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拥有166年历史的瑞士信贷似乎陷入了“麻烦怪圈”。
7月27日,瑞士信贷集团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二季度净营收仅录得36.5亿瑞士法郎,同比大降29%;二季度,公司净亏损15.9亿瑞士法郎,环比扩大482%,远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06亿亏损。简单概括这家顶级瑞士银行的二季度的营收表现,便是“收入暴跌、利润大亏”。至此,瑞士信贷集团已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亏损。
同日,瑞士信贷宣布任命科尔纳(Ulrich Krner)自2022年8月1日起担任集团首席执行官,为公司服役23年之久的戈特斯坦黯然离任。此外,瑞信还宣布正进行全面战略审查,期望在中期内将集团的绝对成本基础降至155亿瑞士法郎以下。
2021年,瑞士信贷遭受了 ArchegosCapital 爆仓和 GreensillCapital 倒闭的“双重暴击”,令该公司蒙受了几十亿美元的损失,迫使其投行主管和首席风险官离职。今年年初,仅上任10个月的董事会主席 AntonioHorta-Osorio 又因违反防疫规定匆匆下台。上月,瑞信在涉嫌帮毒贩洗钱的诉讼风波中被判处有罪,成为瑞士历史上第一家在刑事案件中被判定有罪的大型银行。
而最新迹象表明,这家顶级瑞士银行的麻烦似乎仍未结束.......

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亏损,二季度业绩继续“暴雷”

数据显示,二季度公司净营收仅录得36.5亿瑞士法郎,环比下降17%,同比大降29%;今年上半年,瑞信营收80.6亿瑞士法郎,同比暴跌36%。其中,财富管理业务的税前收入同比暴降74%至1.14亿瑞士法郎,资产管理部门的收入也下降了25%,固定收益和股票销售及交易业务收入均下降了三分之一。
利润端,二季度公司净亏损15.9亿瑞士法郎,环比扩大482%,远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06亿亏损。要知道,上年同期公司净利润还有2.53亿瑞士法郎。该行预计,三季度或继续出现亏损。
对“暴雷”的二季度业绩,公司现任CEO戈特斯坦评价称:
“我们2022年第二季度的业绩令人失望,尤其是在投资银行方面,而且还受到了更高的诉讼条款和其他调整项目的影响。此外,整体业绩还受到一系列外部因素的严重影响,包括地缘政治、宏观经济和市场因素。”
2021年四季度,瑞信税前亏损16亿瑞士法郎;2022年一季度,公司当季净亏损2.73亿瑞士法郎。二季度“惨烈”业绩发布后,公司已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亏损。

近一年股价“腰斩”,新任CEO能否力挽狂澜?


2020年2月14日起,戈特斯坦一直领导该银行,在其上任初期,由于瑞信成功挺过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他获得了公司内和业内的良好声誉,但是之后一系列代价高昂的事件却令人们怀疑他的领导能力。
2021年3月,Archegos Capital 爆仓震动了华尔街。据称瑞信在其中受害最深,在“人类史上最大单日亏损”的“巨雷”中大亏54亿美元。瑞信也在事后的调查报告中也承认,在爆仓前,Archegos 对一系列股票的押注不断膨胀,但瑞信一些部门并未充分落实内部监控系统来跟踪,瑞信高层甚至是在 Archegos 被强制平仓前的几天,才了解到瑞信对该基金的敞口。
而在 Archegos 爆仓之前,瑞信已因供应链金融公司 Greensill 倒闭压力倍增。2021年3月 Greensill 宣布破产后,关闭了其持有 Greensill 债券的100亿美元供应链金融基金,并对其资产管理部门进行了整顿。瑞信此前表示,截至2021年底,已向 Greensill 提交了5份保险索赔,对应的瑞士信贷资产管理风险敞口约为12亿美元。
一系列丑闻给这家成立于1856年的银行带来巨大的动荡,公司市值蒸发了数十亿美元,关键员工大批离职。在这些事件发生后,戈特斯坦的任务是领导该银行对这些事故的善后,但一直难以让投资者相信瑞信已经走出泥潭。
因此,在戈特斯坦任期内,瑞士信贷的股价跌至创纪录的低点。以7月26日收盘价计算,股价相比于一年前已跌去近50%,市值不足140亿美元,远远低于高盛的近1100亿美元市值以及其“同城”对手瑞银526亿美元的市值,市场一度猜测其是否会被欧洲同行德银所收购,外界此前亦盛传戈特斯坦将于二季度后离任。
瑞信官网资料显示,科尔纳早在1998年至2009年期间曾在瑞信工作,期间曾担任瑞信瑞士业务的CFO及CEO等职位。2009年从瑞信离职后,科尔纳加入瑞银,期间曾担任瑞银资产管理部门CEO,以及瑞银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等要职。2021年,科尔纳才重返瑞信,并一直担任瑞信资产管理部门CEO。
在瑞银工作期间,科尔纳帮助监督了该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重组,包括多项退出业务和一轮又一轮的裁员,这些举措被认为是瑞银瘦身和提高盈利能力的成功之举。因此,对于这位戈特斯坦的继任者,资本市场似乎寄予厚望。
在瑞信公布科尔纳将接替“倒霉”的戈特斯坦出任瑞信下一任CEO后,尽管二季报再度爆雷,但瑞信股价盘前还是上涨了超3%。那么,新任CEO能否力挽狂澜?不妨拭目以待。
⭐星标华尔街见闻,好内容不错过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瑞信似乎陷入了“麻烦怪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