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我们针对
“35岁后如果失业,会选择什么工作?”
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收了712位朋友的答卷。

如果你也对这一问题有兴趣,不妨一起来看看大家的回答吧。
在担忧程度这一项,我们以10分制衡量,所选数字越大则表示担忧程度越高。
如果将[1-3]之间视为担忧程度较低,[4-7]之间视为担忧程度中等,[4-7]之间视为担忧程度中等,[8-10]之间视为担忧程度较高,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不论男女,高度担忧人群都占比最大,高担忧男性占比主体的44.8%,高担忧女性占据主体的42.1%。
20-25岁之间的人群中等程度担忧占比最大(49.2%)。
26岁及以上人群高度担忧的人占比最大,依次为[26-30岁]44.3%,[31-35岁]49.3%,[35岁以上]50.6%,呈现出随年龄增大,焦虑人群逐渐扩大的趋势。
不同职业对35岁失业危机的敏感度不同。
以担忧程度较高的[8-10]之间的数据来看,自由职业者中高担忧的人群比例占比最大(70%),其次是普通职员(47.9%)、普通工人(45.5%)、商业服务业职工(42.4%)。而个体经营者/承包商、专业人员、政府/机关干部/公务员中的高担忧人群占比较低,依次分别为25%、28.4%、28.6%。
本次调查显示,学历因素对35岁职业危机没有特别明显的影响。其中,大专学历人群中担忧程度较高的人占比最大,为50.6%。
此外,不同的婚恋状态对35岁职业危机焦虑各有不同,有趣的是【恋爱未婚】人群的高焦虑人数占比最小(22.9%)。恋爱使人忘记焦虑~
除了特别的【恋爱未婚】群体外,【单身】、【已婚未育】、【已婚已育】的高担忧人群比例都在四成以上。似乎肩上的责任越多,焦虑也会随之增加。
进化生物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焦虑基因来自于原始时代,原始人类荒野求生,焦虑感有利于保持警惕,躲避野生动物的威胁,可以说是人类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
因问题存在而焦虑,不因焦虑而焦虑。同样,面对35岁职业危机也不妨直面焦虑,然后把焦虑外化成具体的行动去改变。来看看大家的看法吧:
在35岁职业危机的失业可能性原因中,选择“就业市场大环境”的人数最多,占比60.8%。
其他依次为:
关于如果失业,大家对新职业选择倾向如下:
37.2%的人倾向选择与主业相关/拓展的职业,有22.5%的人选择个体创业。
其次是副业扶正、考公考编和滴滴/外卖等服务行业。
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因素则如下:
掌握相应技能为占比最高的因素,占比42.1%。
“掌握相应技能”可以理解为,从原有职业中获得的技能,以及通过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获得的新技能。
在新职业的薪酬方面,大家的选择如下:
有35.5%的朋友调低了薪资预期。45.8%的人希望维持/高于原有水平。
化解焦虑的钥匙是具体的行动/改变,那么大家在当下有哪些未雨绸缪的动作呢?
33.7%的人选择在主业之余培养副业,为自己准备“退路”。
24.3%的人选择储蓄/配置保险等作为自己的后盾。
23.6%的人选择进行职业技能的提升和考证,通过主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来正面迎战35岁职业危机。
问卷篇幅有限,我们设置了自定义回答区来听听更多声音。
有人在发出疑惑:
人们为什么会因为35岁而担心?
有人分享了自己的分析:
35岁更多沉淀的是经验,年轻人也需要师傅,一味追求年轻化,有几率会增加企业内耗,得不偿失。健康的企业应该有着各种不同年龄层的员工,这样工作才能更灵活多元化。
其实年龄并不是根本原因 ,是现在的市场环境以及市场需求加上疫情带来的冲击。让很多人选择更稳定一些的事业编公务员职务。还有很多人也在努力争取更好的生活,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痛并快乐着。
尽管周围的人,甚至主流媒体都一直在给年龄设限,但是到达35以上都是必然的事情,没必要为年龄过分担忧。35以上就不活了吗?35岁的人生连过半都没到,还有大把好时光!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自己不放弃、不摆烂,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人到中年,工作主要靠朋友、熟人、前同事介绍,而不是单纯地在招聘软件上投递简历,先让自己成为靠谱的人~
有人在悄悄改变:
这个问题也是这段时间想到的,想做的事情有以下 :1.将目前工作做到最好,超出期待值 2.发展副业 3.同步考证.
还没到35岁的时候开始有了一些打算,也认真思考了万一失业该怎么办。当时工作的地方特别有名气,因此内部非常卷。于是开始加速积攒职业资本,并开始寻觅接下来能做的事情,可以去的地方,顺道开发了一些工作之外的衍生兼职。尽管遇到疫情阻碍,换工作的进程变慢了,但还是顺利找到了新工作,得到了职位上的提升,现在的发展路径也更加明确了。提前做好准备真的非常重要,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并大胆尝试,副业如果能够延伸自己原有的技能感觉可以事半功倍。
接到这个选题时,我悄悄站起来环视了一下身边的同事,确实没有35岁以上的人,90后的自己已经算是“老人”。
职场,尤其是互联网企业,更倾向选择年轻人,35岁似乎被贴上了“体力精力不再充沛”“薪酬性价比降低”的标签。但经验真的不比体能重要吗?一直延续拼体力真的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吗?
诚然,职场需要合理的竞争机制,工作可以用kpi中的一行行数字衡量,人也可以用这些固化的数字衡量吗?如此,是否会少了很多突破和惊喜?
当然,在调整自己、未雨绸缪的同时,也期待未来会有更好的保障措施来应对职场年龄歧视。
最后,再次借用参与问卷的朋友的回答作为收尾:无论如何,别放弃生活。
插画设计| Ctrl+Z
封面设计| RUANRUAN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