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给老百姓听的话,不要总用一些高深莫测的名词和奇奇怪怪的术语,最好能让老百姓都听得懂,最好能“说人话”。
前两天,国统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抛出一个叫“摩擦性失业”的新鲜词儿,就把大家听得云里雾里,把大家绕得晕头转向。
付同志说,当前就业形势好转,城镇调查失业率逐步回落。不过16-24岁青年人失业率达到创纪录的19.3%。他解释说这并不矛盾,因为存在摩擦性失业。
大伙纷纷表示:“得,又学一新词”。
有些“大明白”站出来为某局解释,摩擦性失业是经济学里的一个词汇,不是新词。特别爱学习的我赶紧上网查了查摩擦性失业的经济学概念。
摩擦性失业是指想要工作与得到工作之间的时间消耗造成的失业。通俗地讲,就是你现在就要工作,但工作岗位暂时没有,或者是岗位多得是,但你高不成低不就。
懂了,与“灵活就业”一样,摩擦性失业也是一个充满了东方智慧的词汇。暂时没有工作怕什么?我们正在摩擦中,摩擦完了就去上班,我们还得干大事呢......
不卖弄学问,客观理性地把专业知识说的让每个人都能明白,这才是领导的本事。
白居易写诗,还知道要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先读给老太婆听呢!
中学时候我们都学过毛泽东主席的文章《反对D八股》,在文章里他批判某些人的文风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提出语言文字必须“看对象”,亦即有个“为什么人”的问题。
除非有一种可能,就像毛说的,他们“发誓不要老百姓看”,不让老百姓听懂,才故意深入而不浅出的。毕竟一讲人话,就唬不了人了,就容易被人看出在卖拐”了
这些年,我们特别善于造词,造热词,简直快到了无词不创新的地步了!有些人的造词能力,超乎老祖宗仓颉的想象。
早在几年前,吴敬琏先生就说过,中国经济中的“整词儿”现象值得注意。什么框架、重构、供给侧、需求侧等等,过一段时间就出现一堆新词儿。国家养只会“造词”的专家有什么用?

近三年的疫情期间,我们又创造了成百上千的防疫新名词:

什么“动态清零”,“社会面清零”,“基本面清零”,社会面基本清零、总体社会面动态清零....;什么“软隔离”、“硬隔离”、“反向隔离”、“硬封城”,“静默期”、”全域静默“、”静态管理“....;什么“时空重合者”,“时空伴随者”,什么“围合管理”,“序贯接种”,等等.......

不得不感慨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组成各种新词的每一个字大家往往都认识,但组合起来就懵.逼看不懂了。唉!想不到啊,优美的汉字有一天能被人组合的比抽象代数还抽象!人民群众对汉语的理解能力,已远远滞后于有关部门的造词能力了!

恳请有些人别再没完没了地造词了!干点实事比啥都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