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女儿》是近期不能错过的国产剧。
黄文秀估计不少人都听说过,她的名字频繁出现在新闻、试卷、节目里面。
这部剧的故事原型便是她。

豆瓣9.1,播出期间几乎0热搜,目前能看到的基本都是网友自发宣传。
不过缺点呢也很明显,那就是比较费眼,观看过程中很难忍住不哭。泪点低的朋友,慎点。
01
黄文秀出生于广西百色市,父母多病,家境贫寒。但她学习很刻苦,上完大学又读了研,算是典型的“小镇做题家”。
从北师大法学系毕业后,放弃北京的高薪工作,以选调生身份回到家乡。黄文秀原本就职于市委宣传部,后面主动请缨当百坭村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
2019年6月一天深夜里,她因公殉职于一场山洪中。
大多数人对黄文秀的了解,可能止步于此。
而《大山的女儿》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为生动真实的文秀形象,她无愧于“时代楷模”的评价。
不同于生硬的样板戏,这部剧的叙事主线围绕着文秀的扶贫之路展开。
文秀刚进村时,无论是村干部和村民根本就不接纳。大家认为她就是来镀金的,不会干实事。
而文秀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是来真的。
她先用高情商整顿散漫的村两委(村支部和村委会),让村干部们不再得过且过应付下去。
垃圾多,那就排值班表打扫村委会的整体卫生。黄文秀自己排第一个,带头先把卫生做好。
男干部们爱抽烟,就立下会议室内禁烟的纪律。人家当然不愿意啊,那就把会挪到室外开吧。
还严格落实了坐班制度,白天设专人接待群众,晚上和村干部一起走访入户。
百坭村贫困发生率近23%,致困原因有很多:因病、因残、因学等等。
文秀研究出了不同的解决措施,除了普及农村医保,申请大病救助资金和雨露计划教育资金等常规方法外,她还把重点放在经济增收上,尽可能让贫困户自己立起来。
为此,她特意做出了百坭村的“脱贫攻坚作战地图”,在贫困户上都插满了蓝旗,只有保证农户不会返贫后,才会换成红旗。
不过当代扶贫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这一场丈并不好打。

比如吃低保的懒汉整天不想脱贫就想摆烂;贫困户种了三年砂糖橘但只挂叶不结果;种烟的大户垄断技术,抱团取暖,不带贫困户玩;种枇杷的大户买断土地,各种压榨,抽成高达五成......
扶贫思想工作要开展、种植技术问题得解决、复杂的人际关系得处理,文秀面对的难题有很多,但她做事很有方法。
为了取信村民,彻底去掉自己的学生气,她换下了连衣裙,穿上了冲锋衣和雨靴,主动下田帮忙干活、学习当地的土话。
贫困户黄元军懒到连家里都不收拾了,见到来扶贫的村干部扭头就跑。黄文秀也不追,而是一点点把他家打扫干净,收拾完屋子就离开了。
金凤年纪小受到诱惑,不想继续上学就想嫁个好男人,文秀让来村里支教的北师大学妹和她住在一起,一点点开导她的思想。
村里的韦奶奶年纪大,眼睛也看不见,生活很困难。文秀知道后,经常上门给韦奶奶洗头做饭买肉吃。
砂糖桔和枇杷到底是哪个更适合百坭村,文秀实地考察后还请来了专家来诊断,为砂糖桔找到了起死回生的好法子。
文秀还帮贫困户申请扶贫专项贷款,找致富带头人,鼓励他们建猪舍、盖鸭棚、建榨油厂、养蜂蜜,成立专门的合作社用于管理销售。
驻村一年半,百坭村的贫困率从22.88%降至2.71%, 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
村里路灯亮了,道路通了,卫生情况更好了,农产品种植销售渠道也打开了,文秀也获得了村民的认可。
一如生前的忙碌,剧里把她做过的事,顺着时间线,环环相扣呈现了出来,仿佛升级打怪一样。
而每一集,也是文秀生命的倒计时。意识到这点,心里不免痛惜。
如果没有牺牲,黄文秀前途无限。因为她很优秀, 不怕苦不怕累,头脑聪慧,心态也乐观。
文秀是个实干的理想主义者,深知只有扎根泥土,才能真正懂得人民。这或许也是她能在平凡的生命中开出独特人生之花的主因。
02
这部剧也好在没有刻意把黄文秀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英雄人物,不把成绩都归功于黄文秀身上。

毕竟,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众人拾柴火焰高。
没有人甘心受穷,贫困户各有各的无奈和苦痛,除了少有的“懒要靠”群体,我们能看到那些需要被帮助的对象也在挣扎在自救。
只要愿意帮他们指点迷津,这些人就能走出来。
生活剧里更没有纯粹的好人坏人,所以我们能看到经常唱反调的蒙昌龙主任也会给帮扶对象买两袋水泥砌猪圈,做好事还不愿意被宣扬出去。
它也着重描写了整个基层干部的群像。
一群驻村书记关系不错,时不时会聚到一起交流工作经验。
和黄文秀同在一个村的几个驻村干部,和文秀的工作配合得很好。
即便是前期比较懒散的村干部和党员们,在文秀的带动下工作积极性也提升了。
就拿砂糖桔电商销售来说,这是扶贫项目,在运输、售卖上都会有政策支持。
文秀先是托朋友联系到了纸箱包装厂,拿到了极低的成本价;
村里的网红班小班免费帮贫困户直播带货销售拉动销量;
快递公司响应政策积极在村里开了网点;
村干部和党员们带头填补修整道路......
环境的变好,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一个个璀璨炽热的灵魂,正是有了千千万万这样的人,才能让我国实现了全面脱贫的伟大工程。
03
《大山的女儿》里的事件基本都真实发生过,配角也都有原型可循。
说实话,里面很多情节讲出来,很难相信这是真实发生的,网上也有不少观众质疑剧里的情节虚假。

然而,读过文秀的那本驻村扶贫日记、看过相关采访,就会明白这部剧的确在用一种无比真诚的方式致敬黄文秀同志。
比如文秀十分平易近人,活泼开朗,总帮村民做活。年长点的村民喊她姑娘,年轻点的村民叫她文秀书记。

来到村里后,村里每个角落都变得干干净净。她带头捡垃圾,村民们都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文秀很注重村里的文明建设,关注教育问题。
她经常组织妇女们跳舞,教孩子们做奶茶、捣鼓竹器弹唱,还联络北师大的学弟学妹暑期过来进行支教活动。
文秀经常去走访慰问村里的老人,一户贫困户家有位90多岁的老人说起文秀十分激动,不愿意接受文秀已经离去的事实。
不接受文秀的贫困户,请文秀喝了一碗酒,文秀淋着雨走路回去但很高兴因为这是贫困户接受她了。
她还跟着村民酿了两桶米酒,就等着全村脱贫那一天庆祝分享.....
受限于选材,很多事情剧里也没有拍出来,《大山的女儿》只是展现了文秀三十年人生中的一个侧面,不过这短暂的一年半载也十分动人。
我比较喜欢这部剧的原名——《新时代青春之歌》。
自小穷困的生活经历注定了文秀见过的人间疾苦比常人多得多,但她的意志和信仰都十分坚定,不会轻易被现实和困难打败。
平凡却伟大,拥有赤子之心,这才是真正的新时代青春偶像该有的样子。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愿文秀短暂人生带给我们的这份精神能够永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