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犹太书籍 | Jewish Books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每到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若有智者指路,那么未来总归可以“胸有成竹”一点。


好的书籍,有时候就能成为这样的智者。

今天,被不少读者们一直惦记着的“犹太文丛”系列图书,如约出新了。《文明兴衰与犹太民族:文明互鉴的视角》,一本让以色列前总统西蒙·佩雷斯成为头号粉丝,被钱乘旦、张倩红、陈恒、郭长刚等众多中国知名学者高度评价的著作,终于以中文的形式与大家见面了。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未来全球政治和文化的重新调整中拥有长期的竞争优势?
·文明为什么会兴起、繁荣或衰落?
·还有哪些未被今人发现但将影响未来兴衰的重大问题隐现?
·犹太民族的文明兴衰对我们中国又有哪些启示?
·为什么说“研究文明兴衰的历史,可以让我们叩问自己决定命运的能力”?

这本由犹太民族政策研究所(JPPI)高级研究员沙洛姆·萨洛蒙·瓦尔德历时5年创作的著作,将以独特的视角,罕见的叙述方式,带你打破时空藩篱,开启一场充满思辨性的文明之旅 。
以色列前总统西蒙·佩雷斯(中)持《文明兴衰与犹太民族》希伯来文版与作者沙洛姆·萨洛蒙·瓦尔德(左一)合影
一项前所未有的思想实验
通过23位顶级历史学家之眼,论道兴衰

从公元前400多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作者修昔底德,到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罗马帝国衰亡史》作者爱德华•吉本、《西方的没落》作者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宗教社会学》作者马克斯·韦伯、《大国的兴衰》作者保罗•肯尼迪、《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
这本书通过考察23位古今中外历史学家关于国家和文明兴衰的研究,提炼出12个足以影响文明兴衰的驱动力,并以此为切入点,回顾和反思了三千年的犹太历史, 堪称一项前所未有的“思想实验”。
作者打破学科边界,广泛涉及经济学、遗传学、人口学、宗教学、环境政策等方面,通过犹太历史与文明兴衰理论的互鉴,展望犹太民族的未来,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或许严谨的书名带着点学究气,但千万不要因此而退怯。因为这本书,一旦读进去了,读懂了,读透了,你就能找到其中的智慧密码。
以色列前总统西蒙·佩雷斯阅读本书的希伯来文版
翻开本书,第一篇文章就是以色列前总统西蒙·佩雷斯的专序。文中他就毫不避讳地推荐道:
瓦尔德博士把自修昔底德以来最优秀的历史学家们关于文明兴衰背后原因的真知灼见交给我们使用。这一成果引人注目,使我们能够为那些在危机中穿行并引领其人民走向繁荣的领导人描绘“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这些务实的见解应该成为每份领导者指南的组成部分。
而除了佩雷斯总统,钱乘旦、张倩红、陈恒、郭长刚等中国知名学者也纷纷为此书留下高度评价: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钱乘旦:
我们听惯了政治学家讨论存亡兴衰,确实听得太多了,现在听听历史学家怎么说吧!本书汇聚23位历史学家讨论这个问题,他们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其中有一些久负盛名、人人皆知,有一些不那么有名、但都非常智慧。历史是给人智慧的,这本书充满了智慧的思考,不过需要读者们细细品味。智慧是隐藏于历史之中的,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郑州大学副校长、犹太史教授 张倩红:
全球化时代,交流互鉴成为文明发展的主要趋向。沙洛姆•萨洛蒙•瓦尔德博士以犹太人特有的忧患感与使命感,带领读者经历了一场独特的文明之旅。他在宏大的历史维度中完成了一项功在当下的“思想实验”,旨在提升犹太民族反思过往、把握当下、创造未来的思想准备与能力品质。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世界史系教授 陈恒:
作为一项智库研究,本书选取了23位历史学家所审视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兴衰原因,再用犹太历史经验一一印证。它要传达的信息是清楚的:所有文明的“黄金时代”都有结束的一天,如果想延续辉煌,就必须从历史中汲取活的智慧,必须坚持内在精神的连续性,必须攀上知识革命的顶峰,必须具备长袖善舞的地缘政治眼光,唯有如此,才能从消逝的社会中吸取教训,从而避免崩溃,洞悉未来。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 郭长刚: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未来全球政治和文化的重新调整中拥有长期的竞争优势?如何坚守文化传统,凝聚政治智慧?本书可为我们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
展望犹太民族的未来
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对犹太人来说,“从浩劫到重生”这句话不仅仅是陈词滥调或祷告词,更是一个非常真实的行动计划。
事实上,这个民族已经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人类仍有相当大的空间来塑造自己的明天,无论结果是好是坏。以色列在经历了2000年的流亡和可怕的大屠杀之后重获新生就是犹太民族有能力抗拒历史决定论的佐证。
而如今,犹太人是在兴起还是在衰落”
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他们在中东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他们在美国还有重要的政治实力和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在其他许多国家也有影响力。
但瓦尔德在书中诚恳地说道:“鉴于历史上的兴衰交替,决不能忽视犹太人可能从目前的高峰滑落的危险,这种危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见和限制的,但不能不加以预防。”
“今天和那时一样,犹太人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可以走向不同的方向。”
瓦尔德希望通过他慎重选择的这23位历史学家之眼,透视文明,论道兴衰,叩问未来。解读全球兴衰趋势、分析衰落的多重原因、找出转型的驱动力......这是一项雄心勃勃的思想实验,也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为那些相信可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人提供了一个知识框架。
在附录“供决策者参考的框架”中,为了让读者更明晰地掌握本书的研究成果,作者还直接列出了影响犹太文明兴衰的十二大驱动力(“身份与传统”“政治领导力与治理的质量”“教育、科学与技术方面的领导力”“朋友、盟友与全球视野”“经济繁荣”“人口:数量的力量”“团结与情感纽带”“军事优势”“不可预见的事件”“内部分歧”“妇女地位”“自然的力量:灾难预防”),为读者自行评估未来趋势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

