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炒股拌饭”,关注了解更多精彩
最近大家可能常听一个词,叫做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个名词是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在1990年代提出的。
上次辜朝明这么受关注还是在2008年,那时候正好遇到全球金融危机,又赶上了辜朝明那本《大衰退》的出版。
在这本书里面,辜朝明解释了为啥日本的经济危机会持续这么久,而且会这么严重。
再上一次辜朝明这么受关注,是1990年代日本楼市和股市泡沫破灭的时候。
通过观察日本经济增长奇迹的终结,从而创造出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个概念,可以说是辜朝明最重要的经济观察和理论基础。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东亚国家,多数后发东亚国家的发展,也是在摸着日本过河。
在战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日本从一穷二白成为发达工业国,又是怎么从经济高速发展,步入资产负债表衰退的。
日本的年轻人,又是怎么从昭和男儿变成平成废宅的,这里面又有什么启示和教训,本篇我们讲讲这个。
01 1940年体制
在现在很多人看来,现在的日本是一个经济增速接近停滞,社会阶层固化,人口老龄化程度很高的国家。
在这种背景之下,日本的年轻人纷纷躺平。因为经济停滞的背景下,大家觉得反正奋斗也没戏,索性放弃挣扎了。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年的日本也是经历过经济高速发展的,年轻人也是充满了朝气蓬勃向上的。
说起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要从1940年体制说起。讲到这套体制,就不得不提一下刚刚被刺杀身亡的安倍晋三。
为日本奠定1940年体制这套发展基础的,是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
在1940年前后,日本为了确保自己能在二战中取得胜利,实施了一套国家动员体制。
在这套体制之下,国内的所有资源都要为发动对外战争服务,这套体制又被叫做1940体制。
日本这套1940体制的建立,和1936年我们东北那边的关系很大。
这一年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到了中国东北,出任伪满洲国的工业部长。
在伪满洲国出任工业部长期间,岸信介践行了自己发现的,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衍生出的一套理论。
那时候苏联的五年发展计划确实成功,1937年的苏联刚刚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

相比五年之前,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0%,农业总产值增加了54%。
老百姓的工资收入在这期间增加了1.5倍,集体农庄了农民收入增加了两倍多。
苏联的经济成为当时全球最闪耀的那颗星,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成为全球的灯塔。
原因是这时候,欧美还深陷大萧条的泥潭,老百姓日子过得水深火热。
苏联的突飞猛进让欧美老百姓觉得,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这套东西是不是有啥问题,大家纷纷转向苏联的佳话经济。
西方对苏联这套计划经济的东西,也从之前的怀疑变成了学习和模仿。
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曾经写过:“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日本和美国一样,因为目睹了苏联计划经济体系下,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家都觉得苏联这套东西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国内的有识之士开始研究苏联的计划经济和五年计划。
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就是践行者之一,他把这套理论拿到伪满洲国,开始实践这套他新发现的理论。
岸信介和东条英机这帮日本战犯,当时被称作满洲五巨头。他们在伪满洲那边搞了个满铁,开始实践这套理论。
在计划指令调配下,他们把整个伪满洲国当成一家公司运营。
满铁垄断了伪满洲内部所有的钢铁、煤炭、化工和电力产业。
这套计划经济理论,也在当时的伪满洲实践之后,获得了巨大成功。
伪满洲的工业产值从1936年的8.07亿元,到1940年达到26.47亿元,四年三倍。生产力指数上升幅度超过60%。
