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颜辞。

又来到了我们的重案实录专栏,上一期颜辞复盘了云南一起因钱肉交易导致的凶杀案,点击右侧标题可以补读→女大学生不满3万包养费,碎尸情人265块
从留言看得出来,大家对出轨者的痛恨已经到了出轨者被剥夺生命都觉得活该的地步。这倒是有点背离颜辞写那么多人性和重案的初衷,当然,我也是能够理解大家的情绪的,太容易代入被出轨者的身份中去了。这也属于一种本性,趋利避害嘛。
这一期,我要带大家关注一起家庭惨剧,父母不同意女儿和她男友的婚事,最后在男方的唆使下,这个愚蠢且丧失人伦底线的女儿,竟然用非常残忍的手段将父母杀死了,而她收获她想要的“爱情”了吗?

2009年12月20日,江苏省苏州吴中区,一个叫何孝雨的男人报案,他称自己的前岳父母在家中遇害。
随后,警方出警到达报案地点。现场十分凌乱,凶手将水泼得到处都是,家中地面、家具、物品上全是水,就像被雨淋过一样,给痕迹勘察增加了很大难度。
后经过警方了解,两名死者为72岁的郭伯安和他68岁的妻子张金珠,都是身中多刀死亡。
到底什么仇什么怨,凶手会对两位七旬老人下此毒手呢?
警方首先是把目光投到了报案人的身上。
毕竟,何孝雨和两名受害者的女儿已经解除了婚姻关系,他又是第一个发现死者的人,但奇怪的是他居然报110,都没有通知前妻。前妻还是在被警方通知后,才赶到案发现场的,这确有疑点。
据何孝雨的说法是他和前妻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给了他,但是两位老人平时十分疼爱自己的外孙,隔三差五就会把外孙从何孝雨那儿接到家里来。最近,两位老人已经有三天没给何孝雨打电话了,所以何孝雨才主动打了多次电话到老人家里,一直无人接听。
何孝雨担心老人年纪大了,出了什么意外,就在报案那天中午11点左右上门,发现老人的防盗门是锁着的,里面的木门却开着,何孝雨喊了半天都没人答应,就感觉事情不妙。于是打了110,同时喊锁匠来开门。
对何孝雨的说辞,警方没有选择即刻相信,而是对他进行了更细致的调查。
何孝雨,38岁,苏州本地人,职业是代理乳制品。他与前妻郭芳于两年前离婚,离婚的主要原因是性格不合,总是吵架。老俩口当时是反对二人离婚的,他们十分喜欢这个女婿,简直拿他当亲儿子看待。
对邻居的走访调查,也证实何孝雨和老人关系一直很好。离婚后,他也经常带着孩子,买各种东西回来看老人。调查一圈下来,警方暂时没有发现何孝雨有谋害前岳父母的动机。
但是两名受害者的死状,和现场勘察痕迹来看——一定是熟人作案。
首先,张金珠一共中了三刀,一刀是在脖颈处,两刀在后背。她是趴在客厅的地板上,旁边有一把沾了血的藤椅,周围没有绳索,死者身上也没有发现被捆绑的痕迹,由此可以推断张金珠遇害前应该是正坐在藤椅上休息。
张金珠的鞋底上有血迹,侦查员推断,凶手可能是先从背后割开了老人的脖子,老人感到疼痛后站了起来,鞋底的血迹在这时印了上去。
凶手之后又在老人的背部补插了两刀,老人最终倒下。
其次,在距离张金珠5米左右的卧室里,郭伯安是趴在床旁边的地板上的,他的胳膊、前胸、后背均有多处刀伤,床上的被褥也有多处被刀尖刺破的痕迹以及大量的血迹。遇害时,郭伯安身穿睡衣睡裤,床上的被子也是呈现展开状态,说明郭伯安也是在休息时遇害的。
现场的情况表明:两位老人在被害前均处于放松状态,并没有意识到面临危险。且经过法医鉴定两位老人为同一把锐器所伤,初步判定凶手只有一人,死亡时间超过24小时。
尽管凶手十分狡猾,知道杀人后用水冲洗现场,但警方可是专业团队,他们可以通过现场勘察找出很多线索:房门没有被撬动的痕迹,阳台门窗都是关闭状态,也没有攀爬痕迹,最关键的是凶手在犯案时,还穿了一双老人的拖鞋。
这绝对是能自由进出房间,和老人关系亲近的熟人才能办到的。
此外,受害者的家虽然比较破旧,但是东西都摆放得十分整齐。可郭伯安遇害的卧室,却有两个被拉出来翻到在地上的抽屉,抽屉里的东西被翻得非常凌乱。
这种场景,好像会让人联想到是劫财。
然而,女受害者身上的金项链、金戒指都没有被拿走,卧室被翻倒的抽屉旁还有个上了锁的箱子,箱子上的锁完好无损,这完全不符合劫财的作案特征啊。
伪造的劫财现场,如此低劣,欲盖弥彰。
如果凶手不是何孝雨,那又是谁呢?