中以两大研究所顶层智库携手
创作背后 亦是文明互鉴

那犹太民族的文明兴衰对我们中华文明又有哪些启示?
老实说,关于犹太历史的书籍有很多。这本书可能是其中唯一一本经常出现以中国为背景的,尤其是每当这两个文明之间有相似之处的时候。
本书审校者为南京大学犹太和以色列研究所宋立宏教授,他在中译本跋中讲道:
值国别区域研究和智库建设在我国蓬勃发展之际,翻译出版这样一本著作,无疑有助于我们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并为我们审视当今世界所处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一个历史哲学的视角。
作为总部设在耶路撒冷的犹太民族政策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瓦尔德曾多次应邀访问中国。他所在的这个研究所每年出版一份《犹太民族的年度形势和动态评估》以及各种具体的政策报告,主要涵盖以色列、美国犹太人和美国之间的“三角”关系,以色列安全面临的外部威胁,以色列的内部趋势、成就和冲突等等。瓦尔德在这里专门研究犹太文明史、以色列科技政策,以及以色列与中国和印度的关系
沙洛姆·萨洛蒙·瓦尔德
本书是他用一个顶级智库专家的战略眼光对犹太文明做的回顾与前瞻。他毕生关注的各种主题在这本代表作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瓦尔德在《致中国读者》的文章中提道,2015年,他曾向在中国不同地区的两所大学学习犹太历史和文化的学生介绍了犹太文明兴衰的原因。令他惊讶的是,学生们回答说,大多数原因对中国同样有效。
“同样的原因可以解释一种文明的成功——‘兴’,以及另一种文明的失败——‘衰’。”
这,或许就是文明互鉴的意义所在吧。

“犹太文丛”
新书上架
《文明兴衰与犹太民族:文明互鉴的视角》
[以色列] 沙洛姆·萨洛蒙·瓦尔德 著
卢彦名 译  宋立宏 校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入手本书

为能让此公众号能更好地运营下去,请多转发和赞赏我们

关注以色列计划,接触更多精彩

所有内容可免费转载:开白请文尾留言。投稿及联系请加微信:Israel5778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