1941年的时候,岸信介离开伪满洲回到了日本,成为日本经济的掌舵人。
管经济的老大换成了岸信介,下面自然也要换成自己的人,这样执行各种指令的时候才更顺畅。
所以当时日本各个经济部门的负责人,也换成岸信介在伪满洲搞经济的那帮人。
这帮人在历史上被日本人叫做改革派,也被称为“岸-椎名阵线”,这是根据岸信介和他的副手椎名悦三郎的姓氏命名的。
他们搞经济的理念,就是从苏联的五年计划衍生出来的,对产业实行国家计划管制,举全国之力在产业上砸钱发展经济。
后面1945年日本战败了,但是这套体制却有幸保留下来,成为二战以后日本崛起的基础。
02 经济高速发展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美军进驻了日本,岸信介被当成甲级战犯抓起来差点枪毙。

不过由于执掌日本经济的,依然是岸信介手下那些技术官僚,所以之前的路线并没有变。
在麦克阿瑟主持完成日本土改的同时,他们在一系列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做的一件事是通过政府补助救助金融机构,保证银行机构不会因为资金短缺破产。
由于战后日本的基础设施破坏殆尽,想要搞重建的话,对钢铁能源的需求非常大。
所以这批技术官僚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通过财政来补贴钢铁煤炭产业的发展,开启了日本大炼钢铁的步伐。
这个补助的力度非常大,到1947年的时候,补助金额已经超过了全国财政预算的25%。
不过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这些重工业基础产业的投资,带动了其他下游产业一起增长。
1947年日本GDP达到了前一年的2.9倍,至1.39万亿日元。1948年达到了2.68万亿日元,几乎完成了倍增。
煤炭钢铁行业大发展的同时,日本快速上马了一系列重化工业和机械制造业。
这个阶段大量的日本农民,开始走进工厂打工。在这个背景下,日本的城市化率也在快速提高。
不过由于重工业的投资很大,看到回报也比较慢。开始很多想赚快钱的资本,都不愿意投入这样的行业。
在1940年体制的背景下,为了保证能供掌控和分配资源达到预期的重工业化效果,日本出台政策限制社会资金,严格控制资金对投资的流向。
日本的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在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
不过能发展这么快,也并不只是1940年体制的功劳,和日本运气好也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知道日本战后打成了一片废墟,到处都是百废待兴没错。但刚打完仗不久,老百姓手里也没钱啊。
你生产出来东西是要卖的,如果老百姓手里没钱,也就买不起那些生产出来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消费、研发迭代、再生产的链条根本循环不起来,游戏也就玩不下去。
朝鲜战争的爆发,打破了这个魔咒。战争爆发以后,美国人军需物资订单大增。
日本国内这个阶段单为朝鲜战争服务的,就有100多万人,炮弹/燃料桶/军用汽车都要从日本采购。
丰田就是个典型例子,战前给日军造卡车,战后干一样的活儿。
战后因为日本国内经济不行,卡车卖不出去,眼看就快要倒闭了。
朝鲜战争爆发让军用卡车订单雪片一样飞来,第一笔就是46亿日元的巨额订单。
当时的丰田人形容朝鲜战争是“上帝的礼物”。
工厂订单多了,需要的工人自然就多了。大量的日本农民跑到工厂打工,给美国人造东西然后领工资。
这帮人不是就有钱有消费能力了么,然后也可以消费的起自己造出来那些东西了。
一边是美国人订单暴涨,一边是国内老百姓也有钱买东西了,这时候自然是产销两旺,整个经济就都活了
可以说就是因为朝鲜战争给日本带来的巨大红利,才让日本在战后短短十年之后就实现了复兴。
因为朝鲜战争带来的订单和资金流入,几乎打通了日本的生产消费产业升级整个链条,让日本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到了1954年12月,日本开始进入神武景气。
这时候的日本已经能依靠出口、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真正走上内外双循环的高速增长之路。
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普通百姓生活的改善,1955年以后,日本平民开始用得起黑白电视,洗衣机和冰箱三大件。
1960年代更是日本经济增速最快的时期,体现在GDP上几乎每5年就翻一番。
这也是日本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到现在很多日本人还在怀念那个时期呢。
以前总听很多专家说GDP增长不重要,这其实是非常扯淡的,可以说增长速度快慢,和普通人的收入水平息息相关。
各个国家的发展史都告诉我们,只有经济快速发展,饼快速变大的时候,普通人才能分一杯羹,享受到快速增长的溢出效应,吃到增量。

