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di和Matt Yager来自印第安纳州,他们已经结婚28年了,有3个亲生的孩子和14个领养的孩子,其中11来自中国,3个来自哥伦比亚。

我们有2个江苏的(南京和无锡),2个西安的,1个山东德州的, 1个内蒙古呼和浩特的, 1个广东深圳的, 2个广西的, 1个河南的,1个杭州的。
最后收养的4个我不知道他们来自哪里。他们是别的家庭收养的。当这些家庭把他们的孩子接到美国后,他们觉得没办法抚养,所以要求我们收养他们。
我们会经常告诉我们的孩子,如果他们想寻找他们的原生家庭的话,我们会支持并尽全力帮助他们的。
Mandi一家的领养故事
(Mandi自述)

我们是Matt 和 Mandi Yager。我们结婚28年了。Matt 是自雇的电工,我(Mandi)则开校车,做校车司机的一个好处是能为所有的孩子提供健康保险,而且他们不上学的时候,我也不用上班。他们放暑假,圣诞节放假,或者是下雪天放假等,我也跟着放假。这份职业太棒了。
提到孩子,我不得不说,我们这个家庭有点不寻常。
我们现有17个孩子,没错,是17个!
其中有我们亲生的3个孩子,他们是:Blake(26岁),Emma (21岁)和Gabe( 18岁)。
我们从中国一共领养了11个孩子, 这11个孩子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他们分别是:Jaxon(26 岁),Kalia(21岁),Trinity(19 岁),Heidi(19 岁),Mylee(16岁),Andrew(16岁),Piper(16岁),Asa(12岁),Paisley(10岁),和Estie(9岁)。
今年初从哥伦比亚领养了三个孩子:Cruz( 13岁),Taya(11岁)和Della(10岁)。
我和Matt谈恋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我就告诉他,我的梦想是从中国领养一个小女孩当时他表示可以接受。
当我们结了婚并生了三个孩子之后,就开始策划领养的事。几个月后我们就在一家中介机构做了申请,从此开始了我们的领养之旅。
我们起初还以为我们会有几年的时间来做各项准备,包括筹钱等。没想到在我们大约登记后的一周左右,中介机构就打来电话问我们是否考虑领养一个身体有残疾的小孩。说实话,最初我们是有点犹豫的。
但是当与我们的社工沟通之后,我们就答应说我们可以考虑。那位女士第二天就打来电话,问我们是否愿意看一下一个患弯曲足小女孩的档案。我们答应并看了档案,虽然一切都很顺理成章,但是我们还是非常小心谨慎的。
可是,当我们从电脑里打开照片,她那张小脸跃然出现在大屏幕上时,我立马就认定,她就是我们的女儿。屏幕上紧盯着看我的就是我从童年时就开始想象的女儿!尽管她身体需要医治,但毫无疑问,我的女儿非她莫属! 
2008年我们去中国接当时才两岁的女儿Mylee(现在15岁)回家。从我把她抱进怀里的那一刻,我就感觉我们之间有一种天然的契合。
我在中学时心里就有将来要领养的想法。那时候自私一面的我,只是想要一个可以叫我妈妈的可爱中国女儿。我根本不会预料到我的中国之旅将对我产生多么大的影响,这次中国之旅改变了我的内心。
在我参观她的孤儿院的那一天,我的内心可以说是翻江倒海,难以平静。
也正是在那一天,我才真正意识到领养的意义远远超出只是有一个可以称呼自己为妈妈的可爱的中国女儿。当我马上要离开中国,透过飞机舷窗向外望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我还会回来的!”