考虑到熟人作案的可能性后,警方对郭伯安和张金珠老人的社会关系继续展开调查。
郭伯安和张金珠都是上海人,早年插队来到苏州,退休前一直在当地一家热电厂工作。根据邻居们反映,尽管两位老人已经在苏州生活了几十年,但是一直保持着独来独往的生活习惯,在当地没什么亲戚朋友,也不太喜欢和邻居们来往。平时进出老人家中的除了小女儿郭芳,还有郭芳的前夫。

他们的二儿子郭小强,案发时44岁,平日在上海生活。
据警方调查,郭小强从小就寄养在爷爷奶奶家,所以和受害者的感情比较生疏。邻居们说,几年前,郭小强因欠赌债,曾多次上门向两位老人借钱,但都遭到了拒绝。当时,双方还发生过激烈的争吵。
那,是不是郭强怀恨在心,所以谋杀双亲呢?
为了查清事情的真相,苏州警方立即和上海警方取得了联系,对郭小强在案发时间段的具体行踪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是案发时段,郭小强一直在上海,没有来苏州,不具备作案时间。
那就只剩下郭伯安和张金珠的小女儿郭芳了,就是本案的报案人何孝雨的前妻。郭芳也是和两位死者最亲近的人,平时照顾父母比较多,能够自由出入家中,符合熟人作案的最基本条件。
而且警方在通知郭芳后,允许她作为死者女儿的身份,戴上鞋套、口罩等工具进入案发现场配合调查。郭芳在现场的表现让刑侦队长觉察出了异样,她表现得太过冷静了,照理说亲生父母死得这样凄惨,女儿亲眼目睹肯定会有情绪表露出来的,但郭芳十分镇静,这太反常了。
所以,真的是郭芳吗?如果真是郭芳,就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了,父母和她有什么大矛盾,导致她要如此残忍的弑杀双亲呢?