一旦增长放缓了,大家就不得不开始分存量。所以增量越来越少的时候,普通人日子感觉就越来越难过了。
03 超大规模基建投资
当时日本经济发展这么快,除了外贸出口拉动以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超常规投资基建和城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基建的热潮,开始于1959年东京奥运会申办成功。
这种通过举办国际运动会的方式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好像是东亚国家的普遍做法。
非常巧合的是,我们国家也是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开始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和加速城镇化的。
从下图可以看出,日本的基建投资不管是规模还是增速,在1959年东京奥运会之后都在逐年加速。
数据来源:日本财务省 中泰证券研究所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在1972年当选首相之后,更是提出了《日本列岛改造论》,进一步大幅提高了公共工程的投资预算。
田中认为,想要同时消灭人口过密和农村人口过疏的问题,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工业的重新布局。
重新布局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全国新的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改善通讯网络。
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就可以逐步消灭农村和城市的差距,改善人口流动和分布。
不过田中角荣的列岛改造计划并没有成功,因为日本大部分土地并非国有,改造成本极高。
再加上19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通胀高企,列岛改造计划成本变得越发高昂,最终田中的列岛改造计划搁浅了。
不过虽然这个计划搁浅了,但是日本通过大基建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向却没有停。
继任日本首相推行的的所谓“田园城市国家构想”、“资产倍增计划”等,与列岛改造计划基本都一脉相承。
从下图可以看出,伴随着日本超大规模基建和城镇化的进行,日本人均GDP也在高速增长。
我们甚至可以说,超大规模基建和城镇化的不断投入,是日本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
从日本政府的基建投资数据看,1992年是一个明显的增速高点,这一年也是日本人均GDP的一个高点。
这年基建投资出现高点,应该是日本政府为了应对1990年开始的房地产泡沫破灭,采取的稳增长逆周期政策。
日本公共工程支出及增速  数据来源:日本财务省,中泰证券研究所
到了1995年以后,日本的经济泡沫逐渐破裂。这时候基建投资增速虽然慢下来了,但是投资的绝对值和占总投资比重依然很高。
1995到2007年的基础设施投资预算,高达650兆日元,超过美国同期的三到五倍。
在1998年的时候,日本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工人,甚至占据了总劳动力的10%,达到690万人。
事实上每当日本经济出现回落的时候,日本政府就会启动大规模基建投资,做逆周期调节。
过往日本政府通过扩大基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从数据上看也是比较明显的,基本都能让GDP增速回到正值。
这一点在近年来安倍上台执政以后,体现的也比较明显。安倍经济学里面有一项,就是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
在2011年日本政府的基建投资负增长之后,2013年安倍又把基建投资增速拉到了14.5%。
本质上安倍经济学就是在日本整体需求萎缩的背景下,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提升总需求。
这里面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通过政府负债的方式,通过基建投资来刺激需求。
很多经济学家都在诟病,日本为了稳增长付出的巨大代价,但你还能提出更好的选择么。
因为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日本政府的债务余额,也几乎是全球最高的。
日本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拜超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所赐。
