱的女孩一定就会上当。
针对这两件事,很多已经成年的女性都坦白,自己小时候就因为自卑缺爱,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欺骗与伤害。
没错,事实从来都是如此。
渣滓们只会瞄准那些本就不幸的女孩,趁她们的自我意识尚未觉醒,或胁迫或诱导,一把将她们拽往更苦厄的地狱。
在梁州的微博下,有这样一条评论:
“女孩们在长期的社会氛围笼罩下,被潜移默化地将自己放在了弱势,将自己放在需要被爱的一方,但这不是她们的错。”
我的朋友斑斑,从小父母感情不和,也从没给过她什么好脸色。
“我爸只要在饭桌上横我一眼,那顿饭我就再也不敢伸筷子去夹菜了。”
家里发生火灾那年,斑斑上三年级。
那天晚上妈妈用一整床棉被裹着年幼的弟弟,从窗口跳下,当场殒命。
爸爸带走了弟弟,斑斑独自借住在表叔婶家。
表叔人好,有什么好吃好玩的都紧着她先来。
爸妈从来都不待见她,但表叔很乐意跟她亲近。尤其是独处的时候,表叔会从后面抱住她,把她锁在怀里,一起坐着看电视。
有时候斑斑会觉得不舒服,但对方好像也没有做什么越轨的事情,最多就是亲一亲她的手臂和大腿。
表叔也会抱自己的女儿,只是不像跟她这么亲密而已。
她以为或许这就是偏爱。
表叔经常逗她:“你爸不要你了,你跟着我吧?”
但她清楚地记得,至少有两次,表叔明知道她在洗澡,却非要隔着浴室的门跟她说话。还试探性地去开门,发现上了锁才作罢。
斑斑从没跟家人提过这些事,她不想因为反应过大伤害到表叔,更不想因此被证实自己就是个不值得被爱的人。
我身边的每个人,基本都认识这么一个女孩。
她们在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长大,或遭受毒打和咒骂,或不只一次被赶出家门。
“可能因为太缺安全感了吧,我觉得只要不被抛弃,那什么痛苦都可以咽下。“
网恋对象一句“看不见摸不着”的诱导,就能让渴望被爱的女孩,主动发去私密照。
从没体会过父母之爱的她们,总是更容易就背负起“不被爱者有罪”的压力。
就像林奕含在书里写的那样:
“罪恶感是古老而血统纯正的牧羊犬,一个个小女生是在学会走稳之前就被逼着跑起来的犊羊”。
事实证明,没什么比一个天生不幸的未成年少女更好操控的。
这是每个性侵犯都懂的“道理”。
但每次发生类似的事情,我还是会看到有人跳出来让受害者反省。
他们始终觉得,缺爱不是犯蠢的理由。
因为不管在互联网上,还是影视作品里,缺爱女孩们呈现出来的都是明知火坑还要跳的形象。
这种习惯性自我悲剧的特点,很容易被当成一个致命的把柄。
所以她们被教育,越缺爱就越不能渴爱,否则你就是明知故犯,不值得同情。
但我想说:
一个从未见过爱的全貌的未成年少女,要怎样才能避免落入恶意设计的游戏?要怎样只靠自己全身而退?
《洛丽塔》原著里,继父利用自己的性别、年龄、社会身份,对洛丽塔进行控制和诱骗,最后导致她的人生走向毁灭。
有人的问题看似理性:“她如果真的是美丽可爱令人向往的小美女,为什么喜欢她的没有一个是好人呢?”
而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教师李国华用相同的方式,几乎断送了房思琪的一生。
同样也有人评论:“毁掉房思琪的两个元凶,一个是老师,另一个是自己的文艺病。”
还没有建立自我意识和认知体系的幼女,因为被绑架被洗脑,才会把服从当恩宠,把欺骗当认同。
但上面这些言论却好像在表达:坏人之所以会对她们产生歹意,是因为她们自身有问题?
这不对。
女孩们被引导着展示伤口时,并不知道对方是只嗜血的臭虫。
比起责备她们因为缺爱没有分辨好坏的能力,没有建立健全的人格。
我们真正应该正视的问题还有很多。
就像有人在评论区控诉的那样,这分明是整个社会一起创造的得天独厚的作恶条件。
或许正是因此,相似的罪恶从未得到抹杀。
那些连最基本的人性都没有的恶徒,一边利用他人的不幸,堂而皇之地构筑自己的乐园。
一边谨慎地躲在暗处,侥幸地逃过惩处。
一生顺顺当当,继续做别人的丈夫或父亲,别人的老师或医生。
而那些小女孩们,甚至无法平安长大。

作者 / 左 拉
编辑 / 姜 姜
设计 / 是蓝色的

本文转载【ONE文艺生活】微信公众号,韩寒主编的ONE·一个 文艺阅读应用官方公众号,复杂的世界里,一个就够了。关注可搜索微信号:one_hanhan 

- END -
本文获授权转载
如需二次转载
请联系原作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