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号: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小暑过去,天气渐渐进入了“炙烤”模式,外出时,人们的穿衣模式开启了“少短薄”模式。
但我们在很多古装剧里发现,不管什么季节,人们的穿着都是里三层、外三层。
比如电视剧《甄嬛传》的圆明园宴会,甄嬛于湖边戏水,细心的观众一定会发现,即使是“避暑”,宫里的娘娘们也是依然穿着长袖,领口更是把脖子遮盖得严严实实。
来源/影视剧《甄嬛传》截图
美是很美,但也禁不住让已经习惯了夏日T恤短裤的我们产生一个疑问,这么穿不会很热吗?
实际上,古人也想了很多办法让自己的夏季清凉些,他们的夏装可比我们想象的要轻薄,凉爽得多。
到底有多轻薄?白居易曾用诗句“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袴薄于云”来描写他送给元稹的夏衣。“轻似雾、薄于云”,这六个字大概是对衣服轻薄程度的极致描述。
流传的古代故事里也不乏关于古人夏衣轻薄的描述,“锦衣五重”这一典故就是讲一位阿拉伯商人看到一个穿着纱衣的唐朝官员,发现透过五层的衣服仍能看见他胸口的黑痣。可见这衣服到底是有多薄。
如果文字想象太难,不防再看看实物。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就是“轻薄”二字最直观的展示之一。这件衣服仅重49克,重量甚至不如一枚小鸡蛋,说是“举之若无”,毫不夸张。
(西汉)素纱单衣(直裾)。来源/湖南省博物馆
试想一下,这样一件衣服穿上身,怎么会闷热呢?
1
纱、罗、葛......古人的消暑“凉”方
最初,古人类使用兽皮、树叶等制作服装,在周口山顶洞人的居住遗址中发现了原始缝缀工具——骨针,表明五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能够自己缝缀简单的衣着。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服装材料也越来越丰富,先秦时期,我国服饰的基本形制已逐步确立。
今天的四季服装各有风格,但在古代,各个朝代的冬夏服装在样式及层次上相对固定,冬夏衣服款式,往远了看都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夏天穿什么长袖才不热呢?真正的区别在面料上。《国朝宫史》中就有关于清代皇后吉福褂面料的记载:“春秋以缎绸,夏以纱,冬以裘,随时所宜。”可以看出古人服装的面料是随时节变化的。
中国古代织物织造技术发达,这也为制造可以适应不同季节气候的服装面料提供了技术支持。我国很早就开始利用蚕丝,在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牙雕蚕纹盅木质蝶形器表明,我国养蚕缫丝业出现的时间大约是在7000年前。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蚕纹象牙杖首饰。来源/浙江省博物馆
丰富的织物品种使得古人很早就有了关于服装面料的分类,战国《韩非子·五蠹》中就有关于尧时人们冬夏服装材质不同的记录:“冬日麑裘,夏日葛衣。”那时的人们,冬天穿用鹿皮做的袍子,夏天穿葛布制成的衣服。
想要夏服轻薄舒适,面料一定要透气、吸汗,因此纱、罗、葛成了上选。杜甫在《端午日赐衣》中曾描述皇帝赐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诗中说,端午这一天,他作为百官中的一员,享受到皇上赏赐的精美夏服。这些夏衣既有丝织的轻罗,也包括细软的葛纱。
纱与罗都是由蚕丝纺织而成的轻薄丝织物。汉唐期间,定名为“方孔曰纱,椒孔曰罗”,“纱”是平纹织物,其上均匀分布孔眼,是最为稀疏而轻薄的丝织物;“罗”是绞经织物,结构稳定但又有良好的透气性。
据《周礼·天官》记载,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纱、罗等丝织物,周代王后六服之一就是素纱。宋玉在《神女赋》中就曾写道:“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称赞神女服饰华丽。
唐宋时期,使用纱、罗裁制而成的夏衣还有个专门的称呼,叫“生衣”,白居易就有《寄生衣与微之,因题封上》一诗。与“生衣”相对应的是其他三个季节所穿的“熟衣”。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加工程序不同,熟衣是将绫、绮等厚实织物刷上粉浆,再用石杵反复捣打,称为“捣练”。经过“捣练”,面料会变得不易脱丝,结实而不透风,可用于保暖。生衣则没有捣练这一环节,因此形成了透气的孔眼,具有良好的散热性,符合夏季人们穿着清凉的需求。
发展到了清代,讲究更多,要求过了小满后,便开始按照节令以实地纱、芝地纱、亮地纱这三类依次更换。这三种纱致密程度不同,且清凉程度依次递增,能够适应入夏后细微的气温变化。
但是用蚕丝制成的纱、罗等丝织品成本较高,对普通民众来说,始终是一种“奢侈品”消费,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古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降低夏衣的成本——那就是利用植物纤维。《天工开物·夏服》一节,就介绍了利用苎麻、葛、苘麻、芭蕉等植物纤维所制成的纱、布。
