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浪潮,置顶公众号
记录新消费商业史,深度思考产业未来
━━━━━━
本文大概
4500
读完共需
9
分钟

浪潮导品牌升级,还得看客户买不买单。

作者 | 躺姐
近四年来,李宁(02331.HK)成为港股市场的宠儿,股价涨幅超15倍,市值超千亿,一度站上2600亿。
然而,好景不长。短短七个月,李宁股价连续下跌,最新收盘价63.6港元,市值1665亿港元,较2021年9月峰值更是蒸发38%,千亿市值被抹去。

整个下跌过程中,机构对李宁的态度较为统一,偏乐观。根据万得的数据统计,过去一年,机构虽然一路下调一致目标价,但评级观点都集中在买入和增持上。
图片来源:万得
对于今年以来的下跌,更多的被归因于一些未经证实的数据而反应过度。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对于未来的业绩预测,机构给得也非常乐观。
图片来源:同花顺 
而机构给出较为乐观的业绩预判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判断:
1、在国际头部品牌受上游供应链和无重大科技突破的前提下,公司未来有望巩固并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运动鞋服市场渗透率与规模将快速扩大;
2、2022年第一季度,零售流水按年录得20%-30%高段增长,远超公司收入指引,在对下半年的可预见性还比较差的情况下,李宁是行业中确定性最高的玩家;
3、前期受抑制的消费需求,伴随疫情有效控制将明显释放,预期下半年纺织服装行业销售将有望走出类似于2020年的表现,运动服饰行业也将受惠于整体销售回暖;
4、未来2-3年有望通过持续的净开店、同店和电商增长,实现20%~25%的收入复合增长,依托品牌力升级继续提升市场份额,净利率进一步提升。
总结以上观点,从市场成长性和集中度两个维度看李宁在运动服饰赛道的表现,看好的核心在于市场份额和净利率的进一步提升预期上。
而这一逻辑其实在过去3年已经被市场演绎过了。
2020年,李宁业绩变化不大,营收同比仅增长4.23%,股价涨了134%,这一年港股市场增量资金有多好,大家都知道,说明主要赚的是流动性的钱。估值从年初的32倍涨到年底的70倍,提升1倍以上。
图片来源:雪球
2021年,李宁业绩大增超预期,营收同比增长56.13%,股价涨了61%,说明主要赚的是业绩增长导向估值提升的钱。全年估值来回拉锯,上半年,市盈率从低点53倍到年中的高点88倍,提升近70%,到年末回到年初的65倍左右。
2022年,李宁管理层给出的收入指引为10%-20%,股价从年初最高的88.26港元跌到7月29日的63.6港元,下跌近3成。估值进入消化阶段,市盈率从年初的65倍下降到现在的33倍左右,接近2020年最低水平。
看起来,当下的李宁,估值预期差越来越小,业绩预期差越来越大,似乎很难找准公司的估值锚和价值锚。
背后的原因之一,是新疆棉的偶发事件,安踏和李宁吃到了短暂的红利,2021年市场份额和营收双升。
图片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
未来要想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在缺少大的外部环境变化下,两家还得靠产品品质说话,对李宁来说,这一问题更加重要。
核心在于两家的战略不同。李宁是单品牌战略,从2020年到2021年,李宁营收从144亿增长到225亿,净利率从11.7%上升到17.7%,2年总共赚了近57亿。在营收层面,2021年,李宁实现了与安踏的FILA品牌平起平坐,FILA全年销售业绩218亿。
图片来源:李宁财报
安踏是多品牌战略,2021年营收493.3亿元。未来,李宁和已经取得成效的安踏,竞争场面将会更加激烈。
对于李宁(02331.HK)来说,营收跨越220亿后,增长动力来自哪里,后续的行情将会如何演绎?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回归公司基本面。从不同角度的切面看看李宁当下面临的一些更高维度的社会变化。
首当其冲的是国潮风。对服饰行业来说,国潮是时尚(流量品牌)的一种,和男士的唐装、女士的旗袍一样。时尚轮流转,迟早会过去,穿越周期的都是经典单品。
