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关小黑屋三个月,终于“释放”,感谢大家的不离不弃。

最近一段时间,舆论场真的乱成一团糟,各种妖魔鬼都蹦出来表演,炫富的,炫夫的,炫编制的,编小故事,煽情的,然后不是翻车,就是被打假,简直就是大型的群魔乱舞的现场。不然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些事放在以前都不是个事,但现在整个社会有点低气压,公众的情绪特别容易激动,容忍度也越来越低,一件破事能讨论很久,还无法达成共识。
最让人失望的,还是最近一些知识分子的集体堕落,脑残的专家、学者、教授是越来越多,越来越不惮于发表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观点。
比如对于江西周公子炫富事件,人民日报出版社官微就发表了一名教育专家的观点:
周劼之炫,伤害了谁?发朋友圈是一种生活方式,什么该发,什么是禁区,应该鼓励孩子如何记录自己的生活,是父母和孩子需要认真学习的一门功课。
专家是一名中老年女性,浑身散发出一种慈母般的光芒。但可能慈母指数过高,有点溺爱过头了。我不记得周公子是92年还是93年的,总之是一个成年人。把一个已经走上社会、30岁的人称为“孩子”,发个朋友圈还要跟父母一起学习,就是亲妈也干不出来吧?
而且这个靶子也打错了。周劼之炫,伤害了谁?其实是他自己当官的父母和什么大伯二伯之类,他们因为周劼的朋友圈而被调查了。恰恰相反,人民群众对于周公子的所做所为,还是持欢迎态度的,没有他的各种花式炫耀,我们看不到一个不起眼的处级官员家庭,总资产居然近亿元,财富积累得速度如此惊人。没有他的事无巨细地点名各位家庭成员,我们也发现不了,某些地方的国企单位,已经形成了家族式的垄断,一种新型的门阀制度已经初具规模。
如此说来,这位教育专家是否舔得有点过于投入,乃至于舔错了地方?
这还是最恶心的专家发言。最恶心的,来自于中国政法大学的副教授郭继承。在一次演讲中,他以某地一车橘子翻车后遭农民哄抢一事为例,发向媒体发出质问:为什么专挑不好的事报道?你居心何在?
这些年来,脑残的、变态的、愚蠢的、心术不正的、屁股坐歪的、跪舔献媚的专家学者,我们见过不少,各种脑洞大开的奇思妙语,我们也都领教过。但是坦白说,这么不讲套路、不留退路的生猛发言,还是第一次看到,他成功地恶心到我了。听了他的高论,我觉得前面说的那些专家学者,都得齐刷刷跪下来,五体投地喊一声“爹”。他的观点(如果还能称之为观点而不是酒话)之无底线,措词之凌厉和凶残,都到了令人发挥的地步,可以说是专家雷言雷语的一个新的历史高峰。
郭继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主业是中国政法大学思政研究所副教授。哲学没有告诉他,事物都有两面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他,新闻报道只能报道好的,不能报道坏的?有些人身体已经跨进了21世纪,脑子还在100多年前。
他最鸡贼或者说最恶毒的地方在于,他熟练地使用一套家国情怀、爱国之类的话术,先确立自己的道德制高点,再以动机论发出攻击。这就好比穿上软猬甲,这就立于了不败之地。
他的原话是:
后来开会的时候,我就问媒体的朋友,你为什么报道这种事情。我说中华民族14亿人,那么多人忘我地奉献,那么多人肝脑涂地,给国家打拼,那么多人拾金不昧,那么多人见义勇为,你为什么不报道?你为什么专捡这个事报道?你告诉我,你的理由是什么?你居心何在?
怎么破?没法破。“居心何在”四个字,早已让人瑟瑟发抖。这种单细胞动物的二分法,是最简单粗暴也最实用有效的,你可以用一大堆常识和道理反驳他,但当你说第一个字的时候,你就已经输了。这就是,当一个无耻、无知到极致的时候,他实际上是无敌的。
这让我想起最近看到的一则奇葩新闻。一个男子养了三个孩子,都不是亲生。他要离婚,却被妻子一通教训:你这个男人怎么这么小气?孩子叫了你这么年的爸爸,你怎么好意思抛弃,你的担当和责任感呢?
不在一个话语体系里,无法对话。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社会里,就是有一些人,像花剌子模国王一样,思维比较单纯,只能听好消息,不能听坏消息,天真地以为只要不报告坏消息,坏消息就真的消失了?比如这位郭副教授,常年呆在校园这个封闭的环境中,潜心研究学术,致力于著书立说,养在深闺无人知,对社会现实也无暇关注,他一片赤诚地爱国,听不得坏消息,只要有人说不好,他便怒从心头起。
如果是这样的人,倒也是可以原谅的,我们应该善待这样真性情的人。然而并不是,郭副教授哪里是“养在深闺无人知”,他其实早就“红杏出墙”了,他比谁都了解这个社会,精得跟猴似的。
网上随意扒了扒郭继承的光荣事迹,实在精彩的很,试举几条:
身为一个哲学博士,你去知网搜搜,至今没有一篇像样的哲学领域的论文,写的著作不是中国梦就是国学智慧。
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考研辅导班,ceo国学总裁班之类的东西上。其实赚钱去做这些工作也没什么。但是郭继承讲的内容实际上既不是中国哲学,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是纯粹是一种市井文化,可以说跟哲学毫无关系。
郭继承能够在网上火起来,只能说他象咪蒙一样找准了大众的爽点。如他讲的“信仰缺失”“大国崛起”“国运”,这些能够与战狼思维迅速结合在一起的话语,怎么会不受年轻人喜欢。
所以有网友给做了一个精辟的总结:一个体制内浑水摸鱼的混子
左手也是生意,右手也是生意,他满嘴的漂亮的大词,什么忘我奉献,什么肝脑涂地,什么为国打拼,其实都不过他挣钱的工具而已,有一股浓浓的钱味。他看上去无比爱这个国家,因为“爱国”可以让人左右逢源,向上是一张谄媚的笑脸,向下是一把收割韭菜的镰刀。
我不担心这种无下限的专家学者,哪个时代没有这样的人呢?有人选择高尚,就会有人选择无耻。我担心的是,这种无下限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风生水起。这才是真正让人悲哀和无力的地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