因为之前超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当日本房地产出现泡沫的时候,人均GDP已经突破三万美元,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要知道这是三十年前的三万美元,之后的三十年虽然被人们叫做失去的三十年,但是日本依然维持了高人均GDP。
也就是因为之前打下的这些底子,日本虽然没赶上我们在《人生发财靠康波》里面说的信息技术革命。
但是因为再此之前的底子不错,所以即使后面日本GDP增长停滞了,普通老百姓生活水平依然不错。
03 泡沫是怎么形成的

说起来197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个阶段,世界范围内我们看到爆发了石油危机。
日本也受到了影响,体现在经济增速上,我们看到1970年之后,日本的年化GDP增速比之前十年下降了不少。
虽然GDP增速下降了不少,但1970年代的日本在出口持续增长和大规模基建投资的背景下,在全世界范围内依然是中高速经济增长。
原因是日本工人的劳动生产率高,而且相比美国人更加吃苦耐劳原因加班。
再加上虽然当时世界范围内原油不断涨价,但是那时候日元也在稳定持续升值。
汇率稳定升值意味着进口商品价格的降低,升值的日元缓解了石油涨价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如果说在经济运行良好的情况下,长期稳定升值对经济有正面促进作用的话。那么短时间大幅度升值,对经济的损害就很明显了。
不过短期大幅升值这件事,不是日本人想这么做,而是美国人逼的,因为日本对美国的外贸顺差太大了。
从1970年代开始,日本对美国贸易带来的大量顺差,使得日本的美元外汇储备急速上涨。
1970年还在44亿美元,1971年就增长到154亿美元,一年几乎增长了4倍。
我们知道日本是出口导向型国家,这种国家的特点就是产品的竞争力在进口国,要比当地产品更强。
日本产品在美国竞争力更强,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日本的汇率低,另一方面是因为日本人相比美国人劳动强度大,相对工资也低。
一个日本人可以干三个美国人的活,再拿十分之一的工资,产品质量还不错的情况下,竞争力不强才怪。
在这种背景下,大量的日本制造占领了美国市场。所以从1970年代开始,美日贸易摩擦就没断过。
在那个让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签订之前,美日两个国家经历了“纺织品大战”,“钢铁大战”,“彩电摩擦”,“汽车贸易摩擦”几个阶段。
从这几个阶段我们也能看出来,日本的制造业和出口产品在持续升级。
物美价廉的日货,搞得美国本土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没有市场,所以全美产业界当时都在呼吁抵制日货。
不过抵制了半天也没啥用,老百姓还是追求个实惠的。因为在日本出口的黄金年代,日货的竞争力确实是强。
再加上石油危机的年代日本车省油,丰田这类日系车企依然差点把福特这些美国公司挤得破产。
由于日货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劳动力成本和汇率优势。想让美国国内劳动力和日本一样便宜是没可能了,只能出手搞汇率了。
升值了产品不就没那么便宜了嘛,也就没那么有竞争力了。于是美日经历了几轮协商,在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之后,日元汇率出现了大幅升值,升值确实也给日本的出口带来了很大影响。
你的产品再牛逼,在日元升值100%的背景下,意味着你的产品在海外几乎贵了一倍,价格带来的竞争力下降是不言而喻的。
很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的汽车出口,我们知道直到现在汽车还是日本的拳头产业之一,当时就更不用说了
在1985年日元大幅升值以后,日本的汽车出口陡然进入了下行周期。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日本另外一个优势产业家电,本质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虽然这个阶段,日本对美出口依然保持着巨额顺差,但是出口金额和增速的大幅下滑,对日本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增速出现下滑意味着增量订单没有了,因此出口的规模和利润,也出现了大幅下滑。
单单在1986年一年,日本企业因日元升值,就便损失8兆日元。
因为担心出口受到影响,导致国内的经济出现萧条,日本央行搞了个常规操作刺激经济,也就是降息。
降息放水这个操作大家应该这些年都很熟悉了,往往经济不太好的时候,央行就降息放水刺激经济。
当经济出现过热的时候,通常央行又会加息收水,给过热的经济降温。
日本央行从1986年开始,连续五次下调贴现率至2.5%。
央行降息放水以后,等于是市场上一下子多出来一大笔便宜的钱。
钱突然多出来了,企业贷款也变得很容易了,但是往哪里投变成了最棘手的问题。