我也丝毫不会预料到我的中国之旅将对我的家庭带来多大的影响。
继第一次中国之旅之后,我们先后五次返回中国(其中一次同时领养了两个男孩),每一次离开时,我都知道我还会再回来的,这是因为每次离开时,我都感觉到好像我把我自己的一部分留在了那里。
转眼到了2017年,我去接Estie(当时4岁, 现在8岁)回家, 当时我以为那将是我的最后一次中国之行。
就在我们领养Estie得到初步批准的那一天,中国开始实施关于领养的新规定。其中一条规定是,一个家庭最多只能有5个18岁以下的儿童 。
我当时意识到,这不仅是我们在中国的最后一次领养,而且也会是我们整个领养之旅的终结。
上帝有时真的很会开玩笑。我们在中国实施新的规定以后又领养了4个孩子,他们都是先前被4个不同的美国家庭从中国领养的。
这4个家庭各自找到我们,问我们愿不愿意接收他们领养的孩子。于是,这4个孩子就成了我们的孩子。
这一轮的领养结束后,我非常确定这回我们可不会再领养了。可是有一天我开始反复想,我需要关注一下在哥伦比亚等待被领养的孩子们。
多年前我关注过,但是他们对去那领养孩子的旅行要求过于苛刻,我们根本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我们去中国的所有旅行中,除了一次是例外,其余的都是Matt 在家边工作边照顾孩子们。我们一起旅行几乎是不大可能的,带所有的孩子一起旅行更是不可思议的。
哥伦比亚官方要求去该国领养孩子,必须父母都去,而且最初的7-10天要由父母双方同时在那里逗留。除此之外,哥伦比亚官方还要求在离境之前,父母双方或一方一共要在那里待够3周。所以,哥伦比亚在脑海里出现得越频繁,我越是挥之不去,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妥协了。
今年2月我们去哥伦比亚见我们新领养的孩子们了,他们3个来自同一个家庭,是1个男孩和2个女孩。
我起初也从来没想象到我会过现在这样的生活。我想要2个孩子,Matt 想要6个孩子。可我们现在有17个孩子!
说到Matt,除了第一次领养之外,其余的几次,他都堪称是苦情父亲的典型。
每次问他,得到的都是一个不假思索的 “不” ,接着他会给我一百万个说“不” 的理由,比如说,我们养不起,时机不成熟或者我们没有多余的房间等。
每次听到一个理由,我都会祷告,请上帝再让他心软一次吧。现在他也可能还会说“不”,但接下来还会加上一句,既然是上帝在供养着我们,祂对我们的家也一定有所安排的,我有什么资格从中作梗呢?
在这些年收养的过程中我们多次说过“我们都永远不会”,比如,我们说过我们永远都不会收养一个年龄稍大的男孩,可是2010年我们从无锡收养了我们的儿子,他因超年龄不能再呆在孤儿院了我们办完收养后不几天就是他的14岁生日。
后来我们还说过我们永远都不会收养有多项残疾的孩子,比如脊柱裂或者脑瘫患儿。可是2012 年我们收养了当时10岁的女儿KaliaKalia 患的是脊柱裂,需要非常特殊的,甚至是超出我们能力所及的照顾。
这是Kalia,她是10岁时从山东收养的,从外表到心灵都一样美丽。她现在在上时装设计学校。
这些照片是五年前照的,那时我们去收养Estie。我带了KaliaMylee Owyn。我们去了他们各自出生的城市并访问了他们的孤儿院。
Kalia拥抱的是曾在孤儿院像妈妈一样照顾她的女士。
这些礼服都是Kalia亲手设计和手工缝制的。她非常聪明。我相信有一天我们会在服装博览会的T台上看到她设计的服装。
再后来我们还说过我们不会收养一个会终生都需要我们护理的孩子,2014 年我们收养了 Paisley , 我们收养时就知道她是脑瘫患儿。
但当时我们认为她只是因为被养在在孤儿院才导致了发育迟缓。收养时她4岁,到一月份她就10岁了。Paisley 将终生需要我们的照料。我们已经有一个女儿主动请缨,要求我们在将来我们无法再照料Paisley时,把这个任务完全交给她。
Paisley 的认知和行为水平还停留在远远低于她年龄孩子的水平。但是她的心灵绝对是最美好的。
这是Mylee
收养时她两岁,旁边的婴儿和信封照片是我们去他的孤儿院时看到的。
我当时哭得像个孩子。这个信封是她被遗弃时随她一起留下的。里面有他亲生父母给她起的名字,钱和一个佛教祈祷卡。她来自南京。
这是Owyn。收养时他14岁,一般情况下收养需要等至少一年时间。他的收养手续如果再拖84天的话,他就会因为超龄不能被收养了。这是他的寄养祖父母,他们养了他11
他的祖父几年前去世了,但是他还和祖母保持联系。他们像爱儿子一样爱他。他非常聪明。他提前一年高中毕业,而且是优等生。他现在在大学里读金融专业。
Estie 现在8岁了。收养时她4岁。她是我们家里最小的孩子。
大一点儿的孩子讲的故事能让你心碎一地。他们所经历的过往,真是让人伤心。他们中有的孩子太谦卑,太懂得感恩了。我们太有福气了。
有一个这么大的家庭确实有时会让我感到不堪重负,也时而会感到非常孤立无助。这一点对于本身没有一个大家庭的人来说,可能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不仅如此,我的这个大家庭还有这么多身体有残疾的孩子,所以,现实真的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和我们交往。因为我们的家庭之大或是因为我们孩子的种族,让我们从前很多很多的朋友和家人选择不再和我们联系。
我曾一度为此很伤心。但是,当我真正静下心来看看我们这个家,看看他们所错过的一切,我就有点释然了。我感觉是他们错过的太多了,我其实是为他们感到难过。我们不再有朋友相邀。
