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古伟人 纵横环宇
毛泽东同志经常强调:“战争就是流血的政治”。人民军队的战争理念,从来不将战争视为目的,而是将战争视为手段。

一、毛泽东决定对蒋介石“执行家法”

俗话说得好,“厦门金门门对门”。厦门距离蒋介石当年控制的金门,不过2000米,鸡犬之声可以相闻,历史上这两个地方同属一个县管辖。1949年10月,我军不幸在登陆金门的战役中失利。因此,国民党军得以在金门岛上苟延残喘,并将此地作为“反攻大陆”的基地。
到了上世纪50年代中期,困守台湾一隅的蒋介石在台湾站稳了脚跟,又开始做起了“反攻大陆”的迷梦。到了1958年夏天,蒋介石在金门、马祖的兵力已经达到10万人之多。拥有6个步兵师,2个战车营,构成陆海空立体防御。仅105毫米火炮就有308门,90毫米高射炮有32门,40毫米高射炮有114门,轻型战车等有106辆。
由于国民党军的骚扰,厦门港成为了死港;由于国民党军占领了马祖,导致闽江的出海口被堵塞。不仅如此,国民党还以金门、马祖为基地,频繁轰炸我福建沿海,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杀伤。
为了改善福州、厦门海上交通受国民党威胁的处境,但又不采取登陆作战导致伤亡过大的方式,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出了“炮击金门,断绝国民党海上交通,迫使蒋介石集团从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撤走”的目的。
然而毛泽东也非常清楚,解放台湾的关键并不在于如何解决蒋介石集团,而是要解决其背后的美帝国主义。
1958年,伊拉克爆发革命。美国为了扑灭中东人民的革命火焰,于是于当年7月15日出兵黎巴嫩;英国也紧随美国的步伐,开始入侵约旦。
美军在中东用兵的同时,也在远东地区加强了戒备。蒋介石见此机会,也来了个“狐假虎威”,于17日宣布所属部队进入“特别戒备状态”。
面对美国和蒋介石的挑衅,毛泽东决定以“中东危机”为契机,作出炮击金门的决策。毛泽东对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人说:
“支援中东人民的反美斗争,不仅道义上要支援,而且还要有实际行动的支援。金门马祖是中国的领土,打金门、马祖惩罚国民党军,是中国的内政,敌人找不到借口,对帝国主义也有牵制作用。”
到了8月份,我军炮兵和空军部队已经做好了炮击金门的准备。整个炮兵阵地呈半弧形,从角尾到厦门再到泉州湾的围头,长达30多公里,大小金门以及其所有的港口,都处于解放军远程炮火的射程之内,只等党中央、毛泽东一声令下,即可万炮齐发,让敌人化为齑粉。
但是毛泽东清楚地意识到,炮击金门,并不意味着攻打台湾,也不代表我军要和美国人直接开战。因此毛泽东致信彭德怀,其方针有八个字“直接对蒋,间接对美”。办法是只打金门,不打台湾。
毛泽东特别强调:
“我们整金门,我们是整家法,这是我们国内的事。当然整台湾也是整家法,不过,那个地方有你美国兵,那我们暂时就不去。”
如果美国胆敢公开干涉中国内政,就必将暴露其侵略者的真面目,进而在政治上陷入被动。我们也做到出师有名。
然而即使对于雄才大略的毛泽东来说,决策炮击金门也是相当慎重的。根据美国和蒋介石制定的“共同防御条约”,美军是有“协防台湾”的义务的。在炮击金门之时,美军到底会介入到什么程度,是值得毛泽东反复考虑的。可以说,金门炮战就是踩在刀尖上跳舞,一分一毫都不能出错。
为了了解金门炮击的全盘情况,毛泽东决定将负责此次战役指挥任务的叶飞上将召唤至北戴河。