一般来说,投资这东西没啥大的花头,基本就是实体和虚拟经济两个方向。
如果投实体经济的话,基本就是在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制造业三个方向里面选。
如果是投虚拟经济的话,在1980年代的时候,基本上能投的也就是资本市场了。
从各国经验看,基础设施是国家投资的。因为这东西多数是公益性质,产生不了太大收益。
民间资本可能更多的,会投向制造业和房地产。因为这里面制造业企业投资扩张,是有先决条件的。
对制造企业来说,是需要有足够的新增外部订单需求,才有投资扩产动力的。
没有新增订单的情况下,没有哪个制造业企业会跑去扩产,因为投资扩张产能以后卖不出去就得死。
在日元升值的背景下,日货竞争力下降东西本来就难卖,谁再去扩大生产啊,那不是企业家脑子出问题了么。
既然制造业没法投资扩张,市面上便宜钱又很多。那么剩下的方向就很明确了,就是房地产和资本市场。
由于手里的资金实在是过剩,所以很多日本制造业企业在拿到巨额贷款以后,并没有去扩大生产,而是走上了炒房炒股的“金融化”道路。
1986~1988三年内,日本银行业一共向日本民间企业提供融资67.5兆日元。
过剩资金涌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造成股价和房价的大幅上涨,泡沫经济逐渐形成。
04 泡沫破灭

如果你认真看过日本的地价数据和股票市值曲线会发现,无论日本楼市还是股市泡沫,都是在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之后形成的。
以前很多人说什么,是因为1985年广场协议刺破了泡沫,基本是无稽之谈,泡沫还没产生又怎么刺破。
这个阶段泡沫之所以会产生,原因也很简单,制造业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资金没地方可以去了。
在日本央行超级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无处可去的资金大量涌入楼市和股市。
我们可以看到,在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以后,1986年日本的地价就开始急速拉升。
因为市场上钱太多了,又没什么地方可去,后面日本的股价房价涨的更是匪夷所思。

1987年日本的地价在1986年基础上,又涨了又涨了30.7%。到1990年均价几乎上涨了100%。
地价暴涨让当时日本到处流传着两大神话:
一个是坚信土地不会贬值,日本人多地少,土地永远稀缺。
当时全民都在买房炒地,地王几个月就刷新一次,一寸土地一两金。
第二个是东京房价永远不会下跌。
因为日本只有一个东京,日本政府也永远会支持房地产,所以东京不可能跌。
1990年的时候,东京的地价就超过了整个美国全国,而美国的面积是东京的1.5万倍。
资产的快速膨胀给日本人带来了极大的自信,那时候的疯狂现在几乎无法想象。
当时的日本报纸上有个特别搞笑的说法:“把东京的地皮全部卖掉就可以买下美国,然后再把美国土地出租给美国人住。”
所以在这个繁荣泡沫期,日本人觉得自己可比美国人牛多了。毕竟卖掉东京,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了。
这个阶段日本银行放贷也很随意,每个员工都有放贷指标。大家都疯了一样往外借钱,只要你有工作有固定住址就能贷到钱。
当时有件很搞笑的事情,是东京最繁华的商业区银座五丁目有个警察岗亭。
这玩意在那个年代被16个人当做私人财产抵押,获得了630多亿日元的贷款。
不光楼市,从1986年开始,因为市面上资金过剩,日本股市也开始大爆发。
到1989年的时候,日经指数涨了400%多。当时的日本股市市值占到全世界的45%,超过美国一倍多。
按照日本人的话说。
 “辛勤劳动未必能获得相应的回报,而空手套白狼的各种虚假无德的行为却能带来巨大财富。”
再没人有心思正经上班,全日本老百姓都沉浸在投机之中,毕竟钱来的太快太容易了。
轻松赚来的钱,大家自然就舍得花。法国奢侈品在那个年代,有一半被日本人买走了。
因为钱来的太容易,还经常会出现两个日本人想去吃一碗800块的拉面,花了1万多日元打车的场景。
泡沫时代大家也没啥心思上班,因为一个家庭主妇在家炒楼炒股,赚的比上班族多多了。
在地价和股市狂升的背景之下,再叠加日元升值,海外热钱大量开始涌入日本。
热钱来的原因也很简单,在日元升值的背景下,想要获利实在是太容易了。
海外热钱只要把手里的货币换成日元,躺着啥也不干,平白无故一年就多了20%。
这还不说如果你是拿着日元,买了日本国内疯涨的资产,那回报率就更加惊人了。
热钱不断涌入,老百姓都沉浸在狂热中。日本的通胀和资产价格水平,在这个背景下不断推高。
可政府开始担心了,银行体系借出去这么多钱,万一泡沫垮了连环违约金融机构都得破产。
为了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回收市场上充裕的流动性,同时抑制海外热钱的涌入。
从1989年开始,平成恶鬼三重野康出任日本央行行长。他上台以后,开始了快速紧缩的道路。
1990年8月,日本利率迅速从2.5%提升到6%。股市和楼市都被掐断了货币供应,泡沫破灭了。
股票市场在1990年先崩为敬。日经指数从最高的38915点跌到14309点,跌幅高达50%以上。