太多时候我们的家人也在聚会时把我们撇除在外。对此,我理解,如果不是我亲自走了我所走过的这条路,我甚至可能都不会试图去理解:为什么有人家里已经有了17个孩子,还在盘算着再收养。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我们收养家庭付出了多少代价。因为费用太高,我们全家不能一起出去度假。
我的孩子们渴望去迪斯尼世界游玩,想往去看大海,但是我们无力承担这笔开销。我们这一大家子一起到哪都得开几辆车才行,因为我们买不起一辆能够容纳所有人和孩童座椅以及轮椅的大车。
我和Matt 很少有二人世界。在收养12个孩子之前我们就不再单独约会了。我们量入为出,尽其所能。虽然我们去不了迪斯尼,但是我们可以带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去娱乐公园,我们用适合我们家庭的我们能够掌控的方式记录生活,留下回忆。
我们不抱怨,也不求助于人,更不指望得到任何人的施舍,因为我们听惯了这样的话:“是你自己选择要了这么多孩子“或者”你得自尝其果。”
我们攒了足够的钱扩建我们的房子,以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房间住。但是我们雇不起外人,这些都由Matt 一个人负责做。因他要全时上班,只有周末才能抽出时间做这个。大一点儿的孩子也帮忙,但我们也想让他们有时间和他们的朋友在一起。
我们家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盖房子的行家里手。他们都灌过水泥浆,搭过房架子,刷过墙,铺过地板.....等等,等等。总之,凡是和盖房有关的活儿,可能都难不倒他们的。
还没说费用呢!收养不便宜啊,就权当是我们支付了赎金,以保证孩子们能够过上他们能够过上的最好生活吧。
收养一般要花成千上万的银子。我们最后一次从中国的收养花了将近 35,000美元。据我所知,没有谁能随手拿出这么多钱。
那么,我们是怎么做的呢?答案是:募捐。
为了再收养一个孩子,我们每次都得努力挖掘内心,找出那份谦卑,然后出去筹款。
大多数时候要么是完全的陌生人,要么是其它收养家庭会帮助我们。只有我们这些收养圈里的人,才知道支持我们的“村子”有多大。我从来没看到过一个家庭万事俱备,只是因为没钱而不能成行。我们大家都彼此互相帮助,以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如期到达养家。
上面这些只是我们收养家庭日常要面临的一些挑战。我还没有提到那些在医生诊室,在手术等候室,和在康复医疗过程中我们所花的大量时间。
我们也没有提到我们的孩子还要面对的心理创伤。因为他们到了一定年龄,他们就想知道他们被遗弃的真正原因。
我们可以一遍一遍地告诉他们,他们的亲生父母是爱他们的。但是当他们知道他们可能是因为生来肢体残疾被放在桥下,或者是因为脑瘫被丢在火车站时,这话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
他们会自圆其说告诉自己,他们的生母一定是死了,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们离家出走后是会来寻找他们的。他们之所以离家出走,是因为他们无法再忍受他们父亲的虐待。
他们还会和他们自己说,他们终生都需要医治,所以是他们自己不好,不值得别人对他们的任何付出。这些是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一些想法。
坦率地说,我们感觉有很多孩子其实带起来会更容易一些。
当我们有两个孩子的时候,有点艰难,接下来有了第三个,等等,倒感觉越来越容易了。请不要误解,我们也有抓狂,甚至一团糟的时候,但是我们家的快乐与喜悦也是很诱人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角色和担当,他们都互相帮助。我们总是马不停蹄地忙碌,但我们认为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们平常的一天是这样的:
我和Matt早上五点四十五分起床,我们收拾好自己以后就叫孩子们起床。
MattPaisley穿衣服(她快10岁了但是认知与行为水平更想一个34岁的孩子).其他的孩子都穿好衣服。
我收拾好自己就给PaisleyEstie梳头,然后就离开去开校车。大点孩子中的一个负责准备早餐,另一个负责把比年龄小的孩子送上校车,然后他们就都去学校了。
我下班后四点半到家, Matt五点半到家。我到家以后就开始准备晚餐。晚餐后做作业,洗澡,最后上床睡觉之前时常玩游戏或者是看看电视。
在晚餐和睡觉之间,我们有的孩子去做康复训练,有的去跳舞,有的去踢足球,有的去乐队等等。
星期六我去买菜,Matt搞房子扩建。星期天我们去教堂,余下时间还是用在房子扩建上。
这就是我的领养故事,这个故事我写了很多年, 也希望有一天能写成一本书。 从中你可以看到,上帝是如何插手我们的每一次收养,并以此向我们示意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天生注定是属于我们这个家的。
诚实地讲, 我们现在的生活并不是我们当初结婚时所想象的生活, 但是我甚至不愿意去想象某种不一样的生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
Mandi一家的心愿清单

