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当我把港漂10年的全部家当,从出租屋搬到自己的新家之后,我心里感觉踏实了。这回,终于不用再搬家了吧
那时候新家刚刚收楼,一番消毒清洁后,累瘫了的我,一边坐下吃快餐,一边回想买房子的这一路都经历了些什么。
小憩时光
01
决心买房,遇见油塘
2014年,我就打算买房了。当时家里派出我妈来港和我一起找房子。我们沿着地铁线一站一站地考察,每到一站就下车去找区内房产中介看房。
那时候,对如何选择合适的房子还不太懂,目标也不明确。只给中介提了个要求是物美价廉。虽然看了很多房子,但都是“ 握手” 楼和邻居窗户很贴近)“ 面壁思过” 楼(开窗就是写字楼的幕墙)“ 鹤立鸡群”楼(周围都是老破小)老旧发霉楼。看到这些房子,我抑郁了,不买也罢。
时间过了5年,突然意识到自己年龄不小了,总不能一直为别人供楼,被社会毒打几年后,我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房子,钱包也更鼓了点。
楼下三家村海鲜街拍
于是在2019年的时候,我爸被派过来帮我找房子。因为有了点经验,我们对理想房子的定义已经非常清晰:首先要楼龄新,屋苑,窗外景观好,市区,离地铁站步行不超过15分钟,500-700万左右。
但我们也知道没有完美的房子,所以为了上面的标准,我们可放弃面积,楼层,区内配套设施成熟度和朝向。
参观楼盘屋内拍摄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先把印象中比较好的那些区域又考察了一遍。比如将军澳、宝林、坑口、奥运等等。但是找到的房子,要不是价格超出预算,要不就是附近有新楼盘工地,要不就是房子的景观不好
直到有一天,我们在闲逛的时候,发现房产中介的一个广告,有一个油塘的楼花正在卖。这个楼花,早在2018年就已经卖过一轮,发展商在2019年再次打广告,进行收楼前的最后一轮加推。
楼盘周围环境
02
参观样板间,实地考察
油塘这个地方,我在香港10年,都从未去过一次。印象中油塘是个工业区,竟不知那里还有新楼带着好奇,我们找了一位中介,带着去参观样板间和实地。
在香港,楼花的样板间一般都在尖沙咀、观塘等地方的商场或者酒店里, 大多和实际楼盘地址有点距离。样板间所在的楼层,分为热热闹闹的售卖区,和样板间展示区。中介会先带着去样板间展示区参观。
楼盘销售区
香港样板间的质量,完全是收楼的标准。所以参观样板间的时候,我会重点看几个方面:
1. 哪个户型面积够住;
2. 地板、灶台、窗户、门是否结实
3. 楼底够不够高,低于3米的太压抑;
4. 有无突兀设计,样板间能看出发展商的审美;
5. 发展商附送的电器品牌,电器品牌的高中低端,是我借此判断房子整体用料质素高低的参考标准。
总体看下来,我很满意样板间的质量。接着就要看还有什么楼层、户型可以选择
参观楼盘屋内拍摄
当时放出来的房子,只有6间在我的预算范围内。当中介准备拉着我去售卖区看楼盘模型时,我心想:既然就差半年就收楼了,实地楼盘应该盖得七七八八了,不如就去实地考察。
楼盘周围环境
03
挑户型大作战
到了油塘站,一出站,映入眼帘的景色很美。眼前的这块空地,中介说已经被新鸿基买下来准备盖屋苑,还有沿海边的那些工业大厦,将来也是要起新屋苑看起来,区内的发展挺有潜力,虽然这点对于我来说只是锦上添花
楼盘距离地铁站总路程不远,10分钟内走到。楼盘外观看起来已经很完整了。附近有几位工地工人进进出出,我们随便抓住一位看起来不那么忙碌的工人,打探到说目前就剩下内部装修,外部已经定型了。
楼盘周围环境
楼盘的门口正对船只停泊的港口,很漂亮,据说也有年头了,所以不太会进行大改动,预计这个景观会永久。
港口环境
我心里盘算着可选择的那几间房都能看到什么风景。一间是29层的高层,朝向东北。只可惜现场看来,虽然视野开阔,但面向远处的楼群和近处的马路,景观一般,也担心离马路太近有噪音或者扬尘。
剩下的5间都是位于中低层,10层上下。有一户面对同屋苑的邻居家阳台,我也排除掉。剩下的就是朝向山和海的4间。
平台花园会所
楼盘附近有个政府的楼,楼层低有机会被挡住风景。而这个信息,发展商才不会放进去售楼处的模型里,不在实地考察是不会发现的。
还未完全成型的楼盘,在外面阳台上,每隔5层标记了楼层数。我在楼盘底下,一层层数上去,用政府楼的高度对比,预计只要10层往上,就不会被遮挡。因此排除了手头上第7层的选项,剩下3个都是10-20层之间的。
屋内视野
剩下3个房子分别是A、B和K户。根据这几户的朝向,我调整自己站立位置的视角,把自己的视野用想象力拉高10来层。
A和B都是正南向,K是正东向。猜测K的视野的时候,我就在楼底下,面向东面。发现K户的主视野是看山,侧面的窗户才能看海虽然这里的山在白天绿油油的,会很好看很养眼,但是担心到了晚上,眼前黑漆漆的一片会有压迫感
屋内视野
然后再转动到南向,猜测B户的景观,B户预计会有将近一半的视野被同屋苑的楼挡住,剩下的一半可以看山和海。
屋内视野
而A户型大概率是三个里面景观相对来说最好的,视野内四分之三是海和山,大概只有四分之一的部分是对着同屋苑另外一座楼的阳台,但有距离,问题不大。所以我就定了A户型,不到300呎的一房,总价570万。
屋内视野
接下来就是找银行贷款,找律师楼,付首付之类的流程了。后来,等我拿到钥匙收楼之后,站在阳台上,发现眼前的景观一点都没出乎意料,跟我之前想的差不多。
房屋内部拍摄
第一次买楼,就这样愉快地结束了。
健身房环境
祝愿大家也能顺利买到合适的楼房。谢谢!
*以上内容为作者投稿,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港房研究所”平台意见。图像影音来自网络,本文由港房研究所原创,转载请联系港房研究所微信公众号(ID:fanginhk)。
-END- 
/
/
@星星菜韭
生而为人,必须有趣
/ 往 期 推 荐 /
左右查看更多
你在看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