国潮最开始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自信,意味着共识,其特点是受众人追捧,尤其是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产品容易破圈。破圈不能确保持续的「销量」,只有销量支撑起来的产品才是客户的「真爱」,说明产品力足够强。
对大部分理性的顾客来说,购买商品有个隐含前提:品质和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才会优先考虑中国品牌,而中国品牌的选择也挺多。
图片来源:2021年8月雷军微博
4年过去了,国潮进入深水区,和时尚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民族文化自信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弱。李宁从国潮风到国货品牌,再到与世界品牌抢夺市场份额的头部民族品牌,消费者对其的期待和要求更高了。
其次,疫情扰动只是暂时。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短期看,减少了社交时间和场合。一般的假设是,疫情扰动导致品牌销量的暂时下滑,随着管理层采取关店、提升库存管理、转移到线上销售等一系列组合措施,销量会逐渐回归、上升。
但疫情更深刻地改变了需求端:客群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顾客更关注性价比,疫情只是加重了这一趋势。
看一组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近两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由正转负,网上零售额累计增长接近0,创两年新低,从侧面说明消费的大环境不好。
图片来源:2022-Q2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再来看细分行业。据相关数据统计,2022年,线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类值累计增长由正变负,经历2021年的高基数增长,回归均值是常态。
图片来源:我的钢铁
如果说前面两组数据可能仅表明了居民储蓄意愿变强,那么反应消费意愿的指标之一,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表现更拉胯,创了近8年新低,2022年更是经历断崖式下跌。 
图片来源:tradingeconomics
当居民的储蓄意愿逐渐变强,消费信心大幅下滑,遇上提价升级的品牌,他们会怎么想?
过去4年,李宁执行“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策略,一直走的是量的增长路线。近两年,又对品牌做了升级,转型中高端,走盈利增长路线。这对公司来说,是疫情扰动下艰难一年的最新挑战:产生现金流的持续能力或被打破?
首先看看李宁的产品价格带分布。据未来智库的统计数据显示,在鞋类和卫衣2个品类上,李宁和中国李宁的价格带相差并不大,实际上卖的怎么样呢?
图片来源:未来智库
查询李宁天猫旗舰店,卖得最好的商品价格分布,很少有超过200的款。除了鞋之外,都是一些没有太高技术含量的短袖和卫衣。
图片来源:李宁天猫旗舰店
即使是官方推荐的热卖鞋款,技术含量虽然相对更高一些,但价格也集中在200-500区间。
图片来源:李宁天猫旗舰店
查询中国李宁天猫旗舰店,产品总销量的分布差距也挺大。同是黑T,男女款价差接近1倍,销量差超过1倍。
图片来源:中国李宁天猫旗舰店
对于2021年李宁推出的独立高级运动时尚子品牌「LI-NING 1990」来说,产品定位更高端了,据浦银国际的数据显示,「LI-NING 1990」的平均吊牌价约为1000元。而查询LI-NING1990天猫旗舰店的相关数据,销量并不好,可谓高端不跑量。
图片来源:LI-NING 1990天猫旗舰店
服装行业,终究还是需求决定供给。虽然运动服饰行业的低端需求正在逐步向中端和中高端需求转移,但一般来说,品牌升级,产品价格应是逐年上移,需要经过多轮客群升级,产品才能从中端进入到中高端,且品牌升级之路一般都不会顺利。
对于李宁来说,产品从低端升级到中端还没站稳,就开始同步向中高端乃至于高端发力,这种快节奏的变化带来的不顺已经反映在消费者的调侃中:“以前没钱穿李宁,现在没钱穿李宁”。