我们有这么多孩子,首先找到每个人都喜欢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凑足足够的钱来满足所有这些也更是不可能的。作为一家人, 我们花很多时间待在家里,唯一的时间我们都一起出去就是星期天早上去教堂(有时需要两三辆车才能把我们都拉过去)。
因为我们时常在一起逗留,我在单子上放了大家共同喜欢的东西。孩子们喜欢玩游戏和搭积木,而且这些年龄大一点的和小一点的孩子们可以一起做。我们还有3个孩子因为认知缺陷可能永远都会待在家里, 所以我在单子上还列入了有助于他们学习和认知的玩具。我们很少去饭店吃饭,偶尔有需要,我们就点餐然后取回家吃。
我和Matt一直很想有一个爆米花机器,我今年就买了一个。孩子们本来就喜欢每周五晚上的“电影之夜”,现在还能一边看电影一边享受自家做的爆米花,他们更是乐此不疲了。
我们现在正在扩建房子,再增加几个房间将来给我们新领养的孩子们住(为了减少支出,所有的事都由Matt一个人在做),所以我在单子上还列入了浴巾,准备放在新的盥洗室里。另外,家里叉子和勺子总是会不翼而飞,因此总是不够用。还有,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中国面条和零食,所以这些东西有多少都不会嫌多。
当我的一位朋友联系我并让我列个物品清单的时候,我一时还不知道应该列点什么。但是当我想到我们一家可以一起做的事或者一起分享的东西的时候,这就变得非常容易了。我真的没有指望收到单子上列的每一样东西,但收到任何东西我们都会感激不尽的。有时人们可能不会理解,有一个这么大的家庭本来就很不易,更何况我们的孩子都有残疾,就更不易了。 