到1992年底的时候,股票市值只剩1989年的38%,后面就是漫长的下跌。
从1989年的38915点一路跌到2003年的8000点才止住,这都已经14年过去了。
楼市也没逃掉泡沫破灭,由于土地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密切,资本市场崩盘随即传导到楼市。
金融机构为避免损失,要求企业偿还贷款,企业不得不变卖股票和抛售不
动产,地价应声而跌。

地价到2003年的时候,已经比1991年高点下跌了45%,1000万亿日元资产被蒸发。
在房地产泡沫高点买房的投资客们沦为赤贫,还欠了银行一屁股债。
而这批人,大多数都是当时那些相信日本第一,日本资产价格永远涨的中产阶级。
05 失落的三十年
记得某个金融大鳄在日本泡沫破裂前,曾经写下过下面这段话。
历史上从来没有如此规模的泡沫,最终能被有序化解而不破裂。
如果日本能做到的话,这代表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从时间线上看,日本泡沫破灭过程,现在回头看甚至有点戏剧性,中间也并不是不可以挽救的。
1985-1987年,因为广场协议日元开始升值,日本的GDP增长了从7%下降到不足3%。
因为实业回报率低下,制造业产能又比较过剩,叠加利率下行资金成本越来越低,企业资金开始涌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
1989年5月的时候,日本利率下行周期终结,基准利率开始从2.5%见底回升。
1989年12月的时候,日本股市见顶,资本市场的资产价格泡沫开始破裂。
1990年的时候,日本央行把基准利率一年提升2%,日本企业经营和资产负债表恶化,开始抛售物业资产。
利率提升和大量企业加入物业资产抛售,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加剧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恶化。
资产价格的加速下跌,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开始变得资不抵债。
这个阶段日本的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陷入了资产价格下跌,机构和老百姓不断抛售,资产价格继续下跌的恶性循环。
这时候日本政府并没有停止紧缩,先是通过5次加息提高了利率水平。
之后对不动产融资总量进行控制,开征地价税和特别土地保有税,继续调控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是在股市暴跌以后一年,价格才开始松动。之前因为看涨者惜售,看跌者也不买,造成了房价高位横盘,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少的企业愿意去买地建房。一方面是因为地价下跌,一方面是因为盖了也卖不出去。
到了1992年的时候,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进一步恶化,出售土地收入进一步减少。
为补贴财政收入,日本政府决定征收土地持有税,最终给已经破裂的泡沫又踹了一脚,让日本步入了资产负债表衰退。
说起来日本经济崩溃以后,之所以陷入到二十多年的大停滞,根源并不是泡沫本身,而是处置泡沫过程中用力过猛
在经济狂热之后的信用崩溃之中,日本央行并没有很好的跟曾经的大藏省配合救市。
中间的各种背后拆桥数不胜数,最终折腾来折腾去,才让日本陷入了资产负债表衰退。
比如虽然把利率降低了,但其实并没有放宽信用,而是在搞信用紧缩的操作,财政发债刺激经济央行就根本没有下场。
这段经典的日本央行和大藏省各种甩锅内斗,谁也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历史,早就写进了教科书。
也是二者这种相互甩锅的动作,导致居民和企业部门对未来的预期,出现了不稳定的状况。
要知道投资这件事,是需要稳定预期的。没有稳定的预期,钱投下去基本就是打水漂。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不会贷款扩张信用投资。信用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收缩,最后彻底打碎民间的信心。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企业和居民部门在这种情况下,最终根本就不敢投资。
最终虽然大藏省被当成背锅侠,被肢解了。但是最后承受代价的,还是普通日本百姓。
这点在日本企业和居民部门杠杆率上,体现的非常明显,基本横盘以后就是下降。
拿日本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来说,在1989年见顶以后一直横盘,这个横盘过程持续了十年。

在泡沫破灭之后的十年时间里,由于日本国内舆论不断污名化之前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