如果品牌急于升级和需求出现错位,对企业来说,这种阵痛刚开始或许并不明显,由于提价,销量下降,但销售额持续增长甚至高于预期,只是净利润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这才触及了服装品牌存活的核心:赢利。
对一家服装品牌来说,风险的经典剧情是:新客户不买单,老客户流失,库存增加,品牌降价清库存,「营收」和「利润」双降,市场份额逐步被其他品牌夺走,为此,公司不得不增加广告支出,「利润」进一步下降。
品牌升级是一个“过程”,必经之路是砍掉低价产品从而失去一批客群,经过几轮升级,最终完成核心客群升级。所谓品牌升级必然带来部分客群流失,但短期内,客群流失过快是风险之一。
李宁的年轻目标人群集中在15岁-29岁。这一类人群,要么是学生,要么是入职场4-7年左右,买运动品牌更多会考虑社交需求,运动本身反倒不是最看重的。
图片来源:智图 
一旦产品定价太高,20多岁的工薪阶层容易出现消费能力不足的情况,典型的模式是,消费者一开始会停止购买高价商品、非必需品,之后会开始在低价产品上省钱,关注超高性价比。 
图片来源:易观
对于面向大众,主打专业运动的李宁来说,相当一部分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提价导致客流减少,难免要关掉低线城市难以生存的门店。据李宁披露的公告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销售点净减少130,这一数据约占2021年门店总数的1.8%。
图片来源:赢商云智库 
如果说关店是必要的优化,对品牌商来说,当消费需求进一步蒸发,未来获客成本只会越来越高,库存周期逐渐拉长,这才是麻烦的开始。
据统计,2021年李宁门店库存周转为3.2个月,渠道(含门店以及仓库)库存周转为3.9个月,渠道库存中新品占比92%。2022年,据国盛证券的数据统计,李宁销售受阻致使库存承压,整体库存周期在4-5个月之间,虽说在健康范围,但相比去年,库存周期开始拉长,这是风险之二。
产品卖得慢了,最直接的影响是店均业绩。最近4年,李宁的店均业绩一直在提升,去年达到316万/年(含所有品类)。其中,单店面积超410平的大店已超1200家,占比16.8%,单店业绩约为720万/年。
数据来源:李宁财报
如果最走量的核心品牌李宁因砍掉低价产品流失一部分客户,LI-NING 1990因定价过高而在一二线市场越扛越重,李宁的店均业绩整体上还能保持稳定增长?需要打一个问号。
对李宁的管理层来说,未来把单店盈利能力视为核心发展目标。对投资人来说,这也是一场冒险。
首先,现在的经营策略,多被计价,未来的才是决定股价走势的主要因素。相比去年的高基数,今年管理层给的营收指引也相对比较保守,明年大概率存在低增长问题,核心在于:
1、品牌升级不好走向成功,且需要经历客群流失、维护过程,周期长;
2、高端定位可能不如中端定位,李宁的「根」在体育,运动路线的竞争对手太多,从跑步、篮球项目等大赛道到瑜伽、滑雪、网球、高尔夫等小赛道,新的切入点越来越少,赛道越来越小。
展望未来,李宁的市值空间看啥?没有了高增长预期,在公司自身改善、估值修复、行业景气度变化三者中优先考虑自身改善因素,偏向于竞争格局优先于行业空间:短期偏向质的维度,核心关注单店业绩变化带来的盈利改变。
接下来与安踏的多次竞争中,观察双方是否进入“囚徒困境”。到底是李宁的从李宁YOUNG→李宁→中国李宁→LI-NING1990的品类布局一家三口有效,还是安踏的安踏+FILA+N,分别从男性、女性、儿童作为切入点,覆盖一家三口更有效?
2021年,安踏的广告宣传支出约为李宁的3.4倍,营业收入约为李宁的2.2倍。如果单独面对安踏品牌和FILA品牌,李宁和对方还能平起平坐,可1对2+,李宁需要更多执行力。
2021年,用李宁管理层年初的战略和年底的执行回顾做对比,预测2021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长40%-50%,实际是56.1%,预测净利润率达到16%-17.5%,实际是17.7%。从这个层面来看,李宁的管理层还是非常“靠谱”的。
至于李宁的股价是否如业绩指引一样“靠谱”,在换手率极低的港股市场,对机构投资人来说,现阶段,确定性并没那么高,仍是一场冒险。
【与3000多位消费行业创始人加速,点击加入新浪潮创业者社群!
*本文来自躺平指数,作者躺姐。欢迎加首席交流官白帆微信(fan_062400),深度行业交流,资本、资源对接,加入新消费Club。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