不管孩子们中谁能得到礼物, 他们都会深感荣幸和非常感恩的。

罗新后记:
这么多年来,Yager一家省吃俭用,凡事自己动手,从没去过迪斯尼,从没用过高档商品,省下的钱都用在收养费用上,比如,从中国收养的最后一个女孩,他们就花去了3.5万美元!
这些钱从哪里来的?除了节省,他们主要靠募捐。为了募捐,他们想出各种各样的奇招。比如,他们的大儿媳妇,是美国女排的主力,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冠后,他们趁热打铁,让她签了不少球衣和排球,在朋友中拍卖。就这样凑够了收养哥伦比亚三个孩子的定金。
当我们请Mandi开一个心愿单后,她反复思量,要考虑每个孩子的需求,要考虑一大家子的需要。很多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他们的需求又不同。她非常感谢来自陌生人的关怀。
下面就是他们的心愿单,请大家为他们送上一份祝福吧。
https://www.amazon.com/hz/wishlist/ls/X0JDKQNI3FLK?ref_=wl_share

2021年12月10日
Mandi Yager
提醒你哈,这篇帖子有点长……
在过去的三四天中,我从许多事情上见证了圣诞节的真正意义。
第一天,有位收养妈妈告诉我,有一群中国女士,想祝福从中国收养了特殊需求的孩子的家庭。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所需所用的东西在亚马逊上建个心愿单即可,没有其他附加条件,但我充满怀疑。
我心想:“她们到底想干什么,她们想从我们这儿获得什么?”这件事简直好到难以置信,这在我们家是从未遇到过的!所以,在与几个妈妈交流过后,我填写了心愿单,看看这会不会是真的。她们只管我们要了几张家庭合影,写了一些我们的收养故事,分享出去。
天啊,这实在是超乎我们的想像!我们十六个家庭填写了心愿单,心意单子上所列之物,大多是床单、毛巾、袜子、内衣裤、叉勺、餐馆的礼品卡、书籍、孩子的手工用品、枕头、零食、游戏机、纸尿裤、医疗用品,大多都是平时总用到的东西。
在24小时之内,我们的心愿单被清空,她们让我们再添加东西进去,因为仍然有很多人想祝福我们。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去看我们在亚马逊上的心愿单,将它们买空来祝福我们。
而所有这些,只是因为我们看到了需要,听到了召唤,我们回答了“是,上帝,我们将成为你的孩子的父母养育他们。”
这些人与我们素昧平生,大多生活在中国,他们只是想感谢这些美国家庭,收养了他们的孩子,并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多数人们并不了解收养家庭的生活。他们看我们,想象我们生活的是在童话故事里一样。
他们看见可爱的小女孩穿着花裙子,戴着蝴蝶结;他们看见快乐活泼的男孩子运动玩耍;他们看见父母亲各种各样的笑容,并享受着生活。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赞美,“你们是圣徒,你们的孩子们真是幸运,在天上有你们特别的奖赏”。我们听得太多了。
他们看不到关上门后的真实的生活。他们看不到愤怒,看不到孩子被遗弃后生活在孤儿院所带来的创伤的影响,他们听不见孩子们一次次做手术的苦痛哭号,他们也不必回答收养孩子关于身世的那么多“为什么”(如果你也曾收养过孩子,你知道我在说什么)。
他们听不到孩子们讲述孤儿院里可怕的生活,那些让你难过崩溃的故事。他们看不见小女孩一定要确认妈妈睡了,才能入睡,因为害怕第二天早上妈妈就会消失不见,他们也不会亲见孩子拿不出婴孩照片和班级分享时的伤痛。