再加上泡沫破灭以后,房地产投资这块确实也不行了,但是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还是要解决啊。
所以当时的日本基本放弃了房地产这条腿,除了依然在各种搞大规模基建投资支撑经济之外,还在不断寻找能支撑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
先是通过大搞各种环保投资来刺激经济,这期间持续降低了煤炭在一次能源的占比。

之后为了刺激消费,又大规模搞了消费贷。当时的日本首富武井保雄,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到处弥漫的消费贷最终还是失控了,居民的债务水平越来越高,负担越来越重,透支以后消费能力和需求变得越来越差。
叠加我们之前在《人生发财靠康波》里面说的,由于日本制造业没有完成升级,不断在深耕上一个康波周期的技术
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社会步入老龄化和人口红利褪去之后,过去的制造业优势逐步不在了。
再加上日本国内步入老龄化和人口红利逐步褪去,导致国内总需求出现收缩。
美国这个全球大买家,开始把海外订单逐步转移到中国这些新兴制造业国家,使得日本的海外需求也出现了萎缩。
最终的结果是,不管从内需还是外需的角度看,日本的整体需求都出现了不断萎缩。
我们知道不管是虚拟还是实体经济,想要活跃起来必须要有旺盛的需求支撑。
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同步出现萎缩,这个阶段日本企业做任何投资扩张,就变得没有太大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会投资扩张,日本经济总量的停滞也就变得不可避免,居民的收入也就没法继续提高。
日本的经济总量在这之后,永远停滞在五六万亿美元左右的水平,三十年原地踏步。
从数据上看也非常明显,上世纪的1995年日本的GDP,就已经高达5.46万亿美元,占全球的比重接近18%。
全世界经济在1995年的经济总量大概在30.88万亿美元,日本的5.46万亿美元占到世界总量的17.64%
当时美国的GDP约为7.66万亿美元,大约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24.7%,算一下日本GDP占美国的比重达到71%。
这是日本GDP,首次达到美国的70%以上,也是历史上唯一的一次。
到了2021年的时候,日本的GDP依然维持在4.94万亿美元的位置。
这时候美国的GDP总量为20.8万亿美元,依然占据全球经济的24.6%的位置。
这时候日本的GDP,已经下降到不足美国的四分之一。从经济角度说日本经历了失落的三十年,一点都没错。
06 经验和教训

总结一下日本步入失落的三十年,可以看出资产价格暴跌,只是引起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诱因。
这个诱因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后续的日本央行的一系列骚操作,才是引爆点。
本质上所谓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是因为资产价格暴跌,导致资产负债表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由于负债是刚性的,这种失衡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资产端出现了变化。
资产端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资产价格暴跌带来的资产价值实际变化,也可能是资产估值的发生了客观变化。
通常到了这个时候,居民或者企业这些私人部门,需要通过降低负债的方式,完成资产负债表的再平衡。
这时候企业和居民部门由于预期转变,会从之前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模式,转向风险最小的还债模式。
企业和居民部门因为恐惧资产负债,这时候不管央行怎么降低利率,注入流动性都很难成功。
因为大家都不愿意贷款扩张信用,赚来的每一分钱都想着拿来还债,降低自己的债务负担。
所以到了这个阶段,货币政策是失灵的。政府只能靠财政政策刺激,来维持总需求。
等到后面企业和居民部门债务水平降下来,从会计报表上看资产负债表衰退已经结束之后,这时候需要的是信心和预期的扭转。
因为这时候企业对增加负债的抵触情绪依然还在,借贷和信用扩张需求低迷会使得利率水平低迷,经济活动依然处在萎缩状态。
当企业和居民部门信心恢复,对借贷和扩张信用的抵触情绪渐渐消退,才会开始更加积极的信用扩张。
这时候我们才会看到,在货币政策驱动下的宽信用手段,才能发挥效力。
因为信心和需求恢复导致的经济复苏,财政政策这时候也没有必要用来支撑总需求,开始逐步退出。
经济在这个时候,往往会陷入过热的局面。居民和企业部门由于过度自信扩张,引发下一个泡沫诞生。
货币政策在这个阶段,也开始替代之前的财政政策,成为政府部门进行经济调节的主要工具。