葛是中国人最早使用的天然纤维织物,早在六千年前,古人就学会从葛等植物皮中提取纤维制作衣料。至周朝时期,夏衣布料已有粗细葛布之分。《国风·周南·葛覃》中记载:“葛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意思是说葛草长得又长又密,人们割藤蒸煮织麻忙,织细布啊织粗布,做衣穿着不厌弃。葛布成了风靡一时的夏衣布料。
葛衣的轻薄亦不输丝织品,魏文帝《说诸物》记载:“江东葛为可,宁比总绢之繐辈,其白如雪华,轻譬蝉翼。”江东原是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属地,其地产葛布可以用“白如雪华,轻譬蝉翼”来形容。因其轻薄如此,在进入农历六月之后,最酷暑时,人们就会换上葛衣,进入“葛衣期”。清《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了“换葛纱”:“每至六月,自暑伏日起,到处暑日止,百官应服万丝帽、黄葛纱袍。”到了盛夏入伏时,葛纱是服饰中清爽宜人的最优之选。
(明) 本色葛纱袍。来源/孔子博物馆
白居易在《夏日作》中也写道:“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止于便吾体,何必被罗纨。”认为一件葛衣就可以度过炎炎夏日,不仅表明了葛衣薄透凉爽,具有消暑的作用,也暗示了葛衣成本低廉的特点。
除了葛之外,苎麻、苘麻、芭蕉等其他植物纤维在夏衣面料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清异录》中记载,五代时,江西临川、上饶的巧匠们发明出一种方法,把芭蕉茎丝与蚕丝捻在一起织就轻纱。“夏月衣之,轻凉适体”,因此称之为“醒骨纱”,人们用这种材料制作的外套和贴身短衣,分别被叫做“太清氅”和“小太清”。
2
古人还有哪些“爆款单品”?
在让自己的夏天更加清凉这件事上,古人在穿衣方面做出的努力可不仅仅只局限于此。
自古以来,竹制品就是中国人夏季纳凉的良品,比如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竹席、竹枕等。其实,古人还用细小单枝竹管串接成网状的竹衣用以隔汗、降温,俗称“隔汗衣”。
竹衣。来源/卞向阳,崔荣荣,张竞琼等 《从古到今的中国服饰文明》
竹衣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我国就出现了使用竹子制作而成的“竹疏布”,到清代中后期,竹衣广为流行,还曾作为贡品供皇家享受。
不过,竹衣原料虽不昂贵,但在古代却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因为竹衣的的制作可以说是“一项大工程”。
竹衣的制作材料是一种仅产于广东、广西等地的单枝竹。它们生长于海拔约为300-800米的石岩山上。制作一件竹衣,需要耗费上万根单枝竹。不仅如此,在制作竹衣时,工匠需要将几万根单枝竹打磨成同样大小粗细,将其依次穿连。在几万根竹管上打洞,再用线将其相连,难度可想而知。
除了竹衣这样“贵重”的单品,古代劳动人民还创造出了一些“接地气”的产品——裲裆( liǎng dāng)和袹(bó)腹。
所谓“裲裆”,制作材料多为布帛,是一种盛行于两晋南北朝的背心式服装。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中记载:“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即前后各一片布帛,在肩部有两条带子相连,类似今天的背心。
裲裆。来源/《中国名物大典》
袹腹,亦作“袙复”,是挂束在胸腹间的贴身小衣,俗称兜肚。南朝王筠有诗《行路难》:“裲裆双心共一抹,袙复两边作八撮。”
不过,这种背心式产品并不适合在相对正式的场合穿,但是对需要长期露天行走、劳作的人来说再方便不过。在《清明上河图》中,也可看到穿着背心、把外衫扎在腰间的伙计。
《清明上河图》中穿背心、扎衣服的伙计。来源/故宫博物院
衣衫之下,古人还会穿凉爽的“开裆裤”,学名叫“胫衣”,只用裤管包裹大腿,凉爽透风,方便行动。
古代的生活水平不能与现代相提并论,但即便这样,古人也并没有在夏天“坐以待热”,为了让自己更加舒适便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穿衣避暑的方式。
作者 | 朝暮,编辑 | 詹茜卉,校对 | 秋沙 李栋 张斌 古月,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谢绝二次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原作者。
[1]王兴."古人的夏季服饰." 宁夏画报(生活版) .02(2017):98-99.
[2]孟晖."古人的夏服:醒骨纱与芙蓉布." 幸福 .18(2017):56.
[3]昌明."古人纳凉避暑的智慧." 支部建设 .21(2020):55.
[4]郑曙斌."素纱襌衣用途蠡见."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00(2010):71-80.
[5]马执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婚纱”——素纱(衤单)衣." 文史知识 .02(2009):139-142.
[6]廖江波."中国传统葛纺织服饰探析." 丝绸 57.07(2020):78-84.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