但是呢?真正看不见的是,亲历华冠代替了灰尘,见证真实的救赎故事活生生发生在眼前,听见你领养五年后的孩子终于开口叫你“妈妈”,见证你的孩子日夜努力,终于走上荣誉的奖台。
他们也不会听见那句你知道是发自内心的“我爱你”,他们也不会看见当你的孩子成就了自己都不知道有能力达到的事情时,那眼中的光芒和笑容中散发出的纯粹的喜悦。
许多收养家庭几乎没有什么支持。我们失去了朋友,我们带回家的孩子越多,失去的朋友们也越多。因为孩子的种族,我们也失去自己的家人(很多收养家庭有过的经历)。
没有人邀请我们参加游戏之夜的活动,邻居们也不再邀请我们一起后院烧烤。我们明白我们被排除在家庭聚会之外。
假期是一些孩子可能永远不会拥有的记忆。约会之夜,那些是什么?那些在有12个孩子之前就没了。
我们几乎从来不曾请求帮助,当然也不期待。我们听到的都是“是你们选择这样的生活”,或“这些孩子都是你们要的”。我们看见的多是那样的表情和眼神,听到的也多是那样的流言蜚语。
是的。我们很特别。我们不一样。有时(多数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在人眼里像马戏团的杂耍。我们这一大家子走进一个房门,整个房间马上就安静了。
事实上,只有同路人才明白这些。
我们这次的收养马上就要完成了。1月8号,我们会到哥伦比亚接回我们的三个孩子。这个来的正是时候。去年我们为这次收养进行了募款,为了节省开支,搁置了许多采购。
我们的毛巾破了洞,床单薄得都有些透明了,我们经常使用塑料餐具,因为家里的刀叉不见了。我们用胶带固定住了分崩离析的吸尘器。Gabe的玩具车里面塞了个酒瓶塞子来维持车子运行。孩子们的鞋子都破了洞,更别提破袜子了。
我们不断告诉孩子们,圣诞节很快就到了呀。过去的半年里,我们不得不换了冰柜、洗衣机和微波炉。
为了有更多空间,我们加盖房子以解决住房危机。为了节约开支,我们全部自己动手。Matt一周工作60多个小时,只有周末有时间。我们是6月开始的,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建成。
素昧平生的人向我们和另外15个家庭伸出援手的时候,这个圣诞节在我们眼里成了奇迹。这完完全全的祝福,让我们欣喜流泪。言语无法表达我们对每一个人的感谢。
每次拿出一条新毛巾,用到一把餐叉,我会想到他们;听到孩子们玩耍欢笑,我会想到他们;给孩子们早晨的维他命,我会想到他们;帮孩子们用新的梳子和牙刷,我会想到他们;还有那晚大家意见不同,我可以叫外卖,我也会想起他们。
我为他们深深地感谢神,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我的感激之情。
对于想出这个“小”计划的两位女士,这样真诚的一个善举,我们该如何来感谢你们啊? 你们当初只是想祝福几个收养家庭,然后这几个家庭跟滚雪球一样,变成了这么多的家庭,声势浩大。
你们以一种难以想象的方式将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你让其他人大开眼界,让他们了解我们真实的日常生活。在这个希望的季节里,你们带来的就是希望。
谢谢你们。你们是神在地上的天使。我们收到的喜乐、希望、和无条件的爱,比收到的礼物更加弥足宝贵。
这个圣诞夜,孩子们从教会回来后,这些礼物会已经包裹好,静静地等在圣诞树下。他们会知道这些礼物的来由,也会知道这些从未谋面的人把真正的基督精神显在我们面前。

2022年1月30日晚上10:27

Mandi Yager

很抱歉我未能及时回复,因为我在圣诞期间得了新冠病毒,在那些礼物送到我家时,我那时的情况很糟糕。


这最后一张照片是我女儿Heidi,她在十四岁的时候被另外一个家庭领养的,在她去了那家五个月之后,那家人问我们能不能领养她。这完全不是我女儿的错,那对夫妇很年轻,自己有两个小儿子,他们根本不懂如何抚养年纪大一些的孩子,尤其还是有严重的心理创伤的大孩子。