日本当时的问题在于,在民众和企业部门信心和预期的扭转阶段,央行和大藏省不断打架,政策不断摇摆。
央行虽然降息了,但是并不愿意推动信用扩张。日本政府和大藏省也不愿意扩大赤字,通过提高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的总需求。
这最终导致了居民和企业部门信心的丧失,经济恢复卡在了信心和预期扭转阶段没过去。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如果我们观察1993年至1997年,会发现日本政府赤字率为3.5%左右,甚至低于80年代的赤字率规模。
最终这种不停的摇摆,摧毁了企业和居民部门的信心,导致私营部门的预期没法扭转。
整个日本从一次泡沫破灭导致的经济危机,最终陷入了不可逆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之中。
衰退使得日本政府在90年代以后,不得不通过大规模的加杠杆和疯狂借债,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刺激总需求。
通过政府借债财政刺激的方式,替代投资意愿萎靡的企业和居民部门投资,来提升需求和拉动经济。
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日本的公共债务/GDP高达266%,几乎是全世界最高,财政收入的三成都在还本付息。
虽然因为居民和企业部门心气没了,日本经济增速再也刺激不起来了,但日本的就业、福利、外储、低通胀都维持住了。
在辜朝明看来,这是日本政府很无奈的选择,但又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尾声:
从日本经验可以看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支持,对国家摆脱资产负债表衰退,是非常重要的。
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降低经济复苏的资金成本。强有力的财政刺激,可以对总需求给予支撑。
以前我们写过篇《债务和经济增长是问题的一体两面》,文章里讲过这个事情。
信用货币时代的经济增长,本质上伴随的是债务的同步扩张,因为债务经济提供的是需求。
如果没有债务扩张的产生,经济的扩张也就变成了无根之木和无源之水。
债务扩张速度下降以后,会造成实质意义上的紧缩。如果这部分缺口补不上,就会造成经济增长速度的实质性下降。
因为在企业和居民部门信心不足的情况下,这些私营部门不愿意贷款负债扩张信用,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
单纯宽松的货币政策到了这个阶段,对扩张信用改善总需求,用处已经不大了。
这时候除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还需要有力的财政政策,来支撑和维持总需求。
通常财政刺激的资金来源,是通过政府大量发债融资,这会产生大量的财政赤字。
如果没有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财政刺激的发债成本就会变得很高, 导致财政刺激的成本和压力很大。
所以在企业和居民部门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只有在宽松的货币和有力的财政政策同步发力的情况下,摆脱资产负债表衰退才会变成一种可能。
但到这一步仅仅也只是一种可能,因为这里面还有一点很关键的,是要想办法扭转居民和企业部门的预期。
通常私营部门修复资产负债表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减少支出来增加储蓄和还债。
这个行为一旦成为普遍现象,就会带来持续的总需求缺口,和经济下行的压力。
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泡沫破灭之后,日本央行和大藏省互相甩锅的骚操作,就给了我们一个鲜活的例子。
在泡沫破灭人们预期转坏的背景下,又叠加了老龄化和生育率下滑,带来了日本国内需求的整体萎缩。
之前日本强劲的外需出口市场,也因为美国人把产业转移到中国,导致外部需求出现了萎缩。
内需外需同步萎缩的情况下,大藏省和央行也没有协同作战,从财政和货币两个角度刺激总需求,扭转企业和居民部门的预期。
扭转私人部门预期不给力,最终使得日本走向了资产负债表衰退和失落的三十年。
记得以前有位老人曾经说过,信心比黄金还珍贵。如果观察日本发生的情况,这个话真的是一点没错。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觉得写的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获取最有用财经信息和投资趣闻,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惊喜!!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