锁定犯罪嫌疑人,要确认有无作案时间和有无作案动机。
对于这两样,一开始,警方在郭芳身上都没有头绪。
首先是作案时间。
案发地点是一个老小区,小区内没有监控探头,负责走访排查的警察调取了小区入口的监控画面查看。他们在案发前两天,看到有一个形似张金珠的老太拎着菜从大门口进入了小区,经过邻居和郭芳的辨认,他们确认监控画面中的老太正是受害者。
有了邻居和亲属的辨认,于是警方把这个监控视为张金珠遇害前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的证据。由此判断,两位老人遇害的时间,在19日午后到20日之前的这段时间。
随后,警方对郭芳在这一段时间的具体行踪,进行调查。
19日中午,郭芳和一名朋友在一家茶楼里喝茶,这名朋友和茶馆的服务员都可以作证;之后,郭芳去学校接孩子,这时已经是19日下午的6点钟了;再之后郭芳便去了单位,和一名叫蒋月华的同事一起加班直至深夜,同事蒋月华可以作证。
虽然后来被警方发现郭芳隐瞒了她和蒋月华的真实关系,二人谈着恋爱,而且郭芳的父母还不同意他俩在一起。原因后面再讲。但是,警方也不能单纯因为郭芳有隐瞒就判断她有嫌疑,最关键的还是没有找到郭芳的作案时间。
接着是看作案动机,根据警方的调查,郭伯安和张金珠两位老人并没有多少存款,家中唯一值钱的就是这套位于苏苑新村的房子。这套房子市价大概在50万元,但仅仅凭这一点就说是女儿杀死双亲的动机,也太匪夷所思了。
可是在后面的调查中,警方发现,有时候人性一旦泯灭,再匪夷所思的杀人动机也会有。
线索中断之后,警方再次回到了案发现场。
由于经过水泡的影响,一开始有些犯罪痕迹就没呈现出来。当水迹风干后,一枚附着在门框上的带血指纹被发现了。
经过比对,这枚带血的指纹正是郭芳的。为了确保推断的准确性,侦查员立即对郭芳的手进行检查。果然,警方在郭芳左手的拇指上发现了一道伤口。但是郭芳解释,这是前几天她在做饭的时候不小心割伤的。
然而,她又撒谎了!
警方对那枚血指纹上的血迹做进一步化验。化验结果显示,指纹上的血并不是来自郭芳本人,而是来自她的父亲郭伯安。
这是铁证啊。
但是作案时间又如何解释呢?
之前推断两位老人死亡时间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法医给出的鉴定结果是两位老人的死亡时间都超过了24小时,这个结果经过了三次推定,不应该会出现问题;而另一个依据就是张金珠老人最后一次出现的那段监控录像。
难道说,会是这段监控录像存在着什么问题吗?
警方再一次来到小区进行走访,寻找目击证人。就在对一位老太太进行访问时,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那名老太太自称那个监控画中的老人不是张金珠,而是自己。
这下就对上了,因为监控画面比较模糊,所以邻居和邻居的儿子才认错了人。而郭芳是知道的,母亲早就在前一天被她杀死了,这个人绝对不可能是张金珠,她是顺着邻居认错了,正好也说那是她母亲,好给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据。也就是两名受害者的受害时间并不是19号,而是18号。这样一来,郭芳在19日的时间证据都不成立了。
在证据面前,郭芳不能再继续狡辩了,她说自己做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男朋友蒋月华。
没错,就是那个给她作证的同事蒋月华。为了男人,杀父母?
这是什么鬼动机?接着往下看!
郭芳案发时36岁,她说自己年轻时一直心高气傲,想要干一番大事业,赚很多钱,于是她离异后,独自去过北京去过广州,干过不少工作,但都一事无成,只能返回苏州,回到父母身边。
郭芳在回来后做的是啤酒代理商的工作,但她的生意不好,收入也只是勉强能维持自己的日常开销。那是她人生最失意的一段日子,于是在网上认识了同样离异的蒋月华,二人后来还成为了同事。
蒋月华比郭芳小4岁,安徽人,一开始声称自己是广告公司老板,其实也就是开了一家打字复印的小店,生意还不好,不时还要郭芳接济。但蒋月华社会阅历丰富,能说会道,估计是凭着嘴皮子和器大活好,把郭芳哄得团团转的,让她非常想和这个男人在一起生活,就像走火入魔一样。
蒋月华向郭芳求婚后,郭芳把蒋月华带回了家,父母得知蒋月华的现状,对女儿的这桩婚事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没房没钱没经济基础,过着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还要郭芳接济,这样的男人,父母又怎么可能同意呢。
一开始,警方还怀疑过蒋月华,他个性冲动,还有过一次伤害他人的前科,再加上老人不同意他和郭芳结婚,所以怀疑他是怀恨在心,对两位老人下了毒手。
但是随着后来郭芳带血指纹的出现,郭芳也交代了犯罪事实,蒋月华的嫌疑才被解除了。
可怕的是郭芳说自己对父母动了杀心,并非是因为父母不同意要扫清障碍,而是之前蒋月华提到过结婚,他们俩是没钱,他们俩是没钱,但是如果她父母死了,那她就能得到老人的房子和钱,把房子卖了,至少也有几十万,就可以买他俩的新房了。
听了这样的建议,郭芳居然心动了!
??这怕不是有什么大病??
据郭芳交代,她犹豫了这件事情很久,但是因为太爱蒋月华了,终于下定决心,在案发的前几天,她买好了一把水果刀和两盒有催眠效果的药。2009年12月18日,郭芳以给父母送饭为由来到老人家中,并亲手捧上加了药的饭给父母食用。接着,郭芳谎称自己有事要先走,让父母先吃饭,但其实她并没有走远。
大约在一个小时后,郭芳返回了父母家,看到父母只是躺下休息并没有死,她就拿出准备好的水果刀开始捅了。这得多丧心病狂再做得出来,一定要杀死父母的举动。我们刚才也看到现场两名老人的死状了,他们是有过挣扎的,结果还是被郭芳这个畜生捅了一刀又一刀,直到死亡。
更好笑的是这个发神经的恋爱脑,哪里知道啊。在案发前3个月,蒋月华已经秘密和前妻复婚了,她还傻哔哔的在为和这个男人结婚而计划弑杀双亲。
可悲可叹!难怪警方都要对郭芳进行精神鉴定了。但是鉴定结果是她完全没有精神疾病,负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郭芳在审讯过程中不止一次提到,她这么做是为了爱情,而她不知道,她所谓的爱情,是一个早就有了妻子的男人,给她描绘的一个虚假泡影。
最后,因受害者家属提出请求从轻处罚和谅解书,郭芳被判死缓。结果不用我说了,死缓就是不用死了,在监狱只要不继续闹事,都会获得数次减刑,一般做个十几二十年牢也就出来了。
这样残忍弑杀双亲,事后还掩盖罪行,伪造现场,不查到最后一步都不认罪的凶徒,其实早就突破人伦底线了,说实话,如此判决难让人信服。正如参与调查的警方给的评论是——这样的人伦惨剧,从业那么年,还是第一次遇到,希望以后再也不要遇到。

下期话题征集:
迄今为止你听过最毁三观的真实故事是什么?
请讲自己的故事,字数尽量不要超过1000字,录用稿件均有稿费(来信除外),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重案实录系列
*作者 :颜辞丨专攻两性情感的小仙女。放心,我不会帮你说话,我只会帮你过得更好。愿和你不拧巴,勇敢走天涯。微博:@颜酱酱儿,公众号:颜辞(id:yancisaid)。已出版《你的人生,还有10001种可能》。
长按关注 ,谢谢转发
坏日子会过去,而你会留下来
点个不要钱的“在看”或“赞”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