Heidi有脑瘫,影响到了她的左侧身体,她几乎无法动她的胳膊,走路也一瘸一拐的。她在认知上也有迟缓(她现在18岁了)。我们祈祷上帝有一天她可以独立生活或者至少得到一些帮助。她正在认识到她会和别的孩子们不一样,但她还是不太理解或者就是不想承认。
她是我们家最努力的孩子,因为她很想和别人一样。因为她的认知能力迟缓,她常常不能理解,所以如果我们可以翻译成中文,这会帮到她很多。 
在圣诞除夕那天,我流着眼泪跟她解释这么多额外的礼物是怎么来的,她听不明白所以让Owyn翻译成中文给她听。
在我们相互传递并一个个打开礼物的时候,我递给她一个,看见她在抽泣,我们问她怎么啦,她说"为什么那些陌生人会为我们做这些? 他们又怎么知道我们想要什么我们需要什么呢?",她哭得都说不出话来了。她非常感激,直到现在还在为我们收到这么多礼物而激动。

一张照片胜似千言万语,说出了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就是爱和家庭可以对一个领养孩子带来哪些改变,她在中国和美国都经受了不小的挫折,所以她到现在还是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但是就在那天晚上那个时刻,(尽管她还是不明白为什么那些陌生人会做这些好事),但是我们收到的祝福太有意义了,她知道了这是来自她的母国和自己的文化的祝福,让她得到了巨大的正面鼓励。
(因为编辑图文,找Mandi要圣诞节期间的照片,她很快发了我几张,其中一张她的女儿在抹眼泪,她告诉我,等10分钟,给我解释怎么回事,然后便有了上面的这段文字.)
策划:罗新
资料收集整理:郑琼  郑群
翻译:徐娟  和平
校对:付丽然  Laura Luo

编辑排版:Appalachia。郑琼

寻找志愿者(翻译& 文字编辑)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分享了将近100个家庭的领养故事,后面还有一些跟领养相关的深度故事,希望尽快翻译出来分享给更多的朋友。我们希望在8月中旬前完成所有的翻译和文字编辑工作,如果你翻译或文字编辑经验,愿意加入我们的话,请添加微信:azheng5
翻译和文字编辑志愿者的工作时间:从现在起到2022年8月底期间

前文导读
她们为什么选择领养?
领养父母变老之后,被领养的残障孩子怎么办?
失去了2岁半的中国养子后,她为全世界的孤儿敞开了心门
我们儿子来自徐州孤儿院
《我们儿子来自徐州孤儿院》发布之后……
《我们儿子来自徐州孤儿院》作者写给中国读者的感谢信
新春时分,当你们的爱触动我们的心 (上)
新春时分,当你们的爱触动我们的心(下)
为什么他们要用一生去爱一些“无用”之人?
收养故事落幕,有源之爱却永不止息……
我叫Joshua,九岁以后才知道饭菜是烧出来的
Joshua的故事:上帝关门和开门
Hudson的故事:值得等待的祝福
我是脑瘫孤儿,我有四对父母
今年夏天,她将迎来通过胚胎领养的第14个孩子
8个领养家庭,最大一个领养了18个!
一个负重前行的家庭,虽然刚遭遇火灾,失去一切,但他们充满信心,勇敢向前!
领养了4名盲童的妈妈说:“ 我的每一个女儿,我第一次见到的时候都喜极而泣 ”
他们家5个孩子,全部领养自中国,其中一个孩子正在与白血病搏斗。。。
爱无声流淌——一位中国涉外领养工作者的自述分享
身患乳腺癌,历经19次治疗的她,把一个个生命的奇迹带到人间!
他们是中国国际领养史的见证人...
有5个亲生孩子的她,从内蒙和山东领养了两个中国的“唐宝宝”
一生未婚,却领养了7个有严重残疾的孤儿,其中3个来自中国
爱无止境,为孤儿敞开的家
不是亲生,胜似亲生!身患罕见疾病的Finley像精灵一样美丽
被领养的14岁中国男孩带着爱离开了这个世界
翻译志愿者说,这些家庭并不比我们富有,爱心却不比我们少!
如果爱足够强大,疾病也会羞愧的后退——被爱包围的成都小女孩
两名因先天性心脏病被遗弃的孩子,美国养父母的爱让他们重获新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