二、“你用那么多炮打,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炮击金门,是1958年北戴河会议时决定的,当时作为福建军区第一政委的叶飞还在福建前线布置作战任务。当年7月份,叶飞突然接到来自北京的加密电话,一接电话,原来是参谋部作战部长王尚荣打来的。王尚荣告诉叶飞,中央决定了,由叶飞指挥炮击金门。
随后,叶飞紧锣密鼓地开展炮击金门前的前置工作,不仅调来了空军,还有炮兵三个师,还有一个坦克团。重炮、坦克从福州开往厦门,连整个街道都在颤动。老百姓们高兴坏了,都认为不但是要解放金门,而且是要解放台湾了。
到了8月上旬,炮兵已经全部进入了阵地,海军130毫米岸防炮被部署在厦门对岸角尾,半圆弧型的炮兵阵地,也在叶飞的布置下完成了。随后,叶飞指挥空军在金厦上空展开了空战,击落国民党战机50多架,初步掌握了金门上空的制空权。如今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然而到了8月20日,北京却打来电话,让叶飞立即赶往北戴河。到了第二天中午,风尘仆仆的叶飞终于到了乐北戴河。吃完中饭后,毛泽东于当天下午3点召见了叶飞。毛泽东问叶飞,这次炮击金门,我军部署了多少门火炮?是如何部署的?
对此,叶飞对答如流:在金门前线,我军布置了各种类型的重炮459门。我军将使用突然猛袭的打法,打国民党军一个措手不及。
当时彭德怀、林彪、王尚荣等人都参加了会议,地图没有挂在墙上,而是摊开在地毯上。毛泽东眉头紧锁地看着地图,然后突然问了叶飞一个问题:
“你用这么多炮打,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呢?”
我军在厦门所布置的火炮,实在太过密集了,竟达一个炮兵师。而美军的顾问已经配备到国民党部队的营一级。
对此,叶飞如实回答:“哎呀,那是打得到啊!”在《叶飞回忆录》中,叶飞回忆毛泽东当时的情况:
“听我这么一说,主席考虑了十几分钟,然后又问“能不能避免打到美国人”?我回答得很干脆:“主席,那无可避免”。主席听后,再也不问其他问题,也不做什么指示,就宣布休息:“这是主席要进一步考虑问题了。”
第二天继续开会,毛泽东批准按照叶飞等人制定的炮击计划。叶飞留在北戴河,与彭德怀住在一起,以便于指挥。为此,开通一条从福建前线通往叶飞在北戴河住所的专用电话线,以便叶飞和前线紧密联系,再由叶飞将情况转报给毛泽东。可以说,这场大炮击,就是由毛泽东本人亲自操刀指挥的。
8月23日傍晚,解放军459门火炮一齐发射,仅仅20分钟,就将600吨钢铁倾泻在金门国民党守军的阵地上,炸得火光四起、飞沙走石。为了躲避炮弹,蒋军官兵狼奔豕突、抱头鼠窜,除了拼命向指挥部呼救,整整20分钟没法组织有效地抵抗。其后,蒋军勉强开了几炮,却依然被解放军更猛烈的炮火压制了下去。
当时国民党的指挥部位于一个叫翠谷的地方,经过火炮专家测算,这里属于射击死角的范围,解放军炮兵再厉害,也不可能打到防卫司令部来,除非发动大规模空袭。
然而我军早有准备,早在炮击金门之前,我军就专门针对翠谷的地形进行了军事演习,并按照结果调整了射击诸元。因此当金门炮击打响之后,炮弹直接越过了翠谷引以为屏障的太武山,像长了眼睛一般砸向了预定的国民党军目标。
在如同天崩地裂的炮火声中,国民党指挥机关被彻底瘫痪,赵家骧、章杰、吉星文等三个金门防卫部副司令当即毙命,当天在金门视察的“国防部长”俞大维也受了轻伤。
作为金门防卫总司令的胡琏,原本是我军炮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淮海战役中,胡琏侥幸逃脱。在金门战役之中,他又是导致我军三个团全军覆没的罪魁祸首,因此不得不
但这一次,胡琏却侥幸地逃过了炮击。当时,胡琏和美国顾问刚好走出地下指挥所,结果炮弹就打了过来,于是赶紧缩了回去,没有将其打死。叶飞后来在回忆录中感叹:
“我们的炮火十分准确,一下子就摧毁了敌人的许多阵地。特别是集中火力轰击金门胡琏的指挥部,打得非常准确,可惜打早了5分钟。要是晚5分钟,他必死无疑。”

