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读者问“停贷”的事,说几句。
确切的说,那一张张“强制停贷”的通告,不叫停贷。停贷,是银行不给贷款的权力,在上位。而买房的人,出了钱负了债,还拿不到货,不得已撂摊子,叫“断供”,在下位。房企、银行、房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买房的人,天然处于弱势。
为啥这么说?因为我们的房,是预售制。货还没生产好,钱先付出去了。钱不够?没关系,银行借给你,收你三十年利息。预售制下,房地产开发商空手套白狼。银行稳坐泰山收利息。但房子质量,烂尾没交付,这些风险,都在买房人一边。而维权,又是很复杂,且极艰难的。
预售制,这个词,是中国大陆独创。它的母版,在香港。人家叫“楼花”。看着TVB连续剧长大的70、80后,一定对这个词很熟稔。那是香港经济腾飞的年代,地价楼价月月攀升,所有人都看好未来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楼不够卖,开发商有张图纸,就能将处于规划阶段的楼盘,直接上市售卖。所谓楼花,长在楼上的花,你静待它结果,也坚信它能涨。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跟香港学了这“卖楼花”。为了让“卖楼花”在法律上,有一个依据的法理。全国人大通过了对宪法第十条的修正案,添加了“土地使用权”,并将原来的“不得转让”更改为“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随后,我们有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正式确立了商品房预售制度。
至此,土地资源,彻底盘活。房产市场,应运而生。
二、
预售制,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需要。
因为当时国内没有钱。也没有像样的地产企业。一切都是刚刚起步。如果按照现房销售,企业不能承受漫长的拿地、建设周期,更不能承受庞大的资金量。卖预售,能快速盘活市场。可以说,预售制是中国房地产早年发展的主要推手。
但是,这一推一放,又放得有点开。等于是,将房企的融资和建设风险,都转移给了买房人,双方权责不对等。
这几十年,我们的房企几乎过着空手套白狼、一本万利的神仙日子。在拿地阶段,房企只要支付少许定金,就可以拿下土地使用权。在早期,甚至是不花一分自有资金,就可以拿到。拿到土地使用权后,房企把使用权抵押给银行,获得抵押贷款。再拿这贷款,去支付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启动项目建设。这还不算。当房企开始有一定名声或者规模,建设房子的资金,甚至都可以由下游的企业先行垫付。没办法,房企发展太快,很多建筑公司、建材商,是跟着房企的发展发家的。想继续合作,你得替我垫着。
那房企从银行拿的抵押贷款、买房人的首付,去了哪里?拿去买别处的地了。表面上,这是一个芝麻滚成西瓜,西瓜滚成雪山的繁荣。背后是,1块钱的家底,做着100块钱的生意,3个瓶盖,拼命盖着一堆瓶口。
盖瓶口的游戏,只要房价地价一直在涨,经济处于上升期,人们对房价的预期、经济的预期,是有信心的,这个游戏就能玩得下去。
反之,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链断裂,天量债务和违约,以及成片的烂尾风险。
我们是有看到这个风险的。
看到后的行动,就是不断为预售制,打各种补丁。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补丁,是预收资金的监管。
所谓预售资金,是指买房人提前支付的预定款,俗称首付。按照规定,买房人的这笔前期资金,必须直接存入银行监管专用账户,这是购房合同中写明的。这笔钱,要专款专用,房企不能随意支取。这个补丁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保障购房者的权益,防止开发商卷款潜逃或恶意挪用,致使项目烂尾。
但事实是,地产商挪用预售资金是多年来行业潜规则。据国家统计局数据,预售资金占到房企开发资金的三成以上,是地产项目融资最主要的来源。
为何监管账户,会形同虚设?这个监管责任,除了银行,还有谁?
预售资金监管制度管不住地产商和银行,很重要一点,是我们的房地产政策,一直是松一时、紧一时。松,比紧多。紧的时候,想要出台严格的监管措施,但刚要出台,又要松一下绑。而各地政府,受制于财政收入的压力,对预售金监管要求,也是有松有紧。
一直以来,监管尺度经常在变更,行业过热了就收紧,经济下行时就放宽。
时至今日,我们都没有出台过一个对预售资金监管全国性的统一的文件,地方政府大多也是各自为政,八仙过海。但有一条是相同的:银行向开发商划拨预售监管账户里的钱,必须获得房管部门的审批。但房管的审批,也有松有紧,跟着形势变。
纪律老是变,就是没人守纪律。
四、
这几十年,我们的发展和繁荣,牢牢和房地产绑在了一起。
截至2021年末,我国银行业机构总资产占整个金融业总资产的90%。而银行的资产,主要是房产。地方财政收入,30%—40%来自房地产业。居民的资产,那更不消说了,祖孙三代,六个钱包都押在房产上。
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与房地产行业深度恋爱。
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究竟有多大?在世界银行六月发布的《中国经济简报》中,截至2021年末,中国房地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而经合组织国家仅为5%;如果考虑供应链投入品,整个房地产行业约占中国GDP的30%。
这是一艘巨船。所有人都参与其中的生态系统。
每个人都被绑在这个系统上,都希望它不要停,不能退,都觉得它负重很深,但还是忙不迭的给它添点润滑油,希望它继续运转。
开发商的问题,只是其中一环而已。
四、
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求松绑。但这个过程将是漫长且艰难的。
据统计,截至7月13日,全国已有超过22个城市,100多个烂尾楼盘的业主,宣布在楼盘复工前将暂停偿还银行按揭贷款。这些烂尾楼的收尾兜底,预售资金的监管,是关乎金融稳定、社会稳定的事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