三、摸清美军底牌


金门炮战打响之后,美国人很快就得知了此消息。这次炮击火力之猛烈,为二战以来之最。当时的艾森豪威尔总统感到大为震撼,以为我军要解放台湾。于是他下令将地中海的第六舰队一般船只调到台湾海峡和第七舰队汇合,中东形势由此得到了缓和。
从当时的国际形势来看,美苏两国早已拉开了冷战的大幕,世界大战的阴云已经笼罩在全世界人民的头顶。当时的局势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稍不注意就可能引来毁灭性的核战争。
艾森豪威尔担心我军不只是要解放金门,而是要解放台湾。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还一直关注着苏联的动向,害怕他们趁此机会横插一杠。
美国虽然向台湾海峡调动军舰,但美国的军头们又害怕和中国军队真刀真枪作战,毕竟他们在朝鲜可是吃足了苦头。为了试探我军的意图,美军决定直接参与国民党台湾金马的补给护航。美国人扬言,金门在美台防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不会放弃它的义务。与此同时,美国陆军部长布鲁克还宣称,“北京不要低估美国的警告”。
到了9月7日,美国派军舰为国民党的补给船队护航。一来是为了尽自己的“防御义务”,二来是为了试探我军的海防政策。当时美军舰队将蒋军运输船夹在中间,美舰和蒋舰相距仅仅2海里,从台湾向金门开来。

美军已经卷入了,怎么办?打不打?如果一打,势必会将美舰一起打上,必然会和美军产生直接冲突。叶飞不敢怠慢,赶紧请示了毛泽东。
对此,毛泽东回答:“只打蒋舰,不打美舰。”叶飞又请示:“我们不打美舰,但如果美舰向我开火,我军是否还击?”毛泽东非常明白地回答:“没有命令,不得还击。”
很显然,无论是新中国还是美国,都不希望真正意义上的刀兵相向。真正希望我军与美军交手的是蒋介石,他做梦都想将美军拉下水,好实现其“反攻大陆”的图谋。毛泽东自然不会让他得逞。
叶飞接到命令后,立即指示各大炮群:“待美蒋海军联合编队到达料罗湾后,北京下了命令才开炮。只准打蒋舰,不准打美舰;美军向我军开火,非命令不得还击。”
此时金门局势已经高度紧张,我军就像是一个杂技演员,已经踩在了刀尖上。美舰和蒋舰相距太近,如果哪个炮群没有瞄准,就有可能打到美舰。考验我军炮兵水准的时刻终于到了。
当天中午12点整,美蒋联合编队到达料罗湾海域,叶飞立即命令前线按照预定计划,集中射击国民党军的运输船。然而没想到的是,我军炮火刚一打响,美军战舰便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却将蒋舰和所有运输船暴露在我军炮火面前。
从截获的电报中,我军得到了十分有趣的情报。台湾方面问:“美国朋友呢?美国军舰呢?”蒋舰回答:“什么朋友不朋友?美国军舰已经掉头逃跑了,美国人真是混蛋。”
在铺天盖地的炮火声中,蒋舰被我军击沉3艘,击伤数艘。蒋介石赶紧下令蒋舰返航。这一场惊险的战斗就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结束了。
在打击美蒋舰队之前,忧心忡忡的叶飞已经赶到了厦门,在云顶岩上亲自指挥,还准备应付美舰向我军开火呢?看着逃之夭夭的美军,叶飞不禁佩服起主席“只打蒋舰,不打美舰”的意图。这一切,都是为了试探美国所谓共同防御条约的效力有多大,美军在台湾海峡的介入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如今我军已经摸清了美军的底牌,所谓共同防御条约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涉及美帝自身的利益,要冒我军发生直接冲突的危险,它就不干了,就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了。
叶飞曾说:“这次较量的意义和胜利,不在于击沉、击伤了蒋军多少舰只,而在于把貌似凶恶强大的美帝国主义的底牌摸清楚了……这不只是我方和蒋方双方的斗争,而是我方、蒋方、美方三方的尖锐复杂的斗争,既是军事的,也是政治的,外交的斗争,稍有不慎和失误,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四、打打停停,破解美国的阴谋


1959年1月7日,解放军集中炮火猛轰金门,惩罚蒋军对大陆滥释炮火的罪行,这也成为金门地区最后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炮战。此后,金门两岸的炮战成为了一种真正的“政治战”,一直持续到1979年。

解放军和蒋军的炮弹都打到了对方的海滩上,没有什么人员伤亡,也没有实际军事意义,完全成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对话。一种不在谈判桌上进行的谈判。
通过金门炮战,新中国惩罚了蒋介石当局,收到了“执行家法”的预期效果,让其不敢再轻举妄动。同时还打破了美国妄图霸占台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
祖国的统一,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